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

出版时间:2010-3-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安东尼·波顿  页数:160  译者:寇彻  
Tag标签:无  

前言

  2003年秋天,我首次造访中国内地,那是由高盛集团为高级投资人组织的集体访问。与其他人一样,中国内地的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访问点燃了我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经久不衰。不久,我找了个机会再次回访。此后,每年我都会到中国内地访问,几乎半年一次。访问时,我主要是和公司管理层进行会谈。这些访问让我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我将到香港经营一个投资基金,它将开启我事业的新篇章。  访问时,我有时会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学院发表演讲,给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投资理念和个人观点。演讲中,学生投资知识的丰富以及所问问题的深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看来,在中国,年轻人对股票市场拥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  现在,我的《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一书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通过这本书读者会了解我的投资生涯。本书阐述了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过程。对那些想了解股市运作机制、好的投资方法以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投资者的人来说,本书会有所助益。  对我来说,走上投资之路其实事出偶然,因为大学毕业时我既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以后会做什么。但最终我非常幸运地踏上了这条路,这是当今最有趣、最激动人心和回报最丰厚的领域。

内容概要

成功的投资业绩绝不是一两次的好运,也不是三五年的成就。著述这本书的人,乃是掌管一只基金长达28年,且取得20%年复合收益率,将1元钱赚到147元钱的传奇人物。他就是富达另一位与彼得·林奇齐名的传奇基金经理——安东尼·波顿。  安东尼·波顿素来以“逆向投资”著称于世,他深谙此中精髓。2008年9月29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惨跌777点,全球股市陷入空前恐慌。安东尼·波顿却数年来第一次加码入市:“这是好几年来的第一次,我对股市的前景开始感到非常乐观。” 在2007年年底功成身退之后,他毕其近30年的功力亲自撰写了这本书,英文原名就叫做“逆向投资”。  在书中,他阐述了自己管理基金时采用的投资策略,以自身宝贵的投资经验,详细解释了选股时的六大因素,其中有很多方法是其他投资大师不曾提到的“秘籍”。本书因此被视为近年来难得的投资好书。

作者简介

  安东尼·波顿是富达国际公司总裁,在业界素有“欧洲的彼得·林奇”、“欧洲股神”之称,也是富达集团能与彼得·林奇比肩的另一位投资大师。  安东尼·波顿出生于1950年3月7日,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工程及商业研究荣誉硕士学位。毕业后,安东尼·波顿任职于一家小型商业银行,6年的投资分析师生涯使他开始形成自己的偏好。1976年,他进人Schlesinger’s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其后升任基金经理开始独立管理基金。1979年是安东尼·波顿人生的重要时刻,29岁的他加入富达,成为富达在伦敦的开拓者,从此开始叱咤30年的投资生涯。  1979年年底,他开始执掌富达特殊情况基金,期间经历了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2001年的“9·11”事件,到2007年年底退休为止,安东尼·波顿以著名的“逆向投资”创造了20%的年复合收益率,也就是说,短短28年间,这只初始资金仅为1000英镑的基金规模暴增了147倍,绩效排名第一。  2007年年底,安东尼·波顿功成身退,转而负责指导富达的年轻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同时监控富达的投资管理程序。  安东尼·波顿在投资选股之余,最爱的就是创作古典音乐。在28年中,他与家人一直生活在英国西萨塞克斯郡,每天坚持搭乘火车前往伦敦,这位优雅的绅士就坐在火车上翻阅每日必读的报刊和资料。  目前,安东尼·波顿对中国表示出浓厚的投资兴趣。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有关约翰逊先生(富达国际创始人)的一封信 推荐序 译者序 免责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投资方法和实践  第1章 评估公司和拜访公司  第2章 公司高管应有的品质  第3章 买股时的投资理由  第4章 情绪—投资的重要一环  第5章 如何配置你的投资组合  第6章 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第7章 评估风险  第8章 估值方法  第9章 目标收购公司  第10章 我最喜欢的股票  第11章 交易技巧  第12章 使用技术分析和图表  第13章 我的信息来源  第14章 经纪人的重要性  第15章 时机把握和市场运行规律  第16章 在业绩不好时,你应做什么  第17章 成就优秀基金经理的12项品质 第二部分 投资经历和想法  第18章 一些重大的会见  第19章 我最好和最差的一些投资  第20章 投资行业的变化  第21章 对未来投资管理业的看法 第三部分 安东尼·波顿的投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章节摘录

