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Tag标签:无
前言
导言延斯•巴尔斯拜•尼尔森,托本•达姆和伊恩•汤普森本书揭示了景观构造及优秀细部设计的重要性。不过它既不是一本细部设计标准图集,也无法指导读者按部就班地设计景观细部。然而该书会让你认识到,在激动人心的概念和引人注目平面方案之外,细部设计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它介绍了宏观概念如何通过逐个细部来实现,以及细部怎样通过明确并可靠的方式整合这些细部。本书或许可以促使读者深入地思考细部设计,并且将构造设计视为一项重要而不可或缺过程。同许多设计项目一样,本书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过程。2001年在一次丹麦皇家兽医及农业学院举办的会议上,我们首次提出了意向。两位编辑托本•达姆和延斯•巴尔斯拜•尼尔森根据大家对教授和理解构造的兴趣,对随后加入的学者们发出邀请。其中一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伊恩•汤普森,建议出一本书来研究这个课题。从一开始,我们的想法就并非编辑一本教科书或者一系列的景观细部设计导则,而是研究那些具有精彩设计过程的实例,从而挖掘细部设计的主旨。我们对制订决策的过程非常感兴趣。为什么一种细部设计比另一种好?什么时候考虑细部设计更为重要——是从开始就考虑,还是仅仅在设计发展过程的后期才提升其重要性?通常,当我们审视一个项目或者参观一个基地时,对于设计者面临的设计条件和制约因素知之甚少。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美学和实用性的关系。什么样的妥协和让步是无法回避的?经过设计的景观是用来使用的空间。艺术家的观点能否抵挡世俗现实的苛察?我们关注那些可以被称之为“顶级设计”的项目,因此我们让撰稿人选择已经获奖或者在专业出版物中受到好评的项目。我们并没有让他们选择最新的设计,而是倾向于那些已经建成几年的项目。原因在于只有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设计、材料或者建造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发现本书中介绍的项目在别处见过时,读者不必感到吃惊。我们的目标不是浮于表面地介绍当下最新案例的概况,而是关注那些能够长远持续发展的设计。本书名为《欧洲景观学:最佳细部设计实践》。所分析的案例均来自欧洲。最初的想法是邀请每个撰稿人提出两个案例及一份简介,按照他们自己国家景观学发展史编排。从地理和历史角度来看,欧洲一共可分为49个国家和地区。不过并非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完备的景观行业,在一本书中也无法全部介绍那些拥有景观行业的欧洲国家和地区。我们的撰稿人在很大程度上均以毛遂自荐的方式产生,他们都是那次在哥本哈根首次接受邀请的学者。随后,我们又联系到几位愿意扩展本书所涉及地域范围的同仁加入。因此,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西从爱尔兰、东至匈牙利,北达瑞典,南抵西班牙的地域范围。个别章节只分析了一个案例。多数作者都是当地人士,他们介绍自己国家的项目。但也有例外,例如爱尔兰章节的作者就是一位英国女士,法国章节则是由一位在丹麦接受教育的瑞典人完成。我们要求作者不仅仅介绍,更要对项目做出评论和分析。因此要避免介绍自己的项目。同时,我们也需要做些折衷;如博杜安•阿莫金德斯和Ad•库勒从事的两个项目在荷兰章节中有所介绍。在进行评论时,我们则以两者互相评价对方项目代替介绍自己的项目。起初,我们设想所有的介绍项目都由本土设计师完成,比如英国的案例由英国设计师完成,瑞典的案例则由瑞典人设计。这样比较容易显示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设计方法和风格方面的特色。结果证明这种强制是不可行的。比如英格里德•帅克就非常希望撰写关于慕尼黑附近的里姆景观公园(Landscape Park Riem)的内容,该项目却是法国设计师吉尔斯•威克斯罗德(Gilles Vexlard)的作品。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本书的题目是否仅仅反映了编辑和作者的出身,关于《欧洲景观学》有没有什么可识别的与众不同的内容?纵观历史,设计潮流的影响是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涌动的。十六世纪意大利园艺家们影响了十七世纪的法国,而德国王子嫉妒地效仿“法国景观设计(Le N•tre)”的雄伟风格。十八世纪英国的文化形式则成为主流,热衷英国公园(Jardin anglais)设计的狂潮席卷全球。同时,我们不应低估东方文化对于欧洲设计的影响:十八世纪流行中国风,近来日本传统设计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就证实了这一点。