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顾冰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荐序一 智者见于未萌 作为一个关注中国、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的友人,我时常感叹中国经济超乎想象的发展速度。波士顿咨询(BCG)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截至2010年,中国家庭财产总值超百万美元的家庭已达67万,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与其说是成就,毋宁说是奇迹。 拥有财富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富裕起来的人们纷纷找寻投资理财机会,并催生了中国投资市场的几大热点。在房地产、黄金甚至能源领域,投资者都颇有斩获。然而,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加大。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海啸至今让人心有余悸。过去十年,中国股市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而房地产价格则一路飙升,高处不胜寒。 君子防微杜渐,智者见于未萌。置身这样一个动荡的市场,全方位投资暨财富管理策略尤为重要。我们也有责任帮助中国投资者实现财富与资产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成熟。他们需要更专业、更为个性化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而非简单依赖股票或房产等单一资产类型。 我来自崇尚儒家文化的韩国,深谙家庭对于中国人的重要。以家庭资产管理为例,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年龄、收入、家庭规模、现有房产、持有资产及负债、自身投资经验等因素,根据个人的流动性需求、保障需求、风险偏好,按最佳比例配置资产,制订能为全家带来更多保障的金融计划,并照顾到您与家人的未来。 一些需要投资理财的家庭同时也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如何通过财富管理手段,帮助他们取得企业与家庭的财富平衡,如企业与家庭间的现金流管理,企业利润与个人部分的分配。左、右两只手,皆需兼顾。 此外,随着中国企业迈出国门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小企业投资者更有机会放眼全球投资市场,随之而来的境内、外资产分配以及境外投资渠道的选择,也相应纳入中小企业主的财富管理范畴。 家业不断扩大,财富传承也成为未来投资理财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子承父业理所当然,但,是富不过三代,还是实现家族财富的长久传承?是一步到位,还是分阶段继承?是有条件继承,还是通过其他投资手段继承?这些都值得深入探讨。 渣打银行2011年在北京、重庆、深圳三地举办了“家业天下,财富传承”尊尚人生系列论坛,展开了中国式家庭资产管理理念的大讨论。本书作者参考了三次论坛的成果,研究分析了渣打银行相关财富管理经验,并引用渣打银行提供的相关资料,融合个人的研究心得,总结、编纂成此书。虽然书中的内容并不代表渣打银行的观点,但是我们的初衷是相同的,即希望我们的专业理财知识及服务可以和中国的富裕人群——中小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士、专业人士、富裕退休人士、富裕的全职太太等分享经验、共享成果,从而使其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 五千年的智慧,不仅赋予中国人赚取财富的能力,也凝练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样精辟的财富观。理财的最高境界是财务自由、轻松自在、回报社会并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这不仅关乎财富,更指向幸福。这正是本书的独特与宝贵之所在。 最后,祝愿顾冰先生的这本书获得成功。 是为序。 崔晸圭 渣打银行(中国)个人银行总裁 2011年12月于上海 推荐序二 理财,是个重要的命题 近几年来,中国的“二代”现象越来越被人关注,这其实意味着中国的富裕阶层已经基本完成了财富的创造,接下来高净资产人士面对的便是“守富”。 “守富”在我理解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使财富不因为各种内外因素而减少,即为保值。内因包括自身赚取财富的能力、下一代对财富的有效传承等,而外因则有诸如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等。第二层则是财富的继续增值。“守富”的重点不在于“守”,其最终目的还是“富”,让你的财富保持一定的增长。 2011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有96万个千万富豪和6万个亿万富豪,这是个庞大的数字。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人致富的速度很快,赚钱的能力很强。但如何让财富保值增值,如何让下一代顺利地传承家族财富实现“富过三代”,这些问题出现在大家面前。 据我所知,买房、炒股是大多数人的主要理财方法。而根据我们2011年10月发布的一份《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中国高净资产人士中拥有海外资产的已经达到1/3,海外资产在可投资总资产中的平均占比为19%,投资标的以房地产为主。中国的企业家未来会成为投资家,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 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需从家、业、天下和财富的传承四个方面来用功。我的理解,家为家庭财富,是基础和根本,家庭理财首当求稳;业则为企业财富与发展,在中国的富裕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主,因而“业”是最主要的财富来源,但“业”往往也是风险最大的,因而本书中提出了很好的一点,就是该如何平衡家与业之间的关系,使业的风险性不至于影响家的稳定性;天下则指全球性的投资,更是一种财富的视野。现今,我们有机会投资全球,分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财富机会,何乐而不为;而财富传承是大家关心的二代传承。但我想传承的不应该只是“财”,更应该是各种“富”,知识的、心灵的,一切美好的。 我很喜欢顾冰先生在文中提到的一句话:理财不是发财。这是最基本的心态。但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产一族来说,理财是个重要的命题,完成这个命题并不比当年白手起家更简单,但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有赚钱的能力,也会有管钱的智慧。 Rupert Hoogewerf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 2011年12月
内容概要
当我们已经为家庭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时,作为顶梁柱的我们,开始烦恼于在现有的财富基础上如何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如何实现家庭与企业财富的双赢,如何跑赢通胀,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如何实现财富的顺利传承,如何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和家业长青,这些都是有产一族人群面临的财富问题。
本书针对理财前的准备、家(家庭理财)、业(企业与家庭财富)、天下(全球投资)、财富传承四大方面提出相应的解答方案,针对高净值人士的情况,从理财的各种方法、对风险的把控,到对财富的认识,帮助读者实现家业长青。
作者简介
顾冰:理财专家,资深媒体人。曾任职于《东方企业家》、《投资有道》、《周末画报》等。具备多年投资经验,专注财商、投资心理学以及投资产品分析等,已出版有《百万宝贝计划——中国父母的亲子理财课堂》、《这样投资更幸福:你应该知道的投资密码》等作品。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智者见于未萌
推荐序二 理财,是个重要的命题
第一部分 理财前的准备
——我得变得多有钱?
