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的要素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  页数:168  译者:范晓燕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用户体验的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是AJAX之父的经典之作。本书用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诠释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全书共8章,包括关于用户体验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认识这些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以及要素的应用。《用户体验的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全书用清晰的说明和生动的图形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来进行网站设计的复杂内涵,并关注于思路而不是工具或技术,从而使你的网站具备高质量体验的流程。聪明的企业意识到网页设计远远比创建条理清晰的代码和鲜明的图形重要得多。一个网站在满足您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满足您的用户需求。如果没有一个“有凝聚力的、统一的用户体验”来支持的话,即使最好的内容和最精密的技术也不能帮助您平衡这些目标。但是创建用户体验却是出乎意料的复杂。有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可用性、品牌识别、信息架构以及交互设计等──这使得“建立一个成功的网站的唯一方法”似乎就是要花大价钱请那些完全了解这些细节的专家来做。《用户体验的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用清晰的阐述和生动的图形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来进行网站设计的复杂内涵,并关注于思路而不是工具或技术。Jesse JamesGarrett给了读者一个关于“网站用户体验开发的总体概念”,即从战略和信息架构需求到视觉设计。这种简单易学的介绍方法有助于任何一个网站开发团队(大的或小的)去创建一个成功的用户体验。

作者简介

  Jesse James Garrett,是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的创始人之一。从用户体验要素“在2000年3月初次发布到网上以来,Jesse的所绘制的这个模型已经被下载了2万多次。Jesse的互联网从业经验包括AT&T、Intel、Boeing、Motorola、Hewlett-packard以及和美国国家公众广播等。他在用户体验领域的贡献包括”视觉词典(the Visual Vocabulary)“,一个为规范信息架构文档而建立的开放符号系统,现在这个系统在全球各个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他的个人网站是提供信息架构资源的网站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译者简介:  范晓燕,UCDChina发起人,从1997年开始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拥有超过10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现从事用户体验研究、分析,以及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和管理工作。推祟“以用户为中心(UCD)”的设计思想,是用户体验设计的积极推广者和实践者。

