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赵英勋 编 页数:299
前言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运用维修人才缺口80万。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汽车维修人才和汽车管理人才等。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是其中的项目之一。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职教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而教材建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适应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召集了全国20多所院校的骨干教师,于2007年6月在广东省韶关大学组织召开“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技能型教育规划教材”研讨会,确定了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计划,并于2007年8月在湖南长沙召开“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技能型教育规划教材”主编会,讨论并通过了本套教材的编写大纲。 本套教材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更加实用、更加科学、更加新颖”为编写原则,旨在探索课堂与实训的一体化,并具有如下特点: 1.教材编写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实践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思想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技能训练面向岗位需求,注重结合汽车后市场服务岗位群和维修岗位群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使学生学完每一本教材后,都能获得该教材所对应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反映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成果。 2.教材结构体系:根据职业工作需求,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新模式构建新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系统性与模块化有机融合,方便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实验条件剪裁选用。 3.教材内容组织:精选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以我国保有量较大的轿车为典型,注意介绍汽车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加强“实训项目”内容的编写,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内容安排采用实例引导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教材编排形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由浅入深,深浅适度,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一章均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给出复习思考题,使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此外,为构建立体化教材,方便教师和学生学习,本套教材配备了实训指导光盘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实训指导光盘的内容为实训项目的规范性操作录像和相关资料,附在教材中;多媒体教学课件专供任课教师采用,可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和中国科技金书网免费下载。 虽然本套教材的各参编院校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限于认识水平和工作经历,教材中难免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汽车运用技术》是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技能型教育规划教材,主要内容有: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更新、汽车购置、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 《汽车运用技术》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汽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内容上加强了对汽车运用理论和实践程度的把握,力求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配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训项目和复习思考题。 《汽车运用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汽车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汽车运用、交通管理、车辆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1章 汽车使用性能1.1 汽车动力性1.1.1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1.1.2 汽车行驶原理1.1.3 汽车动力性分析1.1.4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1.1.5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与评价1.2 汽车燃油经济性1.2.1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1.2.2 汽车燃油经济特性1.2.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1.2.4 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及限值1.3 汽车制动性1.3.1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1.3.2 汽车制动性分析1.3.3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1.3.4 汽车制动性检测及标准1.4 汽车操纵稳定性1.4.1 汽车行驶稳定性1.4.2 汽车转向特性1.4.3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1.5 汽车行驶平顺性1.5.1 汽车振动与人体反应1.5.2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1.5.3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1.6 汽车通过性1.6.1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1.6.2 汽车通过性牵引支承参数1.6.3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实训一、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检测实训二、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检测实训三、汽车制动性检测第2章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2.1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2.1.1 概述2.1.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2.1.3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2.2 汽车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2.2.1 概述2.2.2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原理2.2.3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使用2.3 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2.3.1 概述2.3.2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2.3.3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使用2.4 汽车电子控制防滑转系统2.4.1 概述2.4.2 电子控制防滑转系统2.4.3 电子控制防滑转系统的使用2.5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2.5.1 概述2.5.2 巡航控制系统2.5.3 巡航控制系统的使用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3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3.1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3.1.1 汽车走合期及其作用3.1.2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特点3.1.3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措施3.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3.2.1 低温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3.2.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措施3.3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3.3.1 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3.3.2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措施3.4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3.4.1 高原和山区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3.4.2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措施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4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4.1 汽车燃油及其使用4.1.1 车用汽油及其使用4.1.2 车用柴油及其使用4.2 汽车润滑剂及其使用4.2.1 发动机机油及其使用4.2.2 汽车齿轮油及其使用4.2.3 汽车润滑脂及其使用4.3 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4.3.1 汽车制动液及其使用4.3.2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使用4.4 汽车轮胎及其使用4.4.1 轮胎分类4.4.2 轮胎规格4.4.3 轮胎使用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实训四、轮胎的使用与维护第5章 汽车公害及防治5.1 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5.1.1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5.1.2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5.1.3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5.1.4 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及标准5.2 汽车噪声公害及防治5.2.1 汽车噪声及其危害5.2.2 汽车噪声来源5.2.3 汽车噪声的控制5.2.4 汽车噪声检测及标准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实训五、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第6章 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6.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分析6.1.1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6.1.2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6.1.3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6.2 汽车技术状况分级与评定6.2.1 汽车技术状况分级6.2.2 汽车平均技术等级6.2.3 汽车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7章 汽车更新7.1 汽车使用寿命7.1.1 汽车使用寿命概念7.1.2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7.2 汽车更新理论7.2.1 汽车有形磨损7.2.2 汽车无形磨损7.2.3 汽车更新与磨损期关系7.3 汽车更新年限确定7.3.1 汽车更新年限确定方法7.3.2 汽车更新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8章 汽车购置8.1 新车购置8.1.1 汽车购置动机8.1.2 汽车购置原则8.1.3 汽车购置方法8.2 二手车购置8.2.1 二手车购买原则8.2.2 二手车不买原则8.2.3 二手车选购技巧8.2.4 二手车鉴别方法8.3 汽车登记8.3.1 汽车注册登记8.3.2 汽车变更登记8.3.3 汽车转移登记8.3.4 汽车抵押登记8.3.5 汽车注销登记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9章 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9.1 汽车基础驾驶9.1.1 汽车驾驶的姿势9.1.2 汽车操纵机构的运用9.1.3 基础驾驶操作9.2 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9.2.1 平路驾驶9.2.2 坡道驾驶9.2.3 通过桥梁的驾驶9.2.4 通过铁道的驾驶9.2.5 通过隧道、涵洞的驾驶9.3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9.3.1 高速公路的特点9.3.2 高速公路的行驶要求9.3.3 高速公路的驾驶9.4 汽车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驾驶9.4.1 城市道路驾驶9.4.2 夜间驾驶9.4.3 雨天驾驶9.4.4 雾天驾驶9.4.5 冰雪道路驾驶9.5 汽车安全行驶9.5.1 汽车的安全设施9.5.2 驾驶者的安全意识9.5.3 驾驶者的驾驶技术9.5.4 驾驶者的驾驶行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学习目标: 熟悉汽车主要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了解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检测或试验方法。 学会分析、评价汽车主要使用性能。 知道如何提高汽车使用性能,合理使用汽车。 汽车使用性能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佳效益安全工作的能力。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有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通过性。合理利用或改善汽车的使用性能,可以充分发挥汽车的功能,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1.1 汽车动力性 汽车动力性是指汽车以最大可能的平均行驶速度运送货物或乘客的能力。汽车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其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因此,汽车动力性是汽车各种使用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性能。 1.1.1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 提高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可提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从获得尽可能高的汽车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可由汽车最高车速、汽车加速时间和汽车最大爬坡度等指标评价。对于在用汽车的动力性常用驱动轮输出功率和汽车加速时间等指标评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