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绛  页数:165  字数: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们仨》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一)走上古驿道
(二)古驿道上相聚
(三)古驿道上相失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退休前曾对他们许过愿。我说:“等我退休了,我补课,我还债,给你们一顿一顿烧好吃的菜。”我大半辈子只在抱歉,觉得自己对家务事潦草塞责,没有尽心尽力。他们两个都笑说:“算了吧!”阿圆不客气说,“妈妈的刀工就不行,见了快刀子先害怕,又性急,不耐烦等火候。”锺书说:“为什么就该你做菜呢?你退了,能休吗?” 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只要是我做的,他们总叫好。这回,我且一心一意做一顿好饭,叫他们出乎意外。一面又想,我准把什么都烧坏了,或许我做得好,他们都不能准时回来。因为——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像的不一致。 我的饭做得真不错,不该做得那么好。我当然失望得很,也着急得很。阿圆叫我别等她,我怎能不等呢。我直等到将近下午四点阿圆才回家,只她一人。她回家脱下皮鞋,换上拖鞋,显然走了不少路,很累了,自己倒杯水喝。我的心直往下沉。 阿圆却很得意地说:“总算给我找着了!地址没错,倒了两次车,一找就找到。可是我排了两个冤枉队,一个队还很长,真冤枉。挨到我,窗口里的那人说:‘你不在这里排,后面。’他就不理我了。‘后面’在哪里呢?我照着爸爸说的地方四面问人,都说不知道。我怕过了办公时间找不到人,忽见后面有一间小屋,里面有个人站在窗口,正要关窗。我抢上去问他:‘古驿道在哪儿?’他说:‘就这儿。’唷!我松了好大一口气。我怕记忘了,再哪儿找去。” “古驿道?”我皱着眉头摸不着头脑。 “是啊,妈妈,我从头讲给你听。爸爸是报到以后抢时间打来的电话,说是他们都得到什么大会堂去开会,交通工具各式各样,有飞机,有火车,有小汽车,有长途汽车等等,机票、车票一都抢空了,爸爸说,他们要抢早到会,坐在头排,让他们抢去吧,他随便。他选了没人要的一条水道,坐船。爸爸一字一字交待得很清楚,说是‘古驿道’。那个办事处窗口的人说:‘这会儿下班了,下午来吧。’其实离下班还不到五分钟呢,他说下午二时办公。我不敢走远,近处也没有买吃的地方。我就在窗根儿底下找个地方坐等,直等到两点十七八分,那人才打开窗口,看见我在原地等着,倒也有点抱歉。他说:‘你是家属吗?家属只限至亲。’所以家属只你我两个。他给了那边客栈的地址,让咱们到那边去办手续。怎么办,他都细细告诉我了。”

编辑推荐

《我们仨》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0条)

 
 

  •   杨绛女士《我们仨(新版)》,看之前,随手翻翻里面的照片、书札,前头和结尾,便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从中来。读书人多数还是厚道的,因为几十年前一部嬉笑怒骂的《围城》和一部假痴不癫的《唐吉诃德》,但几十年挂念这对夫妇,这位孤单的老婆婆。谷园在《人生四书》中讲,人活一世最可珍贵的是感情,特别是家人之间的感情。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家人之间的天伦之乐,最大的苦痛是家人的离开!等我完全读完这本书再上来发完整的感受吧,肯定是不好受的,不敢看了呢。下面转点杨绛女士的资料上来吧,对了,我讨厌管老婆婆称先生!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西班牙流浪小说《小癞子》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学系研究生,并此间认识钱钟书,二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结成夫妇。
    1935年--1938年与丈夫钱锺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1938年,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钱瑗回国。
    1942年,她业余学写的话剧《称心如意》上演,由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导演,演出很成功。一夜之间,杨季康女士变成了杨绛先生[2]。这年秋天,第二个喜剧《弄真成假》上演,也很成功。抗战胜利后,她改行做教师,不复写剧本,但是杨绛在上海戏剧界并没有销声匿迹。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
    孩提时代的杨绛
    研究所的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 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我们仨》;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斐多》等,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历经时间的洗礼,戏剧界还没忘掉当年上海的杨绛。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4级3班的同学,为了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选中了六十四年前杨绛处女作《称心如意》,于2007年6月1日至10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演出。11月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滑稽剧团又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杨绛的《弄真成假》。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八十年代以后的杨绛,没有再将精力放在大作品上,而是偶尔的写写散文,杂文,回忆短文一类。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从大白话中显现出的智慧,至今还被喜爱她的读者津津乐道。90年代后因为丈夫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生病去世,杨绛基本停止了各种工作,隐入深居。一直到她92岁高龄时,才重新提笔,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锺书和钱瑗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还回忆了很多当年他们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写于1984年的散文《老王》被选为高一语文教材(改版后为初二语文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3]“安徐堂”旧址成了杨绛旧居,被列入市控制保护建筑单位。雷氏别业解放后成为上海外贸休养院,明间前亭廊、罗马式圆柱、老虎天窗、红瓦屋顶,都显示着民国西洋建筑的特色,90年代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三岁的杨绛。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1]
    1994 年夏、1995 年冬,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住院,杨绛女士八十多岁了,奔波于家与两所医院之间。三人分居三处,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其间有一次我去看望杨女士,当时钱先生和女儿都病情加重,再加上一些无聊的烦心事干扰,杨女士的心情很不好。我劝先生不理那些莫名其妙的事,赶快抓时间写写你们仨,这件事只有你能做,而且十分有意义。杨女士答应了我,说:好,就写一本《我们仨》。[3]最初设想,这本书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 年10 月,钱瑗已经非常衰弱,预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续写了5 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我记得钱瑗最后一篇文章落的日期是1997 年2 月26 日,她去世的前6 天。[3]
  •   《我们仨》是杨先生用心记述的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   《我们仨》是杨先生用心记述的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
