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11出版) 作者: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 编 页数:160
前言
茅以升先生是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成就卓著的桥梁专家。他自束发就学,便树立了励志强国之心,从此竭其一生的心血和学识献身祖国建设大业。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怀着报效祖国赤子之心,负笈海外,学成归国。他一生行事严以律己,敢为人先,讲求实效,为新中国的发展与建设,为铁路、教育、科研、科普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此次出版《架起通向科学的桥——茅以升科普创作精选》,意在不仅追思茅以升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不朽业绩,更重温为我们留下的足以传世的宝贵精神财富——丰富多彩的科普作品,希望以此激发更多的后来者能够为了我国青少年一代,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为楷模,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石,爱国爱民、严谨求实、执著追求、勇于进取,担负起时代赋予科学家的历史使命。茅先生一生提倡“先习而后学”,强调科学发展的根本是实践性,实践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一理论一实践”是科学的规律。《架起通向科学的桥——茅以升科普创作精选》就是他这一科学理念和他孜孜于科普活动的一个记录。
内容概要
《架起通向科学的桥——茅以升科普创作精选》收录了27篇有关科普知识文章,其中不少是关于桥梁方面的。茅先生对我国有记载以来修建的各种桥梁做过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所以他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在几代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画卷。茅先生以那清新朴实的笔触向世人款款叙述着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千百年来历代人民辛勤、聪慧地在水深风急、波涛激荡的河流上架起一座座坚固美观的长桥景象跃然纸上。人们通过这些文章可以了解我国桥梁建筑中的民族艺术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地位,以至像我这样的文科人在读过多年后,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本书收录的《没有不能造的桥》获得1981年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中国的石拱桥》被收入中学课本,作为中学生必读的范文;《桥话》一文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
书籍目录
我与中国的桥梁建设/1从小得到的启发/7两脚跨过钱塘江/11明天的火车和铁路/18为什么看不见柱子/25向铁路现代化进军/30为什么一个又扁又长的建筑物——桥,能够很稳固呢/34桥梁远景图/36没有不能造的桥/43启宏图,天堑变通途/52中国的古桥与新桥/6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78桥话/83中国的石拱桥/92名桥谈往/95二十四桥/104新时代的科学教育/107自学成才,振兴中华/115实行先习后学的教育制度/117学习研究“十六字诀”/125检阅了我们科学大军的后备力量/131环境科学的普及化/135漫话圆周率/137科学技术中的代号/141打球与造桥/145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147纪念近代科学先驱者和伟大艺术家——达·芬奇/156
章节摘录
插图:尽管我国建造桥梁的技术起源较早,但是,由于长时间封建制度的桎梏与禁锢,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那个内战频仍、国难深重的历史年代,铁路、公路往往是“遇河而断”,或“遇河而止”,以致使城乡交通极其不便,特别是南北交通困难万状。直到35年前,新中国如朝日初升,我国广大的桥梁技术人员才获得了充分的用武之地。中国的桥梁建设才得以迅速发展。截止1981年底,我们共修建桥梁14000多座,总长近1000公里。1957年以后,中国铁路建设发展速度极快,对中小跨度桥梁需求量很大。根据这一情况,铁路混凝土梁(20米以内)和预应力混凝土梁(32米以内)采用了工厂预制的标准梁,从而加速了铁路施工进度,也节约了大量钢材,开创了铁路桥梁建设的崭新篇章。随着祖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在大江大河上架设新桥梁。我们曾于50年代后期建造了不少铁路特大桥梁,如黄河桥、珠江桥、赣江桥和湘江桥等。在过去,人们一直把长江视为无法跨越的天险,似乎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建起大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局面终于出现了。1957年,中国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努力,终于在长江上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无桥梁”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这座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正桥由三联连续钢梁组成,每联三孔,每孔跨长128米,梁高16米,全桥长1670米。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为我国建造深水基础桥梁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标志着中国的桥梁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编辑推荐
《架起通向科学的桥·茅以升科普创作精选》是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