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宫志远 编 页数:93 字数:75000
内容概要
食用菌产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起来的。1978年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改革开放后,食用菌产业凭借“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投资小、见效快、零污染”等优势,犹如星星之火,在全国迅速燎原。2009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已达20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产值达1103亿元,在种植业中仅次干粮、棉、油、菜、果,排名第六,全国从业人员超过了2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的大国。
在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了,这无疑将为整个产业起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在这个平台的支持下,岗位专家对全国各地食用菌生产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其他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生产基地的大力支持下,栽培功能室的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对我国生产量最大的平菇、香菇、木耳、双孢蘑菇、金针菇及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炼,编写出适合指导不同主产区生产的系列实用丛书,以供广大菇农学习、借鉴、提高,促进食用菌区域性标准化栽培模式的加速推广,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稳步提升做出贡献。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概述
一、分类地位
二、营养价值
三、栽培历史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
三、生长发育条件
第三章 山东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主栽品种及特性
二、适宜栽培季节
三、栽培设施
四、培养料
五、栽培技术
第四章 四川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品种类型
二、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特性
三、适宜栽培季节
四、栽培设施
五、培养料
六、栽培技术
第五章 浙江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主栽品种及特性
二、适宜栽培季节
三、栽培设施
四、培养料一
五、栽培技术
第六章 河北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主栽品种及特性
二、适宜栽培季节
三、栽培设施
四、培养料
五、栽培技术
第七章 工厂化袋栽金针菇生产技术
一、概述
二、产地环境和布局
三、栽培设施条件
四、生产管理技术
五、采收与清料
六、整理及加工
七、贮藏和运输
八、包装和标识
九、病虫害防控
十、质量安全控制
十一、生产档案管理
第八章 金针菇病虫害防控技术
一、竞争性病害及防治
二、细菌性病害
三、真菌性病害
四、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五、虫害
六、螨害
章节摘录
(4)生态防控在适宜范围内,高温季节菌袋培养料含水量宜低于低温季节;发菌阶段调节培养室适宜的温度,降低空气湿度,适度通风,避光发菌;出菇阶段控制好菇房内子实体不同生育期的适宜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各时期温度、湿度以低限为宜,避免高温高湿,调节适宜的通气和光照条件。 (5)化学防控化学预防应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发菌场所在非培养期,可使用低浓度氯溶液对培养场地进行淋洗消毒处理,出菇区可用石灰水消毒处理。产前结合场地整理进行药剂消毒与灭虫,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消毒与灭虫。对金针菇病虫害的控制,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必要时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或选用在我国食用菌生产上已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进行防治。如噻菌灵、咪鲜胺锰盐、二氯异氰尿酸钠、菇丰等消毒杀菌剂及氟虫腈、菇净等杀虫药剂,可在地面环境中选择使用。发现局部菌料受杂菌污染或子实体发病时及时进行隔离、清除和药剂控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施药方法;若发现菇房内有害虫发生时,使用糖醋药液或毒饵诱杀,或者选用上述杀虫药剂避菇喷杀,但出菇期不得向子实体上喷药。在发菌场所遭受害虫严重侵袭的紧急情况下,宜使用植物源农药制剂进行喷雾和熏蒸处理,但不应对菌丝体和子实体产生药害或污染。可使用以维生素D为基本有效成分的杀鼠剂诱杀害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