  第5章如何配置你的投资组合  尽管选股是组建投资组合的核心,但股票之间的相互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沃伦·巴菲特认为大多数投资组合都过于多样化,在他看来,好的投资想法并不会有很多。但大多数投资经理都会持有40~50只股票。从我自身的情况来说,由于近年来掌管的资金大幅增加,我也不得不选择一个更为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超过50只股票)。这样做是为了能够继续买进中小型公司的股票——这也是我的习惯。很多评论家错误地认为我是故意为之,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理想中投资组合的持股数应该是50只。  在经营投资组合时,我并不关心所选股是不是指数的成分股。投资组合里权重大的股票和权重小的股票我心里都很清楚。如果对其没有信心的话,我是不会增持那些权重过小的股票的。一般来讲,除非我认为一只股票被严重低估,否则我是不会买进的。同样,除非我对其很有信心,否则即使是指数里的权重股,我也不会买进。与之类似,我也不喜欢花费太多时间在绩效归因上,这会让投资经理花费太多时间来照“后视镜”。改正错误的关键在于识别以后什么会起效,而不是过去或现在什么在起效;而绩效归因的做法则与之相反。很多投资人做着不可理喻的美梦——他们希望今天所做的就是昨天所发生的。如果在某一周、某一月或某一个季度里表现不好,有些投资经理就会去照镜子——认为分析过去会帮他们在下个季度里取得上佳表现。令人悲哀的是,投资并不是这样。你不能说:虽然我过去做得不好,但我会更加努力,所以结果一定会变好!短期内,业绩和努力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你当然需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但过去的错误不一定会在未来发生,所以绩效归因并不能向你保证什么。  组建投资组合时,我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投资组合是否与我的信心程度相匹配?  ·我是否清楚自己承担的风险?  ·最后,我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到什么?(总会有一些的。)  运作投资组合时,你应该尽可能地做到从零开始。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像你手上全是现金,并刚开始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那样运作基金。你要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些股票,以及怎样安排它们的头寸大小。持有投资组合后,我每月都要做一次例行检查——评估我对投资组合里每只股票的信心程度。我会在一张纸的上端写上五个标题:“强力买进”、“买进”、“持有”、“减持”以及“可疑”。随后,我会把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一个个写在这些标题下。这样做不仅能帮我确立自信,还能让我明白应该在哪些股票上做更多功课。这些功课包括:评估公司的有利一面和不利一面,并要求分析师提供更多信息,或者要求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会谈(如果长时间没有会谈的话)。量化信心程度是保证你投资成功的重要方面。  沃伦·巴菲特说过:“查理和我宁愿赚取有波动的15%年收益,也不愿赚取稳定的12%年收益。股价每周、每天都在波动,那我们为何要让收益像地球公转轨道一样平稳呢?”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我的投资方式。我的目标是在长期内取得投资组合的最高收益,即使这样做会导致业绩在单个年份内大幅波动(我知道这种做法并不符命现代风险衡量理论)。在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时,你不仅要清楚可预见的股市风险和行业风险,也要清楚组合内某些股票的可能风险(比如,货币贬值可能会让某些公司的风险变大)。尽管如此,我仍认为,投资组合的主要风险还是在股票层面,这也是我风险控制的重点。  投资管理工作其实是一个犯错过程——击中率在55%~60%就是很好的表现了。要跑赢大盘,你只需要找到几只优胜股,以及躲开那些落后股——通过避免大幅落后来获胜。记住一点,平均来讲你2/5的投资决策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既可能是买进后公司发生了负面变化,也可能是一开始你的“投资理由”就错了。  