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克群  页数:119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有大量的新建筑,又有历史留下的丰富而古老的建筑和近代建筑,后两者可统称为历史建筑。新建筑和历史建筑都是不可或缺的,新建筑满足现今的实用需求,历史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人认为现今的建筑不如过去的,有厚古薄今的倾向,我主张以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观点对待古今建筑。    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结合的产物。每一座建筑都烙印着建造年代的生产技术与社会人文气息。新建筑所承载的信息,仅限于当时当代,而老建筑在其存在的漫长岁月中,留下了过往人物与事件的痕迹,因而附着和积淀了比新建筑远为丰富的人文信息,相关的历史文化物化于其中,可触、可感,是某一历史片断的真实写照,能引人遐思,感动今人,因此更具价值。人们在国内外旅游,之所以对古老的建筑情有独钟,这是原因之一。    建筑既是实用之物,又是一种艺术品,而且多数是一种公共艺术品,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看到和观赏。然而,与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相比,建筑艺术是象征性的,它自身不能叙事,一般人要认识和理解建筑中包含的信息,需要有人加以指点、讲解才行。张克群女士所著《红墙黄瓦》、《晨钟暮鼓》及《八面来风》三本著作,对北京众多古建筑和近代建筑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生动的讲解,正好满足人们观看和理解北京古、近代著名建筑的需要,这些书不仅对来北京观赏的游客有用,对长居北京的人也有裨益,值得向读者推荐。    我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后来做教员,克群听过我的课。而我在做学生时,先读的是航空工程系,当时听过克群父亲张维教授的力学课,张维先生透彻的讲解、洪亮的话音迄今不忘。克群的母亲——著名流体力学家陆士嘉教授当时在清华航空工程系任教,我后来改学建筑,未能聆听她的讲课。这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    克群完成这些书,即将付印,我很高兴,是为序。    吴焕加    2009年,共和国60周年大庆前夕

内容概要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与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徜徉于古都街头,随处可见历代的建筑,在这些建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历史建筑之美又体现在何处?打开本书,作者会如数家珍般将这些典故向您娓娓道来。    自古以来,北京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海纳百川。很多南来北往的国内外商旅都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各式各样的宗教就是其中之一。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北京的宗教建筑,郊外静静矗立的古寺,逢年过节热闹非凡的道观,高耸入云的巴洛克风格教堂,还有回响着虔诚诵经声的清真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奇葩在此争相绽放。时过境迁,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沉淀,这些建筑已经浑然融入了老北京之中,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京味儿,成为首都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作者简介

张克群,生于德国柏林,4岁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退休定居美国。作品有高低楼房若干,小说体传记《飞》、《艺术人生》等。 
