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需而变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Peter Merholz,Brandon Schauer,David Verba,Todd Wilkens  页数:123  译者:吴隽辰  
Tag标签:无  

前言

  预测未来从来都不简单纵观人类的大部分历史,如果你宣称自己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别人要么会觉得你天赋异禀,要么觉得你是个疯子。这取决于你的行为态度以及人们的世界观。如果预言实现了,那么你将成为英雄;如果没有,那么你将受到蔑视和冷落。所以人们对待自己的预言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当然了,有些事物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预测。潮起潮落,春去春来。但人们最大的兴趣并不在于预测这些事物上,不是吗?人们关注是那些并不容易做出的预测。从股市的涨跌到新技术的社会影响,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现象,我们难以辨明其背后的本质。  相应地,我们创造了各种系统,它们的首要卖点就是具有抵抗变化的能力。学校、政府、各种社会机构,在某种意义上,大部分我们称之为“现代文明”的事物都为应对意外变化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缓冲。离开了这些系统和它们所提供的稳定能力,我们很难相信150年来世界会发展得如此之快。  然而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在商业世界中更明显地依赖于这样的系统。企业总是在寻找能够在商业过程中减少未知因素的方法。比如通过业务系统来使效率最优化。比如投资于销售和营销系统来保持高水准的用户需求。在这个竞争环境中,企业在寻找一种能够不受变化影响的商业模式。  对产品和服务的创建者来说,压力尤其巨大。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提供易被人们接受的产品日益困难。变化的加速也阻碍着对未来的预测。  预测未来从来没有简单过,但也没有变得更困难。我们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内在的驱动力也变得难以捉摸。

内容概要

要在当今不断变化、不可预知的市场中获得成功,企业需要重新全面地考虑、架构自己的战略。企业需要从用户体验开始,从外而内地思考,而抛弃从内而外的研发方式。这是一种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能够将那些还在市场环境中挣扎的公司转变为创新、敏捷并且在商业上成功的组织。  企业需要一系列新的竞争力:  定性的用户研究:了解用户行为和动机。  开放的设计流程:将新创意转化为优秀用户体验。  敏捷的技术实现:抛弃纸上谈兵,为使更多人能提供想法而快速创建原型。  在本书中,Adaptive Path,一家领先的体验战略和设计公司,完整地讲述了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用户体验来塑造自己的产品研发流程。

作者简介

摩霍兹(Merholz,p),Adaptive Path由一群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专家组成,2001年成立于旧金山。他们与各行业的创新者、领导者协同工作,其中不乏众多财富500强企业。通过咨询、培训、活动、研究和开发,Adaptive Path在用户体验相关领域中不断探索、延伸。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产品=体验第2章 体验=战略第3章 理解人们的新方式第4章 抓住复杂性。培养同理心第5章 停止设计“产品第6章 设计竞争力第7章 敏捷方法第8章 不确定的世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产品=体验  对全球所有企业来讲,现在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这里特意用了“决定性”这个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变的十字路口,哪一条路才能将企业与用户绑在一起?全球化、集装箱化、数字化,都是这个转变的众多原因之一,这些新兴力量正让那些不知如何应对的企业惊慌失措。效率论、最优化、准时生产方式(JIT)、闪电式营销、外包,这些过时的工具和方法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为企业创造利润或竞争优势。  彻底地转变你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在这个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一旦你不再把产品购买者当成最终使用者,而把他们当成一般人,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充满商机的世界——遍地是等待满足的需求和期望。  然后就是抓住这些商机。企业不应该只单纯考虑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应该采取一种以系统为导向的思维,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此外,为了不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企业必须把设计融入到自己标准工作实践中去,形成自己的设计竞争力。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雇佣设计师,但至少理解和重视这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非常关键,而这些通常是设计师所具备的。  当然,这样还没有结束。企业还需要提供产品和服务。对超长的研发周期来说,现实太不确定了。当一个产品最终发布时,这个世界通常已经进步了。所以企业需要脱离繁重的技术和工程方法,拥抱变化,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来研发产品和服务。  在本书中,我们将分享在行业趋势观察中了解到的、并在AdaptiVe Path指导我们工作的知识。但开始之前,先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诞生(虽然故事中并没有涉及电子)。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促使你深刻思考。这是好事情。你可能不能比其他人做的更多或投入更多,但是,你肯定可以比他们思考更多。如今,这就是制胜法宝。”  ——SETH GODIN  “用户不会理会你的创新。他们只想要快乐、满意。我们可以从Adaptive Path身上学习到一种热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用户关注的,不论未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作者  “醒醒吧,商业的未来不是空中飞车或机器仆人。创造未来,在于改变你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把本书作为你的指南吧。”  ——Jeffrey Veen Google设计经理  “本书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以及富有深意的例子和值得回味的词句,讲述了复杂、有挑战性的想法。本书权威、灵活,亦是作者所赞美的体验的一个实例。无论你是谁,本书将改变你对设计的理解。”  ——Michael Bierut Pentagram合伙人 《79 Short Essays on Design》作者  “本书中谈到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类型产品的设计,尤其适用于快速发展的Web领域。以前,一个软件一次设计后可以几年更新一次。现在软件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流程、一项动态的服务,并包含了与用户的互动。Web 2.0设计的本质就是提供一个动态的框架让用户发挥集体的智慧。软件活了起来。本书将教授这种新时代设计所需要的思想。”  ——Tim OReilly OReilly Media创始人与出版人