书籍目录

译者序关于作者致谢前言第1章 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日常生活中的遭遇什么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和网站竞争优势和投资回报率记住你的用户第2章 认识这些要素五个层面自下而上地建设基本的双重性用户体验的要素应用这些要素第3章 战略层:网站目标和用户需求战略层定义网站目标用户需求团队角色和流程推荐阅读第4章 范围层: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范围层定义功能和内容收集需求功能规格内容需求确定需求优先级推荐阅读第5章 结构层: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结构层定义交互设计信息架构团队角色和流程推荐阅读第6章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框架层定义习惯和比喻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线框图推荐阅读第7章 表现层:视觉设计表现层定义忠于眼睛对比和一致性内部和外部的一致性配色方案和排版设计合成品和风格指南推荐阅读第8章 要素的应用实例:搜索引擎的实施提出正确的问题马拉松和短跑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专家评论  《用户体验的要素》用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诠释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它的潜力不仅在于是能衡量“哪些是可能的”,更重要的在于我们“如何把技术的可能性转变成人类体验的提升”。  这不是提升那种“难以把握的用户体验”的概念。这是一个挑战,在你选择问题解决方式的同时,还要尊重用户的体验。这门学科实在是太年轻了,以致于大多数的设计师都缺乏方向的指导,而不得不靠自己摸索着前进。Jesse James Garrett适时地出现了。他引入了一个强有力的观点,并且清楚地描述了它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分析方法,使得问题更容易控制和解决、并与交互设计产生联系的。  ──Richard Grefe(执行总监,AIGA)    “这是一个能给使用您的网站的人们带来高质量体验的流程,而Jesse James Garrett使这个复杂的设计流程变得清晰明了。他解析并模型化了人因和概念的问题。并揭露出一个真相,即‘问题产生的本质,常常是由于深奥的技术外衣的伪装所造成的。’”  ──Alan Cooper(《About Face》和《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的作者  “Jesse James Garrett最终把他著名的图表扩展成了一本书,这本书使整个混乱的用户体验设计领域变得明晰。同时,由于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他的这本书非常地简短,结果就是几乎每一页都有非常有用的见解。”  ──Steve Krug(《Donmake me think》作者)    “终于,一个结合了许多不同部分的、用户体验的说明出炉了。条理清晰、可读性强,而且是必读的。”  ──Louis Rosenfeld(《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的合著人)    背后的故事  由于被询问得太多,所以我决定把本书的诞生过程写下来。  在1999年下半年,我作为第一个信息架构设计师加盟了一个从事多年网页设计顾问的公司。我通过很多种方式来明确我的职位职责并向人们不停地讲述我所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些事情如何与其他人所做的工作融合到一起等等。一开始,他们都十分小心而且还有一点警惕,但是很快他们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是为了让他们的工作更容易,而不是更困难。我的出现并不表示他们的权威被降低了。  与此同时,我正在编写一个与我工作相关的、我个人用于收藏网上资源的网站(它最终作为我在www.jjg.net/ia/中信息架构资源的页面被发布在互联网上)。在做这些研究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被这个领域中看上去很相似而实际上被随意和胡乱使用的一些基础概念的词汇所困扰。某个资料中称为“信息设计”的东西很显然和另一个资料所称的“信息架构”完全一样,而第三份资料中把所有的这些放在一起称为“界面设计”。  在1999年底到2000年的一月期间,我强撑着完成了一系列对这些关键议题的一致定义,并找到一种方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我当时非常地忙,被一些正在进行中工作缠住脱不开身,我试着去阐述和说明的那种模型没有真正地在工作中产生效果;所以在这个一月快结束的时候,我已经放弃了整个的念头。  同年3月,我到Texas的Austin参加一年一度的South by Southwest 交互节会议。这是一个忙碌又发人深省的星期,在此期间我几乎没睡多少觉─大会的日程安排和晚上的活动就像一场耗时两三天的马拉松比赛。  那个星期快结束的时候,我穿过Austin机场的安检口准备登上返回San Francisco的飞机,这时一个三维的矩阵突然一下就跳进了我的脑海里,并完全占据了我整个思绪。在登上飞机之前我都一直耐心地等待着。而在我坐下的同时,我就掏出记事本把它画了出来。  回到San Francisco之后,由于伤风我几乎立刻就倒下了。我经历了大约一个星期的高烧和谵语。在刚刚感到特别清醒的时候,我马上就把记事本上的这幅草图变成能整洁地展现在一张纸上的完整图示。我把它称为“用户体验的要素”。后来我听说,这个称呼是如何唤起了大多数人对于“元素周期表”和“Strunk and White”的回忆的。不过让大家失望的是,在选择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完全没有这种联想─之所以从辞典中把“要素(element)”挑选出来,只是为了代替蹩脚的、听上去很技术化的“组件(component)”这个词。  在3月30日,我把最终的图发布到了网上(你现在仍然可以在www.jjg.net/ia/elements.pdf中找到最初的这个图示)。它开始得到一些关注,首先是Peter Merholz和Jeffrey Veen,他们后来成为我在Adaptive Path的搭档。接着,我在信息架构峰会(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Summit)和更多的人有了一定的交流。最后,我开始听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讲述他们如何使用这个图示去教授他们的同事,以及在讨论与用户体验相关的议题时,把这个作为通用的词汇表在企业内使用的。  在这张图示初次发表之后的一年间,“用户体验的要素”在我的网站上的下载数量超过了2万次。我听说它在一些大型企业或小型的网站开发团队中,被用于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合作和沟通。到这个时候,我开始认为在书中阐述这些想法,这会比用一张纸的表格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需求。  又一个3月来到了,我又一次来到Austin的South by Southwest,在这里我认识了New Rider出版社的Michael Nolan,并向他讲述了我的想法。他对此非常感兴趣,同时很幸运的是,他的老板也同样感兴趣。  于是,一切就像是有幸运之神眷顾一样,这本书最终到达了你的手中。我希望这里所提到的这些想法能对你有所启迪和收益,就如同我将它们汇集到这本书里所得到的启迪和收益一样。    Jesse James Garrett  2002年7月  www.jjg.net/elements/

编辑推荐

  ★AJAX之父的经典之作!  [关于本书]  这不是一本关于“怎样做(How-to)”的书。有很多很多讨论如何建设网站的书,这本不是。  这不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书。在这里你找不到一行代码。  这不是一本有答案的书。相反,这本书说的是“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这本书将告诉你,在你阅读其他书籍的之前,你需要提前了解什么。如果你需要一个大的概念,如果你需要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师所做出的决策的环境,这本书很适合你。  这本书经过精心设计,使你可以在一两个小时之内读完。如果你是一个刚刚进入用户体验领域的新手─可能你是一个负责组建用户体验团队的管理人员,或者你是一个碰巧进入这个领域的作家或设计师─那么这本书将给你一些基础的概念。如果你已经对这些方法和用户体验领域的关注点很熟悉了,那么这本书将帮助你更有效地把这些概念传达给与你合作的人们。  聪明的企业意识到网页设计远远比创建条理清晰的代码和鲜明的图形重要得多。一个网站在满足您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满足您的用户需求。如果没有一个“有凝聚力的、统一的用户体验”来支持的话,即使最好的内容和最精密的技术也不能帮助您平衡这些目标。  但是创建用户体验却是出乎意料的复杂。有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可用性、品牌识别、信息架构以及交互设计等──这使得“建立一个成功的网站的唯一方法”似乎就是要花大价钱请那些完全了解这些细节的专家来做。  本书用清晰的阐述和生动的图形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来进行网站设计的复杂内涵,并关注于思路而不是工具或技术。Jesse James Garrett给了读者一个关于“网站用户体验开发的总体概念”,即从战略和信息架构需求到视觉设计。这种简单易学的介绍方法有助于任何一个网站开发团队(大的或小的)去创建一个成功的用户体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体验的要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买多了打算退
  •   好书。但应该买第二版
  •   老书了,新版
  •   书还可以 讲的笼统些
  •   一本说理论的书
  •   这书我喜欢,买的太值了,哈哈
  •   好书,谁看谁知道
  •      读完之后,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号称AJAX之父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一个设计的确来源于战略、目标,也的确涉及到范围,结构,框架和视觉等层次,但问题是:把一个web系统划分成几个层次的想法,与用户体验绑定起来,未免太过牵强。这使得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一本有关流程或系统分析的书,而不像是一本研究体验和交互的书。个人反而觉得,他下属编写的《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比他这本靠谱多了。
  •     要点摘录:
      