作者家学渊源,亲友中名人辈出。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工程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序二  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前言  我的建筑情结引子第1章  佛教建筑  潭柘寺  天宁寺  云居寺  香界寺  卧佛寺  法源寺  法像大禅寺吴塔  灵光寺  广济寺  镇岗塔  大觉寺  万松老人塔  圣安寺  银山塔林  妙应寺(白塔寺)  碧云寺  居庸关过街塔墩(云台)  智化寺  法海寺  正觉寺(五塔寺)  大慧寺  万佛延寿寺菩萨造像  黄寺清净化城塔  雍和宫  觉生寺(大钟寺)第2章  道教建筑  白云观  丫髻山道观  东岳庙  妙峰山庙群  大慈延福宫  口口祖宫  花市火神庙第3章  伊斯兰教建筑  牛街礼拜寺  花市清真寺  东四清真寺  马句清真寺第4章  天主教建筑  南堂(宣武门堂)  东堂(王府井堂)  北堂(西什库堂)  西堂(西直门堂)  东交民巷天主教堂  乡村天主教堂  利玛窦墓地第5章  基督教建筑  亚斯立教堂  珠市口教堂  缸瓦市教堂跋  我的北京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其领域涉及建筑、工艺美术、绘画、雕塑、音乐、天文等,给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添了极丰富的内容。尤以各类浮雕、砖雕、铜铸及泥塑、壁画最为精彩,在大小寺庙中无处不在。为了宣扬佛教的博大精深,也为给僧人们的生活增添些情趣,古代艺术家们在庙宇的艺术塑造方面真是费尽心机。大到整个庙宇的布局,小到抱鼓石、栏板、柱头、墙面的花饰,无不精雕细刻。用“雕栏玉砌”四个字形容,真是贴切得很。在本书中我仅仅罗列了一小部分,仅供参考。这一主题如果尽情发挥,足够写一大本书的,这里咱们只能遗憾地蜻蜓点水啦(见彩图“石牌坊”到彩图“铜香炉”)。    佛寺是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早先,天竺的佛教不拜偶像,因此没有供佛的地点。它们的佛教建筑主要是坟、佛祖塔和石窟3种。坟,印度叫萃堵波,是一种倒扣的半球形建筑物,上面还拔出一个尖;石窟是僧侣们在深山修行时依山凿建的三合院式的住宅;佛祖塔是一种锥状的高耸构筑物,里面供着佛祖舍利。这三种建筑形式后来都传到了中国。    萃堵波到了中国,有一部分一直保留着印度味,只不过比例变了,肚子缩小而顶尖变大了,像北海的白塔和妙应寺的白塔。    印度佛塔除了供奉佛祖的舍利子外,还有一种塔是有道高僧的坟冢。这种建筑形式传到中国后,与我们原有的重楼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塔。    早期,中国的佛教徒们的膜拜中心仍如印度一样是佛塔,如公元1056年所建应县木塔即在全寺的中心。后来觉得冲着没有舍利子的塔磕头有点儿没道理,渐渐转向了拜佛像,于是安放佛像的大殿代替塔成了佛寺的中心。这时的塔有的退居二线,建在中轴线末端后院里,如妙应寺白塔寺;也有的反倒放在最前面大门两边,如原悯忠寺;也有的完全把塔当成圆寂高僧的纪念碑而另设塔林,如潭柘寺。塔渐渐成了佛教的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建筑了。石窟也不再是僧侣们的住所,而成了石头大佛们的栖息地了。    除了从人家印度舶来的佛教建筑外,中国更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种建筑物,即佛寺。因为印度传来的以上3种建筑物都没提供讲经的场所。原来,释迦牟尼最初创教时,没有固定的说法场所,一般都是在树林里找个凉快地方,连说的带听的全都席地盘腿而坐。这种说法场所在印度叫阿兰若,意思就是树林子。印度气候炎热,一年四季待在树林里也冻不着。可是到了中国,僧侣们就给冻的不得不进屋了。    第一批印度僧侣刚来到中国时,地方官员是在一个叫鸿卢寺的官府接待他们,以后“寺”这个词就成了佛教活动场所专用的了。后来,一些笃信佛教的富人们贡献出自己家现成的中式四合院,前房供佛,后院讲经。人们发现这种建筑布局挺适合佛教的教意和宗教仪式的,因此寺庙就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再者,早期在印度,人们膜拜的对象是舍利子,即佛牙。释迦牟尼圆寂时已是79岁高龄,就剩4个牙了。人家悉达多没有名利思想,不像有的人还没死就把自己打扮成佛了,他根本没料到自己的牙日后会成了神物,先前拔的或自行脱落的牙也就没留着。这下麻烦了,全世界的信徒们都抢着要那4颗宝贵的牙!中国有幸得到一个,可这一个牙哪儿够供的呀,大多数寺庙便干脆改以崇拜佛像为主。    在佛教里可供奉的佛像除了最重要的释迦牟尼本人外,粗略统计一下还有好几十个。要把他们全都放在屋子里,中式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一层一层的院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典型的佛寺平面布局一般都设一条中轴线,重要的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分列两旁。这些建筑物按功能可分防卫、供奉、修行三类。    属于第一类的有山门和天王殿两座建筑。除了当门用以外,它们还起着一种心理准备的作用。你看,在山门里一左一右站着哼哈二将,先给人一个下马威,叫你不敢嘻嘻哈哈的,必须得收起凡念一心向佛。    山门多用砖砌,下开1个或3个不大的门洞,以体现其坚不可摧。进了山门走不了几步,在天王殿里再吓唬你一回。这一次人数加倍,四大天王分列两旁,有持剑的,捏蛇的,打伞的,弹琵琶的。他们脚底下都踩着青鼻子绿脸的小鬼,你要是老老实实的,天王们就佑护于你,否则就对你不客气!    