编辑推荐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一书为瞬息万变的世界提供伟大的产品和服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应需而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用户不会理会你的创新。他们只想要快乐、满意。我们可以从Adaptive Path身上学习到一种热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用户关注的,不论未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   本书核心的体验设计理念,是对各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计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结合在传媒业的具体工作,很受启发。
  •   非常务实产品设计书籍,通俗易懂相比很多形而上学的学院派设计理论,实在是好的太多了
  •   看了一部分,总的来说,书中讲的例子,大都围绕4个字——应需而变,要是细细研究案例,还是有价值的
  •   让你真正了解设计的含义与能量,并指出一道与以往设计概念不一样的灵光,教你心生顿悟!
  •   这本书精确地对应我的口味,让人把那一丁点精华的智慧深深地植入内心,时时有益,处处可用……
  •   比想象的薄,内容不错。主要是传达了一种思想。
  •   书比较薄,内容讲的比较泛~没事的时候随便翻翻就成~
  •   概念很噱头,内容很单薄
  •   如题就是纸质有点不好不过这么便宜也可以啦
  •   不太好全篇只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设计很重要仅此而已
  •   贵了,很薄的一本书,内容泛泛而谈,对资深人士没什么用,对刚入门的还行
  •   很多纯文的理论思想,比较大,但参考性不强,建议不适合真正学的人。
  •   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有点失望
  •     ——想了解世界上最好的UX工作室Adaptive Path吗?
       那你不要错过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
      ——Adaptive Path的设计师们
      
      其中一个光头Peter来公司做他们做的项目的发表时
      拿着刚刚上市不久的Iphone4 控制着大屏幕上的内容
      边讲边用食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
      惊讶全场
      
      想来那是2010年夏天的事情了
      
      
      
      2年后的我 再次翻看专业书
       一刹那顿悟
      
      课上的内容在脑中回旋
      老师的话语在耳边回响
      
      不要急 顺其自然
      曾经的自己是那么对交互设计的恐慌
      而今再次捧起这本书
      才知长大了
      
      2012.4.20 1:20pm
       FEIT 怀着激动的心情
       半年没写书评了
  •     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做的是餐馆设计流程。基本思路是,根据现有的餐厅风格特征进行整理分析概括,得出什么特征定位的餐厅,适合用什么元素和风格。然后设计师在得到客户需求之后,根据要求,列表查询,设计的基本定位即刻一目了然。
      