      战略层定义:
      
      1.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 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组成战略层
      
      标注:
      
      战略层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决定做与不做的问题,甚至我认为,这一步没有想清楚,结果很可能会失败,别被扎克伯格的话迷惑“我也不知道他能干什么,我就觉得好玩”。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facebook,而且,扎克伯格是天才。我们做事还是有些明确的目标为好。
      
      回到产品目标,首先一定是财务目标,这是一切的基础,可以一年不赚钱,两年不赚钱,但你要知道你是有商业模式的,是有赚钱的能力的,只是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如果商务模式很明显,比如电子商务网站,那么一定要有具体的财务指标数据和用户数量的指标。
      
      还有,就是要考量社会责任,这绝不是空话,一个完全没有社会责任的产品,是一定没有生命力的。
      
      
      要点摘录:
      
      产品目标
      
      成功标准,即一些可追踪的指标,在产品上线以后用来展示是否满足我们自己的目标和用户的需求。
      
      
      要点摘录:
      
      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把大量用户需求划分成为几个可管理的部分,这将通过用户细分来完成。每一组用户都是由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用户所组成。
      
      人口统计和消费心态档案
      
      标注:
      
      我一般做用户需求,是把用户可能的需求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些需求归类,相似的放在一起,然后再做减法,减到一个核心需求为止。如果做不到,就用人口分类的方法,为每一层的人口(用户)做出一个核心需求。
      
      消费者心态是一个很好地方法,以前我忽略了,对人口统计时也要加上消费心态的分类。
      
      
      要点摘录:
      
      可用性和用户研究:
      
      工具: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
      
      任务分析是认为每一个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行为都发生在执行某一任务的环境中。
      
      用户测试是请用户测试你的产品。
      
      
      要点摘录:
      
      用户测试必须严格的局限在分析用户如何成功的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这类具体问题上。
      
      创建人物
      
      用户模型:赋予用户一个虚拟的名字、年龄、职业、经历,把用户需求关联在他身上。
      
      标注:
      
      只让用户完成某一项任务测试很有必要,比如购买流程,按照用户分类,找典型用户或模拟他们只完成某一项任务,更容易找到问题。
      
      用户模型就是上面对用户需求的细化,用户成为一个虚拟对象,这样做用户需求分析的时候,就会时刻考虑到他的感受,比如说我增加这个功能,张三会用吗?
      
      文章写于6座网(www.6sit.com)职业规划网站--读书笔记栏目
  •      从网站目标的战略层出发,讲到了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每层和网站开发的步骤对应,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尝试这样的步骤一步步细化。
       讲做事方法、偏战术,对新技术的覆盖不太够,整体思想不错,值得学习。从功能到视觉体验都有所覆盖,适合初学的产品经理看。
  •     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不愧是腾讯高级产品经理在腾讯大讲堂推荐的产品经理学习必看书籍,确实够硬够狠!虽然没有介绍怎么用工具做交互设计,做用户体验;但是作者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分享如何做好产品体验设计,如何研究用户行为习惯……软件工具很容易学,但要学会如何做好交互设计难!这本书绝对赞!如果不是该书对产品经理入门到深入有很大的帮助,我只给三分,其中一分被翻译扣,一分被出版社扣。简直是丢中国人的份,错字漏字语句不通顺看的是超费力。我发现中国翻译有一个通病:要么完全靠自己的理解翻译要么就完全照原著翻译,根本就没有站在读者特别是菜鸟级入门者角度去提炼,在尊重原作者意思的前提下以读者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我看这本书有一大半时间用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整理消化。个人给新人看这本书一点建议:首先千万别买机械出版社出版,范晓燕翻译的版本;第二认真用心看懂每一句话,别自以为是;虚心是学习最起码的态度;第三千万别以为小册子,没啥内容。我负责任的讲对于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而言全是非常实用的东东;第四学习螺旋定律,看两天新内容停下温故而知新;最后千万别买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范晓燕译的书籍
  •     像是和作者的一场对话,这是一场阅读的旅行,文章不长,值得二遍阅读。从大到小,书的本身就是一个框架和结构,夯实的基础,决定一个建筑的时间跨度,而用户体验不就是一场马拉松么?不过感觉翻译还是有点问题的,英文不足,不然真希望可以阅读原版,在好好品读一番。
  •     才看了开头,仅仅有些想法,既然已经有了《以~整理互联网产品经理书单》,那么我就来整理一下各层次工作的主要交付物吧。
      