  •   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我们仨》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们仨》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现在,杨绛已是百岁老人!杨绛先生,杨季康,江苏无锡人,其笔法慧心、独特,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此书由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此前,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1997年先他们而去,钱钟书先生又于1998年逝世。杨绛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那时一个朋友冲着漂亮的封面买了一本,随手翻了翻就塞进了书架。我向来是不大爱看现当代作家的文章。后来大学读了中文系,对各个作家都增加了一些了解,经历了一些大是大非的事,心渐渐变得平淡,某日下午,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本书的名字《我们仨》。遂拨了通电话给友人,借了过来阅读。
      仔仔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
      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互相扶持老来互相依偎,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与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篇。一篇杨绛先生做的关于他们一家人的梦。是寻梦回忆梦,是担忧梦预言梦。梦里的寓所古栈道,像是相隔万里,梦里的路一深一浅,梦里的人知道自己仍在天地间却不知这是梦境。或许心里明白,也寄希望于这相聚的梦能千秋万载地做下去吧。
      是的,若知离别在即,我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人影飞去。还不如把一个小梦拉成万里长梦,送一程,道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离别拉长,对有情的人来说,是痛苦也是快乐。因为,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他从此消失不见。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圆圆和钱钟书的相继去世。
      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我很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图片,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得令人动人的文字,让我恍然。
      
      如杨绛先生在篇末说的那段话。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须散。难道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么。
      或许应该勿执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快乐是短是长。
      有一个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亲近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吧。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   曾在报上看过部分节选,心中曾有一丝莫名的情愫在流动。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我看不太懂,可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吧。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即使如“文化大革命” 那段岁月,那段扭曲了人的心灵的岁月,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只不过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对于“文革”的态度,作者小心的绕过去了,让我都怀疑钱钟书先生在文革中的待遇是不是如别的知识分子一样命运多粲?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对于《我们仨》,有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就是有时感觉杨绛先生总是以参透了生活的禅意,站在超凡脱俗的角度,总是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凡人凡事,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不知是不是他们已达到了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超然境界。七情六欲构成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许对我等凡人来说是不能达到的境界。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   《我们仨》讲述了九十二岁的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先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女士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   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推荐
  •   第一次看到杨绛先生的名字,是在一本书上,书中对那一时期的清华大学几个不同专业优秀的人做了比较和评论。开始,我只知道杨绛是名人,是钱钟书的妻子,然而越看越感觉,在那样一个纷乱的时期,杨绛和钱钟书能够如此的淡泊宁静的,与世无争,避开复杂的人言,专心伏案做学问,这种安静的心态,这种世态度,正是我所向往崇拜的。 然后看了杨绛先生的散文——收脚印,文笔清新,淡淡的言语中,留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读此文时虽然正值盛夏,但此文却用平实无华的语言,将深秋傍晚的氛围渲染的如此恰到好处,仿佛我也在深秋的夜晚,看到了那个收脚印的灵魂。感觉杨绛先生的文风,我很喜欢,于是就买了《我们仨》这本书,希望进一步了解。 当看到目录时,就知道我一定会深深的喜欢上这本书。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种幸福后的忧伤,瞬间浮上心头。我们都知道,杨绛和钱钟书的幸福结合,也知道,杨绛先生称其女儿是“平生唯一的杰作”,然而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最终要经历生老病死,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在日新月异的岁月中孤单前行。。。 总之,杨绛先生看似平淡,但却意味深长的文风,及其淡薄宁静的心态,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   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知道了《围城》,从《围城》知道了钱钟书,从钱钟书知道了杨绛,从杨绛知道了《洗澡》《干校六记》,知道了93岁的她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开之后,在悲痛的回忆中整理并写完了《我们仨》。最近有关拍卖钱钟书私信的事情让我再一次想起了杨绛,想起了那个勇敢、聪慧、坚强的女子、老人,再一次重温她耄耋之年至诚至真至痛的文字。老年的她,文字没有了《洗澡》时的干脆典雅,甚至有点愚,有点土,有点碎,但读起来丝毫没有厌倦之意,读《我们仨》,好像一个老人在讲述家庭,讲述生活,讲述生命,而那个家庭、那份生活、那份生命体验,不仅仅是属于她自己的。简约而有些古意的封皮,至纯至诚的文字,最本真的生命,就在这里。
  •   杨绛先生这本书用最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他们仨的深厚感情。一锅肉,钱先生吃肉,杨先生喝汤,尚是婴儿的圆圆吃奶,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所谓幸福,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么?
