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临近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Ray Kurzweil  页数:373  译者:李庆诚,董振华,田源  
Tag标签:无  

前言

当人们看到太多相同的时候,也许我们很无知;    当人们看到太多不同的时候,也许我们视野不够大;    当人们同时看到不同和相同的时候,也许这恰是我们的智慧原点。    物质是静止的能量,能量是运动的物质,生命是连接物质与能量的桥梁;智慧是生命的形态,智能是智慧的简化,计算是智慧的元素,当人与机器以计算作为交集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生命是相通的。    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让科学挣脱神学的束缚,成为一匹驰骋的野马,为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以及20世纪末至今的信息革命奠定了基础。求真、细分与发散的逻辑,让物质得到了无限的发展,然而人类的精神却被混淆了。    信息科技发展到今天,已呈现出了两大趋向:一方面传统IT正在走向资源化,即计算可以像水、电一样被资源化;另一方面软件正在与文化融合。在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中,科技似乎走到了发散的尽头,人文也正在艰难地溶解着科技,人文化的科技正逐见端倪。    1998年,我们所在的南开大学嵌入式系统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在普适计算研究与新媒体阅读产业实践中,发现阅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行为,正在被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网络化电子装置裂解,带有理性思考的传统阅读正在被无情的娱乐化,萃取、整合理性阅读成为一种使命,同时人迁就机器的时代正在淡去,人与机器融合的时代将要到来。由此带来的众多困惑,驱使我们不断地在Intemet上寻求营养。2008年,无意间看到了一则消息,称在美国的硅谷将成立一所“奇点大学”,这个大学的名称和教育探索,源起于一本《奇点临近》的图书。出于好奇,简单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评述资料和评论,发现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雷·库兹韦尔先生。由于国内没有完整的原版图书,我便通过正在美国UCLA联合培养的宫晓利博士,买了本《奇点临近》电子书,浏览后发现书中的观点很特别,而且与我们计算机专业相关,就安排实验室的硕士、博士按照章节进行报告、讨论,经过半年的讨论,发现书中的观点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意义。在这期间董振华博士(现在UMN联合培养)建议我将其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由此产生了翻译本书的冲动。    奇点一词来源于数学的Y=1/X函数曲线上X=0的点,这个点应该是数学的禁区,也因此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在这一点上,也许科学与人文得到了交融。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本书的叙述方式和内容有以下特点:    (1)奇特与警示的结论    书中六个纪元的划分非常奇特而又富于哲理,宇宙的唤醒是个神圣的命题,大脑的模拟、计算能耗、人与机器的相互融合等都是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结论,其结论如此的积极、如此的自信、如此的奇特。    .    (2)严谨与独特的论述方法    书中前两章运用了归纳式推理总结,后几章又大量运用了演绎式推理预测,真正诠释了回溯有多远,预见就有多远的道理;作者通过追溯、分析以往的科学发展趋势和当今科技的现状,演绎并预测未来。    其重点论述的技术加速回归定律已被现实逐步地验证。    (3)警世之语与探讨性对话    书中每章章首都有名人的警世之语:通过智者的眼睛去审视自然、科学以及我们生存的世界,从而不断强化思想的力量;    章尾是与未来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博弈:通过设想中的未来去理解当今的技术发展和进化中的人类。    (4)东西方思维的对话    本书集中体现了西方科学注重演绎的思维方式,即分科放大的纵向思维回归;不同于东方哲学着重归纳的横向思维方式;书中以东方的归纳思维为基础,以西方的演绎思维导出结论,两者恰如“T”字形中的“横”与“竖”,无意之中完成了一次东西方思想的对话。    (5)GNR综合,科学的东方回归    GNR是三门可敬可畏的学问:触动物种的遗传(G)、复制物质的纳米(N)和改变智慧和灵魂的机器(R)。西方科学本质的发散性极有可能令G、N、R失控;东方哲学的宇宙观本质是收敛的,注重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共存,科技的发展亟须东方哲学的收敛性作为制动系统,保证天地人的共生。    (6)衍生无限的奇点    “奇点”后续的衍生物包括:    ·“奇点主义”:“奇点”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关于它的争论没有一天停息过,拥护者将奇点升级为奇点主义,从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构建奇点。    ·“奇点大学”:2009年2月,Google和NASA联合建立了奇点大学,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电影《奇点临近》:由库兹韦尔自编、自导、自演,从艺术的角度说明“奇点”,本片将于2011年上映。    由于本书涉猎的内容既专业又交叉,因此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翻译难免有失准确和恰当,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的翻译经历了三个过程,即研讨阶段、初译阶段、出版翻译阶段。历时11个月,参与人员20余人,包括:李庆诚、董振华、田源、朱克、尚建、王璐、卢冶等。曾经参与的人员包括:张金博士、宫晓利、方济、张安站、王聪、张建新、胡海军、祝炎、贾磊、李幼萌、张占营、潘雄、郑杰、任开、董立明、曾凯等。在此对曾经参与、讨论的实验室所有人员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参与新媒体阅读产业实践的津科翰林同仁!    南开大学李庆诚教授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有思维方法论启示的书;是一本站在历史的高度,INN,考科技力量的书;是一本充满想象与预言,但又不失科学论证的书。本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21世纪既是数百年以来科技、创意的顶点,又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真挚的愿景。
本书特点:奇特与警示的结论,书中六个纪元的划分奇特又富于哲理;严谨与独特的论述方法,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趋势,演绎并预测未来;警世之语与探讨性对话,通过智者的眼睛去审视自然、科学以及世界;章尾与未来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博弈:通过设想中的未来去理解当今的技术发展和讲化中的人类。

