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软考新大纲研究组 页数:664
Tag标签:无
前言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是我国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国家级“以考代评”考试,它自实施起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在2004年对软考进行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又在2009年对网络管理员考试大纲进行了重新调整,增加了一些较新的知识点,剔除了部分应用较少的知识点,并统一规范了大纲中相同知识点的描述。为了引导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最近4年连续8次的考题,按最新指定的教材《网络管理员教程,(第三版)》的篇章结构,特别编写了本书。本书特色团特色板块,激发考生兴趣。全书分为三部分:上午考试科目、下午考试科目和样卷解析。在第一、二部分组成的考眼分析中,以“考什么、怎么考”等特色板块激发考生学习兴趣,并引领考生高效复习,突出考试用书的最高境界:针对性、实用性;第三部分“样卷解析”中,提供8套模拟试卷,紧扣最新考试大纲,试卷的命题形式、考点分布、难易程度等均与真实考试相当,全面模拟真实考试,预测考点,应试导向准确。团按节细化,考点浓缩精讲。本书章节安排与指定教程同步,按节细化,即每节对应2个板块(考什么,怎么考),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更方便考生高效复习。考什么:归纳出本节的核心知识点,对考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解释与剖析。具体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对大纲中的考点进行透解,二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浓缩,使考生明白“考什么”,突出针对性;怎么考:精选出常考题型与历年真题进行解析,增强学生解题能力,使考生彻底搞清楚上节“考什么”中的内容是“怎么考”的,突出实用性。团把握方向,揭示命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近几年考题,统计出各章所占的分值和考点的分布情况,引导考生把握命题规律。团契合考试,上下午科目拆分。根据考试时上下午题型的不同,书中将上午考试科目内容与下午考试科目内容分开讲解。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最新版考试大纲,以最近 4年连续 8次考试真题为基础,结合编者多年从事命题、阅卷及培训辅导的实际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分为三篇:上午考试科目、下午考试科目和样卷解析。在上下午考试科目中,按官方指定考试教程章节编排内容,包括上午考试科目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程序语言,操作系统,系统开发和运行,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技术,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专业英语;下午考试科目的数据流图,UML分析与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C++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在样卷解析中,原创 8套高命中率押题试卷,其命题形式、考点分布、难易程度均与真实考试相当。 本书旨在通过透彻地分析考点、详尽地讲解典型考题、丰富而合理地编排样卷,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或培训班的教辅用书。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部分 上午考试科目 第1章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历年考点分布 考点分析与预测 考点1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考点2 存储系统 考点3 输入输出系统 考点4 总线系统 考点5 计算机体系结构 考点6 系统性能评测和可靠性基础 考点7 信息安全和病毒防护 第2章 程序语言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历年考点分布 考点分析与预测 考点1 程序设计语言基本概念 考点2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 考点3 文法分析 第3章 操作系统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历年考点分布 考点分析与预测 考点1 定义、分类及功能 考点2 进程管理 考点3 存储管理 考点4 设备管理 考点5 文件管理 考点6 作业管理 第4章 系统开发和运行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历年考点分布 考点分析与预测 考点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考点2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考点3 软件工具与开发环境 考点4 软件过程管理 考点5 软件质量管理 考点6 结构化分析和设计 考点7 系统设计知识 考点8 软件的测试与维护 第5章 计算机网络 第6章 多媒体 第7章 数据库技术 第8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 第9章 面向对象技术 第10章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 第11章 专业英语第2部分 下午考试科目 第12章 数据流图 第13章 UML分析与设计 第14章 数据库设计 第15章 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 第16章 C++程序设计 第17章 Java程序设计第3部分 样 卷 解 析
章节摘录
插图:还要管理诸如设备控制器、DMA控制器、中断控制器和I/0处理机(通道)等支持设备。设备管理包括各种设备分配、缓冲区管理和实际物理设备操作,通过管理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目的。2、设备分类(1)按工作特性分类存储设备:即辅助存储器,用来存储信息的设备。在物理上往往是按字符块组织的,因此也称块设备。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计算机用来接受来自外部世界信息的设备,如键盘、卡片输入机等。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加工处理好的信息送向外部世界的设备,例如屏幕、打印机、卡片输出机等。由于输入/输出设备上的信息往往是以字符为单位组织的,所以也称字符设备。(2)按使用性质分类独占设备:在一段时间内,该设备只允许一个进程独占,如行式打印机、读卡机、磁带机。共享设备:可由若干个进程同时共享的设备,例如磁盘机。虚拟设备:利用某种技术把独占设备改造成可由多个进程共享的设备。二、设备管理采用的相关缓冲技术1、通道技术引入通道的目的是使数据的传输独立于CPU,使CPU从繁琐的I/0工作中解脱出来。设置通道后,CPU只需向通道发出I/0命令,通道收到命令后,从主存中取出本次I/0要执行的通道程序并执行,仅当通道完成了I/0任务后,才向CPIT发出中断信号。根据信息交换方式的不同,将通道分为字节多路通道、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三类。由于通道价格昂贵,导致计算机系统中的通道数是有限的,这往往会成为输入输出的“瓶颈”问题。一个单通路的I/O系统中主存和设备之间只有一条通路。一旦某通道被设备占用,即使另一通道空闲,连接该通道的其他设备也只有等待。解决“瓶颈”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设备到主机之间的通路,使得主存和设备之间有两条以上的通路。2、DMA技术直接主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是指数据在主存与I/0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即在主存与I/0设备间传送一个数据块的过程中,不需要CPU的任何干涉,只需要CPIJ在过程开始启动(即向设备发出“传送一块数据”的命令)与过程结束(CPU叠过轮询或中断得知过程是否结束和下次操作是否准备就绪)时的处理,实际操作由DMA硬件直接执行完成,CPU在此传送过程中可做别的事情。3、缓冲技术缓冲技术可提高外设利用率,尽可能使外设处于忙状态。缓冲技术可以采用硬件缓冲和软件缓冲。硬件缓冲是利用专门的硬件寄存器作为缓冲,软件缓冲是通过操作系统来管理的。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缓和CPU与I/0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编辑推荐
《软件设计师考试考眼分析与样卷解析(2010年考试专用)》:强化辅导,真题精解,专家答疑。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秶(水平)考试。全面反映新大纲:在参考和分析历年考试试题的基础上,参考最新版的考试大纲,对其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细化和深化,精解考点,浓缩知识点,让考生彻底明白每一个知识点都在“考什么”。试题最新最全:将2006-2009共8次考试的试题一网打尽,对照考点分析讲解,让考生掌握考试方法、试题形式,了解试题的深度、广度和内容的分布,让考生彻底摸清每一个考点都是“如何考”的。特别制作考频统计表:按章统计最近4年8次考试的试题分布频率,高度概括考试要点和出题形式,方便考生归纳、总结、记忆。提供8套原创超级模拟试卷:考点分布、难度、题型与考试相当,并给出分析解答,适合考生自测、热身、考前冲刺训练。名师亲授解题技巧:强化辅导侧重于知识层次的梳理和考试重点的介绍,考题精解则侧重于考核要点的分析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掌握,让考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