      当时的结果自认为还挺满意,起码可以自圆其说。在这之后,我又有了这样一个理想,就是希望能够制定一套体系用以用户的生活方式分析,将所有的日常生活相关行为习惯用一个量表来归纳总结。这样,无论什么产品,在调研的时候就有了精准的依据。一切面对问题时候的混乱,全部都能由一套数值量化分析。这个想法的来源是那时候并不懂得真正的用户研究方法,所以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总是希望又一个精准的工具来丈量。这个idea也被我写进了当时硕士申请的研究计划当中,并自觉很有创意又实用。
      
      出来了之后,开始系统学习用户研究方法,才感叹:哎,那当时的个点子是不是被人鄙视死了?当我第一次和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候,总是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我“希望的答案”。相反,意想不到的占了许多。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生活的复杂性,远远不能用一个固定范式来总结,哪怕你在之前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能性。然而,我一点也不为之前的犯错而沮丧,相反,我开始无比热衷于用户研究。内容的混乱与结果的不可把握,恰恰是用户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地方。当那些隐而未现的实事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这种愉快无可比拟。
      
      《应需而变》这本书干货不多,难以即学即用。坦白说,中译本质量并不理想,读起来很费劲。如果说这本书的价值,就是提醒所有设计师和企业家这样一个事实,用那些呆板的方式,你永远无法把握真相,你总是遗漏重点。要学会直面混乱,只有当你去用你的大脑而不是固定的范式去直面你的问题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看清的本质。当你看到那些未曾预料的事实时,你不会觉得难以相信,相反,你的直觉会告诉你:是的,就是这样!
  •     全本书的价值其实只看最后一章就够了:在信息快速发展和不可预知的当今世界,仅仅依靠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和提升无法保持持久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专注于产品和用户,深入用户研究及情景、意境等研究,并提炼出产品原则应用于产品,并可用敏捷的方法,来保障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原型验证。才能保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其余部分都是啰啰嗦嗦的废话。
      
      书的翻译也很一般,只能说保证语句的畅通,根本没考虑国人的语句阅读习惯。对于大肆的表达用户体验的主题书籍来说,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
      
      书的目录、章节题目以及TAB题目设置都含义不明确,没有提炼出核心含义,很迷糊读者。
      
      全书只表达了一个用几百字就能表述清楚的理念。其余部分都是阐述一些相关观点,而且混乱,不够明确。
  •     不知道是原书的表述就是这样还未点到就止,还是译者翻译上语句的问题,总是让人有一种不够酣畅的感觉。
      
      不过此书的翻译上确实还有些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作为设计书籍匮乏和偏主观的特点,确实需要更多这样的译者来帮助分享更多有用的知识。
      
      这本书是在飞机上来回的两个航程上看完的,看完了之后不知道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也许本人愚钝,没有设计的慧根吧。
      
      所以,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想去看原版。
  •     这本书还是挺受用的。很薄,做设计、产品的不妨看看。句句有力。
      
      
      ——“要学会同理心,真正的理解用户。”
      ——"真实的体会到用户使用软件时的情景,给出一个漂亮、互补、完美的解决方案。"
      ——"手机、Web、客户端不同层面的合理分工可以让每一个接触点发挥优势,去掉不合适的功能来避免挫折。"
  •     书比较薄,内容还算不错,就是一些地方的翻译不是很白话,让人不易读懂。
      书中重点强调了设计要作为公司战略,设计要以用户体验为主。
      感觉本书主要讲了理念,实操和实例较少,不易执行和操作。到是适合开拓思路,拓展视野,其中柯达和苹果的例子较多,也较有代表性,值得看看。
      马上读到最后一章了,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和没太读懂的失落感并存。在读完后,需要重新回顾总结一下,否则书就白读了,呵呵。
      
  •     外国人写的书,逻辑思维方式和大纲完全不遵循中国人思维,不过看后用Mindject进行整理,发觉还是有些料的。
      核心:企业竞争力是用户需求研究、设计、敏捷的技术开发。
      围绕核心进行阐述,其中不乏绵羊理论、同理心、人因、经济理性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评估式研究与生产式研究的差异等专业名词的讲解。如同标题,应需而变,需求不可多不可少,不可大不可小,不可肆意增加或减少,要根据核心用户,核心人群的需求进行调整,根据市场反馈的情况,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框架结构,调整流程,调整方法,调整模式,调整时间和计划等。
      
