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沈德绪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育种学(第2版)》根据教材编写必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以及保证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对第一次修订本的章节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补充,编排上也作了改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育种学(第2版)》除绪论外,分为总论和各论两篇共22章,在总论中,重点加强了果树育种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的先进理论和成就,并较详细地叙述了果树育种的基本方法,为避免与其他学科的重复,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分章作了归并和调整,取消了“抗病育种”、“组织培养”和“果树育种程序”,增改为“生物技术与果树育种”和“良种繁育”两章。在各论中则保留了原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苹果、柑桔等十种果树外,增加了“猕猴桃育种”一章,对每个树种着重介绍育种目标、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突出地阐述各树种的育种特点,并加强基础理论与育种实践的联系,全书的篇幅比第一次修订本有较大压缩,但内容则有较多充实。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育种学(第2版)》虽为全国性教材,但由于我国疆土辽阔,各地环境条件悬殊,果树种类繁多,因此各校在使用本教材时,除总论外,各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学几种果树或另增其他果树种类,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需要。
书籍目录
绪论一、果树育种学及其在果树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二、果树育种的目标三、果树品种选育的途径四、我国果树育种工作的回顾五、果树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上篇 总论第一章 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果树起源中心与我国起源的果树一、世界果树的起源中心二、起源于我国的果树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和调查一、种质资源的分类二、种质资源的调查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一、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二、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管理第六节 种质资源的保存一、种质的流失问题二、种质保存的范围三、种质保存的方式四、种质保存的方法第二章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第一节 资源评价的意义、任务和项目一、资源评价的意义二、资源评价的任务三、资源评价的项目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评价系统一、IBPGR果树资源评价系统的框架和特点二、编制及实施果树种质资源评价系统第三节 果树资源评价的方法一、 种质资源评价的取样二、种质资源的评价方式三、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分级归类标准第四节 试验评价一、丰产性评价二、果实品质的评价三、果实加工品质的评价四、抗病性评价五、同工酶酶谱测试六、细胞学特性鉴定七、遗传评价第三章 引种第一节 引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一、引种的概念二、引种的重要性第二节 引种的理论基础一、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基础二、植物引种原理三、生态学的研究第三节 引种的原则和方法一、引种的原则二、简单引种的方法三、驯化引种的方法四、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第四章 实生选种第一节 实生选种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 果树在实生繁殖下的遗传与变异一、突变二、基因重组三、饰变第三节 选种的原理一、选择的作用二、选择反应与遗传增益三、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第四节 选择的类别一、一次选择和多次选择二、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三、混合选择、集团选择和单株选择四、独立淘汰选择和性状加权选择第五节 实生选种的方法一、选种项目二、选种标准三、优选单株的后代鉴定四、为改进种子遗传品质的果树实生选种程序五、为建立无性系品种的果树实生选种程序……下篇 各论
章节摘录
(二)要求不同单位间的分工协作由于资源数量大,需要评价的项目多,而专门从事资源评价的人员少、专业面窄,很难全面深入。因此,必须组织全国各单位、各学科的协作。IBPGR果树资源评价系统的三大部分基本资料、初评资料和再评资料分别由资源征集者、资源保存者和资源利用评价者分工承担。前两部分需要评价的资源很多,安排的评价项目较少,而且评价的方法比较直观简单;而第三部分需要评价的资源种类较少,安排的评价项目较多,而且要求比较精密、细致,有的项目需要组织多单位的协作试验。 (三)注意果树作物的特点果树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营养面积大、生命周期长,以嫁接繁殖为主。因此,必须用营养系品种优选株系,保存少量植株,一般5-10株,甚至只有2-3株,从少数植株上取样。嫁接繁殖时,用一致性砧木,并经病毒检疫和脱毒。评价项目除了受到外在环境条件影响外,还受到砧木、树龄、树体发育状况等的影响,在评价中要注意力求非遗传因素的一致。否则在评价时应予记述,以便在比较评价时考虑这些因素。' (四)掌握分级归类的原则和方法当前国内外资源评价几乎都采用分级归类的方法。按要求分为若干个级别档次,分级归类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单基因控制完全显性的质量性状,如桃果面的无毛和有毛,花粉的不育和能育,以一和十表示。有些性状有不完全显性的中间类型,如桃果实的粘核、半粘核和离核,用一、M和十表示。多基因控制,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采用九级分级法。如葡萄果粒的大小,按重量分为特小、很小、小、、较小、中、较大、大、很大和特大九级。有些性状也可以分为1、3、5、7、9等五级。有些连续变异但难以实测的项目,如苹果梗洼深浅、宽窄、叶背毛茸多少等采用模糊三级归类法。将多数资源的表型作为中级,和它有明显差别的划入两端级次,如梗洼深浅分为浅、中、深,叶背毛茸分为少、中、多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