  •   偶尔夜里睡不着,还会爬起来找书看,又是《我们仨》看过几遍了,还是喜欢的要命。看钱钟书和杨绛,这么两个乱世学人,淡泊宁静的,与世无争,与人无求,不事权贵,不理世事,袖手书斋,大隐隐于心,躲在人群背后,读书写字做学问,这样安静舒张的心,现在已经没有了吧,被灼热物欲驱动的心,虚弱又不宁,谁还敢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享受着绝尘的精神生活?钱钟书和杨绛,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有精英意识,中国人所谓士子气,知识分子的倨傲的人,他们并不鄙夷引车卖浆者流,这个精英,是与富贵官贾,社交名流相对的,一旦谈及这类人,杨绛淡墨诙谐的笔底立现鄙夷之色,文革时钱钟书编毛主席诗词选,江青大概是为显示对知识分子的怜惜之意,主动要求分房给钱,夫妇俩相视一看,鼻底哼出冷笑,“我们要江青的房?!”呵呵,真是不识时务的天真,他们的信仰,不是伟人,是学问,就象钱也毫不留情的给毛诗挑错一样,学问最大,这就是知识分子的理念洁癖。
      
      
      
      这两个书呆子真是太匹配了!什么是幸福婚姻,大概就是一双三十六码的脚,遇见一双三十六码的鞋,不在大小宽紧质地优劣,只在“你是我的那双鞋”。合脚的幸福才能走长路。同样的优渥出身,没有苦孩子翻身心切的苦大仇深和功利心,也没有对物质细节的琐碎苛求和计较,只要有自己自足的精神生活就行,每天,泡图书馆,在书店架子前眼睛吃茶似的不花钱看书,黄昏时散个小小的步,揣测一下陌生屋门内的一样生活,就觉得是给平静无波的生活调味了。根本没有活跃的涉世心,书本以外的世界,他们不关心。同样的饱食终日(是品书),同样的细碎计较(对时间),两个人都嫌饭店的用餐时间太长,宁愿躲在房间里吃他们的囫囵骨肉汤,以节省时间看书。,同样的生活低能,拿个大剪子剪了羊肉就开心的吃,不会做精细的饭食,就把肉骨乱七八糟的钝一锅,“钟书吃肉,我喝汤,女儿吃我(的奶),”一家三口抱成一团,基本没有社交生活,象一个温暖的小孤岛,与外界维持最稀薄的人际关系。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他们生命的终点,他们快乐,只要有“我们三”,他们丰盈,只因为有“我们三”。
      
      
      
      天意真是悲悯,又给这两个书呆子配了敦厚的女儿阿圆,你说这家人吧,其实个个在生活或人事中都挺低能的,随便扔一个出去都挺难独活的,但是抱成一团,互助互持,日子就很甜润,这就是家的意义所在吧 .母亲的笔下的女儿自然是无暇的,对丈夫的怜惜和对女儿的,合二为一,最高级的赞美就是“阿圆的手脚轮廓,都长的象钟书”“阿圆温厚,不与人争,象钟书”“阿圆好静,象钟书”“阿圆胆子大,象钟书”“阿圆喜欢格物致知。象钟书”,这家人的角色感也不是很清晰,女儿早熟懂事,倒更象是妈妈的妈妈,临终前在病床上,还在安排妈妈的饭食起居,钱钟书是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不会系鞋带,六十岁才会擦火柴,倒更象是女儿的小弟弟,太太的孩子。阿圆的资质也厚,自小便过目不忘,十岁便被爷爷称做读书种子,可惜未成大器,杨绛谈及此便语带憾意,其实品评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完满,还是要看幸福的饱和度吧,阿圆生就载福的厚道性子,又在父母的爱心荫庇下终老。也算是幸事了吧。
      
      看书的时候,老王还没有睡,他因为打呼噜,过去一直是睡阁楼,现在因为想在临睡和起床时摸摸宝宝,所以搬楼下来了,宝宝大概知道,他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宝贝,所以非常的倨傲和显摆,对老王的亲善爱理不理,每次爸爸摸他的时候就装睡,一动不动,老王伤心的说他是“爹不亲”。有次大概给爸爸拍烦了,气鼓鼓的翻了个身,鼓出一个小疙瘩,爸爸很欣喜,以为摸着宝宝的脸了,我说不是,那是他的小屁股,他拿背对着你呢,现在可能是认识爸爸的声音了,每次摸他的时候也舍得高抬贵脚,踹踹爸爸的手心了。
      
      
      
      话再说回老王,他对女人的兴趣点,完全落在实处。“阿圆漂亮么”“还行吧,笑起来很喜相”“她结婚没”‘四十多岁结了一次“,想起来很蹊跷,杨绛在女儿婚事和女婿这个话题上,用笔甚简,不知道是故意回避,还是不屑提起,或是有所回避,反正是连最模糊的轮廓线条也没留下。(后经博友友情告之,其夫已于文革中去世,我闻之甚戚戚)”她生孩子了么?“”没有“,老王摇摇头,以他的世俗标准,女人没孩子便不是圆满。他对她的兴趣就此止住了。我也是觉得,阿圆没做成学问,倒不是遗憾,这个”我们仨“,没有繁衍出更多的”我们仨“,才是。
  •   《我们仨》,是看了一遍之后又买的。你很难想象这样一本充满着温暖与轻快笔调的作品是一位耄耋老人所写。“我一个人想念我们仨”,杨先生的这句话,令我每每读到都感动不已。她与钱先生的爱,一点不虚张声势,那么自然而然,那么纯粹、温暖,令人向往令人感动。一家三口的脉脉温情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品读时,你会笑,是因为读懂了珍惜,你会哭,是因为现实总是无奈。无论如何,感谢这本《我们仨》,让我仿佛穿越时间的洪荒,走近他们彼此相惜的年代,去触摸那些温暖珍贵的东西,去懂得珍视身边的美好。
