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凤山,叶素文 主编 页数:230
前言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是当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武器,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最新手段,已在国内外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深入、系统地掌握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运作方法,对于组织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教材《供应链管理》分为上下篇两部分:上篇是供应链基础(第一至三章),内容包括供应链概述、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供应链合作与业务外包。下篇是供应链管理(第四至十章),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供应链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管理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内容。 本教材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案例分析贯穿教材的始终,其特色及创新之处如下。 1.体系新颖,结构合理 本教材首次把供应链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成两部分编写,这有利于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进行理解与把握。教材依照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构建教材体系,在结构体系与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在形式与结构方面力求体现创新。 2.内容简洁,有较强的针对性。 本教材既注重内容的完整和系统性,又考虑到其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产生过多重复,突出本课程中的核心理论和方法。本书注重实用性和教学效果,较多地采用图表和模块化的结构设置,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案例导入、阅读材料等。 3.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教材在借鉴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相关书籍已有的成果基础上,注重导入案例与教学内容的贴合性,确保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本书注意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现合作型教学要求。在本书中设有复习思考题及案例分析等,以提高直观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实 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紧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4.体现现实性,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编写力求语言简明通俗,结构科学严谨,并配合以丰富的案例分析、补充阅读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书目等内容,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本教材由浙江万里学院王凤山、叶素文等同志共同编写。王凤山、叶素文为主编,李肖钢、邹德玲、王叶峰为副主编。各章编写情况如下:第一、四章由王凤山编写,第二章由邹德玲编写,第三章由邹德铃和郑静编写,第五章由李肖钢编写,第六、七章由叶素文编写,第八章由李肖钢和刘利民编写,第九章由王叶峰,程言清编写,第十章由王叶峰编写。王凤山教授负责本书的统稿工作。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楼百均、李秋正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高伟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及教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编者虽然力求做到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准确性,但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和学界同人不吝指教。
内容概要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章。上篇由第一至三章组成,分别阐述了供应链基本知识、供应链的设计、供应链合作与业务外包。下篇由第四至十章组成,首先概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然后对供应链的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管理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校物流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供相关企业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上篇 供应链基础 第一章 供应链概述 第一节 供应链的含义与特性 第二节 供应链的类型 第三节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第二章 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 第一节 供应链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第二节 供应链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供应链模型及设计策略 第四节 供应链的构建 第三章 供应链合作与业务外包 第一节 供应链合作关系 第二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第三节 供应链业务外包 下篇 供应链管理 第四章 供应链管理概论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 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发展趋势 第五章 供应链管理方法 第一节 快速响应 第二节 有效客户响应 第三节 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的特点 第二节 选择供应商的标准和步骤 第三节 jit采购模式 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生产策略 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概述 第二节 供应商管理库存 第三节 联合库存管理 第四节 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第九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信息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下的信息管理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下的信息技术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下的信息系统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绩效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 第二节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三节 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供应链提出以后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人们对这一概念逐渐地认识深入,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由于供应链的提出时间不长,所以供应链的定义尚不一致,概念还不很统一。 在国外,美国供应链专家Handfield & Niches(1998)认为:“供应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与物品流动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史蒂文斯(Stevens,1999)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哈里森(Hart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英汉物流管理大辞典》认为: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对供应链管理下的定义是:“供应链管理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国内学者陈国权(1999)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马士华(2000)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我国2001年发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尽管上述各种定义不尽相同,表述也不尽一致,但是从中能够理解供应链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实际上,供应链的范围比物流要宽,不仅将物流系统包含其中,还涵盖了生产、流通和消费,从广义上涉及企业的生产、流通,再进入到下一个企业的生产和流通,并连接到批发、零售和最终用户,既是一个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再流通的过程。狭义地讲供应链,是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制造,到销售至终端用户的全过程。这些过程的设计、管理、协调、调整、组合、优化是供应链的主体;通过信息和网络手段使其整体化、协调化和最优化是供应链的内涵。 ……
编辑推荐
《供应链管理》特色: 本教材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案例分析贯穿教材的始终,其特色及创新之处如下: 1.体系新颖,结构合理。 2.内容简洁,有较强的针对性。 3.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4.体现现实性,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5.突出能力的培养。适用性强。 读者对象:《供应链管理》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本专科教学,也可供相关企业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