持股多少会反映我对几个问题的看法:我对该股票的信心程度、股票的风险度、股票的流动性,以及我和富达投资公司占其公司权益的份额。对任何公司,我们都不会持有其15%以上的股份,这是我们的最大限额。在买进股票后,随着时间推移,我会根据自己信心程度的变化来调整个股头寸,可能会在与管理层会谈之后或读到一则公司公告后增持股票,也可能在一次股价飙涨或资产负债表恶化之后选择减持。我的投资组合都比较大,所以我的策略是开始时只在一只股票上投入组合资产的25个基点,即0.2 5%。之后,随着我信心程度的增强,在上文提到的限制之内(15%),我会增持到50个基点(如果管理的是小型投资组合,我会从50个基点开始),然后100,200,最后可能会达到400。不过,达到400个基点的情况相当少。偶尔,我会在超级大盘股上投入超过400个基点的资金,但在多数时候,只有对于英国富时100指数的成分股,我才会投入超过200个基点的资金。在大部分股票上,我的买卖方向都是一致的,除非发生某些事情。重要的是,我不会突然对我的持股做很大的调整,我的行动是渐进的。当我的信心程度增强时,我就处于增持阶段,当一只股票被过度定价后,我就会开始减持。投资并不是一个非对即错的过程。  人们经常问我该在什么情况下出售持股。对此,我首先会避免对持股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以下三个条件会让我选择出售:如果某些事情否定了我的“投资理由”,如果达到了我的估值目标,或者我找到了更好的股票。在多年的投资之后,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测试办法,它能让我很好地评估自己所持股票的信心程度。那就是找一家与我喜欢的类似的公司,然后在两者之间做比较。一般来说,通过比较两家公司的所有相关因素,我会了解更喜欢哪一家。基金经理通常会发现很多自己喜欢的股票,因此,他们都有一种想买更多股票的冲动。在牛市里,这种冲动更为明显。比较两只类似股票是减少持股数的好方法。熊市或者市场整理阶段是非常好的时间,这时你可以去复核所持股票的“投资理由”,并出售或减持那些你没有什么信心的股票。在熊市时,我一般都会减少持股。  我有一张“观察名单”——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做法,用它来记录我有意购买但信心程度还不足的公司。制作这张表,你得先保存名单中公司的报告(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以及与公司高管的会谈记录。然后以字母顺序将它们放在房间的书架上。每个季度,我都会重新把它们看一遍,以决定是否把它们留在“观察名单”上。这样做筛选工作让我的一些同事感到很奇怪,他们奇怪我为何不让助手去做这些事情。他们没意识到:通过复核这些股票,我可以评估自己的信心程度。在复核时,我会把它们分成三类:一类是我在持有之前需要深入了解的;另一类是我会把它们留到下个季度的;还有一类则是要从名单中除名的(当然,在季度中,我也会复核这些股票)。  对我持有的公司,我会保存其最近的重要内部分析报告、外部报告、财务报表,以及我在与公司管理层会谈时所记的笔记的复印件。在与公司管理层会面之前,我会查看这些资料。  一个投资组合经理需要在“进攻型投资”与“防守型投资”之间保持平衡。“进攻型投资”指的是寻找新的潜在投资机会,“防守型投资”指的是继续持有目前投资组合里的大部分股票。如果投资组合中只有少数股票,保持平衡并不困难,但是,当管理一个包含很多股票的投资组合时(有时我的持股数高达200只),你就不得不在“防守型投资”上花费更多时间了。你会因此而失去“进攻型投资”的优势。为摆脱这一困境,我充分利用了内部分析师团队。他们在“防守型投资”上给了我很大帮助,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庞大的内部研究分析团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们手中的这本书凝结着世界上最杰出投资者的远见卓识。  如果能把我和安东尼·波顿放在一起,那将是对我的最大恭维。因为这种比较意味着将我归于最优秀的基金经理行列之中,对此我深感荣幸。  ——彼得·林奇  文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安东尼的坦诚,虽然指明的方法都是提纲挈领,但很少含含糊糊,这么具体的东西是从巴菲特那里学不到的,也是其他成功投资大师很少提及的应属秘籍一类的资料。  ——网友 夕饮冰  这是所有投资者一直在翘首以盼的那本书。  ——《金融时报》编辑  交给他1000英镑去操作,28年后竟然成为147000英镑。  ——《每日电讯报》

