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允和 页数:208 字数:1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此景只应天上有 叶稚珊 肯让我写前言的作者一定很年轻,初出茅庐,不为人知。是的,这位作者“二八年华”,本书是她的处女作。 我只看了书的目录,因为多数篇章我已先睹为快,有的还很熟悉。我有机会经常接触作者,而作者的才华风貌,她的人格和性格魅力都远远超过了她的作品。相信看到她的作品的人都一定想见见作者,因为她的作品所叙及的人和事只有少数幸运者可经历和触及。这些充满暖意和怀旧感的棕色老照片,通过她那纤细的手,将温婉而又充满快乐的感觉传递给我们。她本人就是一部由特殊时代、特殊环境、特殊经历、优秀的先天基因和后天造化而成的完美作品。 这些话用在作者身上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无论我怎样费尽心机地去描述,你也不会想象出就在这车海人流中,在这由高楼和商品构成的喧嚣的大城市里,在普通的居民楼里,她的生活意境却远远高于、雅于庭院深深,深几许。 精于丹青,擅长摄影,生花妙笔,即使你有七十二般武艺,想让没有见过她的人通过你的描述“认识她”吗? 我有过自信,“二八年华”的丰仪,不信我就写不出来。从未遇到过的炎炎夏日里,我对着电脑,对着纸笔,坐立不安,汗流如注,不敢接编辑催促的电话,结果还是一张白纸,最新最美的图画始终没有画出来。这真是不能全怨我无能:此景只应天上有…… 口头、笔头的表达都不足以形容一个人,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可我又实在不甘心,总想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她的生活。我相信,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亲眼看一下她的日常生活,记录她随便哪一天的生活内容,就会引起你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不是疾风暴雨式的,你会沉静下来,在沉静中体味,由表及里,然后由衷地期盼也让自己的孩子来看一看。许多次,我带着所信赖的朋友,带着他们的配偶和孩子,虔诚地一睹其芳华,悄悄地扩大着“追星族”的队伍。 在她的处女作之前,作者还有几件事也许可以问鼎“吉尼斯”:八十六岁开始学电脑打字,而她并不认识汉语拼音,她从查字典—个字一个字注拼音开始,不到一年便敲打自如。当然还有前提条件,作者的丈夫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被沈从文称为“周百科”的周有光先生。周有光是名副其实的护花使者,无论何时,一声“帮帮忙”,他立刻离开自己的电脑,穿过饭厅,站到卧室里的另一台电脑前。作者打出的每一字都有丈夫的温言软语和盈盈笑意,因此她最先会打的是“亲爱的”三个字。 第二项“吉尼斯”是:以八十七岁高龄使停刊七十年的家庭杂志《水》得以恢复。复刊词说: 七十年前,我们张家姐妹兄弟,组织了小小的刊物。q《水》。那时我们年少,喜欢水的德行,正如沈家二哥(从文)说过: “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侵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如今,我们的“如花岁月”都过去了。但是,入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我们有下一代,下下一代,我们像细水长流的水一样,由点点滴滴,流到小河,流到大江,汇入汪洋大海。 这本由作者任主编、校对、发行的刊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和赞助,发行量二十五份,如今已出了六期。高山流水知音多,许多人闻讯来函希望能成为长期订户,但多不能得到满足。 张允和先生年方二八,不是“那一个”如花的二八,而是“这一个”比花更美的88。四个玉润珠圆的0,两个喜性吉祥的不倒翁。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张先生给几个年轻的朋友发出了邀请信:“亲爱的……和我一起度过最幸福的一天。”九十二岁的周先生喜作海阔天空的漫谈,他对每一个领域涉足之深令专业工作眷电感到钦佩、敬重。他对新的信息捕捉之灵敏,令年轻人也京讶。他是学金融经济出身,曾在大学任教;近五十岁时改行研究语言文字,成为汉语拼音的首创者之一;他是《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三位编委之一;著书立说不再受他的专业所限,他的随笔是报刊的“抢手货”,立意之高、之雅自不必说,文章似不用动一字,也不能动一字,编辑们慨叹作者都像周老这样,恐怕自己就要失业了。周先生受张先生影响是昆曲爱好者,张先生受周先生影响是评弹爱好者。在欣赏这种纯粹民族、古典的艺术时,他们也不忘为其注入现代生机。他们在一些专家朋友的协助下,饶有兴味地用五线谱、简谱、中文、国际音标、英语拼音等记下了评弹的词和曲,使无论哪国的音乐家拿起乐谱就可以演奏或演唱。以学术为乐,把娱乐学术化,这是他们生活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也是他们能使青春永驻的健身健脑秘诀。 “快乐极了”、“得意得不得了”几乎成了张先生的口头语,每一次打电话,她都会按捺不住地这么说。每一天都“快乐极了”的张先生为什么五一节“最快乐”?周先生说:“我们是4月30日结婚,第二年结婚那天生的孩子。两件喜事都是在劳动节的前一天。” 张先生还不定期地请一些“亲爱的”来参加“一壶酒、一碟菜”的“蝴蝶会”,这本是曲友聚会的做法。大家古今中外、文学戏曲,自由漫谈,还在酒席上行“新水令”(因来客多不能饮酒,故以水代之。“酒令”变成为“水令”。——编者注)。她精心写好一张张诗词、曲牌、格言、妙语,放在一个古瓷瓶中,轮到谁,罚清茶一杯、罚讲笑话一则,罚唱一曲……今年7月5日的蝴蝶会,张先生一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四座皆惊、皆叹。我特意拿了一张下署“光、允”的水令,上面写着: 人老去星星非故 春又来年年依旧 认识周先生、张先生十多年了,“年年依旧”的两位老人未见老去,画意诗情的美好时光似是在他们身上定格了。在这次蝴蝶会上,允和先生命我为她的文集写前言,我诚惶诚恐说是万万不敢当。近九十岁的老人仍如当年九如巷中的“小二毛”般俐齿伶牙:“《半个字的电报》是你发的,《水》是从你这儿泛滥的,《白发才女》是你写的,这个任务只好由你来完成。”想一想,真的,当年看到《半个字的电报》非常喜欢,马上发表在自己供职的杂志上,虽是一本发行量不大的刊物,但张先生这篇本来是写给沈从文先生“看了逗他取乐”的文章,成了她的名作,很多人和我一样的喜欢,被收入《当代女性散文精粹》和数不过来的多种文集、选集中。《有一本杂志名为“水”》是我发表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小文,私家刊物《水》是迟早要泛滥的,我不过是小小的推波助澜者。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由此会给这对习惯于安静生活的老人带来多少意想不到的快乐和麻烦,只是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精彩的文章和这种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生活,好像被一种责任感驱使。 八十八岁老人的处女作要面世了,想到能和很多人共同分享白发才女的佳作,我“快乐极了”! 1997年9月
内容概要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二姐允和是四姐妹中最灵秀、最风趣的一位,被称为最后的闺秀,《最后的闺秀》是她的处女作,也是她唯一一本完整的个人自传体随笔。《最后的闺秀》里记录的是逝去的岁月、历史的伤痕所无法遮掩的暖暖的爱意——父母恩宠、伉俪情深、姐妹情谊、儿孙之福、昆曲之爱……其中无论是传记轶闻还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动有趣又句句入心。其实,她本人就是一部“由特殊时代、特殊环境、特殊经历、优秀的先天基因和后天造化而成的完美作品”。在喧嚣的现代都市,她的生活意境远远高于车海人流,雅于庭院深深,让人沉静,在沉静中慢慢体味,心驰神往。
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2002):原籍安徽合肥,随父移居苏州,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夫人。允和出身名门,长于苏州园林,是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精于丹青,擅长摄影,写曲填词,亦能工诗。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在八十六岁高龄,重新编印张家久已停刊的《水》,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
书籍目录
二姐同我 张充和
此景只应天上有 叶稚珊
原本无我
本来没有我
红双喜
父母恩宠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
乐益女中
看不见的背影
洒到人间都是爱
棠棣之花
王觉悟闹学
大弟新娘俏
哭二弟
沈家二哥
半个字的电报
一封快信和一页日记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相知相伴
温柔的防浪石堤
八十六岁学电脑
喜的是《水》,忧的也是水
风雨如晦
小丑
小白兔
小蜻蜓
先生之风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落花时节
含饴弄孙
庆庆的一天
写给庆庆
安安的一天
给安安的两封信
恋恋昆曲
七十年看戏记
二次亮相
昆曲——江南的枫叶
悼笛师李荣圻
江湖上的奇妙船队
不须曲
一介之玉顾志成
曲谜传友情
人得多情人不老
忆往情深
黄山归来寿莹环大姐
难途有寄二首
过南园乌鹊桥故居(四首)
长安喜遇咏莲
后记
附录
记当代才女张允和 周素子
别离的笙箫 沈红
