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如是说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机械工业  作者:作者:(美国)(Janet Lowe)珍妮·洛 译者:徐虹  页数:206  译者:徐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着时间的流逝,沃伦·巴菲特的影响力和财富与日俱增,但有一件事情从未改变,那就是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谦逊、诚实和乐观。在《巴菲特如是说》的完整修订版中,畅销书作家珍妮特·洛将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本书通过搜集与整理巴菲特机智而引人入胜的引语、著述及深受喜爱的格言,反映了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20年来的生活。  本书通篇闪烁着巴菲特独一无二的智慧之光,它对这位投资天才的获利哲学前所未有的描述带给人的感觉既惊喜又好奇。同时,巴菲特对于诸如互联网经济、家庭、朋友、公司经营、纳税等问题的思索也使新版的内容更为充实。此外,新版还试图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世界首富将其85%的财富交给世界上另一位富有的人(比尔·盖茨)来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巴菲特如是说》绝不仅仅只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它还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这位举世瞩目的投资者的个性和哲学,内容纯粹不杂,是关于巴菲特的书中相当有价值的精品。

作者简介

 珍妮特·洛Jantet Lowe著有畅销书《巴菲特如是说》、《杰克·韦尔奇如是说》和《比尔盖茨如是说》。她普在《新闻周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

书籍目录

译者序致谢绪论第1章 关于生活 奥马哈: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要有业余爱好 充满激情 志存高远 定位准确 专注于既定目标 规划人生蓝图 诚实 请说出事实的真相 写给《华尔街日报》的信 培养良好品格 相信自己 不要过于自信 不要上当 分享智慧 不服老第2章 关于朋友 理解友谊的真谛 为朋友打抱不平 辅佐州长施瓦辛格 建立一生的友谊第3章 关于家庭 不要溺爱孩子 巴菲特的孩子们 和妻子相濡以沫 善待母亲第4章 关于工作 为兴趣工作 及早开始 在喜欢的地方工作 和优秀的人共事 善于鼓励别人 忠于合作伙伴 珍惜时间 激流勇退第5章 关于经营 善于沟通  知道什么时候说“不” 树立榜样 关心股东 雇用的人好,管理的就少 阅历更重要 善于配置资本 勇敢 能力的交叉 伯克希尔-哈撒韦:强大的投资机器第6章 关于投资 投资哲学 认清敌人:通货膨胀 经验的顿悟 别在意教授怎么说 遭遇“市场先生”:你的仆人而非领导 忽略“市场先生”的情绪 聆听机遇的召唤 理解价格和价值的区别 寻找内在价值 期待市场出现步调不 收益!收益!收益! 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规避风险 不要赌博 关注非同寻常的市场环境 不要被市场环境所左右 避免过度负债 寻找刺激的交易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套利 要有耐心 独立思考 拥有合适的工具 警惕华尔街 只买你了解的股票 老将叱咤新兴市场 中国石油 能力的拓展 养成阅读的习惯 像记者那样刨根问底 让投资变得简单 深入思考 知道你寻找的是什么 不要为数学绞尽脑汁 崇尚节俭 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面对现实 期待改变 能应对改变 承认错误 不要犹豫不决 低调涉足航空业 从错误中学习 买入如童话故事般美好的股票 寻找卓越的公司 保证投资的质量 垃圾债券 评估特许权的价值 重视价格机制的力量 寻找拥有廉价流动资金的公司(然后要对这个公司进行正确地定位) 学着喜欢垄断 寻找以所有者立场思考的经理 管理层固然重要,但好的公司更重要 避免制度性强制(公司的“旅鼠行动”倾向) 偏爱那些回购自己股票的公司 不要害怕多元化投资 进行长期投资 善于总结 当你因为追随巴菲特的投资脚步而变得富有时,请回馈社会 投资是有利于增进公众福利的方式 当报酬与付出不成比例时,你会怎么做 心甘情愿地纳税 慷慨付出 有关慈善捐赠的想法 巴菲特的捐赠是否会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结束语附录A 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对比附录B 伯克希尔股价概览(1962~2007)附录C 巴菲特活动年表注释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关于生活  只要身处内布拉斯加州的沃伦·巴菲特谈到股市、商业道德或价格的本质时,全世界就会竖起无数只耳朵专心聆听。他的言论通常超越了当前的问题,但总能得到广泛认同。他的评论似乎触及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尽管他跻身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列,但他的朋友查理·芒格(Charie Munger)说巴菲特也是他所认识的、最幸福的人之一。