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李军 页数:2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社会的救灾--供给阻滞与演进》:中国自古而来气候多变、灾害多发,对以农为本的传统国度形成巨大的冲击。传统社会的政府为了应对频发的灾害,基于“灾异天谴论”与“重农”理论的思想体系,创建了丰富多样的救灾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是保证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与西方同时期国家相比,它也具有相当的先进性。传统社会的救灾制度体系有着清晰的层级划分,即政治救灾制度与经济救灾制度两大类别。前者是以禳弭灾害为目的的救灾形式,主要包括祈祷、虑囚、自谴、厌胜等类型,以往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且将其视为迷信、荒诞不经的,但实际它的产生有着合理的内涵,是一种基于“天人感应”基础上的危机反应模式,并通过这种反应来强化帝王执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后者在救荒中发挥着实际的作用。同时,无论是何种救灾制度形式,在层级上都有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即政府与民间的两种形式,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变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救灾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王朝的发展演变格局类似,也有一个变迁的周期。这一周期在不同的朝代、在古代王朝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具体的特征。影响救灾制度变迁周期的因素主要在于诺斯悖论、路径依赖以及当时的财政经济状况。中国传统社会救灾制度受到阻滞的根本原因在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形成的官员任免关系,它造成的体制性矛盾影响了救灾成效的发挥,成为救灾中寻租的原因所在。救灾过程中来自政府、富民阶层以及灾民之间的利益博弈也是影响救灾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救灾中除了制度性的救灾外,技术救灾也是一个重要范畴。技术不能仅仅归结于生产工具、工程兴修,作物的引进也是技术变革的范围,也是救灾制度的一种表现,明清以来美洲作物在中国救灾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引发的生态后果也值得重视。传统社会的统治者是理性的政治人,这影响了救灾制度的实施效果,它的成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演变。灾害与国家起源、农民战争以及少数民族南下等问题都与灾害关系密切。自然灾害影响着王朝的兴衰演变。
作者简介
李军,男,1976年生,山东莱阳人。2004年于首都师范大学经济史博士方向毕业,获历史学博士。2005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出站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史、灾害史、隋唐五代史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业经济评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要论著有:《历史视角下的三农》(联合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史纲要》(联合主编)、《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副主编)等。
书籍目录
农业经济史丛书总序序摘要第一章 导言一、问题的提出二、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发展与趋势(一)中国古代对灾荒的研究与总结(二)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灾荒史研究进展(三)海外学者中国古代灾荒史研究进展(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三、《中国传统社会的救灾:供给、阻滞与演进》研究方法四、《中国传统社会的救灾:供给、阻滞与演进》的基本架构第二章 传统社会救灾制度建立的背景——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灾害第一节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一、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分期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三、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中心第二节 灾害频生的古代社会一、灾害概况二、灾害时空分布三、灾害等级划分四、灾荒对社会生产的破坏第三章 中国传统社会救灾制度的供给与分层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救灾制度产生的思想根源一、天命主义禳弭论二、朴素的唯物主义灾害观三、重农思想体系四、中国传统社会救荒思想评价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救灾制度与制度分层一、经济领域正式救灾制度(一)先事之政的发展演变(二)灾荒救济制度的发展演变二、经济领域非正式救灾制度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救灾制度与制度分层一、政治领域正式救灾制度(一)灾害祈祷制度(二)反省六事制度二、政治领域非正式救灾制度第四节 传统社会救灾制度层级之间的关系一、两者相互依存二、两者相互演变三、传统社会救灾制度演变的内在原因与实质第四章 中国传统社会救灾制度的变迁周期与影响因素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救灾制度变迁的周期一、救灾制度演变周期的断代分析二、历史时期救灾制度变迁的演进特征第二节 传统社会救灾制度变迁周期的影响因素一、“诺斯悖论”的作用二、路径依赖的作用……第五章 中国传统社会救灾制度的阻滞第六章 中国传统救灾制度的一个案例——以美洲作物的引入为中心第七章 自然灾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兴衰演变第八章 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中心 传统社会主要的农业活动就是粮食作物的生产。气候是影响农业经济时代收成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气候的任何恶化(如寒冷、干旱、水涝等)都会影响粮食产量。史实证明,农业对温度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整个农业生产潜力对降水条件的变化敏感(黎华强、王铮,2003;韩永翔等,2004;王铮等,2005)。一般而言,寒冷期会缩短庄稼的生长期,使很多地方不再适合种植粮食,从而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反之,温暖期增加了可耕作土地的面积,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历史时期的温暖期正是经济最强盛的汉唐时期,也是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气候由暖转寒的过程中,由于前期积累的众多的人口而导致农业经济难以维持,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王朝更迭(章典等,2004)。同时,寒冷期也是导致干旱、荒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相同。倪根金(1988)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气候变冷变干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他认为,气候变冷影响了作物生长期和农业熟制的变化,气候变冷,导致了生长期的延长,生长期延长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种的选择,其中最明显的是农业生产熟制的变化。蓝勇(2001)认为,从历史地理角度看,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高纬度的东亚游牧地区、中纬度的中国传统农业区(黄河流域)和低纬度的南方开发不足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响巨大且各有侧重。韩永翔等(2004)对西北地区农作物演变格局的考察后认为,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的影响总体是利大于弊。由于温度升高及降水增加,主要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卜风贤(2007)认为:中国南北农业的差异与秦淮线造成的环境分割关系密切。“一方面秦淮线与中国大陆800毫米等降雨线相一致,北部地区年降雨量少,气候特征以干旱为主,农业生产中小麦为主要农作物;南方地区降雨量大,且许多地方超过1000毫米,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经常发生洪水灾害,农业生产以稻作为主。另一方面秦淮线也是中国灾害区域分异的重要界线,北部地区是旱灾多发区,南部地区则以水灾为主。因此,中国历史上北方农业是在与干旱灾害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南方农业之所以后来居上也是与水灾的防治紧密相关。” 因气候变迁而导致农业发展态势的转变在历史上有众多案例。战国末到西汉前期,由于气候的变暖,关中地区农业获得大发展;但中期后,由于天气转寒,关中农业发展出现衰退局面,粮食产量降低(李春艳,2006)。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典型的寒冷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渐趋衰落,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的长江流域(王铮等,1996;汤懋苍等,2000;兰伊春等,2005);特别是北朝由于天气转寒而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也陷入停顿(李文涛,2009);清代从18世纪的长期繁荣转入19世纪中期以后的长期衰退,出现所谓“道光萧条”,导致这个萧条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李伯重,2007)。郑斯中(1983)对广东一个长时段的分析证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对粮食丰歉的影响。
编辑推荐
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 国家985工程建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