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项目管理提升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马旭晨,马旭瞳 著  页数:287  字数:337000  

内容概要

本书宗旨:帮助党政干部“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
本书主要内容源于作者在福建省厦门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和在一些省市对政府干部的培训课程“用项目管理提升党政干部执政能力”。
作者没有拘泥目前项目管理教程类书籍的结构模式,而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简洁、精准、重点地阐释项目管理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以协助党政干部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理念,理解项目管理的内涵,从而能够有效地运用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和工具,以提升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项目管理能力。
本书还特别提供了近年来与政府项目管理相关的本土化项目管理案例,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

  马旭晨,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项目管理业资质(IPMP)认证的国际特级项目经理(IPMPA级),IPMP评估师,国际项目管理(中国)大奖评估师,项目管理高级培训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特骋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外国家局特聘项目管理专家;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委员;福州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项目管理技术》编委。
  在政府、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和管理咨询机构从事技术、科研、国际贸易、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的实践、研究、教学和管理咨询工作40余年,长期致力于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发表科技、管理论文80余篇,有《现代项目管理评估》、《国际贸易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管理工具箱》、《项目管理成功案例精选》等著述,参编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现代项目管理》、《中国现代项目管理发展报告--2011》等多部项目管理书籍。
  马旭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中共吉林市委党校和中国政法大学;在市级地方政府经委、办公厅、工信局等多个部门任负责人,学者型政府工作者。现任吉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
  从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项目管理和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近30年。致力于组织发展战略、经济区域发展与管理研究、政府公共项目策划和管理、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研究、组织文化策划、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资本运营策划与咨询等。参与编著《看得见的手》、《领导知识词典》等书籍。

书籍目录

丛书序一 学点项目管理,提升创新能力
丛书序二 为“用项目管理提升核心能力”系列丛书而作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用项目管理提升党政干部和公务员的执政能力
第1章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项目导向型社会
本章导读
1.1 项目导向型社会和项目管理
1.2 项目管理的层次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项目管理
1.4 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与项目管理
知识拓展建议
问题与思考
第2章 党政干部身边的项目与项目管理
本章导读
2.1 经济区域的发展需要项目管理
2.2 政府投资项目必须要进行项目管理
2.3 公众活动的组织要靠项目管理
2.4 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项目管理
2.5 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实现
2.6 党政干部的事业成功需要项目管理
知识拓展建议
问题与思考
第3章 党政干部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本章导读
3.1 把一次性的、没有做过的事做好路线图
3.2 做正确的事
3.3 正确地做事
3.4 获取正确的结果
3.5 党政干部项目管理知识应用指导体系概貌与要点
知识拓展建议
问题与思考
第4章 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简介
本章导读
4.1 系统工程
4.2 SWOT分析法
4.3 要素分层法
4.4 可行性研究
4.5 资金时间价值
4.6 项目财务评价
4.7 国民经济评价
4.8 不确定性分析
4.9 工作分解结构
4.10 责任矩阵
4.11 里程碑计划
4.12 网络计划技术
4.13 甘特图
4.14 资源费用曲线
4.15 挣值法
4.16 逻辑框架法
4.17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及其控制方法
4.18 项目管理软件
第5章 项目管理能力是党政干部的重要执政能力
本章导读
5.1 关于能力
5.2 党政干部的项目管理能力结构
5.3 党政干部的项目管理能力要素
5,4党政干部的项目管理能力体系
5.5 党政干部的项目管理能力修炼
知识拓展建议
问题与思考
第6章 党政干部与政府的项目管理组织
本章导读
6.1 党政干部与项目团队
6.2 党政干部与职能型组织
6.3 党政干部与项目型组织
6.4 党政干部与矩阵型组织
6.5 几种项目管理组织的比较与选用
6.6 党政干部与政府的多项目管理组织
知识拓展建议
问题与思考
第7章 党政干部项目管理案例精选及点评
本章导读
7.1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家庭宴会的项目管理
7.2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项目管理
7.3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项目集管理
7.4 宜江市端午文化美食节项目管理--地方政府大型活动的项目管理
7.5 汶川地震应急救灾救援项目管理
7.6 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多项目管理
附录部分项目管理专业术语

章节摘录

  要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所承担的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应急工作在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支持、参与应急工作,营造应急工作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2.参加培训,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管理的目的是“防范重于救灾,预防优于治疗”。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在承认突发事件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开展全员培训,明确每个工作岗位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责任,提前做好预测、预警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预警信息的分析及传达工作,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3.提前编制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能力  要树立正确的决策理念,讲究科学的决策方法。要及时制定对组织内部、对社会公众、对其他相关部门采取的对策。对策要重视专家的意见,不求完美但求实效。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编制预案,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统一领导,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应当立即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任何一个部门或系统要单枪匹马地完成应急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必须紧急动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作战,这需要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项目管理科普系列丛书“用项目管理提升核心能力”,致力于培养、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专业人士、在校学生等人群把“一次性的、没有做过的事”做好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应对各类创新活动的挑战,实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这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国家外国专家局张建国局长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管理科学,正在为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学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认识论的角度思考项目管理的教育和普及,使人们能够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工具,做好自己身边的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提高全民素质,是对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挖掘,是授人以渔,注重应用,意义重大。  ——著名项目管理专家钱福培教授    研究治国方略,必须着重研究领导者、治国者的能力问题。而能力的体现在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重大问题--做好一个又一个的重大项目。从古今中外成功治国者的功绩看,不管是用人还是处事概莫能外。目前,政府部门各项具体工作越来越急需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来指导。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现代项目管理知识迫在眉睫。  ——中共中央党校孙钱章教授    本书作者结合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挖掘项目管理中“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一般科学方法论,培养人们通用、核心管理能力”的科学内涵,紧密联系人类社会发展到项目导向型社会的历史大环境,将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之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成言教授

编辑推荐

  《用项目管理提升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还特别提供了近年来与政府项目管理相关的本土化项目管理案例,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示范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项目管理提升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用项目管理提升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党政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工具,国家外专局局长张建国、项目管理专家钱福培等联袂推,囤货
  •   做企业管理的人可以看一下
  •   好、快、书质量行
  •   内容非常系统!
  •   收获蛮多
  •   但有新思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