顺利地通过天王殿,就到了一个较大的院子,中间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大殿是大雄宝殿。殿里面湍坐着佛祖如来等3尊大佛,左右分列十八罗汉。大雄宝殿两旁的偏殿或厢房往往被叫做弥勒殿、药师殿、观音殿、祖师堂(供达摩老祖)等等,用来供奉与这些名字相应的佛祖们。大殿和偏殿构成了第二类建筑——供奉类。    第三类建筑是修行类的,因其不对外,被放在后面的第三进院子里,有禅堂、念佛堂、水云堂等。僧人们在此聆听讲经、打坐修行。一般人进不到这里,除非你打算落发为僧。    最后面的一进院子一般是藏经楼。作为中轴线上建筑群的结束,藏经楼往往建成两层楼房。    佛教一般要求出家人从农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定居于一个寺院,不得随意居住。因此寺庙中除去做法事的部分外,还要有很大的生活用房。这类房屋一般设在跨院,包括寝堂、茶堂(接待)、延寿堂(养老)、斋堂(进餐)、香积堂(厨房)以及浴室、库房等。另外,大型寺院山门内还设有左钟右鼓二楼。晨敲钟暮擂鼓,除了报时,亦可营造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气氛。所谓“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可见敲钟之必须。    下面,让我们看看北京地区几个典型的佛寺,以及在那些庙里发生的故事。    潭柘寺    潭柘寺在西郊门头沟区潭柘山的山腰里,始建于西晋(公元256~316年间)。可算得上一座老庙了,因此北京人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跟一切的大型建筑一样,它的名字也曾改过多次。基本上是大修一回,就得改个名字,要不人家投入人力物力修它干嘛呀,总得留下点痕迹吧。它最初的名字叫嘉福寺,因山上有泉水,唐代改为龙泉寺,后来还叫过万寿寺、岫云寺。后来干脆就以本地特产的龙潭和柘树为名,叫了潭柘寺。    修建潭柘寺的人极其懂得尊重自然,既然处在山里,就来个依山而建,山势正好把院落逐进升高,不费什么劲就得到了宏大雄伟的气势。全寺共有3条纵向轴线。主要轴线上自然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之类主要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大雄宝殿的等级非同小可,它用的是重檐庑殿屋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台基下加汉白玉栏杆,规格远高于一般佛寺。估计是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皇上亲自来过之后,又赐了金子,有了钱及皇上做后盾,重建时把等级抬高了。    大雄宝殿的正吻应当是“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的螭吻,他被塑造成一对,高踞在屋顶之上,俯瞰芸芸众生。民间传说有一回康熙皇帝前来拜佛,那俩小龙低头一看,乖乖不得了,真龙来啦,赶紧跑吧!刚一动弹,被眼尖的康熙看见了,忙叫了一声:“站住!”哥俩吓得没敢再动。康熙不放心,命人用两条粗大的金链子把他俩锁了起来,于是他俩便老老实实地趴在那儿,至今未动地方,那链子也还在屋顶上。你要是仔细看,可以发现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的正式名字叫“镀金剑光带”。它们不但是装饰品,而且兼有避雷针的作用。    相传元代忽必烈有个爱女,名叫妙严。曾几何时,她也是一位舞枪弄棒的女中豪杰。后来自觉杀生太多,决心皈依佛祖,到此出家。妙严自出家后,十分虔诚,每日必到观音殿来拜佛,求佛祖饶恕她那杀人不眨眼的祖先们。几十年来,她脚下那块砖上竟磨出了30多厘米深的脚印,可见心意之诚。    潭柘寺香火旺盛,常住寺内的和尚最多能有上千人,平时也有三五百人,那口供和尚喝粥的熬粥大铜锅直径竟有3米,深2.2米,一次能下米16斗。熬粥的小和尚估计都得蹬着梯子干活儿。    在潭柘寺前方有本寺历代名僧的墓塔群,称做塔林。实际上,去潭柘寺最先看见的倒不是寺庙,而是这个塔林。塔林分上、下两院,共有72座大大小小的塔。上院为清代塔,下院是金、元、明代塔。塔的式样多为砖砌密檐实心。从塔的高矮和层数可以看出埋在它里面的高僧有多高。我认为以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所建通理禅师墓九层塔为最高大。公元1185年为金代高僧政言所建一小石塔,塔虽不大,却是用整块石头雕出,也算一奇。    P5-12

后记