      【战略层】
      产品目标-BRD
      用户需求-MRD
        
      【范围层】
      PRD
        
      【结构层】
      流程图
      
      【框架层】
      线框图/低保真原型
        
      【表现层】
      高保真原型
  •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读书笔记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产品将用来做什么。用户体验是经常被忽略的另一个因素——即产品如何工作——而这一因素恰恰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
      对于产品直接面对用户的那些部分,正确的产品形态绝对不是由“功能”所决定的,而是应该由“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来决定的。
      “功能“和”特性“总是重要的,但是用户体验对于客户的忠诚度有着更大的影响。
      转化率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来衡量用户体验的效果。
      要素:
       表现层
       框架层(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的效果和效率)
       结构层(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
       范围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
       战略层(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战略层所决定的)
      
      战略层: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产品目标)
      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将全部的用户划分成较小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组,依次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在用户体验设计的过程中,人物角色是从用户研究中提取出的、可成为样例的虚拟人物。
      
      范围层:
      定义项目范围同时在做两件事情: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对功能型产品而言,范围层要确定的是功能规格;对信息型产品而言,范围层要确定的是内容需求。
      大部分时候,当人们说到某种需求的时候,他们想的是产品必须拥有的、某种特性的一句简短描述。
      确定需求优先级。
      有时一个战略目标将产生多个需求。另一方面,一个需求也可以实现多个战略目标。
      
      结构层:
      交互设计、信息架构
      交互设计关注于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概念模型
      
      框架层:
      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表现层:
      感知设计
      视觉设计不一定要精确地按照线框图来做——只要它考虑到了相关的重要级别以及线框图中各元素的组合关系。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
      要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的每一种可能性,并且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中用户的期望值。
      
      1.战略层:明确产品目标(经营者想从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需求(用户想从产品得到什么)。重点是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找到平衡点。
      例如,通常的商业目标是赚钱,而用户是要省钱,这种最底层的冲突没法通过产品设计解决,而要靠商业上找准价值的切入点。作为PD,通常早些年接触不到战略制定的过程,但仍然要深刻理解公司战略并尽可能的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要素:
      产品目标:商业目标(赚钱?赚流量?),品牌识别(扩大影响力?),需要一些KPI标准。
      用户需求:用户想从产品得到什么,以及用户的期待。
       通过用户细分(可依据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等;消费心理学等)、用户研究(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用户测试,现场调查等)、创建任务角色模型(用例)等进行
      
      产出:战略文档,愿景文档
      相关书单:《赢在用户-Web人物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南》
       
       
      2.范围层: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做好需求采集工作,确定功能范围和需求优先级,确定产品各种特性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组合方式。
      尽可能多的收集,通过各种市场研究、用户研究的方法收集,不要遗漏;再尽可能多的放弃,因为资源有限,只能做最有价值的。
      要素:
      功能型产品:功能规格:用户的需求,不一定是用户说出来的。
      信息型产品:内容需求:内容清单
      *尽可能详尽的表述,如:上一周被播放最多的视频显示在列表的最前端;而不是最受欢迎的视频要重点标注。
      相关书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结构层:为产品创建概念结构,将产品需要完成的特性组合起来。完成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模式和顺序)。
      上一步相当于把菜都选好了,现在开始考虑具体是蒸是煮是炒是炸了,这一步可以产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关系,网站地图等。一般来说,技术部门在这个层面开始全面介入。
      要素:
      功能型产品:交互设计:系统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成功的舞蹈要求每一个参与者能够预测对方的移动)
      信息型产品:信息架构:合理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组织管理,分类,导航,顺序排列。
      *结构: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
      *语言和元数据:命名原则,受控词典,类词词典。视觉词典(http://www.jjg.net/ia/visvocab/chinese.html)
      相关书单:《交互设计精髓》
      
