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机械工业 作者:马丁 S.弗里德森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大约发生于300多年以前,但是其中的情节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抑或是今天刚刚发生。投资者长期关注这两本书的原因也正缘于此—世事越是变迁,情况看上去越是恒久不变。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市场里,没有什么与往日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还是机构投资者的主导地位;无论是纷繁复杂的金融工具,还是过量的信息与全球化,甚至是具有真知灼见的财经理论,都与往日无异。 显而易见,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市场行为与17世纪的市场行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投机商们仍然在干着投机的勾当,而对风险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们也依然在做着套期保值的交易。时光虽然流逝,17世纪投资人的行为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却惊人的相似,不仅如此,即便是交易的工具与结算的机制也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这样一来,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代的市场是否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复杂?”换句话说,“那些早期的市场是否比我们认为的要更加复杂一些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请你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书中出现的今天不太能够经常见到的戏剧性的情节发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独特特点的几百年间。麦凯与德拉维加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和《混乱中的困惑》两本书中所描述的事件不会发生于400多年以前,因为400多年以前金融市场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对于亨利八世、罗马教皇朱利叶斯二世、查理五世,甚至是16世纪所有的巨人而言,金融市场或许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这两本书令人惊讶的一大特点是,它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尚且处在萌芽阶段的市场里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今日的读者来说是如此的熟悉。 在直至17世纪有记载的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之中,财富总量的增长实在太过缓慢。财富的所有权偶尔会有变更,但大多数是被迫进行或是死亡使然,而不是金融交易的结果。自从16世纪哥伦布掀起海外探险的热浪之后,新的财富才开始流入欧洲—新的国土上生产的产品、新的原材料的供给、新的动物资源,更不用说数量惊人的黄金和白银了。技术发展排山倒海般地紧随而来,并且最终带来了工业革命。 现在,不必通过将其他的家庭或者其他的民族搞得更加贫穷,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民族就可以变得更加富有—这是一种最为根本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变。破天荒的头一次,财富的积累不再依靠财产继承或者掠夺他人—换句话说,至少财富的掠夺发生在欧洲以外遥远的国度里。随着财富总量的增长,企业开始成为财富所有权的推动力量,贵族阶层的消亡也自此开始。请读者注意,《混乱中的困惑》一书首次问世的1688年正是英格兰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和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年头,这种与过去戏剧般的决裂昭示了现代社会真正的开始。 企业需要资本,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往往远非一个企业家个人所能筹集得到的,而交易有形资产所有权的金融市场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金融市场发展的速度之快以及源源不断注入这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资产之充足都有力地见证了17世纪欧洲人发财致富的步伐。 金融资产的求偿权一经问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独立的运作,全然脱离了孕育它们的有形资产,而这正是麦凯与德拉维加在金融市场游戏刚刚开始之际就向我们讲述的故事的寓意所在。麦凯与德拉维加所讲述的故事与后来金融市场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其他故事极其相似,这一点证实了故事经久不衰的道德寓意,而我本人对这一特征出现之迅速印象尤为深刻。
内容概要
本书包含了两部投资经典:《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和《混乱中的困惑》。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作为密西西比计划、荷兰郁金香狂潮和南海泡沫事件等非理性狂热现象的编年史引人入胜,它深刻描绘了人类陷入投机狂热的冲动,可以说,它不单是一本投资经典,也是一本人类愚行的总记录。《混乱中的困惑》用对话形式来解释当时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场的运作,书中所描述的种种现象似乎也发生在今天的市场中——混乱、疯狂,充斥着人性的弱点。 美国《金融时报》的一位编辑在选择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十部作品时,这两本书双双入榜。于是,《投机与骗局》将两本书合二为一,全面展示了“一段关于财富、贪婪、欺诈与金融创新的精彩历史”。
作者简介
马丁 S.弗里德森(Martin S.Fridson)美林公司的管理董事,《机构投资者》组织的泛美研究小组成员,被誉为“高收益市场中的泰斗”。著有《财务报表分析》(第2版)、《投资错觉》、《似火牛年》等书。
书籍目录
推荐序 绪论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密西西比计划南海泡沫郁金香狂潮混乱中的困惑 第一段对话第二段对话第三段对话第四段对话参考文献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密西西比计划 一些人秘密地纠集在一起,组成公司; 设立并且发行新的股票,进行着法外交易; 他们吹牛皮、说大话,利用空洞的虚名欺骗城里的人们, 先是哄抬股价,继而使之降低; 将子虚乌有之物分成许多的股份, 随意地摆布城里所有的人们。 ——笛福(Defoe) “密西西比计划”的始作俑者约翰:劳的性格与生涯与1719~1720年的“伟大”阴谋是如此密切相关,以致没有什么比用素描对其一生加以概略更适合于介绍“密西西比计划”了。历史学家们在究竟是应该把约翰·劳视为一个骗子还是一个疯子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无论是约翰·劳在世时,还是仍然能够深刻体会到其阴谋所产生的恶劣后果之时,骂他是骗子与疯子的声音都不绝于耳,但是后人发现对他的指控有不合理之处,并且认为约翰·劳既非骗子亦非疯子,与其说他欺骗了世人,不如说他被别人欺骗得更多。他完全了解信用的哲理与原则,他比其同一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懂得钱这个东西。如果他所设计的体系突然崩溃,与其说是他的错,还不如说那些处在这个体系中推波助澜的民众更加难辞其咎。他并没有想到全国上下竟然会如此贪婪,他也没有料到信任与怀疑竟然同样可以无限扩大,希望与恐惧一样都会过度而失去平衡。他怎么能够预见到法国人民会像寓言里的人一样,因为自己的狂热焦急而杀掉为他们生了许许多多金蛋的那只乖鹅宝贝呢!他的命运如同那个冒险渡河从伊利湖来到安大略湖的船夫。他驾船驶过的河流是如此的宽阔而且平稳,他的行程是如此急速而且愉快,谁又能阻挡他的前进呢?唉!瀑布就在眼前。等他看到为时已晚,那一路上陪伴着他,使他享受畅游之乐的河水转眼成为毁灭之水。当他奋力想要重返原来的航线之时,却发现这股湍流太急,仅凭自己微薄的力量根本无法逆行,而且他越来越逼近那可怕的巨大瀑布。他被瀑布裹挟着一起越过巨大的岩石,然后跌下了深渊。他和他的小船一起跌得粉身碎骨、支离破碎,而陡然降落的湍流变得疯狂起来,撞成泡沫,经过片刻的沸腾与起泡之后,很快又像以往一样重新平稳地向前流动。对约翰·劳与法国人民来说,发生的一切亦不过如此。约翰·劳就是那位船夫,而法国人民就是那曾经给他带来了无穷乐趣,最终却又将他毁灭的滚滚浪涛。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段关于财富、贪婪、欺诈与金融创新的精彩历史。 ——《与天为敌》作者 彼得·伯恩斯坦 尽管媒体有多种说法,但几个世纪以来,金融市场上没有什么真正重要的改变。 ——《福布斯》 这是一本关于大众心理的最重要的书,大而言之,也是关于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的书。每一位认真研究市场的学生,每一个对人类的极端行为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CNBC 本书以清晰的思路引导现代投资者深刻地认识到,从众的危害是多么巨大。 ——《西雅图时报》
编辑推荐
揭示金融市场大众心理的经典之作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混乱中的困惑》合集 摩根士丹利《财富》共同推荐投资经典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