作者简介

  雷·库兹韦尔:是世界领先的发明家、思想家、预言学家,他用20余年的时间记录和追溯历史的发展轨迹,以预测未来。他被《华尔街日报》誉为“永不满足的天才”,被《福布斯》杂志誉为“最终的思考机器”,被《Inc.》杂志称为“托马斯·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他还入选了美国国家发明名人堂,是美国国家科技奖章获得者,Lemelson—MIT大奖(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奖)获奖者。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曾经获得3位总统嘉奖。

书籍目录

摘要
对本书的赞誉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六大纪元
 直觉的线性增长观与历史的指数增长观
 六大纪元
 奇点临近
第2章 技术进化理论:加速回归定律
 摩尔定律与超摩尔定律
 DNA序列、记忆、通信、因特网和小型化
 奇点是一项经济命令
第3章 达到人脑的计算能力
 计算机技术第六范式:三维分子计算和新兴计算技术
 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
 计算的限制
第4章 达到人类智能的软件:如何实现大脑的逆向工程
 大脑的逆向工程:任务概况
 人类大脑是否与计算机不同
 对等进人大脑
 构建人脑模型
 大脑与机器间的接口
 ……
附录 重新审视加速回归定律
注释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1章六大纪元 “每个人都将自身所感知的范围当做世界的范围。”——叔本华 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意识到奇点的,应该承认这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致力于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努力去理解我亲身经历的很多层面上的巨大变革及其背后的内涵和意义。渐渐地,我开始认识到21世纪前五十年里变革的大致轮廓——就好像空间中的黑洞突然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模式,加速朝其边界发展。这逼近未来的奇点,从肉体到精神,逐步地改造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奇点呢?奇点是未来的一个时期:技术变革的节奏如此迅速,其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深远,人类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虽然这个纪元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反乌托邦的形态,但它将人类的信仰转变为生命能理解的意义;将事物模式本身转变为人类生命的循环,甚至包含死亡本身。理解奇点,将有利于我们改变视角,去重新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一个人真正理解了奇点的含义,将从根本上改变他的人生观和他的人生。我所尊重的一些人,他们理解了奇点,领悟了它的内涵,他们终身都是奇点人。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观察家不能较快地意识到加速回归定律的本质内涵(发展变革的本质加速,包括技术的进化作为生物进化的延续)。毕竟,我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去见证这个定律的正确性,而且,这个定律所带来的后果并不都是令人满意的。 奇点临近暗含一个重要思想:人类创造技术的节奏正在加速,技术的力量也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指数级的增长是具有迷惑性的,它始于极微小的增长,随后又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爆炸式地增长——如果一个人没有仔细留意它的发展趋势,这种增长将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见图1.1)。 请看这样一个寓言:一个湖的主人希望呆在家中照料湖中的鱼,他要确保湖面不会被百合浮萍覆盖,这种浮萍据说每天都以其自身两倍的数量增长。