编辑推荐

  欧洲股神投资28年获取147倍的秘密,彼得·林奇最热诚推荐。——称之为“世界上最杰出的投资者”、“最优秀的基金经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3条)

 
 

  •   华而不实、自我吹嘘、故弄玄虚、迎合大众、杂乱拼凑,这是绝大部分投资书籍都具备的品质。即使如广受欢迎的彼得.林奇的系列投资著作,实际上也是如此。所谓的tenbagger,不过是迎合了普通投资大众轻松暴富的幻想,而所谓发现身边的tenbagger,也不过是将复杂的投资简单化,给了普通投资大众傻瓜也能成功的错觉。彼得.林奇靠此成为了畅销书作者,但也因此说明他不是一个真诚的著述者。这或许也是因为彼得.林奇的成功本身就有很大的偶然性。

    始终满仓,以中小盘成长股为主的投资方式让彼得林奇在1977年到1990年的持续上涨、鲜有回调的小牛市中获得了成功。但这种成功模式的脆弱性在1987年的股市暴跌中暴露无疑,当日其账户市值最大损失超过30%,而其自承其时只能束手无策的做为一个旁观者。虽然此后随着市场的逐步回升,其账户市值也重新恢复,但不久他就宣布退休了。他的过早退休显然与这次受挫带来的对市场的恐惧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就在彼得林奇退休之后,美国股市才真正迎来了历史性的大牛市。如果从市场的角度看,彼得林奇无疑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投资者。

    与此相对的,另外两个同样著名的共同基金经理约翰.聂夫和安东尼.波顿,则都有着长达30年的投资经历。他们的成功经受了更多的市场考验,也因此更为可信和可复制。这种更为长久的投资经历和随之相伴的更为成熟的投资心态,很好的在他们的著作中反映出来。与彼得林奇的虚华浮夸相比,他们对“成功投资”(书商对彼得林奇畅销书的套用)的表述更为平实、真诚。

    没有秘笈,没有傻瓜投资法,没有tenbagger的蛊惑,只有最真诚的投资忠告,告诉你他们30年投资生涯中积累的最平实有效的投资方法和相关的思考。特别是安东尼.波顿,将细如个股的投资比例、如何逐步调整个股投资比例(少至50个基点,最高不超过400个基点)等具体内容,都详细的写了出来。并坦承如果有55%-60%的选股是正确的就是非常好的结果,通常2/5的选择都是错的。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清楚、完整的了解了这位欧洲股神的投资哲学以及具体的交易方法。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已经将一个共同基金经理所要做的都告诉了你。

    在彼得林奇的书中满是投资的谬误,对tenbagger的期许就是一个最大的谬误。即使是在真实的棒球赛中,超级棒球手打出本垒打的概率也是很小的,只有极不成熟的球手才会将成功寄托在本垒打上。而在安东尼.波顿的书中,你看不到任何对股价收益的过高预期,他一再强调的重点除了高度分散的交易策略之外,就是对市场本质的清楚认知。