       
      4.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框架是结构具体的表达方式。
      按钮、控件、文本区域的位置。到了这一步,才出现用户真正能看到的东西。常见错误是从以为这里才开始算设计,忽略了上面的几层,这样在大前提不正确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产品必然会成为一个悲剧。
      要素:
      功能型产品:界面设计:按钮、输入框和其他界面控件。要让用户一眼就看到重点。
      信息型产品:导航设计:网页中跳转的方式,传达元素与所包含内容的关系,传达内容与用户浏览页面的关系。
      信息设计: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分组和整理。
      *利用人们的习惯,和生活中的比喻。
      *交互方式:复选框,单选框,文本框,下拉菜单,多选菜单,按钮。
      *导航方式: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上下文导航,友好导航,网站地图,索引页
      
      产出:线框图,对一个页面中所有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最直观的的描述。
      相关书单:《瞬间之美:web界面设计如何让用户心动》、
      《dont make me think》
      
      
      
      5.表现层:感知设计,包含了视觉设计和内容优化。
      感知设计: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视线落在的位置,第一时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遵循流畅的路径。
      *利用对比(大小,差异颜色,距离)来突出重要的事物。
      *利用一致性(对齐、重复、亲密性、相同颜色)来消除用户的迷惑和焦虑。内部一致性(产品两个不同地方的设计方法),外部一致性(同企业产品中使用的设计方法)
      *配色方案和排版,大企业可以使用风格指南
      相关书单:《设计心理学》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     这本书在互联网书刊的地位类似于管理类罗宾斯的《管理学原理》,是一本高度总结概括的概念性书籍。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对网站建设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帮助我们梳理出一个完整和清晰的框架,是一本很好的,建立起对一个学科的基本思维的一本好书。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看过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相关书籍,然而总是觉得思绪很乱,因为互联网产品所涉及的东西纷繁复杂,非常的琐碎和庞大,总是觉得缺乏一种整体性思维来审视网站的建设和用户体验。然而在这本书中给了我答案,它从整体上介绍了网站建设用户体验的框架,把那些分离的细节信息以一种高度整合和概括的方式分成5个层次,即战略层、范围层、架构层、 视觉层,并且提出5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分别介绍了每个层次所涉及到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分类,可以更好的去理解互联网产品及其中的各种问题。
      建议入门者先读这本开阔思维的书,然后再去读一些专业书籍,这样效果更好一些。
      
  •     昨天刚读完Jesse James Garrett的入门级的经典著作《用户体验的要素》,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新手,还是有很多的认识和思考的。全书用清晰的说明和生动的图形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 来进行网站设计的复杂内涵,并关注于思路而不是工具或技术,从而使你的网站具备高质量体验的流程。全书影响最深刻也是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一幅用户体验框架图,从下至上包含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各个层次都有对应的需要关注的与用户体验相关的要素。其中,战略层关注用户需求和公司需求,范围层关注功能规格,结构层关注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设计,框架层关注导航设计、信息设计和界面设计,表现层关注视觉设计,这就是用户体验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了解了这样的框架结构和相应的要素之后,在以后的网站设计和用户体验研究中,就能够知道从哪些地方去设计、思考和研究,从而得到更好的决解方案。一方面既满足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目标,也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
  •     本公司为专业的咨询公司,目前应项目需求,正在招募众多高端冰箱使用者做访谈活动。主要是希望通过您的试用给我们提供最真实的意见和建议。您的意见和建议将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活动时间为本周末开始,持续两周。时长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地址在朝阳区望京13号线地铁站旁边。结束后我们将支付每位用户200元现金作为答谢。用户条件如下:
      已有冰箱用户条件:
      1、近两年内,家里购买了并且正在使用三门、对开门或者多门冰箱的用户。
      2、三门冰箱购买价格在4500以上,对开门或者多门冰箱购买价格在10000元以上
      3、需要用户提供购买发票或者冰箱摆放环境照片。
      潜在购买冰箱用户条件:
      
      1、最近一年内打算购买冰箱,并且有明确的购买动机的用户(新婚/新居/换购)。
      2、用户有明确的购买意向,例如购买三门、多门或者对开门冰箱。
      3、三门冰箱潜在用户家庭月收入在1.5万元以上,多门或者对开门冰箱潜在用户家庭月收入在3万元以上。
      
      报名方式:
      联系人:杜小姐
      联系电话:010-82781290
      QQ:770719585
  •      1 【UCD】
      http://baike.baidu.com/view/916814.htm
       之前有人跟我说过以人为本,在社会中的核心规则,把人搞定了,有清楚的思路就能搞定事。
      
      2 全书用清晰的说明和生动的图形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来进行网站设计的复杂内涵,并关注于思路而不是工具或技术,从而使你的网站具备高质量体验的流程。
       ——关于本书的这段介绍,我之前和人讨论过,成事儿的关键还是在人,不是技术或者工具。只有发挥了人的主动性,去思考才是成事儿。因为外部的环境,困难等等因素不是工具和机器某个时间段虽然出现好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行为,但是只有在大脑里的才是随时可以处理信息。
      