日复一日,湖的主人耐心地等待,他发现只有很少量的百合浮萍出现,而且它们似乎不会以任何显著的方式扩展蔓延。由于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湖面覆盖了百合浮萍,湖的主人确认可以与家人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几周之后,当他回来的时候,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整个湖面都被浮萍覆盖了,所有的鱼也都死了。由于浮萍的数量以每天成倍的速度增长,7次加倍就可以使浮萍覆盖整个湖面(7次加倍将达到原来128倍)。这个例子说明了指数增长的内涵。 再来看看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格瑞·卡斯帕罗夫,1992年,他曾不屑于计算机棋手的水平。但是由于计算机的能力每年都以两倍的速度递增,所以五年后,卡斯帕罗夫被计算机击败。。在很多方面,计算机现在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并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同时,计算机智能应用也在逐渐拓宽。举例来说,计算机能够诊断心电图和医学图像,侦测飞机的起飞与降落,控制自动武器的战术决策,做出信用与金融决策,同时承担着很多需要人工智能辅助完成的任务。但是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也存在缺陷,怀疑者认为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无法超越人类智能,这恰恰说明了人类的能力优于其本身的创造能力。 尽管如此,本书将会讨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基于信息的技术将会容纳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包含识别模式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人类大脑中内在的情感与道德的智慧。 尽管大脑在很多方面具有极为优越的性能,但其仍有很多局限性。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技术使用大量的并行(数百T级的模拟内部神经元链接操作)来迅速认知大脑中微妙的模式。但我们的思考却是很慢的:基础的神经元事件处理比同等的电子电路要慢上数百万倍。这将导致人类在生理上处理新知识的能力远远跟不上人类知识的指数级增长速度。 人类生物体的1.0版本也是很脆弱的,他容易屈服于大量的错误模式,而且,维持生命需要大量的成本。虽然人类的智能在某些时刻能够突破他的创造力和表象,但是人类的大多数想法还都是衍生的、琐屑的、受限的。 奇点将允许我们超越身体和大脑的限制:我们将获得超越命运的力量;我们将可以控制死亡;我们将可以活到自己想达到的年龄(这与“永生”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将充分理解人类的思想并极大程度地拓展思想的外延。在21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人类智能中的非生物部分将无限超越人类智能本身。 我们正处于这一变革的早期阶段。模式变化的加速度(我们改变基本技术方法的速率)将与信息技术的指数增长速度相同,并都将处于膝曲线的拐点(在这个时期指数增长的趋势将变得非常明显)。一旦越过这一阶段,这种加速的趋势将爆炸式地增长。在2l世纪中期以前,我们的技术增长率(与我们自身的增长速度大不相同)将以近似垂直线的速度增长。从严格的数学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速度的增长仍然是有限的,但它近乎极限的速度,必将撕裂人类固有的历史结构。至少在无法提高人类生物智能这一理论的前提下,该观点成立。 奇点将代表我们的生物思想与现存技术融合的顶点j它将导致人类超越自身的生物局限性。在人类与机器、现实与虚拟之间,不存在差异与后奇点。如果你想知道在这个时代人类的哪些特质将保持不变,很简单:人类这一物种,将从本质上继续寻求机会拓展其生理和精神上的能力,以求超越当前的限制。 很多批评家对于这些改变的评述都聚焦于这个过渡时期带给人类的在一些重要方面的缺失。但若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技术的未来。当前所有的机器都比不上人类本身那么精妙。尽管奇点有很多方面,但其最重要的内涵是:我们的技术将能够和人类最优秀最精妙的品质相媲美,并超越它们。

