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斌义 编 页数:267
Tag标签:无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的迅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影响着企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方式。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3月,我国正式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产业的发展焕发着勃勃生机。在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十分重视研究物流管理和物流学科的基本理论、运行规律和物流新技术。 为了适应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在物流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和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尝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脉络清晰、结构体系严密、符合认识规律的内容体系。从创新教育着手,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为核心,通过包括课堂教学、情景实验、开放实验、认识实习、提高性专题研究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认知学习与探索研究型学习相结合、理论验证型与实际应用型相结合。 与国内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书内容体系结构针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主体思想突出,注重基础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践性。知识模块顺序突出逻辑过程安排,确立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掌握物流实务运作→掌握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突出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最后进行物流发展趋势的全面认识。 第二,突出教材的先进性,紧扣高等学校物流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管用、实用”的要求,总结物流产业实践的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物流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第三,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强调精讲细练。每章开篇设有学习目标,各章末都附有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案例分析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 本书可作为物流专业本科生教材,同时也适用于专科类物流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研究人员使用或参考。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谢出版社的高伟编辑,他为本书的策划与编写安排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内容概要
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功能、物流的发展、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与装卸、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服务与绿色物流等内容。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创新性、基础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践性。 本书可作为物流专业本科教材,同时也适用于专科类物流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研究人员使用或参考。
书籍目录
前 言教学建议第1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1 物流概述 1.2 物流管理的内容与步骤 1.3 现代物流理念及发展趋势 1.4 物流学科的性质特点 复习思考第2章 物流系统 学习目标 2.1 物流系统概述 2.2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2.3 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 2.4 物流系统分析 复习思考第3章 物流的功能 学习目标 3.1 物流的基本功能 3.2 运输 3.3 仓储 3.4 搬运装卸 3.5 流通加工 3.6 包装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第4章 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第6章 库存管理第7章 第三方物流第8章 供应链管理第9章 物流成本管理第10章 物流客户服务管理第11章 物流产业第12章 物流发展新趋势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1.2 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物流活动无处不在,许多有本身特点的领域都带有自己特征的物流活动,虽然物流基本要素都存在,并且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但是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 既然有不同类型的物流,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分类,以便能区别、认识和研究。目前在分类标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看法,综合已有的论述,大致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按物流的范围不同将物流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功能性物流和综合性物流;另一种是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将物流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方物流。 1.按物流的范围不同来划分许多学者按物流的范围不同将物流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功能性物流和综合性物流。 (1)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一个构成环节来看。 因此,在我们常提出的物流活动中,下述若干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2)微观物流。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 (3)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的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的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综合性和广泛性。 ……
编辑推荐
《物流学》特色: 1.内容体系结构针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主体思想突出基础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践性。知识模块顺序突出这样的逻辑过程安排:确立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掌握物流实务运作→掌握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突出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最后对物流发展趋势有全面的认识。 2.突出教材的先进性,《物流学》紧扣高等学校物流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管用、实用”的要求,总结物流产业实践的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物流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及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读者对象:《物流学》可作为物流专业本科教材,同时也适用专科类物流专业与相关本科性,研究生以及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研究人员使用或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