      好的产品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的系统。不仅仅是仅仅关乎于产品,还与公司战略,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
      
      PM必读!
  •      最近在做产品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带着问题重读了《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最初买回来被我草率的定性为一本将其他产品书籍内容简单拼凑而成的书,可以说书中的概念在很多其他的书中都有说明和体现,而且书中内容粗看比较偏理论,没有实质的内容。
      
       这次我带着几个目前遇到的问题重读了这本书。
      
       1、 如何能够准确的把握用户的需求?
       2、 用户体验在产品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有哪些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成功?
      
       这些问题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和《Don't Make me Think》不同,本书将用户体验设计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如果说Don't Make me Think交给了我们具体的方法,本书则教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意义。
      
       书中提到,技术、成本和特性在大多数行业不能成为永久的竞争力,只有持续不断地给用户带来“哦喔”的体验才是产品成功之道。“哦喔”的用户体验来自于设计师走到用户中间,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和更好的体验方式。让我们回顾一下Apple的产品,每当苹果推出新的产品总能让用户不由得感慨:“原来还可以这样!!”,于是Apple的产品总是让我们如此的期待,期待下一次的惊喜。虽然Apple的模仿者越来越多,而我们相信Apple总会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Apple通过持续给用户带来“哦喔”的惊叹,最终将Apple推向了顶峰。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360掌舵人周鸿祎最近一直在谈的“微创新”,说到底也是持续改善用户体验的过程,不断通过小的、快速的、符合目标用户群特点的创新,逐渐形成产品的竞争力。360安全卫士就是最好的例子。最近开机后360都会提示我的电脑开机速度打败了全国百分之多少的用户,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微创新”。
      
       通过阅读《应需而变》还让我意识到了两个问题:
      
       如何真正发现用户的需求?培养产品团队的同理心,走到用户的使用环境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通过不断的和用户互动和反馈,发现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创新。
      
       如何将敏捷开发真正应用于产品研发过程?书中提到了“快速失败法”,90%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通过的快速的构建原型,尽早的获取目标用户群的反馈显得尤为重要。敏捷开发过程中因为迭代周期很短,所以允许更多的尝试,尝试的越多创造出卓越产品的机会就越大。
  •     今天读完了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总体受用还是很大的,用户体验,做有用的创新,真是的是让我对于如何理解用户,以及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或者如何进行产品上的创意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     完整版请看
      http://www.uegeek.com/ue/note_subject_to_change
      
      1 产品=体验
      
      彻底地转变你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
      设计作为一种活动,包含以下要素:
      同理心
      解决问题
      思维能力和原型能力
      发现可选方案
      
      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特性来吸引用户,还必须真实、深刻地了解用户和他们的能力、需求、期望。
      
      
      乔帮主的“技术-特性(产品)-体验”产品进化论确实经典。一项新技术,能让一家企业在市场上立足,但是技术可以被扩散和学习,更新换代很快,竞争对手终究会模仿。随后,如果将技术“变现”成为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具体feature(特性),可以在日渐成熟的市场中保有竞争力。但是特性同样易于模仿和复制。只有能为用户提供独特体验的产品,才能牢牢抓住用户和市场。
      
      
      
      2 体验=战略
      
      “体验”是在这些要素中出现的:
      动机:人们为什么会使用你的产品,希望从中得到什么
      期望:根据经验对事物怎样运行进行联想
      能力:对产品怎样形成认知以及实际上怎样交互
      沉浸:怎样长时间使用产品
      文化:一些规范框架、行为方式,以及信任机制
      
      战略是权衡──有目的地选择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策略。战略是懂得取舍──这样才能在某些方面优于对手。
      