从本书所收录的案例来看,欧洲设计师长久以来都倾心于在西班牙和法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巴塞罗那和巴黎,去寻觅灵感。随着西班牙民主制度的建立,巴塞罗那政府希望通过一项新的公共空间规划,来复兴市民生活。其中首先就是准备1992年奥运会。该规划受到市政领导以及欧洲设计师、规划师们的盛赞和好评。接下来我们来看巴黎。法国政府在1982年开展了一项21世纪新城市公园竞赛。这个公园将建在拉维莱特(la villette)从前一座牲畜交易市场的位置。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最终胜出。他是一位出生于瑞士,在纽约执业的建筑师,同时还是一名建筑学教师。屈米的设计富有争议性,因为他既反对迷人耳目的曼妙的形式设计,又反对现代主义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尽管这个方案因为卓越的文化宣言而备受政府推崇,可它看起来既机械又疯狂。屈米宣称推崇分裂和荒诞,但他在拉维雷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却把三个非常有序的系统拼贴并碰撞在一起——象征疯狂(folies)的亮红色格网、具有简单几何形状的空间序列、以及包括笔直遮荫散步道的道路系统。尽管其作者采用很多解构主义手法,但笛卡尔(Descartes)和勒•诺特(Le Notre)也为该设计作出了贡献。此后接二连三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公园。包括阿兰•普罗沃斯(Allain Provost)和吉勒•克莱蒙(Gilles Clément)设计的雪铁龙公园(Parc Citroen)(1992年建成)。在这个项目里可以明显看出十七世纪几何构图的复兴。它的平面重现了路易十四在马尔利(Marly)宏伟花园的布局。同时还有普罗沃斯(Provost)在拉德芳斯(La Defense)设计的狄德罗公园(Parc Diderot)(同样是1992年建成)。在这里,修剪齐整的黄杨和一片石雕岩板瀑布呈波浪状跌落至山脚,它也是一项迎合太阳王意旨的设计。很快,欧洲的大部分委托任务似乎都到了法国设计师手中,不仅是本书即将讨论的里姆景观公园,还包括两个位于伦敦的著名项目:阿兰•普罗沃斯设计的泰晤士河水闸公园(Thames Barrier Park)(2000年建成)和德维涅(Desvigne)和道尔诺基(Dalnoky)设计的格林威治半岛公园(Greenwich Peninsula)。巴塞罗那和巴黎见证了城市化的狂潮。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关注所有关于城市和城镇生活质量的问题,景观学似乎成为一个主要关于城市的行业。归纳总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正如马克•特里伯(Marc Treib)的新书《景观建筑学1940-1960》中所清晰地阐明的一样:景观行业在不同的国家有各不相同的历史背景,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放心地说,关注城市生活代表了一种转变。在英国,上个世纪中期,景观设计师曾经更为关注发展造成的影响,例如在乡村建造道路、堤坝、经济林、发电站以及炼油厂等。虽然许多景观公司仍然在从事相似的工作——许多设计委托意在帮助开发方案通过规划审批,然而更多的项目是关于城市广场和公园。而且,在英国这种转变并非独一无二。如果有机会选择研究案例,毫无争议的选择将会是唯具有一纯正乡村风格的项目——加博尔•叙奇(Gábor Szücs)设计的小型家庭旅馆花园,在金嘉•西拉吉撰写的匈牙利章节里有具体介绍。无论景观设计师怎样关注城市,主流设计理念通常是田园都市(rus in urbe),即城市中的乡村,生动自然的公园成为首选的模式。巴塞罗那有许多新的小尺度空间,它们由建筑师而非景观设计师设计,设计的重点与自然相去甚远,并且极大程度上使用硬质景观。这种变化极大地受到了路易斯•贝尼阿•冈切基(Luis Pea Gancheguide)设计的西班牙工业公园(Parc de l'Espanya Industrial)的影响。在这里,铺草的堤岸柔和地蜿蜒直至池塘的一端,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连“无所不能的布朗”(Capability Brown)都要对它表示认可;然而在这个水面的另一边则是硬质,锐利、尖角并呈阶梯形的设计,营造出一种工业和城市的氛围。在本书中,加泰罗尼亚式的的设计风格代表是巴塞罗一些新植物园。尽管其生成规则和道路组织都依托于一个硬质边界的“不规则的三角形网格体系”,但由于方案力图展现自然状态联系的植物,因此这里依然呈现出一幅比我们所论及的这所城市更为柔美和自然的图景。在巴黎,伯纳德•屈米更进了一步,挑战所有的自然主义设计师。他认为拉维莱特公园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园,而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非连续建筑”。