    “偏见和事实一样重要”,这是安东尼.波顿,也可能是每一位真正有着多年市场经验的投资老手所要告诉你的最正确的真知灼见。当然这句话依然不够完全,不要认为自己能够区别什么是偏见,什么是事实,在你真正确认能够区分两者之前,偏见和事实一样重要。
  •   波顿的投资哲学一定要知道,波顿最核心的投资策略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进那些复苏股或转机股,《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是安东尼·波顿自己操刀写的第一本书,整本书简单的回顾了安东尼·波顿的投资生涯,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安东尼波顿的投资智慧。
  •   正在阅读中,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还是比较喜欢他的炒股理念。
  •   波顿的投资精髓总结,值得认真研读。
  •   很不错,与彼得奇林的投资策略类同
  •   这是近年看到最棒的一本投资法则类书籍,非常具有醍醐灌顶的效用,而且法则简单明了,易于坚守。
  •   投资大师的经典之作,值得学习
  •   发誓再也不看波顿的任何书了,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没有例子和数据,浮光掠影,不深刻,不幽默,内容泛泛而谈,是否保守的英国人并不打算授人以渔。
  •   对投资股票者来说是本好书
  •   价值投资过时了???
    真说不准!!!!
    在如今的市道里,看了这本书就当打一针强心剂,坚持吧,
  •   机械出版社的这套投资系列书籍很不错,只可惜我们没有一个更好的市场。
  •   是他投资生涯20多年的心得,对喜欢价值投资的人来说是很值得一读的书。
  •   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
  •   特殊情况投资类型,博得超常利润.
  •   这本书基本上浓缩了聪明的投资者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并且提到技术分析的好处,这在大师级的投资人中极为少见,建议有一定基础的投资者要读一下
  •   作为欧洲股神,还是有他独到的地方的。
  •   这本书值得投资者一读。
  •   听人介绍,我刚进股市不久。觉得应该多多看些成功的例子。希望这本书能为我带来更多更好的知识……
  •   后面一章的总结还是非常不错的,本质上的价值投资者,借技术分析以辅助,值得学习!
  •   大师的东西不废话
  •   对一只股票的信心程度,决定投资额的高低、决定了是否买入?
    要比较相同类型的股票,比较的越清楚、越细致,你的成功率将越大.
  •   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很棒
  •   应该是作者经验的总结,容易理解,指导性还是很强的
  •   书的质量不错,还没来的及看
  •   刚收到书,暂时未看,不过邮递速度很快,态度很好。如果能把书上的灰尘搽干净就更好了。
  •   我读过的可操作性最强的书
  •   书看上去正品,封面书皮很棒,内容也不错。老公正在阅读学习。
  •   有用,受益匪浅!
  •   虽简单但这就是好
  •   非常好,非常好,
  •   值得大家一读,当然,在懂得后尽量去实践并思考,也许他的一句话就足够我们去实践很久。很棒
  •   投资人士必读图书
  •   值得学习••••
  •   非常喜欢,早就想看了,看完受益匪浅
  •   长期业绩说明一切,老头淡定得很,感慨。
  •   长知识.
  •   逻辑清晰 见解深刻
  •   此书初看很薄,似乎不划算。但是当你看到他的内容充满真知灼见,绝对物超所值!
  •   快快快快快快,和哈哈哈哈
  •   一、股神没有秘密

    封面“欧洲股神投资28年获取147倍的秘密”吸引了我,彼德·林奇的赞美“如果能把我和安东尼·波顿放在一起,那将是对我的最大恭维”吸引力了我。认真研读两遍,却没有发现秘密。

    所谓“秘密”自然是独家的大杀器,但安东尼·波顿本次公开的“秘密”人皆共知。比如:逆市而非随波逐流、寻找企业的商业特权、勤于调查、投资理由、利用偏见、拣便宜、技术分析等等。上述所列“秘密”没有一样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为何安东尼·波顿业绩骄人?