      战略,其实就是事先对已见之事和未知之数进行的思考,以做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决策,从而达到某些目的。因为已见(例如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竞争对手的尝试),所以总想着拿来主义,只要做到人有我优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未知,所以想起来都是可做的,很简单、很美好、很激动。但是,战略最困难的不是知道“可以做什么”,而是明白“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能做但不去做什么”。从来没有一个产品能讨地球上每个人的欢心,尤其当门户模式日渐式微,随web2.0和长尾呼啸而来的碎片化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战略的本质——先“舍”后“得” 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无数选择的诱惑下保持专注,才能笑到最后。
      
      “创造那种值得在营销中放第一位的产品和服务”── Seth Godin
      必须不断问自己:“如何针对重点用户的重点需求提供一种独特的价值?”
      功能的对抗不是一种战略,而是同化,抹平与对手之间的差异。就像是竞争对手在设计你的产品一样。没有可识别的差异,体验将变得平庸。
      
      体验战略本质上是一种愿景,表达的是期望用户能拥有的体验。
      体验战略由外而内通过用户的动机、行为和情境来引导产品、服务或者系统开发,最终满足人们的期望。
      
      
      
      3 理解人们的新方式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的用户:
      1)他们是谁?——识别目标用户
      2)他们的任务、目标、偏好?——深入了解目标和需求
      3)他们有怎样的行为?需要怎样的激励?——探究行为模式,更好地进行引导和设计交互过程
      一旦有了任务、目标和偏好,就有了讨论行为、动机和意义的机会。我们应该从本质上去理解是什么在驱动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下做特定的事。
      
      
      
      4 抓住复杂性 培养同理心
      
      “研究报告的效果与它的厚度成反比”
      真正有效的研究工作必需具备可行性和持久性。
      
      1.混合使用多种方法:通过定性研究获得一个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可通过问卷来考量行为和态度的普遍性。
      2.将研究整合入设计流程:让企业员工对研究信任。让其他人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是最好的能培养同理心的方式。
      3.创建真正有用的交付物:如persona。让沟通变得高效并促进同理心的培养。
      4.制作原型:如故事板、概念图或者功能运作系统等。
      5 停止设计“产品”
      
      “停止设计产品”,意思是不要仅仅提供feature,不要仅仅提供满足一个或几个具体需求的产品,而应该去思考:怎样才能使用户离不开我们的产品?如果我们提供的是垄断性质的必需品,又或者完全没有人能够提供比我们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没有任何形式的替代品,那么我们就不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残酷,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找不对方向。
      
      人们想达成什么目的?这种活动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针对这些期望,我能如何传达?
      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到底怎么才能将用户固化下来,成为产品的“粉丝”呢?
      例一:M记
      ○持续满足具体需求:吃汉堡薯条能填饱肚子~
      ○提供良好的体验:干净的环境、高效的服务,无营养但味道还行的食物~
      ○形成情感依赖:看到大大的“M”字、看到红黄色的经典搭配、看到麦当劳叔叔,就能勾起小时候去M记过生日的回忆~
      ○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忙碌而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过健康绿色的生活,去M记将就将就吧~
      .
      .
      例二:苹果
      苹果的例子就更经典了。乔帮主打造了一个数字媒体生态系统,从设备到软件,从产品到服务,从设计到体验,目标用户大抵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数字消费品可以从三大在线商店获得,媒体管理由通过iTunes高效完成,而iTunes让iPod、iPhone等保持简单优雅。
      将整个产品or服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各个部分有定义好的相对窄的功能,保持在某一个领域的专注。带有食物链上下游关系特征的产品线一旦形成,系统的效应就能显现出来。当然,并不是说系统中所有部分都需要自己创建,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所处生态系统中的一环。
      
      
      
      
      6 设计竞争力
      
      优秀的体验需要系统性协调。优秀体验面临的最大障碍可能很简单:
      1.新的:找到旧问题的新解决办法
      2.足够吸引人,合人心意而不仅仅是新奇
      3.与众不同且难以模仿
      优秀用户体验的核心:为真实用户需求提供一种有差异化的协调系统。
      SPARC计划: See─Plan─Act─Refine─Communicate
      体验,最终是存在于用户的意识中,是一种对与企业交互的主观感受。
      
