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  译者:侯玉波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思维决定行为、感受和需求。如果思维方式不现实,你将会因此身陷沮丧和挫折之中。如果思维方式过于悲观,你就会错失生活中很多快乐的事情。认真思考生活中能够引发你强烈情感的事情,然后分析在这些事情中,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你这样强烈的情感。举个例子说,假如上大学使你感到无比兴奋,这可能是源于你对大学的美好预期。而如果你不愿意去上课,这可能是因为你认为上课很无聊,或者可能是学习内容太难。同样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够理想,这也很可能是你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在生活中,积极的思维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感受,相反,消极的思维方式带来消极的心理感受。当你认为大学生活必定是充满了快乐、友谊,受到同学的尊重和喜爱时,你的生活也会充满同样的欢乐和激情。而当你认为原本设想的一切美好都没有实现、你对这耿耿于怀的时候,你会深感失望甚至沮丧(这主要取决于你对经验解释的消极程度)。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绝不会承认他们自己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自己的生命经验,并且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而要想在人们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改变思维是不可能的。当思维在潜意识中运作时,我们无法察觉到思维的存在,从而也就不会想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认识到思维方式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自己思维方式的受害者,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常常对我们有害无益。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中问题的来源: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我们如何界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呢?决定一名大学生是否优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从事学术研究时思维质量高,研究质量就会相应地提高;阅读的时候思维方式活跃,读书就会卓有成效;写作的时候思维质量高,写出的文字自然经读耐读。总的来讲,如果一名学生研究做得不错,阅读和写作也优秀,那么这名学生就是优秀的。当然,导师也会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导师做得好,有的做得差一些,但是即使最好的导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思考、阅读和写作。如果一名学生缺少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的必要思维技能,他就不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就不会在大学中获得成功。本书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你或许不能精通所有的思维技巧,但是学到任何一种思维技巧,你都会获益匪浅。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并且提供学习和练习这些思维方式的方法。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你将会成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批判性思考者。但最终决定你的思维方式能否改善的关键还是你自身提高的意愿。下面是成功思考者的一些特征:优秀的思考者总是在思考他们的思维过程。优秀的思考者认为思维并不是自动的。他们不认为优秀的思维方式是天生的,他们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断地对其进行反省和调整。优秀的思考者都有明确的目标。优秀的思考者从不盲目,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他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拥有明确的目标并知道这些目标之间的优先顺序。他们不断地检查和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其服从于目标。优秀的思考者使用一些思维“工具”来提升他们思维的质量。优秀的思考者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检查思维方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他们知道如何专注于与目的相关的问题上。优秀的思考者知道如何全方位深度地看待问题,使思维方式更加具有逻辑性。优秀的思考者能够将他们的思维与感受、需求相分离。优秀的思考者清楚想法自身不能转化为现实。他们知道人们会不理性地感到愤怒、害怕或者是缺乏安全感,但他们不会允许无端的情感左右他们的决策。他们能洞察自己的心思,这使得他们可以审查自身思维运作的过程,从而可以仔细地控制思维过程(见第1章)。优秀的思考者常常分解、剖析事情。优秀的思考者常常“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不相信心智可以自动对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分析思维方式这个方法,这需要我们了解(思维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和进行(精确控制这些思维组成部分的)练习(见第2章)。优秀的思考者经常评估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出他们思维方式的优缺点。优秀的思考者不相信心智会对自己自动地进行评估。他们认识到心智对自己的评估方法有天生的缺陷。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学习评估思维方式的方法,这也需要(关于思维普遍标准的)知识和(执行这些标准的)练习。本书作为一个整体,将会向我们展示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正确思考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生活中和职业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如果你能认真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并练习使用它们,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新版的特点新!对于原版中一些过于前端的章节,我们很多老师在授课时都没能把它纳入自己的课程中,因此我们将这些章节删除掉了。本书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内授完。新!新版中修正了书中的很多图表,并且添加了一些新的图表,这些图表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书中的观点。修订!新版第15章、第16章提供了一些练习策略,有助于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设计自己批判性思维方式的练习计划。修订!