    在彼得·林奇撰写的序言中,我找到了答案:

    1、借用美国体育经纪人-布兰奇·里基的话提醒聪明的投资者:好运随谋划不期而至!

    2、想获得投资成功,你就要付出辛勤和汗水。只有在研究和分析上不断取得成果,你才可以保持长久的成功。



    二、最大感受

    1、价值投资但不排除技术分析。我所崇敬的大师如巴菲特、芒格对技术分析不屑一顾。我是从技术分析转向到价值投资的,曾一度抛弃深研多年的技术分析,今年初,我领悟到技术与价值只是从不同角度认识投资标的、市场,但对投资者来说,只是手段。

    2、“对资产负债表脆弱的公司一定要睁大双眼”。书中P117讲曾投资Wearwell公司,该公司“与同行相比利润率明显过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债务余额”。我认为,如果公司真的有非常高的利率润,通常就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债务余额”,因为利润可以弥补运营资金,如果利润率及负债率两者都明显偏高,预示公司财务报表注水可能性极大。即便公司的高利润率是真实的,那至少说明其利润没有现金流支撑。负债而不能形成利润增长点,或有利润而无现金回报的公司,都不值得投资。

    3、不设定目标价,定期复核投资理由和信心程度决定增减操作。我的习惯是要设定目标价,只在股价严重超跌到我设定的买进区间时才会买进,并持有至我设定的卖出区间时才卖出。买进或卖出的区间,都由我的估值系统自动给出,仅随新公布的财报而变化。我认为设定目标区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防止股价涨跌对操作心理的影响。如作者所讲“价格本身就能影响人的行为-股价下跌会让人焦躁不安,而股价上涨则会让人自信和执著”。如果仅仅根据投资理由或信心程度来决定增减,在熊市底部时,人的信心往往不足,对投资理由也会视而不见。反之,在牛市时人的信心超满,对泡沫和风险视而不见。

    4、为卖而买。作者讲“持有股票有这样一个好处,那就是有时候它们会被别人以高价全额收购”。作者现在买股是为了别人收购时可以卖个好价钱,机构可以很强势要求获得合理的高价,但散户可以吗?当钉子户也要有本钱啊。

    5、买进复苏股或转机股。作者讲,“我的投资策略就是买入那些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股票,并等到市场纠正错误”,“我的核心投资方法”“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低价)买进那些可能的复苏股和转机股”。如何判断错误定价的股票?作者在本书P45页披露,比较看重当前股价在历史股价图中的位置,并认为“在股价远低于历史水平时,买入股票就有很大的增值潜力”,这是作者的“核心投资策略”。作者常用的5个估值指标,并未回答如何评估“值多少”的问题。

    虽然书中所讲的投资方法,与我崇敬的巴菲特、芒格、邓普顿、林奇等不同,与我目前所用方法(特别是估值方法、买进与卖出)也不同,但让我坚信投资路上,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条条道路通罗马。我相信,只要坚持我现有的方法,并不断吸收投资前辈的成功经验,假以时日,我也可以取得优良的投资业绩。



    三、读书心得整理

    以下根据写在书中空白处笔记整理。

    1、有时,一些股票让我们亏损,我们必须检讨:当初是什么因素吸引了我(投资理由)?这种错误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我的规则本身有缺陷?

    2、我所建的自选仓位(在建仓目标价以下的股票)、自选折扣(现价与合理估值比)、自选超跌(XSQSX.中线值≤10股),类似作者的“观察名单”。这些股票数量的变化,也揭示了市场整体的估值程度。

    3、不论牛市、熊市,我坚持用同一标准:A、用倍率值、折扣值判断估值程度,B、用建仓价、满仓价、目标价、减仓价、清仓价来确定仓位增减,C、辅以技术指标(XSQSX.)来判断超跌或超涨状态。如此做,意在防止信心随股价涨跌而波动。