      
      
      
      7 敏捷方法
      
      瀑布模型不够敏捷。提前准确了解项目的所有需要,通常是不可能的。
      准确、恰当地完成原型,是敏捷方法成功的关键。
      
      
      
      
      8 不确定的世界
      
      形成一种创新的、敏捷的及专注与体验的方法,是关键的商业实践。
      持续不断地设想出可能性和将新创意融入体验,是保证领先的秘诀。
  •     书买了一段时间了,太忙没时间看。今天花了一天看完。感觉很一般。
      
      “以体验为导向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提高到战略层面并系统化。”
      “好的体验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实现。系统协调、把握核心、快速迭代等是好的方法。”
      就那这么两句话,花了一本书反复强调。
      
      理论书不可操作我能理解,但是论述那么空洞重复,例子那么单薄的我还是不能接受。
      
  •     公司内部的工作论坛讨论这本书,想到自己现在公司的工作感受,有感回帖了下面的内容,现在此备份一下。
      
      --------分割线-------------------
      
      这本书买了已经快两年了,书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
        
      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些年看的设计的书,比单纯技术的书多得多,看多了觉得都差不多,觉得设计是种心理行为,而不是用技术可以解答的问题,技术只是设计的辅助。
        
      同样,觉得设计也没有真正的金科玉律,所需要的是思维的与时俱进(或者可以说是与用户俱进)和转变,而不是停留和固守某种的流程和制度格式。
        
      我进入□□的时间还很短,在这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印象就是大家每每做什么是都在讲用户体验,然而做的产品却让人感觉还不到能奢谈用户体验的时候。
        
      用户体验是一个舶来词,在这个词被普及前,不同公司的不同的开发项目其实就已经在遵循各自的习惯和规则,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就像一个产品,开发前期就要考虑好要能提供计划所需的内容、以及内容的管理、后续内容的扩展、内容的各类使用统计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基本的工作,能保证内容的无缝输出,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再怎么让用户更好阅读,更好使用的话题。
        
      而且,用户体验也不是单指怎么样在功能上去符合用户的习惯,还包括要去理解用户,去了解用户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上,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挖掘去分析的,也是可以通过技术方法去收集用户平时的阅读和使用习惯的,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可以归纳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一个好的产品团队或开发团队总是会及时补充新的人员,其中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人力的缺少,而是需要补充新的思维。思维的火花需要碰撞才能产生,新进人员总是能带来其经历中的不同的做事方法和思考方式,这在平时的团队工作中是非常有益的。一个固定的团队总会形成一种相溶的固定的思维,这样的思维理解方式,在通常的感官认知中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是具有片面性的,而且团队思维是需要转变的,而转变的力量通常是来自外界,而不是内部,因为内部的惰性是比较难克服的一块巨石。
        
      团队还有两种力量,同化和排斥。新的加入者,如果不是一个有着强大火花的人,内心的火花很容易被熄灭,很容易被同化。而如果新加入者的火花太强大,则也很容易烧到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没有处理好就容易被排斥出团队。要即能相溶,而又不被同化,或许,无论对新加入人员,还是原团队人员,都是需要改变。
        
      我想应需而变,也不只是谈设计而已。我是觉得,□□是具体很强同化力的企业,□□的很多行事方式也已经是固定成比较难改变的流程、繁冗的流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计和产品的快速推进的期望。应需而变,如果能带来一种力量,那就需要从技术、产品开始,从我们每人自身开始,应需应时而变。这样一种变化,比起设计的改变,产品的改变,或许要重要很多。
  •     真的非常感谢译者,让国内的设计师能很快地了解业内翘楚对设计的深入思考. 但是翻译的质量实在是急需提高,很多句子翻译的不通或者太拗口.按'信,达,雅'的标准,可能只达到了60%的'信',有些宝贵的经验之谈被淹没在糟糕的翻译文字中了.
      