在阅读巴菲特谈论如何成功地进行投资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他所强调的更为重要的问题:精彩地生活、知足常乐。  奥马哈: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被父亲称为“工作狂”的沃伦·巴菲特幼年时在奥马哈的公立学校上学。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当选为美国众议院议员之后,全家搬到首都华盛顿,但年幼的巴菲特很渴望能回到家乡奥马哈。  我得了严重的思乡病,我告诉父母自己躺下来时几乎无法呼吸。我让他们不要担心,安心去睡觉,但我几乎彻夜未眠。  最终,他们只好让12岁的巴菲特回到奥马哈,和爷爷一起住到学期结束。一些人把奥马哈称为“美丽的小岛”,显然,巴菲特非常认同这一点。  后来,巴菲特先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他曾在纽约为格雷厄姆一纽曼公司(Graham—Newman Company)工作,但1956年年初,25岁时,他回到奥马哈定居:  我曾在纽约和华盛顿居住过,但纽约拥挤的交通浪费了太多时间。我可以搭乘飞机花3小时飞到纽约和洛杉矶享受大城市的繁华,但我无法忍受住在那儿。  我认为这里(奥马哈)是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地方。当我回到纽约工作时,曾经一度觉得这座大都市始终充满着触动我的精彩刺激,使我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亢奋,并开始融入其中。但用不了多久,我的行为就会不受控制,变得疯狂。我想还是这里更适合思考。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是一位音乐家,他写了一首歌——《内布拉斯加州》,这首歌表达了对内布拉斯加州——美国中部地区的热爱。彼得这样诠释自己的作品:“它表达了我对于家乡的强烈情感,它是我的依靠、归属和精神源泉。”  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沃伦·巴菲特说:“证券投资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于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必穿得像个成功人士。”  我无法忍受一生之中有什么东西是我想要却无法拥有的。  难道巴菲特的生活方式仅仅表现为随心所欲地生活吗?赚钱要比花钱容易。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巴菲特的饮食习惯,代表了典型的、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关于食物和饮食,我的偏好很早就无法挽回地形成了——那是一次为了庆祝我5岁生日而举行的、成功的野餐会的结果。  当时,我们大吃热狗、汉堡包、软饮料、爆米花和冰淇淋。  巴菲特的得意之作是酵母圣代冰淇淋:把许多好时巧克力浆倒在香草冰淇淋上,然后把麦芽奶粉撒在上面,就大功告成了。他通过精确计算证明了他的配方能提供适量的卡路里:  这一配方会产生过多的卡路里。但假设你每天基础新陈代谢要消耗2 800卡路里,通过简单算术计算,可知每年你能——事实上是你必须——消耗超过100万卡路里。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假设我还能活25年——这意味着为了避免因为饥饿而过早去世,我必须吃进2 500万卡路里。那为什么我不能享受这种美食呢?  然而有时,美食当前,却依然难敌成本考虑。有一次,有人在餐会上向巴菲特推荐一杯高价红酒。巴菲特握着杯子,幽默地回答道:  不用,谢谢,我宁愿握着钱。  要有业余爱好  投资对于巴菲特来说既是工作也是娱乐。他把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比做“捕获珍稀而敏捷的猎物。”  工作之余,朋友、家庭和桥牌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他在一些特定场合与家人、朋友聚会,比如参加为女儿举行的庆祝会,祝贺她因为重建玫瑰剧院所做的大量工作而获得奥马哈基督教女青年会颁发的奖章,以及参加比尔·盖茨在夏威夷拉奈岛举行的婚礼等。  每隔一年,他会组织巴菲特社团(Buffett Group)的成员聚会,这些人都是他的老友兼密友。尽管他在背部受伤后不再打壁球,但仍偶尔打打高尔夫。在1 996年的年会上,人们注意到巴菲特苗条了许多。对此,他解释说这都归功于自己开始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听众们还注意  到他不再喝原味可乐或樱桃口味可乐,而改为喝减肥可乐。  桥牌是巴菲特最痴迷的爱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他的牌技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对这项游戏如此痴迷,他说:不玩桥牌的年轻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福布斯》杂志出版商马尔科姆·福布斯Ma1co1m Forbes)——这位以奢华和夸张著称的富翁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巴菲特还和他一起打桥牌。