  •   一直很喜爱钱钟书杨绛夫妇的作品,《我们仨》是在钱钟书先生以及他们的女儿钱媛过世后杨绛先生的作品。这是一部很感人的作品,正如杨绛先生的作品以往的风格文字平实亲切又耐人寻味,读罢此书,很感动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也很感动于钱一家人的相守,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
  •   温馨的三人家庭。《我们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岁的杨绛,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   杨绛女士和钱钟书先生,女儿钱瑗三人的故事,一本回忆录。开头写了一个“梦”,却是生离死别的梦,三人,最后只剩下杨先生一人。后面回忆了他们从结婚到生下女儿圆圆,在历史变迁中,三人相爱相守,为他们的爱所打动。“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再和他们聚聚。”让人忍不住心痛!
  •   老师推荐的,很好的一本书,《我们仨》是杨先生用心记述的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很感人。
  •   他们三个人都是学人,淡泊,与世无争,只愿守着自己的爱相依相偎。这世界多烦乱,人生多无奈,匆匆岁月如白驹过隙,怎能把它花在不爱的人、不爱的事儿上。杨绛和钱钟书都爱读书,尤其钱钟书先生,爱书成痴。在中国,在牛津,在巴黎,两个人的甜蜜时光,一对学人的简单不失乐趣的生活在上演。对坐看书,相伴散步,撒娇,胡闹,一个像长不大的痴儿,一个似不谙世事的懵懂处子,两个人真是绝配。搬家,做饭,交游,读书,点点滴滴都闪着快乐与自在的亮光。哪怕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这种乐趣都未曾减少。圆圆的出生,粉嘟嘟生命的降临,彻底让他们仨凝结在一起。几十年的时光缓慢流淌,岁月的痕迹爬上了脸庞,但这种情愫,这份眷念,从未减少过。
    一陋室,一堆书,一份情,一辈子,他们三个人思念他们仨。
  •   好书!杨绛先生的文字太值得一读。
    从老了的短梦到万里长梦,一开头就把我看得肝肠寸断,在真切的梦中送走最亲的父女俩,“我们仨”现在只剩下了“一”,现在从“二”开始叙说,在回忆中再相聚,于是,我们得以在杨先生的文字里了解他们仨,了解历史,了解世界,同时,感悟生活,感悟人性,感悟自己。
  •   之前无意看到杨绛先生一段在102岁写的文字,就想这个人是谁 网上搜索才知道原本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在百度百科里面看到我们仨的一些文段,眼泪就忍不住留下来。就在当当网购书,一天之内把书看完了。哭了两次,是抽搐的哭了两次 真的很感人。推荐大家去看,一个智慧女性的一家三口平凡又富有传奇的回忆。
  •   杨绛先生的此本我们仨 用梦的形式来描写钱瑗和钱钟书先生去世之前的事 真挚而深情 但我觉得更值得人佩服的是杨绛先生的坚定乐观 以如此高龄活的如此自在 实是人生追求的难得之境
  •   很好的书,值得推荐!杨先生的文字朴素、干净,读之如食甘饴!书中都写的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儿,经先生的手却是那样的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钱钟书夫妇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但他们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这本书拉近了我们和名人的距离!钟氏夫妻相伴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经历过战乱、贫穷、饥饿、政治风云,但他们始终不改学者的本色,在书中曾写到他们下放时的经历,但在杨先生写起来却是那样的云淡风轻,仿佛在讲电视小说中主人公的事儿!我敬佩他们仨的学问、人品,但我更敬佩他们的生活态度!这本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给我们太多的启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要学生感恩,学会放下! 读好书,与经典为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在丰富多彩,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变得纯净! 这是一本好书,美中不足的是边角剪裁不整齐!书上半部分有些边角像老鼠啃的一样!但不影响阅读!