后记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不时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可与此同时对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视无睹。    ——艾萨克·牛顿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爱。这并不是因为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或是一种私密的脆弱的情绪,而是因为爱是一种动态的力量穿梭于世间,驾驭着最原始的事物。    ——汤姆·莫里斯,《If Aristotle Rann General Motors》    没有指数增长是永远的,但我们可以延迟“永远”。    ——戈登·E·摩尔,2004    多么奇异?奇点有多么奇异?它会发生在瞬间吗?让我们再来考虑一下这个词的出处。在数学中,奇点是一个值,它实质上超越任何限制,是无穷大的值。(一般来说含有奇点的函数在这个点是没有定义的,但我们可以证明,函数在这个奇点附近的值是超过任何具体的有限的值的。)    正如本书所讨论的,奇点并没有实现无限级别的计算、存储,以及任何其他可测量的属性。但是在所有这些特性上,包括智能,奇点肯定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随着人脑逆向工程的发展,我们有能力将并行的、自组织的、无序的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大规模的复杂计算。届时这种智能将有能力在一个快速推进的迭代过程中,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改善自己的设计。    但是局限性似乎依然存在。宇宙所能支持的智能计算能力似乎只有大约1090cps,这一点在第6章就曾经讨论过。也有些理论(如全息宇宙理论)指出宇宙所支持的智能计算能力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比如10120cps)。但这些量级显然都是有限的。    当然,对于我们当前的计算能力能够实现的所有实际目标来说,这种智能的计算能力看起来是无限的。宇宙智能的计算能力是1090cps,这比当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大脑还要强大。1048倍。就像我在第3章回顾过的那样,即使是一个1kg的“冷”计算机,它的峰值计算能力是1042cps,这也比全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高1016倍。    鉴于指数计数法的力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联想到更大的数字,即使我们缺乏想象力去考虑这些意味着什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将可能把智慧传播到其他的宇宙中去。这种情况是基于我们目前对宇宙的了解所做出的设想,尽管不太确定。这可能使我们未来的智能水平足以超越任何限制。如果我们有能力创造或向其他宇宙移民的话(如果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未来的文明里所拥有强大智能很可能是可以驾驭它的),我们的智能水平最终将能够超出任何具体有限水平。这正是我们在数学函数里所说的奇点。    “奇点”这个词在物理学中又是如何应用的呢?物理学从数学中借用了这个词,总是用在一些拟人化的情况(就好像将“有魅力”和“奇异的”用于夸克的命名)。在物理学中,“奇点”在理论上是指密度无限大的零点,以及其无限大的万有引力。    但是,由于量子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不存在无穷大密度的点,事实上,量子力学也不允许出现无穷值。    就像我们在本书中所讨论的奇点一样,物理学中的奇点表示的是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值。    而物理领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实际的大小是否为零,而是一个有着和黑洞内的奇点理论相似的事件视界(这甚至都不一定是黑洞了)。事件视界内的粒子和能源,如光,都是无法逃避的,因为重力太强大了。因此,从事件视界以外,我们肯定不能轻易看到视界内部。    然而,因为黑洞释放出了粒子雨,这给出了一种看到黑洞内部的方法。事件空间附近会产生粒子一反粒子对(这会发生在空间里任何的地方)。对于某些粒子对,有时候会有一个被拉到黑洞里,有一个会趁机逃跑。这些逃离的粒子会形成光束,称为霍金辐射,是用它的发现者史蒂芬·霍金的名字来命名的。现在普遍认为的是,这种辐射并不反映(以一种编码方式,并作为一个量子纠缠与内部粒子形式的结果)黑洞内部发生了什么。霍金起初抵制这个解释,但现在似乎已经同意。    因此,我们认为在本书中所使用的“奇点”这个词的准确性并不比物理学领域差。正如我们很难看到超出了黑洞的事件视界,我们也很难看到超越历史奇点的事件视界。我们怎么能够在我们每个大脑限制于1016cps的情况下,去想象我们在2099年能够拥有进行1060cps计算的能力来思考和处理事情。    然而,正如我们从未实际进入黑洞中,但却能通过概念思考得到关于黑洞属性的结论。我们现在的思考足以洞察奇点的含义。这正是我在本书中一直在尝试做的。    人本主义。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一直在纠正我们过分夸大自己的意义。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说:“所有重要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共性是:推翻了人们相信自己是宇宙中心的信仰,而后使人类放弃顽固的傲慢。”    但事实证明,我们始终是“中心”。我们有能力在大脑中创造模型来虚拟现实,凭借这种能力再加上一点前瞻性的思考,我们就足以迎来又一轮的进化:技术进化。这项进化使得物种进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一直延续,直到整个宇宙都触手可及。