与此同时,景观设计师还须面对作为竞争对手的兄弟行业——城市设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发展的事实。本书中关注的细部设计的意义是什么?毋庸置疑,其重点在于硬质景观的质量。景观设计中的形式感与非形式感的比例已经颠倒了,至少在现在,是朝着形式感的方向发展。我们可能会把当代法国设计师的作品归为后现代主义或者解构主义,然而它们却再现了传统风格,并且追求精准修剪的绿篱以及清晰图案的小路。我们惊奇地发现,在都柏林的奥康大街(O’Connell Street),使用了最具有“欧洲大陆”风格的园艺技术——编结,来构成室外空间。现代主义的简约和功能主义被运用于街具的设计,例如在都柏林的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有一个明显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火盆,还有布达佩斯伊丽莎白广场(Erzsébet Square)优雅而实用的长凳。在英国,或许具代表性的设计是古怪而颇具讽刺性的。托马斯赫•斯维克在纽卡斯尔设计的“蓝色地毯”项目以精准可控的方式运用现代材料,但其是整个设计却是一个预谋之下的幽默。很难在风格上对谢菲尔德的和平花园下定论;虽然它使用了现代的材料和技术,但是也复兴了传统几何形的城市模式,并且带有后现代的怪异和一些异域风情。另一方面,在丹麦和瑞典的章节里还明确提到了对旧的工业用地和码头的再利用。在欧洲之外也有这样的案例。理查德•哈格(Richard Haag)的经典设计,落成于1975年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works Park)位于从前的一个煤气转换车间。这个公园保留了那些破旧烟囱和蒸馏罐,并重新利用废弃的机械设备。在其表面粉刷上涂料,使其颜色明快鲜亮,放置在儿童游乐场中。同样具代表性的是最近德国的拉兹及其合伙人公司(Latz + Partner)设计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他们将一个有高炉和煤仓的炼钢厂改造成一座获奖的公园。回到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主义时期,循环利用的做法逐渐增多;以前,建造基地必须彻底清理干净或者完全填埋,从而为新建筑提供一张无历史背景的“白纸”。我们逐渐发现,很多具有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被破坏了。哥本哈根的港口公园(Harbour Park)很好地体现了保护、转化和再利用这一新的哲学理念。它保留了原先的花岗岩铺地和铁轨,将一个旧的渡船外壳倒置设计成为吸引人的遮阳篷。厄勒(resund)、马尔默(Malm)设计的达尼帕克(Daniaparken)公园是重新利用了一个港口,不过很少回收利用现场的材料。尽管如此,它的开放性以及使用了传统材料——诸如花岗岩,鹅卵石和预涂柏油的木材,构成了这座新建公园的特征。这些案例分析清晰地表明它们有助于工作和教学。比如彼德•布隆戴尔•琼斯(Peter Blundell-Jones)曾经写道,“以实际个案研究开始,比以法律条文开始更能保证与材料的对话”。无独有偶,马克•佛兰西斯(Mark Francis)也提出过:对于专业教育,案例分析是种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它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掌握有用的评估方法。就整个行业来说,个案研究是一个建立评论理论体系的途径。同时它还扩大了景观学在该领域之外的影响。案例分析是对于项目决策和成果,记录完备的系统的研究,其目的是指导未来的实践、政策、理论或教育。在建筑和景观的学术及职业领域中,将案例分析方法论视为一种研究方法引起了相当多的讨论。布隆戴尔•琼斯(Blundell-Jones)认为个案研究方法的优点是“研究小而简单的细部设计的样例,更容易保证至少某些结论的正确性;而宏伟的理论大厦更容易在出现反面论证时被击垮。”罗尔夫•乔纳森(Rolf Johansson)认为案例分析方法论联系了理论和实践。马莱娜•豪克斯尔(Malene Hauxner)认为在不了解创作的环境的情况下评论园艺作品甚至会导致更多的误解。园林是特定的人,为特定地方,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过程创造出来的。“假如一个作品兼具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特征,则需要批判地理解它的环境以及严谨的解读景观。”为了获取精确的结果,自然科学总是希望控制变化量和抽样方法。然而对于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复杂情况,这个理论并不奏效。相反,案例分析方法保留了所有的不同点和复杂性,只是为了更加深入分析而对案例的数量有所限制。