  •   首先是在重阳节看到了优酷网上《平如美棠》的故事,老爷爷半个多小时的诉说,喜悦哀愁,即使过了近大半个世纪,还是能蜿蜒到人心里。老爷爷在他的诉说后半段用了一句话来描述他与美棠阔别重逢后的感慨:“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这句话正是出自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拿到书看到封面上淡淡地印刻着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眼泪就差点夺眶而出。而《平如美棠》最初的采访是由柴静制作的,试读了她的《看见》,那样的文字很自然,那样的性子很喜欢,看见她一路走来的真实,看见自己似乎正在经历着她的某个阶段。 三本书,几个人的故事,很真,很美。
  •   这本书是一部催泪弹,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开始泪奔。第一章用梦境讲述了“我们仨”最后的时光,字字句句可以感受都杨绛先生的那种惶恐,分身乏术以及最后的失女丧父之痛,因在梦境之中而倍感凄惶无助。后面几章讲的是三人坎坎坷坷的快乐生活,因为有了第一章的铺垫,大家才更能明白拥有是有多快乐,失去后就有多痛苦。能感受到杨绛先生一个老人家孑然于世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爱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多有意义。文学价值有多高,为的是家人间的那份温情。
  •   这本书,看着,总会有让人想哭的冲动,一直没有仔细阅读过钱钟书和杨绛的文,但这本书,却让我改变了想法,杨绛的文字,平实而又生动,难得的让人忍不住会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字里行间中。一家人的爱,与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一家相联系,很容易带入,也很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那份亲情,那份感动。很为杨绛先生可惜,钱钟书和女儿先一步离去,让她继续孤独的在这人世间,也希望杨绛先生能保重身体,安度晚年。
  •   喜欢钱先生,喜欢杨先生,喜欢他们的“杰作”钱媛以及他们的故事。如今,杨绛已经一百多岁了,这些往事在她的笔下一一呈现出来,读起来如此的温馨,这是家的味道。
  •   很感人的一册书,读着读着动情处无法不落泪。三里河的寓所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字字句句都是对生活无比热爱,对家庭无限眷恋。我现在也是一个准备要孩子的人,也向往杨绛先生这样的家庭生活氛围,充满着爱!
  •   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对于《我们仨》,有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就是有时感觉杨绛先生总是以参透了生活的禅意,站在超凡脱俗的角度,总是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凡人凡事,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不知是不是他们已达到了对生、老、并死的透彻超然境界。七情六欲构成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许对我等凡人来说是不能达到的境界。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   这书有三部分,一部分是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和书信,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做的一个长梦,在一部分就是三人的生活故事。总体来说,书讲“我们仨”娓娓道来,不愧大家之作
  •   杨绛先生写她与钱钟书先生和女儿的生活,平平淡淡中见真情。我一人怀念我们仨,留下的人到底是幸福,还是遗憾。
  •   杨先生的书一直是很喜欢的,封面虽然质朴,但是却很居家、温馨,我们仨比起洗澡等作品,平添了洗尽铅华后的脉脉温情,很赞!!!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这样在书的封底写到。 当爱的人都一一离去,世上只剩我一个时,生活就变成了无边的回忆。 回忆是甜的,曾经彼此相伴的日子如蜜糖一般甜蜜,曾经的我们原来可以那么快乐,幸福原来离我如此相近;回忆也是苦的,你们消失后的日子如中药一般苦入心扉,我如受伤的野兽在黑暗的洞穴中独自舔舐伤口,看着洞口的日入日落,等待死神降临…… 《我们仨》记录的是一个平常人家的喜怒哀乐,描写的是一幅幅日常生活的美丽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亲情温馨而感动。生活,大概也就如此罢了。
  •   我们可以在杨降先生的这本书中看见他们一家子的生活,平静而温馨。令人羡慕不已。
    多么可爱的一家人,结果一夕分崩离析,只剩杨先生一人怀念他们仨。他们的爱让我感动落泪。
    白发人送黑发人,几多悲哀。丈夫继女儿之后离世。她的对他们的爱有多深,思念就有多么重。
    这是他们仨人的故事。
  •   钱钟书的书影响了几代人,杨绛先生的文字也拜读过,我们仨很感人,让我们一起来思念吧,思念我们生命中可爱的人!
