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孝桐
内容概要
当今企业设备管理中的点检,是指要“预知状态、超前管理”以最少的费用实现产品基础保障的效果。
本书结合大量应用实例,系统介绍设备点检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的状态检查、设备检修的组织管理和附录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设备点检管理的核心思路、七定方法、实施点检的最佳时间、标准化的设备点检管理流程、设备检修的最佳时期、如何实施设备检修等内容,并附上了企业拿来即可用的点检工作实施必备表格。
本书实用性强,能够指导读者完成点检工作,对于设备的操作人员、点检人员、检修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都有直接应用和参考价值,并可作为“设备点检员”职业技能的培训教材和工具书。
作者简介
张孝桐,1937年生,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曾在山西冶金专科学校主讲“冶金机械设备修理和安装”课程。在上海宝钢工作期间,是第一任设备检修科长,被派往国外学习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化长流程企业的设备管理方式;学以致用推进“点检定修制”,保障产品作业顺利运行。退休后,面向全国各知名企业,讲解当今设备管理问题和传授宝钢经验,提出当务之急是企业管理的重心要下移、要解放领导、要建立适合国情的“设备管家体系”,以使企业的设备能够切实提供服务于产品的基础保障。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1篇 设备运行的状态检查第1章 设备点检的方法与推进思路1.1 设备管理的定位1.2 设备点检“七个定”方法1.3 设备点检推进的核心思路1.3.1 推进设备点检管理的理由1.3.2 设备点检管理的担当者1.3.3 实施点检管理的12个步骤 第2章 什么是点检管理2.1 点检是做什么的2.2 点检是一个“名词”2.3 点检是一个“岗位”2.4 点检要主动地去管理2.5 点检与传统设备巡检的区别2.6 点检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2.7 中国式的点检——“设备管家体系”2.8 点检是作业线设备的管家2.9 建立点检管理设备的制度2.1 0点检的五项结论第3章 实施点检管理的理由3.1 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动向3.2 设备管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3.3 市场经济环境为何必须推进点检管理3.4 继承发扬我国设备管理的好经验第4章 实施点检管理的对象4.1 作业设备的分类4.2 设备管理的重点及分级4.3 什么是产品作业线、关键设备和状态受控点4.4 关于设备“故障曲线”的理解4.5 管理三类设备不同“故障曲线”的方法4.6 可实施“点检”管理的故障4.7 可实施“倾向”管理的故障4.8 可实施“预测性”管理的故障4.9 可替代设备与不可替代设备的区分4.1 0判断是否必须实施“点检”的设备第5章 实施点检的最佳时期5.1 初步掌握设备状态的方法5.2 设备性能曲线上的P-F间隔期5.3 实施点检的最佳时期5.4 按“周期”点检的重要性5.5 设备“点检周期”标准化的推荐表5.6 用逐点接近法来确定点检周期5.7 点检周期量化的设定第6章 当代企业点检管理的责任人6.1 当务之急是建设设备管家体系6.2 何谓企业的“设备管家体系”6.3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家制6.4 设备管家体系的中心——专职点检员6.5 设备管家的后继接班人——轮值巡检员6.6 市场经济时代管理重心的下移6.7 作业长与传统的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区别第7章 设备点检管理的实务7.1 设备状态的劣化及分类7.2 设备点检前的五项准备7.2.1 确定设备点检的部位7.2.2 确定设备点检的项目7.2.3 设备点检员的资质7.2.4 确定不同部位的点检周期7.2.5 确定设备点检的方法7.3 设备点检时的五项要素7.3.1 管辖设备的点检标准7.3.2 管辖设备的点检计划7.3.3 分管设备的点检路线7.3.4 分管设备点检作业的实施7.3.5 管辖设备的点检记录7.4 标准化的设备点检管理流程7.5 设备点检管理的实施方法7.6 点检的PDCA工作法7.7 点检管理要从故障统计入手7.8 设备点检管理的标准化作业(一天)7.9 点检的职责“七事一贯制”7.1 0点检实施管理的成本意识第8章 点检管理好坏的标准8.1 设备要为生产服务及设备完好率的缺憾8.1.1 