第一节 中国富裕家庭的烦恼——有多少钱才叫财务自由
第二节 橘子皮的烦恼——通胀,打响财富保卫战
第三节 投资先看大环境——通胀投资策略
第四节 买奢侈品还是买基金——分清消费与投资/
第五节 忙碌者的投资圣经——把钱交给专业人士
第二部分 家庭的责任
——高通胀时代中国式家庭财富管理
第一节 做一次财富体检——财富管理系统分析/
第二节 理财得趁早——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第三节 给房产多少“爱”——房产、金融资产、企业间资产的投资配置
第四节 罗德曼与乔丹——保本与权益型理财产品
第五节 保险如盐,必不可少——家庭保险规划
第六节 1000万元够不够养老——退休理财的迷思
第三部分 家“业”长青
——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均衡增长
第一节 顶梁柱的烦恼——努力赚钱还是努力理财
第二节 成功企业的奥秘——别忘了支付给自己
第三节 负债管理——好债一身轻
第四节 激进或稳健——企业生命周期与理财风格
第五节 把家当成企业管理——做好家庭财务规划
第四部分 胸怀天下
——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格局与规划
第一节 “GDP老二”的烦恼——我们还要投资海外吗?
第二节 世界是平的——全球投资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人民币胜?——美元贬值下的外币投资
第四节 更多的鸡蛋和篮子——全球基金精选
第五节 理财金字塔——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选择
第六节 移民热思考——银行的功能
第五部分 财富传承
——创富二代传承家业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甜蜜的负担——教育基金的财务准备
第二节 畅学无忧——留学过程中的资金畅通
第三节 该让孩子接班吗?——创富二代也有烦恼
第四节 信托(保险)是个好东西——遗产税来了怎么办?
第五节 什么是真正的财富——花钱比赚钱更快乐
后记
章节摘录
仍以吴先生为例,在面临1500多万元的退休基金缺口后,他有如下四个选择: 一、降低目前的生活水平。在13常生活中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尽量节俭,将省下来的用来储蓄或投资。但笔者并不推荐这种方式,这就如同小时候先吃“烂苹果还是好苹果”的选择,目前的生活品质和退休后的生活,哪个更重要?答案就是同等重要。除非你是个“月光族”,否则不鼓励大家为了退休(将来)而牺牲当下。 二、降低退休时的生活水平。以上所有计算都是假设吴先生的退休后生活水平和现在差不多。若他愿意在退休后节省一点,比如将房子搬到郊区,在衣、食、行等项目上降低生活品质,或许也能早些达到“财务自由”。 李嘉诚曾说,他认为最幸福的事,是老两口开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而托尔斯泰则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而我们大多数人,20多岁时往往会觉得一个月花2 500元日子就很滋润了,而等到30多岁时,却会发现每月至少得花一万元。这一方面是因为存在通货膨胀,但更大的原因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了。 每个人对生活的预期都不相同,若你觉得在山坡下的小路旁开个咖啡馆,没事的时候在门前的躺椅上躺着,跷着二郎腿,晃悠晃悠的小老板兼店小二者的生活品质也相当不错的话,那恭喜你,你离财务自由又近了一步。 三、延迟退休年龄。对工作到80岁的股神巴菲特、生命不止工作不休的台湾首富王永庆来说,工作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乐趣。不管你是真的有巴菲特般的觉悟,还是因生活所迫,延长退休年龄是应对缺乏退休基金的好办法。 ……
编辑推荐
拥有一时的财富并不难,难的是成为一辈子的财富赢家。 富有一生也不难,难的是“富过三代”。 要想实现家业长青,既要会赚钱更要会管钱。 理财才能助你走向真正的财务自由。 在理财前,高净值人士必须明白的是:理财的目的,并非为了升值,更多是为了保值。或许我们都该从“家、业、天下、财富传承”的角度,考虑下我们资产的管理与配置,乃至对金钱的态度。理财并不是发财,财务自由也不是一夜暴富。理财,是在保值的前提下,让财富增值,让幸福增值,让家业长青。 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渣打银行个人银行总裁崔晸圭重磅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