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的综合治疗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王洪武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王洪武 编  页数:239  

前言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据统计,新诊断的恶性肿瘤约有25%的患者伴发疼痛,治疗过程中约有24%~60%,晚期则为62%~86%。此外,疼痛是患者最惧怕的症状之一,能增加死亡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情感活动,严重影响患者与家属及朋友之间的交流,因此,缓解疼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目前极为迫切的问题是使医护人员和家属熟悉癌痛的发病机理,尽快掌握疼痛评估技巧和治疗方法,在癌痛治疗中需要恰当地使用药理学、麻醉学、神经外科学以及行为医学的相关知识。每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人数约为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由于疼痛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癌症治疗影响很大,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控制癌痛作为第三种抗癌手段,癌症止痛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45%~80%的癌痛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目前,癌性疼痛仍以药物治疗为主,WHO倡导的三阶梯药物治疗已深入人心。但由于止痛药物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便秘和药物剂量的依赖性,严重影响其疗效和临床使用。同时,单纯止痛药物并不能消除肿瘤,引起癌性疼痛的原因并未解除,因此,祛除病因才是控制癌性疼痛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肿瘤止痛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创治疗能标本兼治,既能控制肿瘤生长,又能缓解疼痛,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

内容概要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据统计,新诊断的恶性肿瘤约有25%的患者伴发疼痛,治疗过程中约有24%~60%,晚期则为62%~86%。此外,疼痛是患者最惧怕的症状之一,能增加死亡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情感活动,严重影响患者与家属及朋友之间的交流,因此,缓解疼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癌性疼痛的病因及发病情况一、病因二、发病情况三、疼痛的评估第二章 癌性疼痛的止痛方法第一节 物理消融止痛一、氩氦刀二、射频消融治疗三、微波治疗四、高强度超声聚能刀五、全身热疗系统第二节 骨水泥填充术第三节 放疗止痛一、体外放射治疗二、放射性粒子植入三、放射性核素治疗第四节 中医中药一、癌性疼痛辨证论治要点二、癌性疼痛中医论治基本方法三、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四、癌性疼痛的中医预防与调护第五节 超声电导止痛一、超声电导仪技术原理和作用机制二、作用特点三、作用优势四、系统装备:五、癌症止痛的临床应用第六节 药物止痛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治疗原则二、止痛药物分类三、镇痛辅助用药四、膦酸盐类药物五、化学治疗六、肿瘤靶动脉化疗栓塞七、经皮穿刺神经阻滞第三章 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一、癌性疼痛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二、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三、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四、饮食护理五、运动六、癌性疼痛患者的出院指导第四章 国内外癌性疼痛临床诊疗指南一、美国医师学会肺癌的补充治疗与姑息治疗临床应用指南二、中国抗癌协会双膦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指引(2007年)三、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7版)

章节摘录

插图:北京诺亚同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超声电导仪,在国际上首家采用了电致孔、超声空化和离子导人综合强力透皮技术。是国内首家被批准上市的专门用于透皮给药的医疗仪器产品。一、超声电导仪技术原理和作用机制目前国际上主要以超声空化技术、激光微孔技术、电致孔技术等物理学方法,结合生物学手段、电化学手段和药剂学手段,产生叠加作用。(一)超声空化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使皮肤细胞膜、组织膜形成和扩大已形成的生物孔道,最大孔径可达25um,孔道可维持时间长达数小时的时间。超声波对流转运作用与辐射压作用:使药物粒子和分子获得定向转运的动能,沿声波传播方向运动。(二)电致孔电致孔技术:是采用一种特定的瞬时电脉冲,改变组织膜和细胞膜脂质颗粒的排列,使之有序化,形成药物通透的水性孔道。集密的孔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药物进入体内的的高通透区,增加皮肤渗透性。电致孔法是崭新的透皮给药新技术,对于采用传统的被动扩散动力和离子导入法无法实现透皮给药的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望达到理想的促渗效果。(三)现代离子导入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型药物活化,按电趋向性定向泳动。(四)综合叠加协同技术许多的促进药物渗透的手段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作用。将这些手段有机的组合,程序化的应用是近几年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

编辑推荐

《癌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是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癌性疼痛的综合治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可能不仅适用于肿瘤科的医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