  •   之前读过《听杨绛谈往事》和《围城》后记《钱锺书与》,读此书时感觉某些内容些许重复。总体来说不错,喜欢杨老雅致冲淡的文风,钦佩她的坚强,羡慕钱默存先生和杨季康女士的爱情。
  •   这是当年在书店的地上 看到落泪的书。杨绛先生的文字如微风拂面 直击人心。《我们仨》 记录的是他们最平凡的日子 也是他们三个人从团圆到离散的几十年。
  •   最初是冲着想看我们仨买了杨绛所有的书,我们仨早就看到宣传了一直没买,一开始觉得不是很喜欢这种自传体的书。但是现在买来,觉得真是应该早买这么好的书。我是眼含热泪看完的,尤其那句“自从生了阿媛后,我就牵肠又挂心”让我记到现在,觉得真是说出了天下做母亲的心,买书时候是产假,自己有了女儿,看到这句更是戳中泪点,读给我妈听,我妈一下子就哭了。尽管这样,杨绛老先生的感情还是那么沉稳内敛,面对丈夫和女儿都躺在病榻上的现状,还能那么坚强。作为一个妈妈,我要学习,因为我也是我女儿的天,我要坚强起来。
    大爱。极力推荐!
  •   由于货到之后一直没有时间上网,所以现在才评论啊!这本书是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阅过,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读完,从书到之后一直在读,书里面在杨绛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仨”之间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有很多地方都很感动~~~快递超快的,前一天晚上下的订单,第二天早上10点左右就到了!
  •   杨绛先生的才华不亚于她的丈夫,钱钟书先生。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对亲情的温润解读,感人至深。看到她那句:“我们三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一句,泪水夺眶而出。在老病相催中,杨绛先生维系着“我们三”,而今健康的人们,更应该感恩,好好维系我们自己的我们仨。
  •   傍晚拿到书,一致晚上看到2点给看完了。从最初对于三个人的家庭描写以及到后来回忆三个人一起的所有生活都是那么的真切。看过之后或许能够体会到他们仨些许的真挚情谊。愿杨先生安康。
  •   刚开始看,温情的小说,杨绛先生写的他们仨的故事,好生羡慕。只是纸质和书皮不太好,嗯嗯。总体还是很棒的
  •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曾经在很久之前看过。但是这次忍不住购下了。想象着跟心爱的人一起,在淡淡的夕阳下,相拥着,一起阅读。
  •   我们仨,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了,杨绛先生干净的文字流淌着世界上最温暖的东西。祝福老人!健康!开心!
  •   我们仨,记录着杨绛一家的点点滴滴,附录还有图片,不错的
  •   一直喜欢杨绛先生,我们仨在多年前已经看过,这次看依旧感动
  •   直到看到最后,才恍然发现,原来这是杨绛先生挥毫泼墨做的一场万里长梦,一场只有“我们仨”的满腔回忆。
  •   很少看杨先生的文字,我们仨据说是他们一家三口都想写的文字。。。。
  •   感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希望杨绛先生好
  •   喜欢杨绛先生而买的,很喜欢她这本书的文笔,更多的了解了她们仨!
  •   百岁大家杨绛先生的人生历练积累之言,将其一家三口的故事写成了一篇亦真亦幻的小说,十分特别。能够参悟其中的几成感悟,恐怕与我们本身的积淀有关。当先生和女儿都过世之后,一个百岁老人如何继续她的余年生活呢,奉献给学术、研究、阅读与写作,是她的奉献,也是她得以安度生活的方式吧。
  •   封面易被褶皱,本来在看这本书时,只听过钱钟书先生的名字,看了咱们三之后,才知道杨绛(先生的夫人)和钱媛(女儿),书中描写了他们的一些生活,好似随笔,看完之后,心里暖暖的,他们之间的感情简单朴素,着实令人羡慕,虽然钱老和女儿先妻子离去,但是他们永远在活着妻子心中,钱钟书先生和妻子的好学精神业深深感染着我,还有女儿圆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态度也让我很鼓舞,孩子与父母亲之间的亲情细水流淌,朴实真挚,简单的爱,简单的深刻。隽永携远。
  •   从高中起就听说过钱钟书的名字了。不仅学贯古今,才华出众,大学时更是年少张狂,号称清华没有一人能够胜过他。就是这股豪气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可是,在他的《围城》出版后,其他的消息却知之甚少。不就前,在拜读过杨绛先生的《洗澡》后,很有感触。非常希望能够对他们的事迹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抱着对这对钻石无限的敬仰,才会毅然决然地买了这本书。而且这本书无论是从内容或者价值上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够珍藏。
  •   一直都很换杨绛和钱钟书先生的书,我们仨,让我更加喜欢和敬仰他们
  •   想象不出杨绛先生哪里来的那么平静的心态和那么勇敢的活下去的动力,总之,他们仨让我无限感慨与敬佩。书很经典,也很特别。
  •   封面很有质感,是我喜欢的类型,高中的时候学过杨绛先生的文章,当时就对她的我们仨很感兴趣,现在才买这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   喜欢杨绛先生,喜欢钱先生,喜欢钱姑娘,他们一家我都喜欢。哈哈 这本书看得特别感动。
  •   之所以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杨绛先生的敬佩。杨绛先生是一位富有牺牲精神并且相信爱情,坚守爱情的女性,从当年放弃自己的学习,毅然陪钱钟书先生赴欧留学,然而自己却没有取得一个学位的事迹就可见一斑。杨绛先生也是一位非常坚强,聪慧的女性,文革时期的轶事可以作为此点的佐证。当年钱钟书的母亲曾经这样评价她的儿媳妇,“杨绛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的好儿媳”。而此书也以描写钱杨一家的生活为主。买这本书,主要就是想学习一下钱杨二人的生活态度。
  •   读过了。全文以梦展开一个人对“我们仨”的回忆,笔触温柔、坚强又充满感伤,杨先生近百岁高龄仍能有如此清晰的思路,,实在令人钦佩!