尽管如此,案例分析仍需要系统化及完备的归档。乔纳森推荐了一种包含三个阶段的形式,即演绎、归纳和推导。演绎常用于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归纳法起源于人种志,并在近年来的“扎根理论”中为人们了解;推导法与之类似,但不同点在于它通过可以获得的事实来重建案例。尽管本书的撰稿人并未被要求遵从某种特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丹麦托本•达姆和延斯•巴尔斯拜•尼尔森丹麦景观建筑学丹麦景观学已经蓬勃发展了100多年。它早期起源于私人花园设计,但是自从20世纪30年代早期开始,景观设计师已经广泛涉猎了各种类型的项目,例如公园、住区设计以及高速公路设计和景观规划。二战以后,景观项目的数量和类型都飞速增长。有些景观设计师的事业跨越了四五十年。在这个时期,新一代的景观设计师逐渐形成。他们大多数在G•N•勃兰特(G.N Brandt)和C•Th•索伦森(C.Th.Sorensen)的事务所里工作,并且组成了一个联系方便的网络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分享共同经验以及传统模式的平台(这在一个仅仅拥有五百万居民的小国家来说是可以理解的)。阿内玛丽•伦德(Annemarie Lund)在她的《丹麦景观学指南》一书中谈到“在20世纪30年代,几位景观设计师不断地、充满热情地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几何形式来创造富有趣味的空间”(1997:22)。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项目的增加景观设计师的数量增多了。起初的项目是住宅区景观设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为小学、中学、大学、培训中心、健康护理机构以及文化机构和墓地等用地进行设计工作。这些花园和景观项目普遍具有功能、理性、实际和美观的特征。连微小的细部,技术施工都几近完美。与当今的创造设计相比,这些园林简单而质朴。(出处同上:23))20世纪60年代,国际化的设计风格对丹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偏爱运用椭圆、曲线以及稍稍交错蜿蜒的线条来实现平衡的强烈倾向。“流线型的格子、优雅的钢桥、充满创意的照明设备,以及精细和复杂的铺装都是经常使用的效果。这些特征甚至影响了一些国外的项目例如拉维莱特公园。(出处同上:26).案例分析哥本哈根布赖格(Brygge)岛港口公园项目数据项目名称:布赖格港口公园位置:哥本哈根冰岛码头规划时间:1993年12月1日初稿1994年规划启动施工日期:1995年-2000年耗资:2500万丹麦克朗410万欧元(不含建筑)面积:2.8公顷(28000㎡)景观设计师:哥本哈根的安纳莉丝•布瑞姆斯恩(Annelise Bramsn)和保罗•杰森业主:哥本哈根市,由道路与公园部代表荣获奖项:2003年丹麦城市规划奖作为此章节的案例分析,这个项目传承了丹麦景观设计中谦逊的、功能的、几何化的以及始终如一展现精良技术等传统。另一方面,这个港口公园反映了城市环境下休闲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巴塞罗那、柏林、荷兰和法国更为常见。概述对于布赖格岛社区的居民来说,建造这个港口公园是一个突破。多年来,当地居民与城市管理局因为这个地区的过度开发而存在冲突。突然有一天,大家意见达成一致,认为在这里修建公园是最好的选择。其中部分原因是,新一代的职员加入城市公园办公室,另外世界各地成功的港口重建也对其造成了影响。尽管这个港口公园借鉴了其他项目的思想,它的设计阶段仍旧被认为是一种突破。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中海形式的影响,在这里使用了软砾石铺装,深红色的墙壁并提供了户外休息和烹饪设施。为了保留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因而保留了现有的人工痕迹,例如铁轨和起重机轨道,甚至包括一棵当地居民在公园早期栽种的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着重强调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重现和谐,这一目前在丹麦景观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主题。1.1 从兰格博(Langebor)桥向南看港口公园设计师介绍安纳莉丝•布瑞姆斯恩(1941-1999年)在安德松(Sven-Ingvar Anderson)的景观办公室(1967-1970年)工作。1973-1999年,她先后担任哥本哈根皇家建筑艺术学院城市规划与景观系助教和副教授。她是一名致力于景观规划领域的教师、研究员以及作家。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景观学领域中,自然以及自然资源与空间品质和美观程度的关系。