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教育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渠敬东,王楠  页数:327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研究上,《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是尝试通过解读的方法来进入这两篇关键文本的。这里所说的解读,就是以“读”带“解”,以“解”化“读”。“读”,即是“见微”,这应是一种朴素的态度:从文本的细微处出发,细致揣摩文本的每片枝叶及其相互连接的机理,进而疏通整体上的结构,尽量不放过纠结和疑难之处;所谓“解”,即是“知著”,从文本或隐或显的对话对象出发,从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微妙联系出发,逐步梳理出其中所要处理的大问题,尽可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些问题相互关联的脉络和理据。我们觉得,在思想研究中,“言”不失“义”,“义”不食“言”,应是关键。当然,本书是一种尝试性的工作,作者在语言、历史和思维方面的修养还有很大的不足,不当之处必是难免,望谅解。

作者简介

  渠敬东,197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和哲学系,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主编《涂尔干文集》(共6卷)、《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并译有《社会分工论》、《启蒙辩证法》、《图腾制度》等。
  王楠,
1982年生,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助理教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17-18世纪早期现代英国思想,经典社会理论。译著有《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论人文教育》等。

书籍目录

自序
上篇 培育自由:洛克的教育哲学读解
引言
第1章 自由的困境
一 能动的白板:人的心智的基本结构
二 危机:主观抽象性的恶性膨胀
三 教育的意义
第2章 教育的形式及条件
一 习惯与风俗
二 对父母的畏惧和敬爱
三 自尊:并非虚荣的名誉之爱
四 模仿与榜样
五 兴趣与自由
六 体罚的合理性:驯服顽梗
七 小结
第3章 自由的品质
一 身体教育
二 道德教育
1. 勤劳
2. 德性
3. 教养
三 理智教育
1. 真理的意义
2. 创造知识
3. 学习的进程
4. 理性的自由
结语 自然权利与理性自由人
下篇 自由的历程:卢梭《爱弥儿》解读
第1章 教育的自然基础:解读卢梭《爱弥儿》前三卷
一 科学与艺术何以败坏了人,败坏了公民?
二 moeurs是从哪里来的?
三 《爱弥儿》的用意
四 何谓道德教育?
五 如何为道德教育做准备?
1.第一卷:意志教育
2.第二卷:想像教育
3.第三卷:智识教育
六 再论道德教育的个人基础:由单纯而来的对真理的信仰
第2章 道德自由的旅程:论卢梭《爱弥儿》后两卷
一 人的两次诞生
二 脆弱的幸福
三 作为良知的福音
四 快乐的教育
五 爱情的自然法
六 一个公民的游历
七 附录:奥德修斯的现代征程
1.人的处境
2.公民的处境
参考文献
索引

章节摘录

  借助家长的赞许和责备,孩子逐渐了解了那些与意见法相符合的德性,形成了对自身名誉的意识。某些事情是好的,应当得到尊敬,某些事情是坏的,应当遭到责备。应为和不应为之事,借着名誉这个中介,而与快乐和痛苦形成了稳定的联系。在洛克看来,孩子对名誉的真正感觉也不是一般的苦乐感,而是孩子在内心中建立起来的“真正的羞耻心(shame)和担心自己令人不快的畏惧心,它们是唯一的真正约束:只有它们才能握住缰绳,让孩子遵守秩序”(STCE,60)。名誉不同于一般的苦乐结合的对象,它不是某种外在于我的实存,而是对自我的直接评判和善与恶的规定。repute-词的拉丁词源reputare所具有的考虑和反思的含义,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洛克才认为名誉是一种法。在这种意义上,一个人的名誉就是他的人格的规定,表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一个人对自己感到羞耻或认为自己有信誉,来自他对自己名誉的评价,对自己人格的认识。  所以,正是借助名誉这个中介,自我和应为之事的观念才统一在了一起。什么是好人呢?做应该做的事的人就是好人。我为自己是个好人而感到快乐,是真正的对名誉的爱,也是对应为之事的爱。真正的绅士,会用真正的名誉来衡量自己做得对还是不对,并产生相应的荣誉感和羞耻感。这种对名誉的爱,不是出于对荣誉的饥渴而汲汲于他人的赞许,那种欲望是虚荣(vanity),是内心空虚的体现。对虚荣之人来说,名誉只不过是穿戴在身上的装饰品,可以拿来向他人炫耀。但对真正拥有自尊的人来说,那是自己人格的体现。孩子对名誉的重视,使得他会主动接受他人赞许和责备的引导,逐渐用羞耻和信誉感约束和决定自己的行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楠通过洛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洛克《人类理解论》中对人性的分析,《政府论》中对政治社会的考察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全面阐述了洛克通过教育培养现代社会中自由理性的人的基本思路。渠敬东集中深入地考察了卢梭的《爱弥尔》一书,社会理论以往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并没有充分考虑《爱弥尔》中的教育模式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渠敬东的分析有力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不仅和上篇对洛克的教育思想的考察构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张力的对照,同时也勾画出教育在构成现代社会的人心秩序方面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  ——李猛    由王楠撰写的上篇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教育思议》,而是将洛克的教育思想放在由《人类理解论》、《政府论》等著作构成的洛克总体思想体系中。由渠敬东撰写的下篇基于国内外对卢梭名著《爱弥儿》的大量研究成果,将《爱弥儿》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人”与如何培养一个“公民”。作者对附录中书柬的讨论也非常精彩,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爱弥儿作为人的处境和作为公民的处境都遭到了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爱弥儿对自由的理解反而更加深入,在奴役中获得了对自由的真正理解。  ——吴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由与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教育学研究的又一经典,现在的教育体制条件下,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在寻找教育的本真之时,需要从启蒙时代开始。现在的教育体制,更需要这样的一种本真的、能寻求教育的本来意义的方式。
  •   本书写了西方自由教育思想的起源。
  •   教育工作者应该读一读
  •   经典之作,作为教师,值得深研!
  •   有一些作者,不仅给读者启发,更给读者展现了一门思想的手艺。不是谁都可以轻谈思想的。
  •   包装很好,内容不错,发货很快
  •   刚收到,还未细读。不过三联的书一定不错哦
  •   还没有拆开呢
  •   略高深,读过原著的可以看看。
  •   快递把书皮弄破了,书还不错,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