第14章强调了我们发展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障碍—自我中心和社会中心。让同学更真实地了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思考者所需要做的种种努力。修订!本书使用的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是全面、综合、详尽的。此外,我们还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原则。本书阐明的批判性思维的概念适用于所有与人类思维和生活有关的领域。修订!书中的概念都建立在公正思维的基础上,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公正的思维方式、拒绝诡辩的思维方式。修订!第1章不仅强调了思维技能的发展,更强调发展思维特质。这能够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正直性、公平公正等其他思维品质。修订!本书选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是专业术语,以使同学能够很好地理解书中的观点。

内容概要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思维决定行为,思维决定感受,思维决定需求。
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而在你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思维的质量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生命经验,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我们都是自己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受害者,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学习和练习它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名词,掌握它,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成为一名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和解惑者,把握职业生涯和人生,乃至把握自己的各种情绪,逐渐不被他人所左右,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理查德•保罗 (美国)琳达•埃尔德 译者:侯玉波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他建立了批判性思维中心、国家批判性思维论坛以及国家批判性思维学会,曾组织、主持过20次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他建构了三因素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即推理元素、智力标准和智力特质三要素,每个构成要素都有各自的内涵和外延。侯玉波,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绪论 1最新的批判性思维概念 1作为一个思考者,你的技能如何 2良好的思维方式需要付出努力 4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6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者 7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8培养对自己推理能力和识别事物能力的信心 8第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11批判性思维的强弱 11公正性需要什么 14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24小结 26第2章 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27阶段1 鲁莽的思考者 28阶段2 质疑的思考者 29阶段3 初始的思考者 30阶段4 练习中的思考者 33一份通向进步的“游戏计划” 34为制订练习计划而建议的策略 34第3章 自我理解 40监控日常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 41努力做到思维公正 41识别大脑的三个与众不同的功能 42理解你与大脑间的特殊关系 43将所学课程与你的生活问题建立联系 46整合理智和情感的学习 46第4章 思维的组成 48推理无处不在 49思维的成分 50思维成分的整合 56思维要素之间的关系 57批判性思维指向一定目标 57批判性思考者能够组织概念 58批判性思考者评估获取的信息 60批判性思考者能够区分推论与假设 63批判性思考者能够透彻理解推论的意义 67批判性思考者能够调整观点立场 69批判性思考者的观点立场 70小结 71第5章 思维标准 72深入理解通用思维标准 73将思维元素和思维标准结合 79使用思维标准的简要指南 84第6章 培养良好思维的提问 91思维中提问的重要性 91质疑你的问题 92呆板的问题反映惰性的思考 93三种问题类型 93成为苏格拉底式提问者 96关注问题的类型 97关注思维标准 98关注思维元素 99关注问题优先次序 101关注思维领域 102小结 104第7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 105超越表面化的记忆,深度学习 105内容和思维的关系 106通过思维理解内容,通过内容进行思考 107用思维的知识在课堂上思考 109第8章 了解优秀思维者是如何学习的 111优化学习的18个策略 112典型大学课堂的逻辑 113理清你所学课程的最基本概念 115清楚课程和学科必要的思维模式 117生物化学的逻辑 119另外四门学科的逻辑 122确保课程设计对你有效 126听说读写和思考 130找出一篇文章的逻辑 131弄清教科书的逻辑 132评价作者推理的标准 132第9章 重新评估自己思考和学习的水平 133发展自我评估的策略 134运用特征来评价你的表现 134运用学生特征去评价你自己在具体学科中的表现 137小结 140第10章 决策和问题解决 141决策 141问题解决 147小结 157第11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 159管好自私的天性 160控制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178小结 185第12章 如何甄辨新闻中的媒体偏见和宣教 186民主与新闻媒体 187使得新闻媒介逻辑晦涩难懂的谬见 188新闻媒体的客观性 188对主流观点偏见的知觉 191辨别社会中心思维 194歪曲报道来支持特权的观点 195找到替代的信息来源 202成为一个自我思考者 203小结 210第13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诡计 211人类心理的真实和自欺 212三种类型的思考者 212思维谬误的概念 215错误的概括化 217分析概括 219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 223谬误识别:分析过去的一则演讲 236谬误识别:分析当代的一则演讲 240谬误识别:分析一则总统候选人的演讲 243避免两个极端 245小结 246第14章 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 247为什么人们对道德感到困惑 247道德推理的基础 249小结 261第15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262理解和使用策略性思维 262策略性思维的成分 264策略性思维的开始 264第16章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272小结 282第17章 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总结 283练习批判性思维 283阶段5:高级的思考者 284阶段6:完善的思考者 286完善的思考者的心理品质 287完善的思考者的内在逻辑 288完善的思考者 289参考文献 290