      读完后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购买的原版的想法.
  •     感兴趣的是里面的故事,比如关于柯达的故事,一个小产品在大模式里所起到的作用。理论的部分感觉比较无趣,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希望读第二遍时可以有新的发现。
  •     这是一本自我读了[Don't make me think]之后,又让我心情有点沸腾的书。可能是译者与我同为射手座的关系。它让我从他的译文中我找到了共鸣。
      
      此书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用户体验对于设计的重要性。而用户是由各色各样具有不同特质的人构成,他们不但具有形形色色的标签,而且他们也是处于不停得变化状态中的。
      
      这个世界处于瞬息万变,所以设计本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将用户体验上升到战略范畴,那也许也是一件更困难的事了,何况还要将这一新兴战略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来实施。我想,至少中国式的企业很难做到。但情况总会在变化的,谁知道呢。
      
      新兴的战略与传统战略的结合,应该也是变化的一种。
      
      本书的很多章节的段落有价值让你铭记于心,所以我将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而不是书架上,以便于我随时能把它找出来回味。不但可以回味它的一些观点,还有它的一些故事。
  •     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薄。这比我预想的少了份厚重。当我这几天断断续续抽空读完了此书后却也觉得这薄得合理。因为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很快,难得有人能有非常多的时间用来读书。这本书却减少了我在阅读时的心理压力。简洁的目录,扁平的内容,轻松得如同在读一个人的博客。没有复杂的目录结构,标题前也没有类似于“2.1.3”这种序号。没有那么严谨的结构,就意味着我可以随意的去阅读其中某一段我所感兴趣的内容。很显然,作者为这本书设计了轻松的阅读体验。
      
      本书虽然是讲设计,但是与一般的设计类书不同,这本书并没有立足于阐述设计工作应该怎么做。而是一本启发读者应如何思考的书。这不是一本工作指导手册,他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工作,但是却开启我们应如何创新的思想。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没有一定的成功秘诀。一切都在不断演变,时代在变、用户在变、需求也在变,正如本书的书名《应需而变》,而变也必须有所依据,失了依据的变只会加速失败。那么变的依据是什么?就是“需”。唯有应需而变,这“变”才有了依据才有了根本。而“需”又是那么清晰明确吗?我看未必。人的大脑是非常特别,因为人可以想像,但是也容易产生假相。光凭着想像“需”容易陷入虚假的想像之中。很多时候只有发生了我们才知道真正“需”是什么,所以我们要模拟、仿真、预设一个情境,通过在这些模拟、仿真、假设的情境中我们提前去认识“需”。在本书中也列举了很多成功或是失败了的例子,并且指出成功者的成功是因为关注了什么,失败者又是忽略了什么。这多少让阅读本书的我感觉不至于那么浮于理论。
      
      译者说这本书是被划分到“管理”一类,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划分到管理类也不无道理。作者写这本书并非是站在一个设计师位置,而是从企业竞争角度去写这本书,可以说这本书相对更适合管理层来阅读。本书经常提到竞争核心、竞争战略、竞争优势,这让我觉得本书的作者像是是迈克·波特的学生或是FANS。本书也是在把设计的重要性提升,在本书中提出,设计不只是设计师的工作,设计应该是全民参与的。这让我想起诺基亚的内部管理,前几年看过一个关于诺基亚的片子,片中说诺基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司,公司里的设计工作并不专属于设计部门,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文员,只要他有一个好创意同样可以参与设计并负责带领一个团队去实现这个创意。所以本书中也提出:设计作为企业竞争力。
      
      看本书需要放开自己的思想去接纳这本书,由于视角不同可能会觉得某些地方有点生涩,但是不妨以此为起点让自己换个角度去理解一下设计。
      
      
  •     It'san Experience Time!
      