媒体关注与评论

雷·库兹韦尔是我所知道的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他的这本耐人寻味的书预测未来信息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将促使人类超越自身的生物极限——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超越我们的生命。    ——比尔·盖茨    这是一本卓越的书,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预言学家对未来的深刻见地。    ——马文·明斯基,麻省理工学院媒体艺术与科学系教授    阅读本书,你将惊叹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下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库兹韦尔的奇点是一个壮举,以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和雄辩论述了即将发生的颠覆性事件,它将像电和计算机一样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    ——迪安·卡门,物理学家    本书对科技发展持乐观的态度,值得阅读并引人深思。对于那些像我这样对“承诺与风险的平衡”这一问题的看法与库兹韦尔不同的人来说,本书进一步明确了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由于科技加速发展而引发的诸多问题。    ——比尔·乔伊,SUN公司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

编辑推荐

《奇点临近》论述严谨,案例丰富,深入阐释了“奇点”作为一种思潮,其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并介绍了其在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所展示的独特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奇点临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2条)

 
 

  •   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深刻揭示了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本书结合求解智能问题的数据结构以及实现的算法,把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应用于实际环境中,并从社会和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生理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独特的讨论。本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展示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现象作为一种“奇点”思潮,揭示了其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本书全书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第二部分问题延伸,第三部分拓展人类思维,第四部分推理,第五部分通信、感知与行动,第六部分结论。本书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还描述了其各个研究方向最前沿的进展,同时收集整理了详实的历史文献与事件。
  •   书中描述了技术发展的趋势,并预测了未来技术发展的结果。其中提出了一些新奇的发展范式,并大量依赖于作者了解的科技前沿知识(也可以看出,作者本人是一位知识丰富的大师)。如果你对未来发展充满疑惑、好奇,如果你对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充满疑问,如果你正在规划一款高科技产品,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可能会给你一些灵感和点子。
  •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预测,未来会怎么谁也不知道,但是科技会一直在进步!
    可以读一读!
  •   作者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来论证,现在世界很平静,看似一些小突破,但是正在孕育着强人工智能。如果技术继续发展下去,不久将来未来超级智能体肯定要出现,这是任何人没法阻挡的,如果发生战争,这个过程可能会被延后。
  •   关于未来的书。充满奇思妙想但有不乏严谨的论证分析,用数据和理论描绘了未来世界的模样。
  •   在科技行业十分火爆的书籍,建议阅读,预测人工智能的奇书。
  •   想了解一下未来人类只能的发展,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或许有所启发
  •   思维超前,但是也在理。作者通过举例推理,分析和推断自己的超前理论,结果描述的未来人类是有点悲哀,但视乎也只能接受,就像其他物种在与人类共存的今天,人类作为顶端,其他物种只能灭亡或者顺从改变;未来,人类一样为了生存而要顺从顶端的“智能人”(区别于当前人类,暂时这样称谓)。
  •   一本预测未来的好书 值得阅读与收藏
  •   对于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感兴趣的人必读,技术哲学
  •   数字化化的未来
  •   书很好,介绍了05年当时国外的科技情况,现在看感觉还是很新的技术,部分技术在现在开始耳闻了。
  •   想了解未来必读不可的经典
  •   很受启发 令人深思 奇点临近
  •   如题