虽然安纳莉丝参加了许多建筑竞赛,但是港湾公园是她为数不多的建成项目之一。保罗•杰森(1929-)于1958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建筑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Architectural School)建筑专业。从1962年到1988年他和其他合伙人一起开办公司,之后又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从1972年起,他担任布赖格岛居民理事会主席。“在国际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保罗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如同他设计的斯特鲁尔市政厅(Town Hall of Struer)可以看出,在70年代这种影响逐渐削弱。”“Nrrevangskirken教堂代表了丹麦式教堂的自由阐释。它选用以当地风格为基础的形式及材料,同时也受到些许后现代风格的影响。保罗还参与了当代建筑辩论,主要涉及哥本哈根港湾更新问题”(穆勒Muller,1993,作者译)。项目背景从1905-1908年,布赖格岛曾经是一个垃圾填埋区。“Is”是丹麦语里冰的意思,这个名字反映了港口这一部分的用途。与冰岛和法罗群岛交易的船只会在此停泊。布赖格岛还是一个有12000位居民的住区。他们居住在密集的5层公寓里。平行于公园的主干道的名字也叫布赖格岛。二战以后港口的活动迅速发生变化,这个区域的用途变得更加多样。商业活动衰退了,码头旁的铁路也废弃不用。20世纪70年代,布赖格岛的居民指出住宅的密度太高,并且这个地区需要一座公园。居民的行动以及附近一个工厂的意外爆炸引起了对这个地区的关注。1971年,为了抗议在这里建斯堪第纳维亚酒店(Scandinavia Hotel)的计划,一些居民团体自发的组织起来。尽管酒店的建设并未停止,但是通过这些团体以及居民理事会的努力,修建一个公园的想法却逐步形成。1980年的爆炸表明,当地政府无法解决在高密度住宅区附近的化学物质泄露的问题,因此支持民众需求的呼声开始增多。
内容概要
《国外建筑与城市设计译丛•欧洲景观建筑学:最佳细部设计实践》突出介绍了欧洲9个国家近期的景观设计方案。其中包括谢菲尔德市(Sheffield)的和平花园(Peace Garden)、哥本哈根港口公园(Harbour Park)、法国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匈牙利某客户接待中心、慕尼黑某公墓以及巴塞罗那新植物园等。书中精选的所有项目都缘于可供借鉴的优秀构造细部设计实例。它们都很好地诠释了如何通过优秀的细部设计把清晰的概念发展成为令人信服的设计。
作者简介
作者:(英)伊恩·汤普森、(丹麦)托本·达姆、延斯·巴尔斯拜·尼尔森 译者:王进、卢鹏延斯·巴尔斯拜·尼尔森1998年一2005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在此期间他的主要课题方向是景观规划、管理及景观构造和细部设计。2005年他担任丹麦宫殿及地产局景观顾问。托本·达姆199 3年至今任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托本在景观领域著有许多关于园林设计、质量标准及硬质铺装的书籍。他主要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为景观构造细部设计。伊恩·汤普森是纽卡斯尔大学高级讲师,注册景观设计师及城市规划师。1992年他加入建筑规划景观学院教学队伍前即已拥有13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任国际同行评审类学术期刊《景观研究》的编辑,还著有获得2001年景观学会荣誉奖的《生态、社区与欢愉》(Spon出版社,1999),凡尔赛宫花园创建叙事史《太阳王的花园》(BIoomsbu ry,2006)。
书籍目录
译者序原书序导言丹麦景观建筑设计爱尔兰景观建筑设计法国景观建筑设计德国景观建筑设计匈牙利景观建筑设计荷兰景观建筑设计西班牙景观建筑设计瑞典景观建筑设计英国景观建筑设计
编辑推荐
《欧洲景观建筑学--最佳细部设计实践》(作者伊恩·汤普森、托本·达姆、延斯·巴尔斯拜·尼尔森)提供了一种通过细部设计理解景观设计,以及通过景观设计来理解细部设计的方法。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突出细部设计,超越其当前作为对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其他因素进行补充的附属物的角色,使它成为受认可的独立学科。景观细部设计应该是一门与创造性思维息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常态的实践模式和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