    4、遇暂时性困难,或被利空过度打击的公司,股价往往超跌。可在大盘处于底部区间时,利用XSQSX.指标,找到跌到离谱程度的股票,再从中找到商业模式尚可,可确信目前只是暂时困难的企业,将资产的1/5~1/3布局在这样的企业中。只要这些企业最终没有破产退市,大盘反弹时往往也会有所表现。

    5、技术分析对我而言的作用:A、判断当前股价在历史走势中的相对位置,特别是严重超跌、超涨的极限位置;B、主要K线形态(上下三角形、圆弧顶底、上下突破)、均线系统(粘合、乖离)有助于判断股价未来运行方向;C、成交量在股价高位时过分放大或在股价低位时显著萎缩,有助于判断市场的极度乐观点或极度悲观点。

    6、我们无法比别人更早获得有用的信息。简单、基本面坚实、稳健的企业,不会有太多让人意外的信息。好好研究决定估值的少数信息,分析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提升股权价值的途径,跟踪让企业基本面发生重大转变的少数事件,如此足矣。即便如此,要处理的信息量也极大,唯有缩小我们的跟踪名单,把精力集中到由能干、诚实可信的管理经营、业务模式简单易懂、财务结构稳健、相对业绩被显著低估的公司上。

    7、在显著低估时买进,持有至高估、显著高估时逐步卖出,本身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卖出高估值后再买进显著低估的,再等候其合理、高估、显著高估时卖出,总收益率并不低。

    8、“我想我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可能是在泡沫完全破裂前将其抛售”。用估值程度指标(折扣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泡沫是否已大到即将破裂的程度。



    磐石,写于2012年3月14日
  •   安东尼·波顿这本书可以说写得相当扎实,没有水分,实打实的经验之谈。但是对于初学者可能读不出味道,有一定投资经验者肯定会看得津津有味,值得每年拿出来翻一翻。不过问题还是翻译质量一般,举个例子,序言中提到一个传奇人物“杰瑞·泰”,此人是60年代叱诧华尔街的华人投资家蔡至勇(Gerald Tsai, 1929-2008),而且他是生于上海,大学时转去美国。显然翻译并非金融界人士,不然不会犯常识性错误。
  •   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很好,可以错鉴!
  •   波顿的成功投资,是引领投资者的一本好书,从中可以学习到不一样的投资思路
  •   这本书至少主要是由波顿写的,感觉比波顿选股的那一本要强,中信出版的那一本和这本内容上差不多,但感觉这一本要好一些,如果读过彼得林奇的书,就感觉其实他们的方法还是很相近的。
  •   安东尼这本书,既精炼又实用,对投资者启发很大。比如写出安东尼波顿持股的平均期限达18个月,即一年半。
  •   在学习了一些大家之后再学,直接学波顿的投资方法则难以把握,易入歧途
  •   不如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给我的启发多,不过也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
  •   看叶檀的讲座,所以买的。安东尼波顿
  •   成功投资的两大秘诀:耐心与客观。这是中国股市目前最缺乏的。我们总是买前研究上市公司时耐心不够,持有股票阶段耐心不够,只希望股价一飞冲天。同时一旦持有股票后不能客观分析公司的好与坏,总认为自己投资的公司好,对别的公司看不上眼,这样一定会影响投资。
  •   大体上和巴菲特 彼得林奇 的观点差不多,也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吧。值得价值投资者参考
  •   不错,可以了解到著名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持股思路
  •   要想投资股票成功 需要读的一本书
  •   波顿持股平均一年零六个月,近几年受中国公司的质量和环境之罪。
  •   虽然文字不多,但全部是操作性的东西。本来做股票投资就不要求理论深湛,难在把握常识、思维清晰以及勤奋。作者都做到了。
  •   价值投资书读了几本,这本还没找到哦啊兴趣
  •   这本书,定得比较泛,适合有经验的人翻翻。

