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萧三匝,何伊凡,白益民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已经深陷重围。 2009年9月11日——这个对全世界都印象深刻的日子,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动了对“中国制造”的“恐怖袭击”。当日,奥巴马对输美轮胎特保案下了最终裁决,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11月24日,美国对中国输美油井管“双反”调查做出终裁。该案涉及总金额约3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2009年是自2002年加入WTO之后,中国遭受年度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的一年。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的都是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连续3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经济体。 套在“中国制造”脖子上的枷锁除了贸易保护主义,也有被控制的上游资源、下游物流通路,还有间谍当道与“碳政治”的“阳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想到了为“中国制造”在全球打广告,以此化解各国对“中国制造”的敌意。中国的出口企业当然会感念政府的良苦用心,但可以肯定的是,来自外部的围堵与封锁并不会因此减少。伴随着大国的崛起,无论中国如何韬光养晦,都必然面临一段与多个国家之间的战略摩擦期。
内容概要
中国经济正深陷外资合围,中国制造也亟需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当慎重选择突围方向,收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海外企业。因此,在资源、能源、金融领域打破外资控制及产业链高端垄断是中国强国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本书通过对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所有著名海外收购战例的深入解析,总结失败教训,发掘已蕴藏的制胜因子。并以海外投资总额和资产经营规模最大的日本为参照对象。希望本书能对有志于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开拓一片天地的仁人志士以启迪,同时本书还希望向大众传播这样一个观念:原本在国际分工中扮演“打工者”角色的中国,终于在经济危机的惊涛骇浪中迎来了改变自身地位的机会,而想要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唯一的方法就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投资和并购。唯有如此,才能砸碎束缚在我们身上的沉重“锁链”。
作者简介
萧三匝,《华夏时报》商业新闻部副主编、专栏作家、青年学者,6年企业工作经历,7年传媒从业经历,对微观经济运作有深入认识。
何伊凡,2005年至今就职于《中国企业家》杂志,任高级记者,长期观察记录大国商业青春期的躁动不安,在能源、钢铁领域的多篇报道曾引起强烈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推荐序一 中国会不会输掉货币战争 推荐序二 海外收购是个奢侈品 前言 第1章 深陷重围 谁在打压中国制造 谁绑住了中国的手脚 谍影重重 以日为镜:日本阻击中国 第2章 砸碎“金”锁链 中投:猎手还是猎物 汇通天下第一步 全球来花人民币吗 国际投行靠不住 以日为镜:投资立国进行时 第3章 冲破“铁”牢笼 石油巨头大抄底 中铝失手力拓 华菱角力“大忽悠” 以日为镜:穿行巴西钢铁业 第4章 捅穿天花板 车企齐赴鸿门宴 蚂蚁雄兵撼树记 苏宁电器投石问路 以日为镜:东芝的核电“阳谋” 第5章 批判、谏言与展望 批判:头脑糊涂怎么行 谏言:如何进入大格局 展望:谁是产业组织者 后记 中国反围堵大战略
章节摘录
第1章深陷重围谁在打压中国制造2009年底,一部名为《2012》的好莱坞灾难大片在全世界热映。让中国观众提气的是,在这部灾难大片中,拯救人类命运的“方舟”为中国制造,是“'中国制造'拯救了世界”!大片虽然提气,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中国制造”的处境却非常不妙。在全球化的大潮下,贸易保护主义原本穿上了隐身衣,但金融危机让它显露无遗。为保护国内产业少受冲击,各国政府慌不择路,对“中国制造”纷纷挥舞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棒。金融危机成了点燃贸易保护主义的导火索。就在《2012》热映期间,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说,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的都是中国出口产品。到2009年,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连续3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经济体。为形势所逼,中国选择了通过电视广告的形式为“中国制造”“正名”。从2009年11月23日开始,一则30秒“中国制造”海外广告片在CNN的美国频道、美国头条新闻频道和国家亚洲频道播放,播出时间将为期6周。广告内容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正在与世界各个贸易体共同分工协作、盈利共享。“中国制造”是“全球工程师的结晶”,而不仅仅是中国人自己鼓捣的产品。你如果排斥“中国制造”,就相当于同时排斥了“法国设计”和“美国软件”。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工程才刚刚开始。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制造”在全球受打压的处境并不会因这个广告片的播放而得到根本改善。
后记
中国反围堵大战略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颇像后汉三国:美国控制了世界的金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魏国;日、欧控制着制造业的高端,“国险而民附”,是吴国;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以人口红利、低成本、大市场等优势占据了三国中的一隅,“益州疲敝”,是蜀国。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充满了悲壮色彩,蜀汉立国时积累的国力和人才在多年的征战中已经损失过半,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争不能停止。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是相等的。既是这样,正如史学大师吕思勉所言“蜀之国势,非以攻为守,亦无以自立”,六出祁山是诸葛亮不得不选择的一种战略。中国目前的处境与蜀汉当年的处境何其相似,不突围就不能发展。但是,在各大国的经济博弈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既没有金融上的控制力,又丧失了商权,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实现突围的。后汉三国形成于公元208年,到公元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世界格局的重建创造了难得的良机。危机削弱了美国的金融霸权,欧盟正在试图取美国而代之,而日本不断收购美国金融资产也是想在世界金融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如果打算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伴随大国崛起的必然是包括货币战争在内的全球产业战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场战争。《中国反围堵》后记中提到了史学大师吕思勉的一句话:“蜀之国势,非以攻为守,亦无以自立。”诚哉此言! ——叶檀 著名财经评论家现在我们讨论任何海外国际战略,都要以一个长期的眼光来看,一定不能一事定,成败,不能太过急功近利和短视。用历史的心态来研究中国企业海外战略,才能够更冷静、更有成效,这本书刚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 ——牛文文 《创业家》杂志社长《中国反围堵》写了一种情怀,在经济大格局的拐点,企业家应该有“突围”的意识和勇气。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在未来几年中仍然是中国钢铁行业待解的难题之一。 ——沈文荣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反围堵》从国际化的高度,审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刻分析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经济政策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观点,发人深省。我认为这对经济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对政府部门的决策,对企业家制定经营策略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此书值得一读。 ——周德文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片莺歌燕舞声中,《中国反围堵》是一本清醒之作。中国产业经济中积累的重重矛盾,一次危机难获彻底改观,不过危机还会再来,在下一轮危机里中国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吗?这本书没有提供答案,却提出了通向答案的道路。 ——黄丽陆 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编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和高昂的环境生态成本,以廉价的产品出口来换取世界工厂的地位,并形成了出口拉动投资,投资拉动增长,增长需要出口的发展怪圈。现在,中国模式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经济的明天将往何处去?本书的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和研究,试图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勾新雨 网易财经主编
编辑推荐
《中国反围堵:迎接即将到来的产业战争》:起来,不愿做“长工”的人们!叶檀、牛文文倾情作序!沈文荣、周德文、黄丽陆、勾新雨联袂推荐!谁在打压中国制造? 中国必须重新审视对外引资政策!谁绑住了中国的手脚? 国进民进,共御外侮!丰田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吗? 砸碎锁链,才能赢得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