那晚他们在福布斯位于伦敦的豪宅打牌,由“美国公司六巨头”CASH(Corporate America’S Six Honchos)迎战英国议会议员。CASH队的成员有巴菲特、福布斯、贝尔斯通公司(BearStearns)主席艾伦·格林伯格(A1an Greenberg)、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席劳伦斯·蒂施(1aurence Tisch)等。他们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CASH队一开始输给了上议院的议员们,后来又赢了下议会的议员们。巴菲特说:  打桥牌时,我心无旁骛。  我总是说如果能在监狱里找到三个会打桥牌的狱友,我并不介意坐牢。  巴菲特的桥牌教练——沙伦·奥斯伯格(Sharon Osberg)是一位曾两度夺得世界冠军的国际桥牌大师。巴菲特是通过牌友卡罗尔·卢米斯(Caro1 1oomis)认识他的,他推荐巴菲特用计算机通过ImagiNation这个网络在家里和全国各地的朋友的打牌。  一开始我对计算机心存恐惧,总觉得它好像会咬我一口似的。但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了就发现其实也很简单。  借助计算机,巴菲特现在可以和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卡梅尔的姐姐、姐夫以及一些住在华盛顿的社会名流一起打牌。他甚至还可以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父亲威廉·盖茨爵士——一位西雅图的律师——一起打牌:“如今借助于网络,和一些过去经常一起打牌的牌友组成 牌局变得更容易。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如今都相隔千里。有一个星期天,我一连打了6个小时。在过去面对面的牌局中,我从来没有打得这么过瘾。”  对此,比尔·盖茨认为:尽管事实上他一直刻意回避技术和技术投资,但一旦他使用过计算机,便欲罢不能。现在,很多时候巴菲特使用在线服务的频率比我要高。  充满激情  激情有时会使人乱花钱,它使巴菲特一时冲动买了架私人飞机“站不住脚号”。他曾考虑以他合伙人的名字将飞机命名为“查理·芒格号”,但查理·芒格每次出行宁愿坐经济舱,也坚持不坐这架飞机。对此,巴菲特说:我想我是爱上了这架飞机,我要把它带进坟墓巴菲特在纽约待了将近一年,帮助所罗门兄弟公司解决一些问题。从那以后,他开始把这架飞机叫做“不可或缺号”。  但狂热终究会过去。当伯克希尔公司于1995年收购了奈特捷公司(NetJets Inc)之后,巴菲特对私人飞机的狂热结束了,他和芒格都开始乘坐以持份所有权形式拥有的公司喷气式飞机。如今,巴菲特对奈特捷这种运营模式仍给予高度评价。  一直以来,巴菲特对于软饮料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一开始喜欢百事可乐,后来喜欢可口可乐(确切地说,他喜欢樱桃口味的可口可乐)。巴菲特家族曾经举办过一个聚会,已故的苏珊·巴菲特当时把足足堆砌了3英尺e高的百事可乐空瓶镶嵌在窗口用来装饰入口。  苏珊说:“熟悉巴菲特的每个人都知道他身上流的不是血,而是百事可乐。他有时甚至以百事可乐当早餐。”  志存高远  在一次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的年会上,有一位股东问巴菲特:既然他已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那么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呢·巴菲特回答道:“这很容易回答——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美国最长寿的人。”  但他并不好高骛远。  我不会试图跃过7英尺高的横竿:我会环顾四周,寻找一根1英尺高的横竿,因为我知道这个高度是我能跃过的。投资者注意:沃伦·巴菲特正横穿街道1996年的年会上,一位投资者问,如果巴菲特被卡车撞了,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事实上,这个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出现的频率超过了早餐桌上出现吐司的频率。“我通常会说,我只能对那辆卡车表示遗憾。”巴菲特有时也会幽默一把。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他有过各种各样妙语连珠的回答,现部分摘录如下:  1985:在一篇关于伯克希尔对于所收购公司长远计划的文章中,巴菲特提到: “经理们对公司负有义务,因此即使我个人过早地退出伯克希尔的管理事务,投资者们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1986: “这是我每年都要被问到的、众所周知的‘卡车’问题。如果我今天被卡车撞倒,查理·芒格会继续经营这个公司,你们不必抛售伯克希尔的股票,我们的投资将会继续。”巴菲特还猜测: “伯克希尔的股价可能在我离开公司的那一天上涨到一个季度或半年里的最价如果股价  真的上涨这么多的话,我会非常失落。”  1991: “不管我在与不在,公司都能正常运行,因此我身在何处并不重要。”  1993:媒体甚至有时会拿巴菲特的死亡来开玩笑。一位电视台记者问他希望自己去世后以怎样的方式被人铭记,巴菲特说: “我希望听到财政部长说, ‘谢天谢地,他终于走了。  1994: “我已经公开宣布,我打算一直经营伯克希尔,直至去世。但即使我去世,由于伯克希尔一切已步入正轨,其他人也能胜任公司的管理工作。”  