    对初学者来说,参考意义不大。应该看《聪明的投资者》。
  •   好书,我是一个初级投资者,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   比林奇的适用。
  •   成功之人必有他的成功之道!
  •   看过邓普顿的书,感觉这本书比较偏技术,是和邓普顿等人的书互为补充的。
  •   大师指点,茅塞顿开,潜心揣摩,略有感悟。
  •   讲的东西十分实在,不像好多书那样云里雾里,其实就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从书中也能看出作者为啥这样牛X了。
  •   我们小散照他的方法很难操作
  •   这是精髓, 与巴老的人惧我贪本质一样的
  •   没有讲的很详细,但是觉得说的都很有道理,很有帮助,值得一看!
  •   经验可以参考,不能照搬
  •   有些内功心法,还是被隐去了。商业机密
  •   补充阅读,对提高交易水平没帮助
  •   字太大,总字数较少,价格就高了
  •   仔细阅读第二遍
  •   但内容太简单了
  •   还是值得一读的,虽然一些理念似乎很通俗,但一些观点还是值得思考
  •   一是非常好
  •   挺不错的,值得学习!
  •   领导指定购买,证券人士阅读
  •   这本书是写给安东尼自己看的,所有的涉猎都是蜻蜓点水似得,欲讲又止。很多东西讲到了关键的地方不是写不能透露就是此处省去500字,很像是写给自己的一个经验集锦。不做推荐
    交流qq:497767776
  •   呵呵,可能是名人都要出一本书。
    这本充其量也就是一本小册子,一共可能才6-8万字,就是把笔者自己的投资习惯泛泛拟了个提纲简略展开,呵呵,不过开卷总是有益的。
    不过,可是亏了那些写长篇巨著的作者,按照字数,这本可真是抢钱了。
  •   作为投资大师,投资实战的水平很高,作为作者,写书的水平一般,不过说的都是大实话。
  •   这本书总的来说没有彼得林奇的书写的好,也没有林奇归纳的系统详细,可以一读,但似乎并没给我太深刻的印象。
  •   牛人可能是,但书写的过于抽象,语言也不生动,是对个人投资的总结式的条文,而不像是一本书。
  •   投资遇到困难,拓展一下思路.
  •   此书提供一些基金经理买股票的思路,可以看一下,拓宽自己的视野。
  •   不如看林奇的书
  •   除了一些投资业绩的罗列,整本书乏善可陈。没有内容。
  •   没有很特别的东西,不推荐看
  •   好书不会过时,经典永远有价值。
  •   比较简单,编辑松散。
  •   机械的书,相当差
  •   “作者是一个真诚的人”,该书可以让我有所感悟,从战略上而不是战术上。
    总的来说,该书可读可不读。
  •   书写得一般,当当网怎么卖旧书,
  •   一大堆废话
  •   还没看,先占个座。
  •   写的一般,行间距较大,象是凑页数
  •   不过这书很浪费纸张,行间距可以缩小很多。不绿色,不环保。
  •   读完彼德。林奇的鼓惑人心的寻找"全垒打"的自传后,这一本也属于同样类型的书 --- 通篇的1,2,3,4.....基本上都是经验之谈,没有数据支撑, 许多观点前后矛盾,你要拿它来指导你的股票操作,我劝你还是想想好了,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光环往往干扰了你的理性思维, 实际上,让波顿和林奇再做多10年,经历过千僖年前后的糟糕市场, 估计他们的曾经光芒四射的业绩会变得平淡无奇. 某种程度,英雄往往是有时势塑造, 而并非他们有多大能耐.

    实话说,我买完后有些后悔, 对这类带有某某自传的书,我已有些失望.
  •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欧洲投资大师写的书,就看林奇写得书就行了,还有德国的那位大师
  •   非常薄,主要是一些观念上的东西,具体选股就说要用富达的选股策略,哗众取宠
  •   这本书不好,忽悠人!
  •   好书,慢慢来读!!!
  •   内容通俗易懂,投资经典!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