    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幻有兴趣的同学皆可入手
  •   刚收到,速度挺快的,更重要的是书的外观好,没有丁点损坏。简单翻阅了一下,内容讲的是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又不难懂,正是我要找的书!
  •   了解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探索末来
  •   好好领悟思想的力量和技术的进步。
  •   05年出的书,其中许多猜测都被验证了,真厉害呀。这本书的纸张很厚,每一页的文字也很多,一下子还看不完
  •   本人从事机器人行业的,书的内容很专业化,也很丰富,作者确实是很棒的一个奇才。研究机器人的可以看这个书
  •   不错,经常在这里买书,很快就到了。
  •   刚开始看到是05年的书,还有些失望,不过里边的观点还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   帮朋友买的,内容不知道如何,不过书的手感还是不错
  •   书不错,可是写的太专业,看起来比较费劲
  •   一本强大的书
  •   书很好 想法我从前完全没有接触过 但是有点抽象
  •   书是好书,只是有点冗长
  •   读了大部分,观点很有说服力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
  •   大师作品,要慢慢细看。看过电影终结者,黑客帝国,银漫之后一直想看看更多硬科幻资料,这本书应该满足了。翻了几页,行间距小,字数多,挺值的,哈哈。
  •   很好,给人无尽的想象
  •   蔡文胜先生推荐的 听说是部非常经典的著作
  •   这本书观点非常不错,这已经是我买的第二本了,第一本觉得不错,送人了
  •   这本书的观点过时了
  •   这本书是替朋友买的,他说这本书不错,挺喜欢的。
  •   这是本不错的技术哲学书籍,内容挺有深度,值得阅读
  •   作者涉猎面之广度和深度令人钦佩,作者分析之透彻令人折服,既像科普畅销书,又像学术研究著作,国内很难有人写出这样的著作~!!
  •   代沟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视而不见,然而亲情完全能抵御代沟的影响,只要我们沟通的方法得当。
  •   可能是野蛮分拣导致书脊头上一个角弄的有点散了,懒得换了。
  •   快递实在是慢 八号下的单子 我17号跑到物流公司自己签收 差评
  •   七点丽娜津了啊 啊 大
  •   印刷质量很好,字体也比较舒服,就是看得不太懂,哈哈
  •   原版的更好一些,翻译有些不到位
  •   必须要有耐心,认真看,不然很容易看不下去呢
  •   有点深奥,相对而言比较专业!
  •   字小小的,内容好像很多也有点专业
  •   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
  •   买的人说好.
  •   还没读,有空慢慢看
  •   还没开始看,不过看上去是自己喜欢,应该还不错。
  •   质量不错 好书。
  •   就是字有点小,看着费劲,在配些图就更好了
  •   需要有一定的数理基础,仔细阅读,收获很大
  •   帮男朋友买的,他说还不错~
  •   刚到,还未看
  •   任志强推荐的好书
  •   帮老板买的,昨天订今天就到货了,非常好
  •   这是买的第二本,准备送人的
  •   计算机学生的课外读物,已放床头,睡前翻翻,挺好
  •   重要的这本书的思想,中间写的东西全是论据。。。想要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   还不错吧,没有想象中的好
  •   用了7天才收到东西,天天电话催问,这速度太龟速了吧
  •   用了7天时间收到,有点恼火。
  •   本书内容还好,资料很前沿,但有点啰嗦。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购买
  •   不错的书籍,就是概念多了,实用的少了。
  •   还没看,是专业的描述
  •   老公听人介绍的,跟着看了看,阅读起来要动脑子,呵呵,放弃了,留给老公自己看吧
  •   说实话,有点看不大懂!
  •   当做小的科幻语言来看看不错,
  •   有少许的逻辑错误,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   写的不错,开阔视野。
  •   就是字有点小。看久了太累
  •   字好小,内容好丰富,就是看不进去。。。
  •   但是总觉得离现实还是太远,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些启发