常常不明白我算不算是老北京。说不算吧,我确实在北京从4岁长到60几,如果继续活着(这种可能性极大),以后的日子恐怕也多数在北京过。以活到84岁计,在北京陆陆续续待80年,还不算“老”吗。说算吧,我不是在北京生的。论起“生与斯,长于斯”,就有点儿底气不足。加之我生活的地域既不在北京城里,也不在北京乡下,而是在一个不城不乡的地方——清华大学里。对北京的好多物事儿,就不大了解。虽然不够纯粹,但我还是爱以北京人自居。我爱北京的一切:那如诗如画的风景、那四季分明的气候、那宏大气派的建筑。更爱北京人的一切:带些儿化的口音、苦中作乐的脾气、南北兼收的吃食。    谈到北京人,老北京梁实秋如是说:“北平,不比十里洋场,人民的心理比较保守,沾染的洋习较少较慢。东交民巷是特殊区域,里面的马路特别平,里面的路灯特别亮,里面的楼房特别高,里面打扫的特别干净,但是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北平人却能视若无睹,见怪不怪。北平人并不对这一块自感优越的地方投以艳羡眼光,只有二毛子准洋鬼子才直眉瞪眼地往里钻。地道的北平人,提着笼子架着鸟,宁可到城根儿去溜达,也不肯轻易度进那一块瞧着令人生气的地方。”    而郁达夫又是怎样看北京的呢?他像谈自己的情人一般深情地写道:“所以在北平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平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一鞭子出走,出前门便觉胸舒,过卢沟方知天晓,仿佛一出都门,就上了新生活开始的坦道似的;但是一年半载,在北平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平,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平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    北京人,固然是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以其天子脚下的地位,以其燕赵悲歌的情调,以其南北兼收的品味。但这些内在的东西,不易被人短时期所察觉。起码旅游的人不会是坐着飞机乘着火车专程品味北京人来的。然而北京的建筑明晃晃地戳在路旁,北京的长城弯曲曲地盘在山上,以其雄伟、华丽、端庄、气派,吸引着各地的人,也感动着北京人自己。这其中必有它的道理。看完这本书,也许你能对它的原因品出一两分来,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北平郊近三二百年问建筑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无论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梁思成    北平,不比十里洋场,人民的心理比较保守,沾染的洋习较少较慢。东交民巷是特殊区域,里面的马路特别平,里面的路灯特别亮,里面的楼房特别高,里面打扫得特别干净,但是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北平人却能视若无睹,见怪不怪。北平人并不对这一块自感优越的地方投以艳羡眼光,只有二毛子、准洋鬼子才直眉瞪眼地往里钻。地道的北平人,提着笼子架着鸟,宁可到城根儿去溜达,也不肯轻易踱进那一块瞧着令人生气的地方。    ——梁宾秋    所以在北平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平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一鞭子出走,出前门便觉胸舒,过卢沟方知天晓,仿佛一出都门,就上了新生活开始的坦道似的,但是一年半载,在北平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平,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平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    ——郁达夫

编辑推荐

您也许是个地道的北京人,或在北京长长短短住过的人,也可能仅仅是个旅游者,但我相信,你一定曾为北京巍峨的城门、绚丽的皇宫、开阔的园林所倾倒。    北京的建筑,明晃晃地戳在路旁,北京的长城,弯曲曲地盘在山上,以其雄伟、华丽、端庄,气派,吸引着各地的人,也感动着北京人自己,这其中,必有它的道理。    或者你对北京还有些生疏?那么,就请跟着《晨钟暮鼓(画说老北京古建筑)》(作者:张克群)中的文字、图画,把你去过的,没去过的地方走上一走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晨钟暮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作者能将建筑描写的生动并配有手绘很喜欢!
  •   晨钟暮鼓,驿寄梅花
  •   感觉比较浅显,但北京的建筑基本都涉及,适合中学生和老年人看
  •   书不厚,也就称为小册子吧
  •   这一系列的书我的都很喜欢。从照片到文字,都很细致。
  •   不错吧,比较薄,但我相信这是因为张教授没有废话的结果,因为之前看过她的《红墙黄瓦》。
  •   发货快,快递送货到家。先看了张克群的红墙黄瓦,然后想看看她其他的书,所以就买了,无论老幼读此书都会有收获的,即使你是学建筑的,书中那对老房子,老胡同的感情也让人动容。我不知道说这本书不好的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么挑剔的对待一个老人家,即使书中的知识你已经掌握了,再复习一遍也是有收获的,“温故而知新”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