      3 读到一半有意思的我发现人生很多东西也很相似,只有从抽象层面上的东西解决好了才能落实到具体的事情。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每日所做的都是具体的事情,但是抽象的东西是不能衡量的。每个人的境界战略也同。有点像是发心和具体的行动。不仅应该看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情,也要看他的发心。
       东施效颦的关键就是只是抄了外表,但是其精髓就是抽象的东西并没有学到。有时候,精神这种东西不是学来的,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也不同,更像是一种天分,千万别自己埋没了自己的精神内核。这才是一个人人生的战略层次。
      
      
      4 构建了只是框架。不过发现目前就职的网站完全不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属于比较超前的部分吧
  •     这是看过的书里面比较差劲的一本(也许是自己水平有限吧)
      
      说真的,我很想说些它的优点,但就是想不出来,所以就列缺点供书友们参考,买书请多谨慎。
      
      缺点:
      1、笼统的定义
      本来作者自己就想说“把事情定义清晰”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事情,结果满篇都是笼统而且抽象的概念。
      
      2、费解的解释
      本来对于读者来说书中所定义的五层概念就是新知识(或总结),自然就应该好好解释为什么这样定义,结果整个篇幅东扯一下西扯一下,真的不知道是在解释什么!!
      
      3、欠妥的翻译
      上面的两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造成的,不过就具体内容而言,翻译的确有一些错误,而且没有把一些英语原文的长句做拆分翻译,导致中文也有许多长句,很难一下读明白。
      
      4、排版
      有许多地方明明有空白地,但就是不码字,好端端的空着,有故意增加页数的嫌疑,这不应该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作风。
      
      总的来说,这本书即使对于某些读者有作用,那么性价比也非常之低。买书请三思而后行。
  •     这一本我认为是在做互联网产品时对产品理解的第一本书。全面的了解用户体验的要素就是系统的学习互联网产品流程,这本书非常清晰的勾勒出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流程,无论是对于设计师,还是产品经理,还是其他的互联网团队成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到产品,找到团队中正确的位置,以及该做的事。这一本书是一本综合的书,从这本书的各个章节中可以再派生出各种专业的书籍。
      侧重讲了产品,但是之后的运营没有讲。
      下面做一些摘录
      下面具体来说: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战略层:
      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用户需求:用户会从网站得到什么?和网站目标:我们要从这个网站得到什么?
      用户需求的发现和理解首先要分用户组,可以从多个特征来进行用户分组:统计学或者心理学,另外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用户对技术以及网页本身的了解
      上网时间
      计算机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
      喜欢跟技术打交道吗
      ……
      用户对网页内容的了解
      用户需求要考虑的另一方面就是:可用性及用户研究:
      从三方面入手:
      1)为了探求用户对网站的观点我们需要:收集用户普遍观点,可以采用市场调研方法: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
      2)理解用户行为及网站交互,从三方面入手:现场调查,任务分析和用户测试。
      3)输出人物角色卡。
      
      另一个问题是 网站目标:
      最基本的是网站标识。而把网站做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可以直接获取的如访问量,注册量,回访率等等,但是这些数据有时候也不会准确,因为影响这些数据的因素有很多,如公司本身的负面消息,竞争对手的广告等;可以间接获取的如客服接待人数,通常注册用户量不是成功的标准。
      
      最后是战略文档,要删繁就简,切中要点,战略文档的产生要综合战略专家以及一线员工的意见,同时战略方向可能会更改,但是是很要命的,尽量先想好。
      这一阶段输出物是由产品经理或者更高层级的人员制定的BRD。
      
      范围层:
      范围层定义:收集需求,确定需求优先级,用文档记录下来
      在收集需求的时候要注意需求有三种类型:人们讲述的需求,现象后本质的需求和人们不知道的需求,另外在收集需求的的时候尽量让工程师,客服,和营销人员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将需求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功能需求文档撰写原则:乐观,具体,避免主观语气,需求可验证。
      内容需求:内容要素规格,如文字的大小,图像像素的大小,下载文字,类似PDF独立内容元素;内容日常维护:依据用户期望和有限资源来平衡更新频率。
      这一阶段输出物是由产品需求人员产出的功能需求文档,PRD。
      
      结构层:
      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
      交互设计解决了哪些功能应该在哪些页面上,为了使用户能够以较小的学习成本使用产品,有必要在交互设计时使用传统概念模型,但也不要过分追求真实世界的模型,如果要引入新的概念模型,请给出理由;
       错误处理:将用户可能犯的错误尽可能使错误难以发生,或者设计成不可能犯错。
      信息架构:信息空间的内容元素排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解决信息架构问题:1)从上到下,即从用户需求到内容来进行构架,但是这里的问题就是关注用户需求但内容重要细节被忽略;2)从下到上,从内容特性出发构架信息架构,这样的缺点就是不能容纳未来内容变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的构架方法。
       结构方法: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和线性结构,这些信息结构的方法根据用户需求来选定。
       组织原则:两方面:从战略角度来确定的最高层级使用的原则(主要是根据战略层的文档)和从用户需求与内容来确定的较低层级的使用原则(主要从范围层的产品需求文档)。
      从战略角度就是在做网站之前定的战略,有什么特性,就必须用相应的方法构架信息框架。
      这一阶段的输出物是由交互设计师或信息架构师设计的信息构架图。
      