1995:在年会上,一位听众说: “我打算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但我很关心发生在您身上的一些事情,因为我无法承受任何风险。”巴菲特答道: “我同样无法承受任何风险,所以您大可放心。”  2000:那位司机并不想成为马路杀手,但“如果不幸已经发生,那么我希望他没有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投保”。  2006:2006年巴菲特捐赠300亿美元慈善基金的计划让全世界为之震惊,股东们获悉:巴菲特认为他终将去世,因此提早安排一切。几年前,巴菲特宣布他的儿子霍华德将成为伯克希尔的主席,几位现任经理人将接管公司的运营。人们普遍认为管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投资事务逾25年的刘易斯·辛普森(1ouis Simpson)将管理伯克希尔的大部分投资。在管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期间,即使在一些宏观经济增长缓慢的年份,辛普森仍能使公司每年的增长幅度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幅度的7%左右。有关当巴菲特无法处理投资事务时,辛普森将接管公司投资事务的传言,在2006年不攻自破。因为,巴菲特在当年的年报中写道,他打算启用更年轻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因为虽然辛普森的能力很强,但他毕竟只比巴菲特年轻6岁,巴菲特希望能有一个更为长远的接班计划。  定位准确  巴菲特认为投资就像专业运动员打冰球那样,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说:正如韦恩·格雷茨基e所说的那样,要冲向冰球将要到达的位置,而不是它当前所处的位置。  要想迅速游完00米的话,最好顺着大浪游,这此仅靠你自已的努力要轻松很多  专注于既定目标  如果我们乘坐列车从纽约前往芝加哥,我们绝不会中途在奥尔托纳下车。  我总觉得研究公司失败要比研究公司成功能让我学到更多东西。 学院通常研究公司的成功,但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却说他希望知道哪里是自己的死穴,这样他就不会犯下致命错误。  规划人生蓝图  巴菲特书桌上放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写着:  除非发生核战,否则都要谨遵这一格言。  1985年,巴菲特这样评价20年来为公司带来22%复合增长率的各种投资:  这就像经历了一个奢侈的青春期。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一位微醉的女士靠近巴菲特,含糊不清地说:“看见你身上堆满了钱。”  巴菲特告诉记者:  我并不以我赚的钱来衡量我的人生价值。其他人可能会这么做,但我肯定不会。  从某种程度讲,钱有时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但它无法改变人们对你的爱或你的健康状况。  成功就是能拥有你所爱的人对你的爱。  钱能使人摆脱窘境,但你无法用它买到真爱。  好人最先成功:有时如此  《时代》杂志记者约翰·罗斯查德(John Rothchid)说:“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有石油大亨、房地产巨头、航运巨子和许多强取豪夺的资本家,但巴菲特是第一位靠股票投资跻身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36但罗斯查德忽略了一点:巴菲特白手起家,完全依靠自己创造了这一切。巴菲特从无名小卒跻身于最富有的美国人行列的这一奋斗历程毫无疑问将成为一个美国式的神话。忘记阿吉神话吧,因为从此以后,自力更生、独立奋斗的成功人士的故事都将被称为“沃伦·巴菲特传奇”。从1943年开始,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攀升至《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  1943:巴菲特告诉他的一位好朋友,他要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否则“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上跳下来”。  1982:沃伦·巴菲特以2.5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第82位。丹尼尔K.路德维格(Danie1 K.1udwig)以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第一位,戈登·彼得·格蒂(Gordon Peter Getty)以14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第二位。  1984:巴菲特以6.65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在第23位。排名第一的是格蒂,个人财富高达4 1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山姆·沃  尔顿(Sam Wa1ton),个人财富为23亿美元。  1985:巴菲特成为内布拉斯加州第一位资产逾1O亿美元的亿万富翁,个人财富达到10.7亿美元,38排在《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的第1 2位。