  •   8年前的书了,书中说的好无聊啊。。。我还以为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呢,,,也不过是发展趋势罢了。作者真是写书赚钱好手。不得不佩服
  •   大概看了一下,没有太多感想。
  •   物流快递员不来,找人来送货,而且还不是快递人员,我写的是刷卡,但是变成现金,很是郁闷!!!!!
  •   互联网时代公认的三部神书,黑客与画家、人月神话、奇点临近。读一读颇有启发。
  •   粗糙,这个价位不是让人满意,而且书的内容排版部美观,有错别字,还是注重内容吧,希望能从中得到价值要远大于这本书的价格才对得起!
  •   书是好书,但是书的纸质不是很好,字也比较小,我感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书纸质都不怎么好。这次我买了两本,另一本是《乔布斯传》,差不多的定价,《奇点临近》还贵一块钱!中信出版社的纸质真是没得说,机械的我就真的很无语,放在一起更无语,我觉得机械工业出版社该好好改改了,这么好的一本书,给我的体验真的不是很好,阅读的兴趣也打了折扣(不好意思,我有这个很怪的毛病,书包装或者印刷不好,实在难以让提起兴趣阅读)
  •   哈哈,这本书实在不错。是我的菜
  •   作者对AI技术前沿革新的发展和预测有些乐观,不过却确实揭示了很多未来的可能。应该说,只有狂想家才能创造未来。也许这本书的预测最终不正确,但再过50年,我们很可能就会实现这之中的一切——人类的最终革新和进化。
  •   小五号字,太不适合阅读了吧?!
  •   此书是导师推荐的,内容很详实,对于一个希望了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人,是很有帮助的一本书
  •   不错,买来好好学习,理论够经典。
  •   内容一级棒 力挺此书 让思想火花来得更猛烈些吧!!!
  •   整本书更像各种科技前沿的合集。读的过程中,不太容易消化。当然,你要想开阔视野的话,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个人觉得,作者所提出的“21世纪30年代,人类大脑信息上传成为可能”基本上不太可能。一是距离现在,所剩余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彼此之间有万亿个连接,数量巨大,网络复杂,其中所保存的信息难以复制。还有,也没有合适的接口完全导出这些信息。  至于“2045年,奇点来临,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类智能,人类历史将彻底改变。”感觉作者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而是采用了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让这个预言听起来并不足信。有益之处是,我们可以有个参照,等到了2045年后,可以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发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最后,“2045年之后:宇宙觉醒,……最终整个宇宙变成一个超级智能。”如果不考虑时间限制的话,这或许是一个有可能实现的预言,有点类似于德日进所提出的奥米加点。  另外,奇点理论与全球脑思想(整个人类像个大脑一样在运作)有部分重合之处。两者都是有关于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智能系统。区别在于,奇点理论比较强调非生物智能,同时认为非生物智能将超越人类;而全球脑思想更着重于融合非生物智能和人类自身的智慧。
  •   书的质量真是不怎么样啊,不过内容不错,开阔思维,见识一下别人的创新的东西对自己还是有所启发。毕竟书这么火也是有它自身独特的地方,值得一读!
  •   个人理解,可以比肩《《物种起源》,改变人的思想的书籍!
  •   我买书比较关注书的纸张质量,这本书的质量真的很一般,有点儿像盗版
  •   对技术的发展充满的乐观主义精神,基因、纳米等技术也许真是未来的普罗米修斯呢。
  •   很吸引人的前言,就是被他吸引了买的。但是内容太专业,还在努力阅读中。
  •   21世纪的未来之书 奇点 临近
  •   好书,震惊!读过的最好的科技预言的书!
  •   这本书整体来说是非常值得阅读与收藏,但如果想读懂的话,需要很多领域的相关知识。
  •   感觉这本书不错....
  •   蛮厚的 看起来不错
  •   其他都好,就是字有点小
  •   主要是我觉得这书太深奥了
  •   好事,可以看看研究下
  •   很不错的书,很好的服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