出版时间:1993-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乐昌政 编 页数:272
前言
本书适用于中专建筑机械专业学生,同时兼顾了技校、成人中专和函授中专的需要,也可供从事建筑机械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 本书贯彻执行了国家新标准、新规范和法定计量单位制,体现了科学性,行业性原则,重点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常见机型的维修,并注意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修理新技术,体现了实用性原则,对于常用的,必要的维修工艺操作尽量加以详细介绍,对于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作了重点介绍。各章后均列有复习思考题,有助于中专层次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内容概要
《建筑机械修理》贯彻执行了国家新标准、新规范和法定计量单位制,体现了科学性,行业性原则,重点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常见机型的维修,并注意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修理新技术,体现了实用性原则,对于常用的,必要的维修工艺操作尽量加以详细介绍,对于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作了重点介绍。各章后均列有复习思考题,有助于中专层次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作者简介
乐昌政,广西建筑工程学校任教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篇 机械修理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机械故障与维修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缺陷第一节 零件的磨损第二节 零件的变形与断裂第三节 零件的腐蚀与穴蚀第三章 机械维修制度和组织第一节 机械维修制度第二节 机械修理的组织第四章 机械修理的工艺过程第一节 机械修前的技术鉴定第二节 机械的拆卸第三节 零件的清洗第四节 零件的检验与鉴定第五节 零件的修复与更换第六节 机械的装配和鉴定验收第二篇 旧件修复工艺第一章 旧件修复的基本方法第二章 焊修第一节 焊修的特点及应用第二节 手工电甄焊修第三节 手工氧炔焰气焊修第四节 钎焊第五节 振动堆焊第六节 埋弧堆焊第七节 氧化碳气体保护堆焊第八节 等离子弧堆焊第九节 钢零件的焊修第十节 铸铁零件焊修第十一节 有色金属的焊修第三章 金属喷涂第一节 金属喷涂的工作原理第二节 金属喷涂层的性能第三节 金属喷涂的特点和应用第四节 金属喷涂的设备和材料第五节 金属喷涂工艺第六节 氧炔焰粉末喷涂与喷焊第七节 尼龙喷涂第四章 电镀第一节 电镀原理第二节 电镀工艺的特点和应用第三节 电镀基本设备和工艺过程第四节 镀铬第五节 低温镀铁第六节 电刷镀(涂镀)第七节 镀铜和镀镍简介第五章 其它修复工艺第一节 粘接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第三节 电火花强化和涂覆第四节 塑性变形法第六章 旧件修复工艺的选择第一节 各种修复工艺的比较第二节 修复方案的选择第三节 修复工艺规程的制订第七章 典型零件的缺陷及修复第一节 光直轴的缺陷及修复第二节 花键轴的缺陷及修复第三节 凸轮的缺陷及修复第四节 齿轮和链轮的缺陷及修复第五节 滚动轴承的缺陷及修复第六节 橡胶制件的缺陷及修复第三篇 内燃机修理第一章 气缸体和气缸盖的修理第一节 内燃机的解体第二节 气缸体和气缸盖的修理第三节 气缸的修理第二章 活塞连杆组的修理第一节 活塞和活塞环的选配第二节 连杆的修理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的组装第三章 曲轴和轴承的修理第一节 曲轴的修理第二节 轴承的修理第四章 配气机构的修理第一节 气门组件的修理第二节 气门传动组件的修理第三节 气门间隙的调整第五章 燃料供给系的修理第一节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修理第二节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修理第六章 润滑系的修理第一节 机油泵的修理第二节 机油滤清器的修理第七章 冷却系的修理第一节 散热器的修理第二节 水泵的修理第八章 电气设备的修理第一节 蓄电池的修理第二节 发电机的修理第三节 磁电机的修理第九章 内燃机的总装与试验第一节 内燃机的总装第二节 内燃机的磨合与试验第四篇 底盘及工作装置的修理第一章 主离合器的修理第二章 变速器的修理第一节 变速器的故障第二节 变速器零件缺陷及检修第三章 轮式前桥和转向系的修理第一节 轮式前桥和转向系的故障第二节 轮式前桥的缺陷及修理第三节 轮式转向系的修理第四节 转向系其它检查调整第四章 轮式后桥的修理第一节 轮式后桥的故障第二节 后桥零件的缺陷及检修第三节 后桥的装配与调整试验第五章 制动系的修理第一节 制动系常见故障第二节 车轮制动器的检修第三节 气压制动系的检修第四节 液压制动系的修理第五节 气液增压制动的修理第六章 履带底盘后桥的修理第一节 后桥壳体的缺陷和修理第二节 中央传动的修理第三节 转向寓合器与转向制动器修理第四节 最终传动的修理第五节 后桥的磨合试验第七章 机架和行走系的修理第一节 机架的修理第二节 钢板弹簧和减震器的修理第三节 行走台车的修理第四节 履带总成的修理第八章 工作装置和液压系统的修理第一节 工作装置的修理第二节 液压系统的修理第九章 机械的总装与试验附录 法定计量单位
章节摘录
摩擦和磨损是相伴发生的,摩擦是现象,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是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的重要措施,三者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表面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是由机械阻力和分子引力构成的,这是因为任何物体的表面都存在着粗糙度,即使抛光很好的表面。当这样两个表面接触时,表面的凹凸点互相咬合,要想使它们滑动,必须顺着其凸部反复地抬起来,或者使凸部发生变形与破坏,这就产生了机械阻力。另外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分子引力,若两者相距愈近,分子引力就愈大。由于两表面的接触仅为凸出部位点的接触,即使在载荷不大的情况下。接触点的单位压力也很大,凸出点相互压平,距离极近,因而能产生足够大的分子引力。 当表面比较粗糙时,摩擦力以机械阻力为主,当表面光洁程度相当高时,摩擦力以分子引力为主。 简单的粘着理论还认为,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的性质,使接触仅发生在少数几个弧立点上。在载荷作用下这些点产生塑性变形或弹性变形,在接触处产生牢固的粘着接点,因此剪断这些接点的力便形成了摩擦力。 摩擦在很多地方是有害的。机器运转时,由于运动副摩擦生热,既降低机械效率,又使零件受到磨损。这时应设法减小摩擦。减小摩擦最有效的方法是润滑。润滑的基本原理就是具有一定粘度的油液进入到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或油楔,将接触表面分隔开。由于摩擦表面不是直接接触,所以当两表面相互滑动时,只有油液分子间发生摩擦,从而大大降低了摩擦力,减小了磨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