张允和年谱简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看不见的背影 1995年4月16日,早上6点28分,我醒了。我的心口有点痛,眼睛湿湿的。我清清楚楚地做了一个梦,一个伟大场面的梦。 一个丧礼的行列。我和大弟走在队伍的前面。我按住胸前一个桑皮纸的大信封,说这里面包的是我爸爸的骨灰。我和大弟走到一个平台上,大弟说要去换衣服,只有我一人站在平台上,双手紧紧抱着桑皮包。这时我就醒了。爸爸是1938年去世的,到今年已经五十七年了。就是在梦里,我也见不到爸爸的背影,更没有看见爸爸慈爱的面貌。梦啊,你太无情了。 我爸爸有十个儿女,四女六男。我是他的第二个女儿。 1931年,我在光华大学念书。我爸爸住在上海,儿女们多数住在苏州。1932年,是放寒假的时候,我也在苏州。我的大弟宗和、二弟寅和,一位堂房弟弟蕴和(小名大黑子),还有一位堂房小叔,他们四个男孩子,都只有十六七岁。要我陪他们到上海去考光华大学。我们是1932年1月24日坐火车由苏州去上海的。我陪他们到大西路光华大学考试。最后一天考试,正是1月28日,晚上就发生日本对上海的战争。 29日的早上,这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上海的每个角落。人们都十分惊慌,等到我们定下心来,我马上去买火车票。上海开往苏州的火车,已经不通了。我爸爸非常着急,到处找人到十六铺买轮船票,好不容易才买到两张通铺。我们五个人,四个男孩和我一个女孩,已经很挤了。我爸爸很不放心,请男工黄四送我们。黄四是厨子黄二大师傅的弟弟。 1月30日的早上,我们一行六个人,去十六铺码头。码头上人山人海。找到了船。船上已经有很多人。我们总算找到了我们的铺位,因为这两个铺位靠近窗口。可是这两个铺位上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只得请人家挤挤,才让出位子。从早上8点到我们六个人找到铺位,定下心来,已经快12点钟了。我们都没有带行李,更没有带吃的,大家都觉得肚子饿了,才想到要吃东西。这时候,船舱里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我们请黄四上岸去买吃的。 时间过得很慢,人越来越多,船上小过道也挤得水泄不通。一直到下午4点多钟,也不见黄四回来。我坐在大弟、二弟的中间,他们把我围在当中。多亏弟弟的保护,否则我这七十二磅的人骨头都会挤断的。我的肚子很饿,可是这四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更饿,肚子咕咕叫。又是一个钟头过去了,还不见黄四这大男子汉回来。人越来越多,挤得严丝密缝的,简直是无缝可以插针。我们等呀等,瞅着黄四去的方向,心里十分着急。一心只希望黄四回来就好,忘记了肚子饿了。这样挤,黄四能挤得进来吗!我们都绝望地低下了头。 午饭没有吃到,晚饭也没有吃。忽然听见有人嚷嚷:“你这人真野蛮,怎么踩我的肩膀,又踢我的头!”我们五个人抬头一看,黄四像踩高跷似的、摇摇晃晃的,朝我们这个方向踩来。他手里高举着面包,头几乎顶到船的顶板,面红耳赤、一头大汗。我们五个人惊喜欲狂。我们伸出了手,脚并脚,挤得更紧一些,让黄四有一个插脚的地方。他七扭八扭的,终于插到我们中间,赶紧把面包递给了我们。他呀,连擦汗的工夫都没有。我们大口大口地吞吃面包:“真好吃,饿死了!”
后记
别离的笙箫 一个可爱的人走了,会让爱她的人们心痛。 去送她的那一天,我捧了一束白菊,中间有一双白百合。由于没有选到紫色的勿忘我,只好用紫色衬纸托起素枝。后来看见,亲友们带来的花束许多都用了蓝色、紫色的衬纸,因为她偏爱这颜色。一位作家朋友要为允和先生种勿忘我,在山林中种上一大片,我想那必定是一个美丽的所在,把她留在许许多多惦念里。尽管性情高洁的二姨奶奶只种观叶植物,尘世中的人们还是用花来作告别语。她休息的地方像一只纸船,小小纸船中放进了一枝又一枝伤感的花朵。她睡在五彩斑斓里。 见到她老人家动身之前的模样,不由惊叹。二姨奶奶依然那么好看,她的白发盘起,一袭紫袄,衣着完全是一位东方老太太,而眉目之间的气度雍容,又仿佛一位西方公主。从远方赶来的庆庆为奶奶梳妆打扮,晓平大大为妈妈盖好被子,她便安然睡去,睡态极美。我无法定格和挽留这个时刻,只能赞叹造化神奇。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在苏州九如巷画过这位高鼻梁的二姨奶奶。她很得意很宝贝地收藏着这幅画,后来故事当然就这么结尾:藏得太好以至于怎么也找不着,这倒是和我家奶奶相像。亲爱的二姨奶奶,您真的要那张稚拙的画像吗?我想您要的是孩子们的开心赞许。 两位足不出户却胸怀天下的老人家,用他们的乐观和智慧征服了许多人。和二姨奶奶聊天,你不知不觉叫她的快乐融化;与二姨爷爷交谈,你不能不被他的睿智折服。更主要的,是生命中那份热情和爱的欢乐触动了你。二姨奶奶对远远近近的人皆充满关怀依恋。她在爱中来,也在爱中去,一生清丽洒脱。据说奶奶到了时辰说不出话,只是睁大眼睛。最后爷爷来了,牵着爷爷的手,她合上了眼睛。有爱的生活哪怕短暂也是幸福的,何况这相知相伴的生命激情长达七十年?二姨奶奶是我认识的最浪漫的新娘! 生命的路很远,天堂的路却贴近。扶着她瘦小的身躯,陪她到天堂的门口,此岸的人向彼岸的人挥手。这时候我听见她说:“让我香香你!”于是我俯身下来,像往常道别时一样亲亲她的脸——希望她带一些温暖去。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撕裂肝肠的呼喊,甚至没有音乐演绎悲喜之声…… 故事还没有讲完,她的《昆曲日记》即将出版,她的奥运会开幕式正在设计…… 这个人悄悄地远去了。 真的没有声响么?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沈红 二〇〇二年九月
编辑推荐
《最后的闺秀》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