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岳晓东 页数:1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试图为22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做心理素描,勾画出他们突出的人格特征与情结表现,并对其历史功过做心理学的剖析。心理学是一门大众学科,可谓无所不见、深入人心。而写作此书,正是为了表明这一点。 本书论及的心理学概念涉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领域。笔者希望以此将心理学的种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剖析历史名人人生起伏的心理根源。 本书涉及的人物有人格障碍者(如拿破仑、希特勒),也有人格完善者(如李世民、苏东坡),有自我认知者(如赵构、诺贝尔),也有人格缺陷者(如康有为、恺撒)。笔者之所以选取他们,是为了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简介
岳晓东,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最早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之一,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心理分会首任会长,内地20多个机构的特邀顾问、名誉理事长等;内地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如《北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人格障碍篇 王安石:偏执型人格障碍 朱元璋:焦虑型人格障碍 尼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拿破仑:自恋型人格障碍 希特勒:攻击型人格障碍 第2章 认知障碍篇 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 第3章 人格缺陷篇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 康有为:激进人格导致欲速不达 恺撒:自负人格导致忘乎所以 麦克阿瑟:表演型人格造就个人的誉毁 第4章 自我认知篇 勾践:超强的防御机制导致卧薪尝胆 曹操:豁达猜疑的双重人格 赵构:生理阳痿导致人格阳痿 诺贝尔:情场失意源于自卑情结 斯大林:自我成效感带来的钢铁意志 第5章 人格完善篇 李世民:自谦养就了虚心纳谏 苏东坡:乐观者笑傲江湖 林肯:幽默使自己活得开心 曹雪芹:在写作中升华自己的反叛 周恩来:南北互补达至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但是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这主要是因为其巨大的成就焦虑和皇权焦虑所致,前者给他带来了无比沉重的心理包袱,工作很少有成就感;后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失落感,陷入怀疑一切的泥潭。可以说,这两种焦虑造成了朱元璋的人格悲剧,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朱元璋的个人悲剧在于:当他充满自卑的时候,还尚有几分自信,而当他应该充满自信时,他却尤感自卑。换言之,当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的时候,他表现得相当顽强、自信、礼贤下士、恢弘大度,纵然只是红巾军的一方将领,却已是众望所归;但是自打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之后,他便越来越敏感、脆弱、刚愎自用、残忍凶暴。由此,朱重八与朱元璋可谓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是仁君与暴君的鲜明对比。这与其说是历代君王政治权术或皇权思想作怪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朱元璋个人的人格悲剧!也就是说,朱元璋由仁君变为暴君,更多是心理作用的结果,而非简单是政治斗争的需要!朱元璋的“重八一元璋人格分裂猜想”需要有大量史料来加以佐证,特别是史料中对朱元璋晚年健康状态的记录、对其用药疗养的记录、对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间的天象记录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多元地、立体地看待朱元璋的晚年健康状况及其对决策的影响,也可以还朱元璋一个历史清白。
编辑推荐
《历史中的心理学》:著名心理学家的深度剖析,为历史人物作心理素描。哪些人格特质会决定人生的成败?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那些历史人物,他们的性格如何影响了历史进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