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朱宏斌 页数:312
Tag标签:无
前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历史研究事业,发展到宏斌一辈已经是第四代了。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总是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年轻一代学者具有更强的时代特征、更开阔的学术视野、更坚实的学科基础、更大的交流范围。这或是他们能超迈前贤,多有创获的重要原因。 宏斌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学有渊源。领略秦汉、体味隋唐,优势独具。分配来西农工作后,对农业科技诸功课亦多有研修。打通了文理学科间的阻隔,兼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他后来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随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他大致是以秦汉历史为中心,循着区域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变迁、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诸领域而逐渐展开研究的。秦汉国力强盛,经营重心始终在农牧分界线的南北一带。
内容概要
秦汉时期是我国区域农业大开发、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不仅奠定了传统时期区域开发的基本模式,而且也是构筑秦汉盛世的重要内涵。秦汉时期的区域农业开发有着深厚的内在动力与基础,涉及中央集权政治体系确立、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技术进步、思想观念转变等诸多方面。其开发的地区地域非常广阔,囊括了西北、江南、西南夷、岭南以及东北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以及其在中央集权政治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的差异,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侧重和差异,在开发模式、开发内涵、开发目标、开发效果等形成了一定的时空性差异,奠定了我国传统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秦汉农业区域开发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与生态环境变迁、民族迁徙融合、科技艾化交流等其他诸多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交互关系,不仅促进了区域性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秦汉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朱宏斌,男,l971年生,陕西凤翔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博士。1995年毕业于两北大学历史系,2001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古农学研究室,2006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7月—2009年7月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和区域开发史的研究,先后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等专著3部。
书籍目录
序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言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1.1.3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1.2.2 国外研究综述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3.1 研究范围的基本界定L3.2 研究的基本思路1.3.3 研究的基本方法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内在基础与动力2.1 经济基础:秦汉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2.1.1 核心农区的纵深发展,构筑了秦汉发展的基本经济区2.1 2秦汉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2.1.3 秦汉经济发展对农业区域开发的影响2.2 政治基础: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和中央集权政治的确立2.2.1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与秦汉经济的整体性发展2.2.2 强劲中央集权政治的建立,形成了区域农业开发的“力2.3 技术支撑:传统农业科技体系的确立2.3.1 铁器牛耕的逐步推广2.3.2 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形成2.4 思想文化基础:秦汉思想文化的发展聚变2.4.1 重农思想的发展与重农政策体系的确立2.4.2 大一统思想的发展2.4.3 政治控制理念的变迁2.4.4 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2.4.5 功利务实、求大尚多的社会文化风尚2.5 便利条件:秦汉时期交通网络的形成2.5.1 秦汉时期的陆路交通网络2.5.2 秦汉时期水路交通的发展第三章 秦汉政权对西北地区农业的开发与经营3.1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初步发展3.1.1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概况3.1.2 先秦时期对西北边地的初步开发3.2 秦时的汉匈战争及其对西北地区的初步经营3.2.1 匈奴的崛起3.2.2 秦对河套地区的经略3.3 两汉政府对西北的经略与西北农业的大发展3.3.1 两汉时期的汉匈关系发展及对河套地区的开发经营3.3.2 秦汉政权对河西地区的经略与农业开发3.3.3 两汉对河湟地区的经略与河湟农区的形成3.3.4 秦汉政权对西域的经略与农业开发第四章 秦汉的江南开发与江南农业由点而面的发展4.1 先秦时期的江南农业4.1.1 江南地域概念的界定4.1.2 先秦时期江南农业的初步发展4.2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的次第开发4.2.1 秦汉中央政权对江南控制的日益强化4.2.2 秦汉时期江南农业的系统开发4.3 两汉时期江南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4.3.1 两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显著转折4.3.2 东汉时期江南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解析第五章 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农业开发与经营5.1 秦汉政权对西南夷地区军事攻略与政治控制5.1.1 军事征服5.1.2 政治控制5.2 秦汉政权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经营5.2.1 开凿交通5.2.2 移民屯垦5.2.3 免征赋税5.2.4 重视农业生产5.2.5 发展文化教育5.3 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5.3.1 铁器的传入、推广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5.3.2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与农业生产条件、环境的改善5.3.3 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区域性不平衡特征第六章 岭南地区的农业开发与发展6.1 岭南地区的民族关系与农业发展概况6.1.1 百越源流及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关系6.1.2 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稻作农业的初步发展6.2 秦汉时期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与经营6.2.1 中原政权对岭南地区的攻略与控制6.2.2 秦汉政权开发经营岭南的主要途径6.3 传统农业科技文化的输入与岭南农业的飞跃性发展6.3.1 中原先进农业科技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广泛传播6.3.2 秦汉时期岭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七章 秦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7.1 先秦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7.1.1 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民族7.1.2 早期农业的发展概况7.2 燕秦时代东北传统农牧业的出现7.2.1 燕秦政权对东北地区的政治经略7.2.2 东北传统农牧业的奠基7.3 两汉时期的东北开发及东北传统农牧业的初步发展7.3.1 两汉中央政权对东北地区的经略7.3.2 两汉开发东北农业的主要举措7.3.3 两汉时期东北传统农业的初步发展……第八章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基本模式及时空差异第九章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宏观审视余论 关于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首先,系统梳理出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论文研究以秦汉时期疆域及其控制、影响范围为根据,分别对西北地区、江南地区、岭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地区的农业开发经营情况进行系统地发掘,以期全景式地展现这一时期农业开发的整体状况。 其次,通过对区域农业开发影响因素的分析,解读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历史系统。区域农业的开发经营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现象,既基于一定的地域性自然禀赋,也同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和过程。论文通过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秦汉时和经济发展、区域农业开发与民族融合、区域农业开发与农业文化的分化整合、区域农业开发与农业科技文化发展、区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交流等方面内容的系统阐述。以期把区域农业开发放置在秦汉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中加以整体性考量,从而推进相关研究的纵深发展,弥补当前相关研究之不足。 再次,归纳秦汉区域开发基本的特点、模式及其区域、时段差异,发掘秦汉区域农业开发历史的现代启迪,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地界定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历史地位。
编辑推荐
秦汉时期区域开发的内在基础与动力、农业开发和的基本模式及时空差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