      框架层:
      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
      界面设计主要就是解决功能如何实现,为用户想完成的任务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
      成功界面设计的要点
      被用户一眼看见最重要的东西
      设计好用户不需要看见的东西
      只考虑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和程序员不同,程序员需要考虑边缘情况)
      组织好用户最常用的行为并易于发现和使用
      技巧
      选项默认值
      自动记住用户最后一次的选项
      界面元素:
      html
      单选框,复选框,文本框,下拉菜单,多选菜单,按钮
      Flash
      导航设计:允许用户在信息间穿梭
       导航分类: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上下文导航、友好导航、远程导航(这几个导航没有认识清楚,等待再认识)
      信息设计:分组和整理,指导原则和线框图。指导原则就是反应用户的思路,支持他们的任务和目标。
      这一阶段的输出物就是设计师的线框图。通常也可能让产品经理来设计线框图。
      
      视觉层:
      视觉层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网站的框架逻辑,让网站的意图更为用户所理解。有几个方面要考虑:
      忠于眼睛,对比和一致性,配色方案与排版。
      此阶段的输出是视觉设计师的风格指南文档。
      
      要素的应用:
      这一章讲了些要素应用的问题,首先创建用户体验其实并不难,因为有一些设计已经被确定或者可以确定,不需要重新设计,如由现状决定的设计,模仿决定的设计,由领导决定的设计。又通过一个搜索引擎的实例来串了下几个要素。最后说明了提出正确问题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要围绕着用户体验的要素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书没有讲的是关于内容和技术的用户体验的要素。
      关于产品构架体系产品经理一叶千鸟对于《Web信息架构(第3版)》的评论http://book.douban.com/review/1542697/里有写到:
        曾经接受了个观点,互联网运营的架构体系有三套:业务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
      
        以我的粗浅理解,尝试进一步解释。业务架构以赚钱为中心,信息架构以用户为中心,技术架构以稳定为中心。架构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坚实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体系。过度强调哪一方,都会不同程度的对整体造成影响。
      
        在业务模式上大谈以用户为中心的唬头都是假话,时间问题而已。技术架构在软件工程学科中已发展很成熟,但在工程师主导开发的网站中容易出现不顾用户感受的“工程”模式,信息架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
      
      虽然说的是信息架构,但是也从中能看出产品架构体系。把这三个理论体系映射到实际的产品设计中,就对应着从市场角度,用户角度和技术实现角度。根据不同的项目,侧重点不同。
      在结构层的交互设计和信息构架,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通常有三种情况:
      1)信息架构为主,交互设计为辅:适合大量网站项目,项目重点放在信息的呈现与组织;
      2)交互为主,信息为辅:适合大量的桌面程序,在局部会涉及到信息的组织;
      3)两者同等重要:适用于一些电子商务网站。(wes的评论)
      
      最后对于产品经理应该处在哪一个环节呢?标准的产品经理应该处在各个环节,但是最主要的要做好PRD。也就是范围层内。
      另外对于产品经理的理解见:http://site.douban.com/189688/widget/notes/11231888/note/245836618/
  •     就像鹿鼎记陈近南教韦小宝功夫,把一本小册子拿给韦小宝,韦小宝一看,哇,这本书至少要看个个把月吧,结果陈近南说:“这个是武功的目录”
      这本《用户体验设计》就是设计的目录,从这本发散出更广阔的世界,等待你来开发。
  •     【the five elements】from button to top:
      the strategy plane
       -->product objectives + user needs;
      the scope plane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 structure plane
       -->interaction design +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the skeleton plane
       -->interface design + navigation design + information design;
      the surface plane
       -->sensory design。
      
      
  •     有一种平台产品,如手机游戏平台,属于运营型的平台类产品。各位大侠谈谈它与功能型产品的区别?特别是如何建立与之适应的团队?
      对字数太少还不行,??
      有一种平台产品,如游戏平台,属于运营型的平台类产品。各位大侠谈谈它与功能型产品的区别,特别是建立与之适应的团队
      
  •     推荐作为用户设计的术语解释方面的书籍,总结的经验比较浅,不太适合过来人
      
      推荐作为用户设计的术语解释方面的书籍,总结的经验比较浅,不太适合过来人
      推荐作为用户设计的术语解释方面的书籍,总结的经验比较浅,不太适合过来人
  •     一.战略层
      用户需求(用户细分、可用性和用户研究、创建人物角色)
      产品目标(商业目的、品牌识别、成功标准)
      
