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中国科学技术馆编 页数:134 字数:103000
内容概要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迄今为止海内外发现的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各类遗迹及其历史传说。这些遗迹主要发布于郑和下西洋航线所经历的城高以及域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内的遗迹是一分布于作为郑和船队始发、聚散、驻泊港口的江苏南京、成仓和福建长乐、厦门等地;一是分布于郑和诞生和曾经生活过的云南亚的泰国、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以及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和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诸国。 15世纪初,当人们将波涛汹涌、神秘莫测的大海视为惊险畏途的时候,从东方神州大地走出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世界航海史上举世闻名的大航海家——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开辟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先河,架起了中亚非友谊的桥梁,传播了华夏文明,促进了亚非区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使海上丝瓷之路空前繁荣和活跃。 郑和以“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凭借着超常的聪明智慧、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勇气和胆略,不折不挠、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受命率领当时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以高超的航海技术,叹为观止的组织才能,指挥近3万训练有素的官兵,驾驭一二百艘船,战风斗浪,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在广袤无垠、凶险异常的大海上。郑和船队在28年中,七次远航东南亚、南亚、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了海上交通网络。他们所到之处,不论国家大小、文化先进与落后,不分种族、肤色,积极宣传睦邻友好、共享太平的大明国策,开展了平等互利的贸易,传播了文明,建立了友谊。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弘扬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国家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为配合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活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与中国科技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于7月6日正式出版发行。 “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一套共四册 综合篇--《帆鼓西洋》 时平著 百问篇--《情系大海》 于海明著 船舶篇--《舟船胜览》 顿贺等著 遗迹篇--《古迹寻芳》 杨新华等著 这套丛书主要是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为青少年读者而编写的。作者用大量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全面地介绍了郑和的身世和相关的主要人物,郑和七下西洋的全过程及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在航海、造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丛书每册体裁各异、内容各有侧重,图文并茂,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书籍目录
昆明城东先祖墓郑和故里和代村施舍五华大藏经建功立业郑村坝南北二京旧府邸远洋宝船出龙江狮子山麓天妃宫静海寺内藏珍宝督建南都报恩寺发心重建净觉寺牛首山麓郑和墓托葬中华渤泥王功禄东王葬德州重修西安清净寺锚起太仓刘家港湄洲海神妈祖庙南平铜钟祈平安行香尔州先贤墓 九日山上祈风石三峰塔下灵应碑福建长乐金刚腿景弘故里香寮村厦门台湾留传说青花瓷器传四方西沙群岛遗沉船马六甲城三宝庙苏初华人本头公三宝垄港遗迹多王总兵路传佳话斯里兰卡布施碑泰柬二国三宝庙索马里的郑和村古里石碑杳无踪
章节摘录
郑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但长久以来,人们对郑和的家世了解甚微,《明史·郑和传》中在提到郑和的籍贯时只有“云南人”三字。直到《郑和家谱》和马哈只墓碑被发现,经过学者们几十年来的辛勤研究,人们才大体了解到,郑和出生于一个世代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家庭,他的家乡在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 郑和的祖先是西域布哈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布哈拉)的贵族,宋神宗熙宁二年(1070)因邻国入侵迁来中国。郑和的六世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初杰出的政治家,他的名字为阿拉伯语音译,“赛典赤”意为荣耀的圣裔,“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显然,这个名字有着浓郁的伊斯兰意味。赛典赤·赡思丁在宋元之际率千骑归顺成吉思汗,曾担任成古思汀的帐前侍卫,后来因随从征战有功,官拜燕京路总管,地位仅次丁丞相,驻守咸阳。P1 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但有关他的家世出身情况在以往的文献史料中均无翔实记载。云南昆明晋宁县郑和父亲墓志铭的发现,使人们对郑和的籍贯、家世、出身等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补充了文献史料记载的诸多不足。 马哈只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郑和故里月山西坡的郑和公园内,背依滇池。马哈只墓的初葬形制,今已无从查考。此墓自从明初建成以后,年深日久乏人修缮,至解放前已倾陷为土丘,20世纪60年代初期才得以重修。现在的马哈只墓平面呈长方形,长3.6米、宽2.52米,高出地面约0.4米。墓顶已由水泥砌筑,墓框系条石砌成。墓前并立有三块石碑,中为明初大学士李至刚受郑和之托所撰的《故马公墓志铭》;左右二碑各为《明史·郑和传》和近人夏光南所撰的《郑和太公墓志铭跋》。
编辑推荐
600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迹——南京的宝船厂、郑和墓,泉州灵山行香碑,福建漳平香寮村的王景弘故里,东南亚发现的“三宝庙”、“三宝井”、“三宝宫”等……一处处遗迹、一件件文物,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串串闪光的印记。现在让我们沿着伟大航海家的足迹,开始一次难忘的历史与文化之旅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