沃尔顿以2841美元位居第一,罗斯·佩罗(Ross Perot)以18亿美元排在第二位。  1986年,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公布了持有美国上市公司股份最多的100位个人或家族。巴菲特排名第八,沃尔顿家族排在第一位。巴菲特说:“你看他们计算得多么精确。他们唯一遗漏就是没有把我昨晚在野马饼屋买的馅饼计算在内。”  1988:巴菲特的净资产上升到22亿美元,但跌至排行榜的第九位。沃尔顿和约翰·克鲁格分别以67亿美元和3 2亿美元领先。  1989:巴菲特以42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迅速跃居第二位,约翰·克鲁格以52亿美元排在第一位。日本商业大王堤义明日以1 5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  1991:巴菲特以42亿美元位居第四,排名虽然有所下降,但个人财富并没有减少。克鲁格仍以59亿美元位居第一。刚入榜的比尔·盖茨以48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在第二位。

编辑推荐

  用巴菲特的话讲述巴菲特,还原最伟大投资者的思想精华。  经年累月,许多非常精明的人终于明白了,不管多么长串的数字,乘上零总是等于零。  ——沃伦·巴菲特  如果人们想提高投资技巧,就必须认真研究投资大师是如何投资的。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技巧。  ——彼得·林奇  常识加上巧妙的反讽。  ——约翰·伯格  先锋集团创始人  投资者们开始对沃伦·巴菲特的思想和哲学着迷。珍妮特·洛为这些迷恋巴菲特的投资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她搜集了沃伦·巴菲特的聪明和智慧,并将它们整理成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书。  ——小罗伯特·海格士多姆  著有《沃伦·巴菲特之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巴菲特如是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投资者的"枕边语录"(另一版本是1998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滞销书<沃伦.巴菲特如是说>,2004年7月曾经在当当网上以一折价格出售,可见价格与价值有时候会偏离到何等程度!),这次是更新后的升级版。在此再次推荐给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大道无形,大道至简...这些看似玄乎的道之理,在投资领域其要表达的只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投资的道理,其实真的好简单.几十年来,投资的至高之理从未改变:发现价值投资理论但未进行大实践的格雷厄姆著有<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人>;如果你嫌其太深奥,(其实是著者名字最深奥)用通俗语言来释理的有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如嫌还不够通俗,那就是价值投资伟大实践家巴菲特语录:珍妮特的<沃伦.巴菲特如是说>.
  •   作者用语录的方式记录了巴菲特的智慧,不仅包含投资,也包含工作、生活、管理等等方面。读者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去学习、了解巴菲特,希望大家跟我一样有所收获。
  •   是巴菲特的坚定崇拜者,喜欢看他的投资学的书,值得细细体会、咀嚼,消化、吸收。
  •   作者整理的巴菲特语句,很客观的讲述关于巴菲特的一些事情,感觉很好,深受启发
  •   通俗易懂,不枯燥,适合各类人阅读
  •   需要全面了解巴老,这书是巴老语言的精华,否则只能部分理解他的话语
  •   送货很快,书印刷也不错;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呢
  •   通俗易懂,翻译的很通顺
  •   是买给老公看的好好改变一下理财思路
  •   看一下,也算是了解一下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吧。
  •   买了很多本巴菲特的书,慢慢看,这本书很不错,等看了再来追加评论吧!
  •   巴菲特的传记很多版本,记录方式很多中,这是当中旁观者总结的传记,感觉新鲜
  •   已入手,粗粗翻看一遍,整体质量一般,纸质粗糙,字体清晰,排版也没有油印之类的。
  •   看到好多介绍投资的书中提到和推荐这本书,特意买来拜读。结果读后发现其实一般,介绍巴菲特的私生活的内容很多,投资理念都是许多类似书籍里早就介绍过的。
  •   印刷质量不佳有断章取义之嫌,易造成误导或不易理解。
  •   书中基本就是讲巴的生活,唱赞歌
  •   作者思路散乱,非常一般,不值一读1
  •   观点散乱,基本上没传达出巴菲特思想的精髓。
  •     穿插了小故事的人物生平..
      
      大师的道理也不过是人尽皆知的做人准则一类..榜样很多..只是我等凡人模仿不来..
      
      如果我们与某个大师生活在同一年代..我们就安分守己的当好一个良民..用凡人的无知去凸显大师的神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