      正如《长尾》中所说,数字时代是一个物质过剩的富足时代,在这个时代,世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产品的——摸得着的产品、摸不着的产品,现实中的产品、网络上的产品……
      
      
      
      这个时代打破了经济学原理“万物稀缺”的假设,更多的“可选项”让人们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人们抛弃一样东西不是因为他们没用,而是他们不好用,而在人们在抛弃这种东西之后,能很快找到比它好用的替代品。
      
      
      
      以手机为例。当今世上,能实现打电话、发短信、听MP3、看视频、照相功能的手机比比皆是,而人们经常使用只有一部手机。人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手机成为自己的“爱机”呢?答案很明显,自然是用得爽而且不贵的。当人们发现使用得不爽的时候,他们就会抛弃旧爱去寻找更好用的新欢。比如当年很流行的索爱K700C,它的“高抛弃率”就来源于它的功能按键——它的方向按键实在是太不好用了!让人每次着急发短信的时候就有想抛弃她的冲动!而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让人们在抛弃之前脑海里已经有了许多替代品。
      
      
      
      
      
      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两种功能相似的产品是存在很强的排他性的。因此,产品的“易用性”就成了决定产品输赢的关键。什么样的产品才具有易用性呢?试想一下你自己的例子,什么样的网站你觉得舒服?界面友好、布局合理,你想要的信息你能很快找到,你想用的按键在你熟悉的地方,一看图标就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对吗?
      
      
      或许现在你悟出了什么产品才是易用的了——能将人过去的经验(experience)和现在的操作联系起来的产品是易用的。或许你使用过类似产品,这种经验让你对现在的产品能很快上手,所以你才会觉得“易用”。
      
      
      在Adaptive Path出的Subject to Change一书中,作者们引用了柯达发家的故事,柯达的发迹正是赢在了“易用”上:pull/turn/press,三个人们经常使用的动作就能拍摄出一幅照片,与同时代笨重繁琐的摄像设备相比,如此简单的操作能不让人心动吗?
      
      
      大家可能疑惑,这和用户体验有什么关系?用户体验的目的之一是让可用的东西变得有用且易于使用。用户体验的“体验”就是experience,这里的experience既是用户的过去的经验,又是用户通过过去的经验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体验。其实,所谓用户体验只不过是他们过去的经验的移情(empathy)而已。
      
      
      不过,今天先不讨论这个(书里有讨论)我们只需要知道,现在是一个EXPERIENCE主导产品的时代!
  •   严重同意。此书就是用一大堆啰嗦的语言,去表达一两个观点。章节、段落等设置大大违背了本书表达的观点。而且翻译的生硬和纯文字的堆积更是让读者无所适从。
  •   我想应需而变,也不只是谈设计而已。
  •   嗯,我在遣词造句方面是不太好。特别是此书的后半部分,多谢指责。(原版应该还在我电脑上,不过按理似乎不便于分享出来...)
  •   呵呵,没有指责的意思. 这本书的中文版能够面世,对国内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如何从企业文化/战略的层面考量设计行为,目前在国内还鲜有让人信服的论述.
    我对译者首先是敬佩与感谢,然后是希望能更上层楼,继续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期待你的下一本书.
  •   遣词造句方面不cuo?
  •   理论部分的翻译确实比较有难度 :)
  •   呵呵,没想到译者给我回复
  •   感谢zhenzhi :)
    最初我想翻译一本设计书,期望重点在于设计方法上,结果偏向了设计理念,甚至于比设计理念还要高一些。
  •   @JUNCHEN 不用客气
    昨天晚上我去朋友家里和朋友又谈及这本书,重新回过头来再去咀嚼的时候越来越觉得有意思,不立足于设计方法反给人更多的空间去想像和创新,如果我们只用一种方式方法去设计更容易把读者带入死角。开启思想远比指导操作更为重要。
  •   占位。
  •   啊,这本书值得看吗?
    有讲到如何跟随着需求变化吗?
  •   这本书我三年前看的~~~已经不记得许多细节了~但是感觉上是一本比较抽象宏观的书~~能让人从历史深度和行业的广度思考问题~~但绝不是那种具体操作型,教人如何去变化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