  •   杨绛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从结婚到分离的家庭故事,感情至深,我一人怀念我们仨
  •   在当当上没少买书,真心想去推荐的并不多,这本却是一定要推荐的!杨绛先生用了最平实的语言文字讲给我们的却是这世间最难能可贵的真情,读来让人心碎忍不住要落泪!祝福杨绛先生,也祝福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恩爱共度一生!
  •   一直想看看这本书,对钱钟书夫妇很崇敬,先下载了电子版,是为了凑足金额能优惠才又买了这本书,书中有一些他们不同年代的照片,而且还有钱媛未完成的手稿,包括一些珍贵的信件,这些是电子版中无法看到的。书不厚,很难想象杨绛先生92岁高龄,而文笔却十分清新,不是想象中那样悲伤的回忆,很温馨。慢慢的读完,再体会自己三口之家的喜怒哀乐,会倍感珍惜。
  •   十几年前买齐了《杨绛作品集》,那时钱家三口人俱在,如今再看《我们仨》,唏嘘不已!
  •   喜欢杨先生的感觉。枕边书要由围城变成我们仨了。
  •   杨绛先生是位了不起的文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可以被称作文人了吧,以前就很喜欢她,喜欢她说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读书不多,这本书写她与丈夫锺书和女儿圆圆的回忆,尤其开始他们在英国留学的那段太让人喜欢了,充满生气,他们遇到过很多现在在外留学的同学们同样的困扰,他们的高雅风趣深深打动着我。
  •   我们仨,就是钱钟书、杨绛以及他们家孩子的故事,其实名人除了光鲜,也有温馨的家庭故事。
  •   一口气看完,不觉潸然泪下,不禁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胸襟和学问折服!最喜欢看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也爱看杨绛的《洗澡》,是一对举案齐眉的伉俪.
  •   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杨绛本人与钱钟书老师以及女儿钱瑷三个人的“家庭旅程”,本文没有华丽辞藻,文字以生动平实的方式叙述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平淡中方能体现真情可贵,以至于到最后钱老和女儿双双离世,杨绛老师仍然是以一种平缓的语气阐述自己的心情:“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悲凉之情让人唏嘘不已……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到这句眼泪止不住了。杨先生的文字很温暖。细细道来,意远悠长。
  •   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女士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   是因为钱先生和杨先生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很想了解他们的生活,还有他们的女儿园园。
    见你之前从未想娶,娶你之后从未后悔。
  •   最先知道杨绛是因为她是钱钟书的夫人,百年生涯,经历了富足的童年,美好的青年,被时代命运捉弄的人生,杨先生仍然乐观,坚强的行走在世间.
  •   杨先生的心路历程,“我们仨”的故事
  •   这本书写了很多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 还有他们与女儿钱媛之间的一些故事 平凡中能体会到这个家庭的温暖 是本非常好的书
  •   杨绛一生和钱钟书也可谓是波澜壮阔、风起云涌,但就“我们仨”,就似是邻家一个老太在静静的和你唠家常,就是那些柴米油盐,就是那些老婆孩子,但却又不是那么平淡无聊。那虽不是你亲历的历史,但又有一种你恰在身边,就是你家人般亲历,共喜共忧。那些你成长的时光,你是否还记得?就算记不真切,你还能想起多少描绘多少那模糊的记忆?
  •   我们仨 钱钟书,杨绛,钱媛,这一家子都是牛人,大学者!