      二.范围层
      功能性产品——功能规格
      信息型产品——内容需求
      
      三.结构层:
      功能性产品——交互设计(关注于将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的元素)
      信息型产品——信息架构(关注如何将信息表达给用户的元素)
      交互设计——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信息构架——设计组织分类和导航结构
      概念模型——交互组件将怎样工作(购物车)用户在使用网站时,基本上是凭直觉的,因为这个网站的交互行为与他们隐含的期望值完全相符。
      
      四.框架层
      功能性产品——界面设计、信息设计
      信息性产品——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界面设计:界面元素(复选框、单选框、文本框、下拉菜单、多选菜单)
      导航设计: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上下文导航、友好导航、网站地图、索引表
      信息设计:给用户提供能正确使用系统的信息。
      线框图是整合在结构层的全部三种要素的方法:通过安排和选择界面元素来整合界面设计;通过识别和定义核心导航系统来整合导航设计;通过放置和排列信息组成部分的优先级来整合信息设计。
      
      五.表现层——感知设计
      
  •     我是一个电商新手,意欲从事产品设计与策划方面的工作。
      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他让我对互联网产品设计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凡事都应该究其本质,要想改变就应该从本质入手。下面我将合上书本,凭记忆谈一下自己学到的内容:
      
      1 、让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应该充分重视用户体验。为什么?首先,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体验对他们很重要;其次,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有黏性的、直观明了的、让人愉快的产品)可以留住老客户,带来新客户,客户的增加代表着绝对的商机,商机代表利润,利润代表什么,你懂的。
      
      
      2、一般人理解的用户体验仅仅停留在页面吸引力、操作便利上。但这本书告诉要真正做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产品设计,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2.1 战略层——回答的是我们通过该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通过该产品得到什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目标是给用户传递信息(如电商需要通过电商网站给客户传递商品信息并促使其购买);从用户角度来看,该产品的目的就是要满足用户需求(如电商网站上的购物需求)。
      
      2.2 范围层——回答的是哪些产品特性需要表达和哪些不需要的界定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需要确定哪些应该被当成软件产品的功能以及相应的组合。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设计的产品应该体现相应的用户需求 内容(比如哪些文本、图片、视频等,大致搜集即可,但是最好要专门的人去搜集并排列好优先级别)。
      
      2.3 结构层——根据范围层中的各种功能和需求为产品设计一个概念结构。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包括了交互设计(为用户设计的结构化体验,通俗点说是用户点击某些按钮要求执行某些操作后,系统响应作出反应的这样一个有限循环的过程);从用户角度来说,包括了信息架构(即产品包括的信息是否合理和有意义)。
      
      2.4 框架层——考虑的是如何将结构层所构造的概念结构合理的布局在整个网页上。从产品需要实现的功能的角度来看,包括界面设计和信息设计;从产品需要提供的信息的角度看包括了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
      
      2.5 表现层——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如何设计表达界面,使得界面重点清晰,并且吸引人。从视觉、听觉方面让用户感觉愉悦。
      
      3、总之,在整个文章中,作者都传递了一种需要从客户的角度而不是设计者本人的角度来设计和思考产品的理念——无论是在那个层次上都应如此。
  •     1. 战略层讲在寻找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同时满足公司的目标;
      2. 范围层将我们需要哪些功能,筛选功能满足战略层的要求。
      3. 结构层?结构层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我的理解是对范围曾选定的功能进行有机的组合。有几个疑问:a.结构层的产物是什么?b.是作者提到的“架构图”吗?大家一般通过什么工具来绘制?c. 信息构架是什么意思?具体做什么?没有太理解这部分内容。
      4. 框架层的理解就是UE原型的设计;
      5. 展现层的理解就是UI的设计。
      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指出,3的问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     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翻完。
      但薄并不意味着浅,相反,浓缩就是精华。作者言简易骇,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通过清晰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展现出来。本书主要介绍的是方法与思想,而不是具体实现,致力于给读者一个关于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界面的总体概念。
  •     作为公司的一个开发人员,我们都明白开发任何产品,都要在“技术”、“商业”与”用户“三个大饼之间权衡,寻找到中间的重合区域,那通常是最合适的方案。
      
      所以,我们关注前后端性能、关注代码可读性、关注程序扩展性;我们可能也关注产品商业需求分析,关注上线后的PV/UV/转化率。可是,我们普遍缺少了对”用户“ 领域的了解与敬畏。
      
      看完这本书,思考一下,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公司有的产品,天时地利人和,却最终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至少,通过这本书,你会知道看似神秘的UED团队,每天在做什么?
      
       这本书是Ajax之父的作品。书本身的设计就是用户体验的阐释:纸张、章节标题、页码、流程的文字。推荐公司的Web开发人员工作之余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