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杨丽红 主编 页数:268
前言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经济地理学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物流业企业的重视。物流经济学逐渐成为研究物流生产布局、发展条件和规律的学科。 2l世纪,“谁掌握了物流和配送,谁就掌握了市场”,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人们新的共识。 物流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交通运输、物资仓储、包装流通、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等活动的内在联系;物流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对于企业加强流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的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物流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包括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的布局、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的分析,运输枢纽和经济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与城市有关联的研究课题,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商业活动的积极变化等。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各经济中心联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已成为物流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物流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物流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一个专门的学科。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等途经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到40年代末,10多所大学的地理系内开始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技术学派影响较广泛。
内容概要
本书分12章,主要内容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我国物流业基本状况,农业物流地理,轻工业物流地理,重化工业物流地理,商业物流地理,交通运输业物流地理,港、澳、台物流地理,国际物流,国际海运布局,国际航空运输以及国际多式联运及陆路运输,每章配有习 题。 本书为“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可作为大专院校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师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各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3版序第2版序前言第一章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第二节 我国的人力资源条件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我国物流业基本状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物流基础设施 第三节 我国物流发展概况 第四节 当前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农业物流地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农业作物 第三节 物流与农业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轻工业物流地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纺织工业 第三节 食品工业 第四节 造纸工业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工业 第六节 物流与轻工业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重化工业物流地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能源工业 第三节 冶金工业 第四节 建筑材料工业 第五节 化学工业 第六节 机械工业 第七节 电子工业 第八节 物流与重化工业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商业物流地理 第一节 商业的布局 第二节 商业中心 第三节 商品流向规律 第四节 商业与物流 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交通运输业物流地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铁路运输 第三节 公路运输 第四节 水路运输 第五节 航空运输 第六节 管道运输 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港、澳、台物流地理 第一节 香港物流地理 第二节 澳门物流地理 第三节 台湾省物流地理 复习思考题第九章 国际物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物流运输 第三节 国际物流地理基础 第四节 区域经济 第五节 世界主要资源分布 复习思考题第十章 国际海运布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航区 第三节 世界主要海峡和运河 第四节 海上运输航线分布 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 国际航空运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航空运输区划分 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 国际多式联运及陆路运输 第一节 国际多式联运 第二节 国际铁路运输 第三节 国际公路运输 第四节 国际管道运输 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生产力布局的条件包括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位于北半球,在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 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4分),最南境在广东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度51分),南北延伸5500公里,跨纬度约50度。 由于纬度不同,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差别很大。由此导致辐射能和温度的差异。从南到北,全国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南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北温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6个温度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者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如图1-1所示。又因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夏季风的影响,夏半年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特别是占全国面积26%的亚热带地区温度高而降水丰沛,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与常绿阔叶林,适宜种植水稻和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这与欧亚大陆西部同纬度地区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降水稀少的荒漠景观迥然不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