企业设备管家体系中好的“点检管理”含义8.1.2 设备管家管理设备的八项原则8.2 当今企业设备管理的定位8.2.1 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8.2.2 要使设备的用户满意,也就是要让被服务的用户满意8.2.3 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8.3 企业管理的目标——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8.3.1 设备综合效率的应用范围8.3.2 什么是设备综合效率8.3.3 如何计算设备综合效率8.3.4 设备综合效率的实质第2篇 设备检修的组织管理第1章 设备实施修理的理由1.1 设备检、维修管理的含义1.2 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维修政策1.3 设备的检、维修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4 企业设备检修、维修的含义与差异1.5 我国设备维修的发展历程1.6 设备有隐患要维修,有故障要检修1.6.1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1.6.2 设备隐患的含义及对策1.6.3 设备故障的含义及对策1.6.4 设备失效的八条标准及其主要内容1.7 设备状态受控点1.8 检修工程的分类(三大类、四种状态)1.9 停机检修与停产检修的原则性差异第2章 维修策略的确定和应用2.1 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2.1.1 什么是策略2.1.2 设定策略目标的重要性2.2 企业确定维修策略的依据2.2.1 事后维修(BM)2.2.2 计划检修(TBM)2.2.3 状态维修(CBM)2.2.4 改良维修(CM)2.2.5 库存:设备备品、配件的存量2.2.6 停产:企业无产品输出的状态2.3 不同类型企业的维修策略2.4 不同时期设备的维修策略2.5 对外委托作业线的维修策略2.6 不同故障类型的维修策略2.7 精益维修的概念第3章 企业维修管理的组织形式3.1 维修管理的业务流程3.2 维修管理的组织结构3.2.1 分散型的维修管理3.2.2 集中型的维修管理3.2.3 折中型的维修管理3.2.4 维修部门基本的组织结构3.3 实施“对外委托检修”管理的必要性3.4 实施“设备轮保”管理的优缺点3.5 实施“内部承包”管理的优缺点3.6 其他类型检、维修管理的评述第4章 实施检、维修的“最佳时期”4.1 依据点检状态的信息实施检、维修4.2 设备检、维修要“预知状态、超前管理”4.2.1 平均停产维修时间4.2.2 平均故障间隔期4.2.3 平均维修准备时间4.3 减少停产时间的方法(优化时间法)4.4 设定“检、维修时间”的原则第5章 设备检修时的“现场管理”5.1 企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体系”5.1.1 安全文化的发展5.1.2 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5.1.3 设备完整性的发展5.1.4 我国的一些设备管理制度5.2 停产检修时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5.3 停产检修中三方安全联络5.4 停产检修中三方安全确认5.5 停产检修现场的防灾要则5.6 停产检修现场的施工秩序管理5.7 停产检修期间环境卫生及个人安全要则第6章 设备检修管理实务6.1 检修全过程管理是点检管理的后续6.2 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6.2.1 两种计划和两种工程6.2.2 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时的注意点6.2.3 编制检修计划的两要点6.2.4 编制检修计划的三要素6.2.5 制定检修计划的工作流程6.3 停产检修模型6.3.1 何谓停产检修模型6.3.2 设定停产检修模型的依据6.3.3 制定停产检修模型的流程6.3.4 停产检修模型的应用6.4 停产检修实施的“四个步骤”6.4.1 工程委托6.4.2 工程受理6.4.3 工程实施6.4.4 工程记录6.5 停产检修会议及现场说明6.6 停产检修全过程的时间安排6.7 停产检修工程的标准化程序管理6.8 关于检修工程的效率组织6.8.1 工程效率班与传统调度的差异6.8.2 工程效率班工程管理的内容6.8.3 工程效率班效率管理的内容6.8.4 工程效率班“工程管理板”的编制6.8.5 “工程效率班”与检修施工管理部门的分工第7章 检修管理的考核7.1 传统检修考核7.2 检修管理的用户满意度7.2.1 现场必清理——环境满意7.2.2 检修不超时——作业满意7.2.3 