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雷德侯  页数:344  字数:420000  译者:张总,钟晓青,陈芳,韦正,赵洲 译,党晟 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万物(第2版)》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依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的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不寻求忠实的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万物(第2版)》将带领读者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作者简介

  雷德侯,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
  1961-1969年在科隆 、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
  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
  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
  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柏林学术院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兵马俑大军,日本与欧洲,中国明清绘画等。著《米蒂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万物》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

书籍目录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汉字系统
第二章 复杂的青铜铸造术
第三章 神奇的始皇帝大军
第四章 工厂艺术
第五章 建筑构件:斗栱与梁柱
第六章 印刷文字
第七章 地狱的官府风貌
第八章 画笔可否自由
西文参考文献
日韩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索引
图版来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不过,原料供应的丰富本身并不能解释中国人何以制造青铜器,以及他们为何使用青铜器。古代文献提供了一些笼统的信息。最重要的古代文献是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其中明确断言祭祀是古代中国的头等大事。可是,《礼记》没有青铜器使用规定的具体记载,而且今本《礼记》是在商朝灭亡一千多年后成书的。与安阳青铜器同时代的甲骨F辞中,有关于肆献馈食祖先的内容。这些祭典名目繁多而又不可或缺,以致几乎每天都要举行此类活动。然而,卜辞中关于宗教信仰、祭祀仪式和礼器功能的记载不成系统。礼器本身仍是我们索取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 青铜器的形状明确显示它们用于备餐与进食。有些出土青铜器内有骨头,底部还有烟炱痕迹。在二十多种不同的类型中,盛放液体与盛放固态食物的青铜器明显有别,而且器形的变化也反映了膳食内容的丰富多样。即使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在烹饪方面就不惜耗费大量精力。 然而,青铜礼器的尺度及其固有的贵金属的价值,还有制造青铜器所涉及的精密技术,都同样明白无误地表明其绝不是为El常的世俗需用而制造,而只能用于隆重的典礼。若论材质之美与制作的殚精竭力,能与青铜器相比者,只有玉器。青铜器与玉器是中国古代真正的纪念碑。 与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一样,中国人以飨宴为礼仪活动的中心内容。他们深知滋养身体是头等大事,因而将饮食行为抬高到宗教仪式之中,以示对其严肃性的重视。中国古代的青铜礼器扮演类似基督教礼拜仪式中圣餐杯、圣餐盘的角色。不同的是,基督教的圣餐被简化到只有面包和葡萄酒,故只需两种食器。中国人则偏爱丰盛的肴馔,所以餐具也十分讲究。 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参与礼仪活动的人群迥然不同。从中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就聚集在同一教区或修道院中享用圣餐,这种集会吸引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圣餐面向所有的基督教徒,而不考虑其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古代的侑食之礼完全是一种家族范围内的活动,而且只有某些特殊的家族才有资格举行这类活动。青铜器上所铸昭告祖先的铭文,例如给“母戊”的献词,就证实了这一点。确实,这些礼仪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开的。铜器纹饰的错综复杂暗示其必须就近观赏。

