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刘保平,姜诗明 主编,CCTV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编 页数:164
Tag标签:无
前言
发达国家对现状永远都是不满足的,它们会不停地寻找甚至去创造新的武器去制约发展中国家,从而保持它们在全球的话语权和经济实力。在全球灾难性的气候频发之际,“低碳”成为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新武器,而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更是成为各方博弈的主战场,虎头蛇尾的会议最终招致两种不同的声音:发展中国家、小国和环保组织对两周激辩所得到的结果深表失望,同声谴责,甚至申诉被出卖;大国和联合国官员则摆出成功的姿态,说已大有进展,取得空前突破。“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出现这种分歧的现实,充分证明低碳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那么,谁将会在这场战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借力环保问题企图扼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它们抛出“碳关税”和“碳减排”的标准,而隐藏在这两者背后巨大的阴谋,将能有效地牵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实现维持两极世界格局的目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坚力量,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世界级的漩涡中,那么,“低碳经济”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政府又该在这次国际博弈中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呢?
内容概要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整个人类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政府又该在这次国际博弈中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并通过本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以新能源的名义 气候“战争” 新霸主计划 碳关税,美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如果低碳变成一场秀第2章 低碳的真相 无所不“碳” 温室效应:地球“发烧”的恶源 碳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 碳交易玄机第3章 低碳,人类艰难的选择 能源消费“被第一”的冷思考 《2012》的反思,地球还能再忍耐多久? 生物燃料的讽刺 拿什么替代疯狂的石油 跑到前面的欧洲人第4章 当二氧化碳成为博弈的工具 气候政治与新国际主义 超越“左右”的“气候政治” 充满变数的哥本哈根,一场事先张扬的大会 哥本哈根的科场 奥巴马能源新政 美国最大环境灾难考问奥巴马 碳资源牵动大国命运 碳货币体系势不可挡第5章 碳国策,从低碳走向未来 中国理应在全球低碳产业链中占据高端 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利益 中国太阳能影响世界新能源格局 地热,改变世界的能源第6章 酒泉借风之谜 “白色森林”汇聚“陆上三峡” 巨资投向新能源,打造经济新引擎 让世界随风而动 千万级试验第7章 丝绸古路写新篇 风车一响,黄金万两 榜样的力量 酒泉新能源“6+2”产业发展的思考第8章 内蒙古为何出现“风”狂的尴尬 争抢风中的“钞票” “风”从哪里来 停转的“风车” 被忽略的地方利益? 爆发式扩张的背后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WWF官员说,“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是让人们在黑暗中度过一小时以节约能源,而是“使人们在黑暗中思考如何对目前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考虑将来能为环保和节能做些什么”。这一想法真的很美好,可是要让数以亿计的参与者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活动主办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意味着这一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在继续。这真的是一个莫大的悖论和讽刺。 “每加工5000双一次性筷子,就要消耗一棵生长30年的杨树。”关于一次性筷子种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如今似乎已经渐成“共识”。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宣称,“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这个比较看上去既精确又形象,殊不知,国家标准中对于木地板所使用材料的密度、含水率、吸水膨胀率等参数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样一块木料如果能生产木地板的话,谁还愿意生产价格低廉的一次性筷子呢? 事实上,价格低廉的一次性筷子,其来源根本不是生长了数十年的森林原木,那些质地坚实的优良木材也根本不适合制造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是人工种植的速生杨、桦树等经济林木和其他边角废木料,还有部分则用竹子制造.速生杨等经济林木因成材快、效益高,是很多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媒体关注与评论
风,樯倾楫摧谁逞凶?翻江湖,山呼海啸涌。风,龙卷寒流天伤农,飞砂石,良田荒漠壅。风,千帆竞渡你发功,力无穷,避害可利用。风,巨轮降伏变电能,取不尽,清洁可再生。风,不教狂飙度玉门,赛三峡,河西展新容。 ——张国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各国对于碳排放所应负的责任,要从历史积累的角度来算,即使从现在的角度看,也应该是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积极利用发展绿色经济这一机遇,改变经济结构。与其让美国人征了我们的碳关税,去补贴他自己的企业,不如我们自己先征碳关税,所得的税收再补贴自己的企业,以达到企业改变结构、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目的。 ——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碳排放税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悬挂在发展中国家的头顶上。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它们的游戏规则。它们把游戏规则设计好了,就是让你接受,请君入瓮。 ——江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 “低碳”已成为新的国际竞争力。告别高碳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是被动的必然选择,低碳革命是“刚性革命”。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编辑推荐
《全球碳博弈:环境与经济、穷国与富国的正面交锋》 前沿采集、权威解读,央视深度报道、百姓关注经济话题。 低碳革命,是一场国家博弈,政府、企业、个人,无一不被卷入,中国采取什么策略? 绿色低碳,是责任,是机会,是生活新时尚,你要做哪些准备? 1996年7月,《中国财经报道》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诞生。它致力于提供精准实用的投资理财信息,迅速成为当年中国电视财经栏目的旗舰。十多年来,《中国财经报道》以“打开经济问号”为使命,连续策划制作了《红色财经之旅》、《中国经济大讲堂》、《CC刊中国经济年度报告》、《经济生活大调查》等重大经济题材的节目,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财经节目。 2006年8月,《中国财经报道》转型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一个时长60分钟的大型财经深度调查和评论栏目。面对具有极强不确定性的全球化市场,它始终坚守在经济的最前沿,以力求“选题精准”为节目理念,坚持不懈地用独特的视角“聚焦争议话题、解密市场玄机、关注重大变革、剖析典型案例”。接连奉献了《争议电动车》、《有色金属高价之忧》、《林毅夫零距离》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节目和《“生”于1977》等系列节目。 进入2008年,《中国财经报道》又及时抓住市场热点,连续策划推出了《牛熊一年间》、《“入木三分”探红木》、《玩石价几何》、《次贷飓风的未解之谜》、《油价大赌局》、《高粮价警报》、《一个出口大户的“生死劫”》等财经节目,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