质量能保证——使用满意7.2.4 全程无事故——自身满意7.3 设备检修的自主管理目标7.3.1 按标准工时工序表作业7.3.2 向优良工程成功率努力7.3.3 按检修员工作业率自查7.3.4 按检修比照作业型管理附录 实用点检管理资料及表格附录A 企业设备管家点检作业标准化细则第1章 总则第2章 点检作业标准化的特点与范围第3章 点检标准化作业第4章 点检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第5章 点检组织停产检修管理标准化第6章 专职点检的培训与测试第7章 点检作业标准化的推进附录B 点检基本业务表格管理细则第1章 总则第2章 “专职点检员专用表格及台账”的分类、作用和分管第3章 “专职点检员专用表格及台账”的内容要求第4章 “专职点检员专用表格及台账”自我管理的检查项目、内容及评定标准附录C 点检14种常用表格的形式及其填写方法第1章 设备管家点检管理常用的“10种表格”填写说明第2章 设备管家“实绩管理”常用的“4种表格”填写说明附录D 企业停产检修标准化管理细则第1章 总则第2章 设备停产检修计划的制定第3章 设备停产检修准备第4章 设备停产检修实施阶段第5章 设备停产检修的实绩分析附录E 企业停产检修标准化常用图、表29种附录F 企业设备故障统计的应用表格附录G 企业设备管家体系管理设备的成本意识附录H 世界级的设备维修概况附录I 宝钢设备点检实用手册概要第1章 维修的四大标准第2章 设备的点检作业第3章 设备的检修工程第4章 设备备件管理第5章 机械部分第6章 电气部
媒体关注与评论
知名点检专家张孝桐先生实践经验总结。点检员必备。明确的实施、管理方法,大量的必备、应用表格,企业拿来即可用于实施设备管理与点检工作;点检员手边必备,点检员拿来即可用于实施设备管家与业务工作。帮助企业培养复合型、技能型设备点检、维修人才,推行设备管家制,建立企业自己的设备管家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全面解决设备管理、点检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编辑推荐
点检员必备,明确的实施、管理方法,大量的必备、应用表格,企业、点检员拿来即可用于实施设备管理与点检工作。
名人推荐
读张孝桐《设备点检管理手册》后的3点感触——蒋良君(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评价中心 主任)1.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能从“道”(当今的企业领导应如何正确定位设备管理)到“术”(具体如何做的方法,比较具有实操性),从宏观(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设备管理的大环境)到微观(企业内部设备管理的治理),都有比较详细的阐释。2.先看张高工比较精辟的设备管理定位:【设备管理的定位】设备管理是为企业产品服务的。 (张高工对设备管理的定位,将是改变中国企业很多领导对设备管理认识误区的一个转折点。)理解1:生产与设备是一体的两面,都是为企业产品实现而存在的,虽专业上有分工,但不能与管理截然分开。若把生产和设备分得彻底,你管你的生产,我管我的设备,形成条块分割,操作人员的只管工艺,完成生产任务,设备人员管完好,负责检查维修。企业有成绩,效益归生产系统,有了问题则罚设备系统。这样人为的制造了企业生产与设备管理之间的矛盾,生产与设备好像注定要分家,怎么样都不能统一到一个目标上来。理解2:基于要为企业产品服务。企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重新定位,以前,习惯的提法是企业各个部门都要为生产服务,现在从世界各国的动态来看,都在潜移默化地向“为产品服务”的方向转变。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而存在的,企业的管理目标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而不是习惯的要“为生产服务”。因此,当今时代,企业各个部门,都要从“以我为中心”,转变到“以产品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都是“为产品服务”。3.本书就点检维修管理,系统性和实操性都比较强,比较具有学习、借鉴的价值。例如:我们在编制或优化点检标准的周期时,如何定?这是看起来简单而是很不简单的事,张高工在这本书内提供了他总结的“标准化设备点检周期推荐表”和“点检周期量化的设定”,较具指导性。当然,其他的比较细。张高工这次对“点检管理”的理解也更简练,“点检”用于当今企业设备管理上,是指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一目了然,精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