章节摘录

思维谦逊就是要认识到自己对未知知识的忽视程度。因此,思维谦逊要求个体清晰地认识到自我中心导致的自欺行为(认为自己比自己实际知道的要多)。这意味着个体要对自己的偏见和观点的局限性有所了解。它要求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有哪些信息是不知道的,特别是事件能够引起个体强烈情感的时候,更要知道对该事件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思维谦逊要求我们不能宣称自己知道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的事情。思维谦虚并不是懦弱、服从,而是摒弃自负。思维谦逊要求我们觉察并且评估自己信念的基础,要求我们找出那些不能被正确的推理所支持的信念。    与思维谦逊相反的就是思维自负,即认为自己知道了实际并不知道的事情。思维自负的人缺乏对自欺行为和观点局限性的认识,他们常常声称了解自己其实并不了解的事情。思维自负的人常常也会成为自己偏见的受害者。    当我们谈论思维自负时,并不一定就是指那些外表上看起来自以为是、高傲自大的人。这些思维自负的人外在表现很可能是十分谦虚的。例如,一个不加思考就顺从邪教领袖的人表面上经常否定自己(“我什么也不是,你是无所不能的”),但是实际在思维上,他却对自己错误的信仰十分坚定。    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其实并不了解的事情;我们都有错误的信念、偏见、错觉和谬见。当这些错误信念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思维是“欺骗性的”。我们总认为自己是谦虚的,但往往我们是很自负的。我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还忽视和掩盖这些局限性,这带来了大量的痛苦和时间浪费。    例如,当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时,他相信奴役印第安人是上帝的意愿。据我们所知,他当时根本没有认识到声称遵从上帝的意愿是他自己思维自大的表现。下面摘选自霍华德·津恩(Howard Zinn)的《美国人民的历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States,1995),思考这一段内容:    哥伦布报告说,那些印第安人“十分的幼稚和无私,如果你没有见过他们的话,你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当你索要他们的财产时,他们从来都不会拒绝。相反,他们乐意与任何人分享……”他以向印第安人的族长寻求帮助来总结自己的报告,作为回报,他答应印第安人在下次航行中将为他们带来“他们需要的足够量的黄金……”哥伦布的语言中充满了宗教词汇:像“永恒的上帝,我们的主,给予信徒以无所不能的胜利。”……哥伦布后来写道:“让我们以主的名义继续从事奴隶买卖。”(pp.3—4)    思维的自负和公正是不兼容的,因为如果我们对自己判断的事情过分自信,我们就很难做出公正的判断。如果我们不了解某一宗教(如佛教),我们就不能公正地评判这个宗教。如果我们对宗教存有误解、偏见或假象,我们就会曲解这一宗教。错误的知识使我们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错误的概念、偏见和幻想等都是错误的知识。我们喜欢快速地、过分自信地做出判断。在人们的思维中,这些不良的习惯是普遍存在的。    思维谦逊对于成为公正的批判性思维者十分重要。要成为公正的思考者,就要了解自己缺乏哪些知识,这种了解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提高我们的思维。它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偏见、错误信念和不良思维习惯能够导致学习缺陷。例如,思考我们学习肤浅性这一倾向:我们才学习了一点,我们就认为自己知道了很多;我们才获得了有限的信息,就草率地进行概括;我们混淆了死记硬背和深层学习之间的区别;我们会不加思考地接受了我们听到和读到的信息,特别是当这些信息与我们所坚信的信念一致时。    本章接下来的讨论将会鼓励你做到思维谦逊,帮助你提高对思维自负的警惕。从现在开始,看一看你是否能够提高对自己知识局限性的意识。努力发现自己的自负思维(这种思维在你身上应该每天都会出现)。当你发现了自己的自负思维时,你应该为能发现自己思维中的弱点而奖励自己。    能够觉察出缺点是一种优点。作为初学者,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能够列出你经常持有的偏见吗?[思考一下你对你的国家、宗教、朋友、家庭的印象,你的这些印象仅仅是根据他人(父母、朋友、同伴、媒体)传达给你的信息做出的。]    ·你是否曾经在没有证据支持自己的判断的时候,就坚定地支持或者反对某一观点?    ·你是否曾经在没有充分信息去评判某一争端时,就假定自己的群体(你的家庭、宗教信仰、国家、朋友)是正确的。    P15-16

编辑推荐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编辑推荐:风靡美国50年的思维方法,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大师之作,耶鲁、牛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最重视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国教育不会教你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打开心智,提早具备未来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这本书和《学会思考》两本书是一起买的,两本书都挺让人失望。这本书主要围绕着“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意义等等方面在进行阐述,并没有提出系统的可见的方法来进行训练。说白了就像一本思想政治教材,里面全是类似于,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特质呢:第一,XX性,第二,XX性,第三。。。。不建议购买。
  •   对于我这样思维混乱的人来说,是提高自己的福音。
  •   非常帮的一本关于思考的书,值得一度
  •   不错的一本书,读起来学到很多东西,批判性思维,让人不再盲目
  •   值 得 一 看的 书籍 !值 得 一 看的 书籍 !
  •   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废话很少,以前看过这一系列的另一本书,也很不错。
  •   需要花时间仔细阅读的一本书!
  •   想要有独立的人格,批判性思想绝对不可以不看这本书,我看了这本书感觉收货很大,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
  •   我看过最好的一本书,内容很丰富。一看就停不下来。对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很有帮助
  •   翻译的不够好,不太严谨。
  •   还没看完呢,所以内容就不评论了,发货很速度
  •   书中大多为纯理论的内容,较少联系到大众生活,所以有时候读起来比较费劲难理解。我没有读过其他同类的书籍,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书到底属于什么水平。但是作为第一次通过书籍了解批判性思维,我觉得还是收获挺大的。个人觉得本书适合作为供查阅的工具书或者教科书。
  •   此书很有细看的价值。
  •   学习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可以选择考虑购买,对考托福有好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