  •   一晚上读完了我们仨,完全进入了杨先生梦中的意境,和她一起梦醒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分。老了做不动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无助呢?杨先生的文字太震撼了
  •   翻开书,看到了钱先生、杨先生与他们的女儿的生活。很温馨。书中的照片与信件也令人感触颇深。体会到了另一种生活。
  •   杨先生的真情流露,令人动容,多么值得人羡慕和怀念的我们仨,泪。。。
  •   我家读高中的女儿学校要求的必读书籍,说的是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把家中发生的一桩桩小事,变成一篇篇文章,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
  •   杨绛先生的作品,很不错,讲他们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
  •   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读了。因为从来没有看过杨老先生的作品,但又久闻大名,何况她还算是我的校友。真是写的太美了,太好了。《古驿道》很神秘,很优美,一次次的挽留、一次次的失去,优美的忧伤。《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很平实。真是老派的大师,文字非常地节制含蓄,但是字里行间却渗透着无法掩饰的忧伤。这老太太真是令人起敬。
  •   十年前就拥有《我们仨》,值得阅读、收藏的一本书。这次订书是送给从海外回来探亲的大学同学,她很喜欢杨绛,故推荐给她这本。
  •   杨先生对“我们仨”的回忆,平淡中见真情
  •   文人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我一直以为会带着过于相敬如宾的做作。看了《我们仨》,觉得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真是羡煞旁人。喜欢带着孩子气的钱钟书,温婉贤惠的杨绛。文人对爱情一定有更深刻的看法,因为他们不但同样经历世事,还有异于旁人的见解。书的最后:“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看了不禁要潸然泪下……钱钟书当年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每一个女人或许都幻想着有人能对自己这样爱,但到头来总是花言巧语。这样的鹣鲽情深,有谁看了能不被触动心底的柔软?
  •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作品一直很喜欢 还有很羡慕他们夫妇的感情。喜欢这本的原因还有 他们的孩子叫钱瑗 小名圆圆 圆圆也是我的名字。
  •   杨老内敛的感情,书中一家三口温情的日子,看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泪流满面,悲欢离合,牵动人心。
  •   读过她的其他读书,很有文采。虽然还没开始读,已经很期待了。封面看起来很有内涵。“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
  •   三联的书,装帧质朴素雅,配先生的作品恰恰好,先生的文字里透着洗练通达,看尽世事,温和却直抵人心底,相濡以沫的爱情,相守相助的亲情,还有先生的字真心好。可惜买了一箱书,当当的箱子又一次没经受住物流的考验,等我在门卫处看到时箱子边缘已经完全开裂,书不缺大概已是运气,可没有精美装帧塑纸封书的《我们仨》已经俨然读了不下十次的旧书,右上角曲折磨损,道不尽一路艰辛,我揣测如此程度应非物流所致,唉
  •   能被称作先生的女性,古来有几人?杨绛的这本书读来感触颇深,她平实的将与丈夫还有女儿享受的36年呈现给我们,真实朴实。而其中满满都闪烁着她们的人生态度,生命哲学,读之在感动、怅然与欣喜的交替中不断丰盈沉淀自己静不下来的心。书本装帧普通不花哨,正如杨绛的文字,平静中暗含深邃。
  •   杨绛先生与家人的温暖叙旧,读来不忍,更多的是敬佩杨老的从容淡定,对世事沧桑的洞悉体察。你与世界的关系无关紧要,而与家人的温情必定脉脉,才无憾于回忆。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大概是在好几年前的央视读书栏目上,平时传记类的书看得少,再加上看不惯那个主持人,就更少了想看的欲望。这次买也是老师要求孩子看。虽然薄薄的一本小书(平时捧惯了16开的大本),但不得不说写得真好!杨绛先生90高龄写出的这本他们家的传记,平实无华的语言里,我看到了辛酸、无奈、淡泊、坚忍、温馨......更让我佩服她安然度过上个世纪那些风雨飘摇、动荡残酷的年代的生存智慧。
  •   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知道了《围城》,从《围城》知道了钱钟书,从钱钟书知道了杨绛,从杨绛知道了《洗澡》《干校六记》,
  •   看了杨绛老人的《我们仨》很感动。父母子女的那种深厚感情让人浓烈得难以呼吸。他们仨似乎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安插进去......
  •   特别喜欢杨绛老先生的文字,我们仨暖暖的文字,表达出的是淡淡的温馨。
  •   封面用纸就是我很喜欢的那种,有点类似牛皮纸,但又柔软有竖条纹内容上觉得杨绛的文字很清新,也为他们仨的故事很痛心,推荐一看
  •   读完杨先生的这本书,感触良多,品味他们一家的一生坎坷,以及人生的态度,也感悟自己的。每天都有人降生,离去,每个人也都在寻觅归途。
  •   书还没有细看,粗略的翻看了下大概,那点点的细致足以引人入胜,很想安静的感受钱先生和杨先生的故事
  •   这本书几乎是我一口气读完的。无论你浏览到这本是因为钱钟书或者杨绛的名气,还是单纯的想找本好书来看。这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杨绛女士的写作风格就是淡淡的、很淡很淡,但是你读起来会很容易的感觉到作者倾诉时的感情。这里有怀念也有快乐···有幸福的相互关怀也有共同经历风雨的坚韧,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两个性格不太相像却又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结合在了一起。对女儿的描述真实亲切,这是母亲双眼中最客观又细腻的感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