编辑推荐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带领读者茌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了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万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个设计理论专业方向是叫“比较设计研究”,如果有,那么套用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设计”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设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设计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这个定义套用在《万物》上似乎再合适不过。
      先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再看到作者的国籍——德国,这个契合在心中构成的肯定再自然不过,因为谈到现代设计,谁也没办法跳过包豪斯所作出的贡献——模件化标准化生产,不过这位谦逊的德国人有自己的见解:模件化并不是西方现代性历程中的产物,它早在中国的造物中存在了五千年!用模件化这个很现代性的概念去看待中国几千年来的工艺及艺术生产,确实非常独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我们存在于这样的生产机制中太久而熟视无睹,雷德侯这位旁观者却将他详实的史料搜集分类并入德国式严谨的思维论证框架,让中国造物的精髓显现。
  •   无意发现的这本书的书评,雷德侯的“模件化”很有意思,对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都颇有益处~强烈推荐
  •   这本书是外国人雷德侯对我国古代器具、文字、诗文···等传统文化物经行分析,得出我们早起就使用模件化生产,一直延续到今天。
  •   雷先生来学校讲座,就买了这本。内容非常不错,用一个外国汉学家的视角看待中国古代万物。
  •   厚实古朴 超有手感 为自己即将踏上中国文化与艺术之旅而异常兴奋~
  •   德国人特有的治学精神,对中国艺术的另类解读,很有启发,但是专业性很强,非专业认识就不适合了
  •   外国人写中国艺术,写的越好、越细致,我们越惭愧!
  •   比许多中国人本身对中国了解的还深刻
  •   外国人能这么了解中国文化,真的非常精辟!
  •   德国人对中国造物的理解思维,与国人大异,可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
  •   中国美术史老师介绍的,值得一看,讲得很好
  •   此书对于考古学的研究很有启发性,这种模件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推移到对陶器、青铜器、瓷器的研究中去
  •   读了几遍,唯一感觉不好的就是作者竟然是外国人
  •   独特的视角,值得看看
  •   内容丰富,观点独特,值得推荐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买的,很不错,正在学习中
  •   内容很不错,分析的很到位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选择
  •   经典的版本,值得买来收藏。
  •   专业上要求去吉安的书,虽然还没看,但是拿到手很有感觉,
  •   还没来及看,但对它意向已很久了
  •   朋友推荐,很不错,很喜欢,一直在看
  •   书内容很好,但是质量不好,这次失望了,里面皱了好多
  •   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觉得这个很好
  •   我们居然如此不了解祖宗的家业。。。
  •   視角獨特,視野開闊,很有啓發意義,強烈推薦!
  •   不同的视角。
  •   老师推荐购买的。内容挺不错的。
  •   朋友那里看到这本书,就买了,细细读,好有价值啊。
  •   另一种视角观察中国古代艺术和设计,信息丰富,值得常翻!
  •   这是一本教外国人认识中国古典文化的“中国文化小词典”。
  •   看外国人写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到位不知是不是一种悲哀!
  •   图文并茂 用德国的现代眼光反观中国传统设计
  •   国外有些汉学家,真是专攻一门,饱读中国典籍。仅仅这点就很让人佩服!字太小了点,看起来费劲。
  •   视角独特,跨学科影响力,不错。
  •   还没仔细看,封面装帧就很喜欢
  •   没有细看,朋友介绍的,说不错
  •   书的内容很好,但是纸张很差劲,印刷有些地方不均匀,感觉不像是正版
  •   专题学术性书籍,可读性不是那么好,要沉下心来,有足够的耐心才能看完
  •   没有包装啊,内容使得我看的挺无趣的,但是又不可或缺
  •   可惜这一系列的其他几本没有见到有售。第一辑书目1、[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2、[美]巫鸿著,柳扬、李凇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3、[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党晟校:《万物:中国艺术中的规模化和模件化生产》;4、[美]杨晓能著,唐际根、孙亚冰译:《另一种古史:青铜器上的纹饰、徽识与图形刻划解读》;5、[英]柯律格著,高昕丹译:《长物志: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6、[美]白谦慎著:《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7、[美]乔迅著:《石涛:清初的绘画与现代性》;8、[美]包华石著:《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
  •   Lothar Ledderose没有像中国文化考古者那样去逆推中古文化的起源,而是直接从材料本身入手,从创制心理入手,推断各种文化产物的生成过程以及所必需的人力结构,进而演推出后来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心理。这种方法可用在对任何一个陌生文化的研究中,因此也是相对通行的,也就是科学的,比中国国学的因人而制的不确定性更经得起检验。日本、韩国、印度这些在科学、医学、工业、商业甚至艺术和政治领域欧美化程度较高的东方国家,也运用了同样的科学方法进行鉴古研究,因此他们在对中国古代文物考鉴上的成果比本土要有成果的多。
  •   内容非常好。比较容易理清传统工艺的一些逻辑
  •   非常好的作品,但对多数不做学术研究的人,稍显学术化了点,但只要看进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   老外研究中国文化那么深刻!!
  •   老师推荐的参考书,不一样的角度,好书
  •   国际汉学的著作中很有意思的一本
  •   对于中国艺术提出了一条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途径,但书中对于“艺术”和“工艺”关系的论断仍有可发挥的余地。伟大的理论总是很简单,而且又能有效地解释现象,本书在这方面显然好过国内诸多长篇大论。
  •   书本装帧,排版都很赞,纸张质量很高
  •   一个德国人用规模化生产的视角重新审读中国的造物活动,资料详实,论证有力。
  •   买本学习、学习,增加点知识
  •   看了一点,很详细严谨,其余不懂
  •   以模件的思维对应未必都合适,但视角有启发。我等不必动辄言西夷不懂,也不必奉为学术权威。有所扬弃才是正确态度。
  •   很好的书,看起来很有意思。
  •   论点精辟,论证细致,是本好书
  •   喜欢老师介绍的书,值得收藏
  •   有些觀點靠不住但是還湊合視角獨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