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照,马家辉,胡洪侠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先认识香港的马家辉,后认识台北的杨照。和马家辉聊天时,得知杨照也是生于1963年,我们三个原是同龄人。我对家辉说(也可能是家辉对我说),其实我们可以一起写本书。三个人在不同的华人社会长大,同样的一个题目,必能写出不同的经历、想法与格局,其中的种种差异,一定多有意味深长之处。家辉答应联系杨照,希望马上开始。说起来,这初次“订约”,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家辉说是三四年前的事,聊备一说)。 尽管马家辉的“马上”并不总意味着“上马”,但此事似乎也从未“下马”,每此见面我们都要温习一次,互相埋怨一顿,然后再次想象一番,比如我们可以合作开一个博客,再找家报纸开个专栏,线上线下互动,鼓励读者点题,诸如此类,直把自己的心情说到“如火如茶如咖啡”为止,可结局呢,往往又是说说而已。2009年香港书展,总算遇到了杨照,三人于海边一酒吧小聚,旧事重提,都觉得如果再光说不练,那就太不够意思了。当场按生辰年月排定了座次:杨照居首,家辉屈居老二,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老三。老大说你们老二老三把此事耽误了,以后就听老大的。彼时维多利亚港湾海风习习,涛声阵阵,灯火点点,那风那涛那灯都见证了三个老男人的“海誓山盟”。可是,实践再一次雄辩证明,老大并不比老二老三更靠谱,接下来的一年里,风过耳,灯没亮,涛声依旧。 2010年,还是在香港书展上,马家辉、朱天心和我有一个对话,谈1960年代大陆、台湾、香港不同的生活。身为主持的马家辉掌握话语权,当场向一百多位听众公布了三地三男人的写作计划。提问环节有听众说你们这本书一定很好看,“请问什么时候出版呢?”家辉笑了,说我们都计划了很多年了,应该很快可以开始了。他不失时机地看了我一眼,我也笑了,斗胆说了一句:“明年吧。” 明年复明年,一直到了2011年,“对照记@1963”专栏总算走出了小会议室,走进了《晶报》“人文正刊”的“正点”版上。说起来好笑:版名叫“正点”,可这个专栏已经“晚点”很多年了。 这一刻我在想,“对照对比对流年,三人三地三本书”,这样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写作创意,究竟为什么多年未能实现呢?说三个人都不靠谱那自然是开玩笑,说其中另有“隐情”,或许就能讲得通。这“隐情”就是:“对照记”自然是有趣味的创意,果真要写起来,其实并不容易,起码对我本人是这样。其一,怎么写?我们要写的是“公共话题中的私人记忆”,这不同于平常写时评、书评,说的尽是别人的事;我们需要激活自己的青少年记忆,说一些之前从未披露过的自己的事。“投枪”投向别人总是容易,投向自己时又该如何自处?我们需要多少勇气才能直面往往不堪回首的过去?回避什么,隐瞒什么,当然是作者的权利,但这一权利要如何在“据实直书”前提下得以维护以求适度、适当?其二,写什么?既然是“对照”,那就要写出差异。我们所处的三个华人社会,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状况、文化面貌,差异不可谓不大。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词才足以呈现这种种差异?更麻烦的通常不是如何写出差异,而是差异大得简直无法下笔。比如家辉曾提出写一期“英国女王”,我和杨照都反对:我们根本无从写起。诸如此类,都需要时间慢慢做理智与情感方面的准备。我甚至想,这一写作计划拖得时间可能还不够长久,我们应该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间。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讨论每期的主题词。好在“对照记”我们计划写三本,第一本暴露出的缺陷还可以由第二本、第三本弥补。 可以想像一下,分别出生在大陆、台湾、香港的三位同龄人,联袂完成一个通过回忆相互对照的写作和出版计划,这在三十年前是可能的吗?二十年前呢?所以,先不论其他,仅凭创意竟然能够实现,且起始于深圳报纸专栏、继之以三地同时出版新书,就用得上铁道部前发言人的一句“名言”:这真是一个奇迹。八零后、九零后对此感触不深,而对六零后而言,这是我们小时候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
内容概要
很偶然的,台北的杨照、香港的马家辉、深圳的胡洪侠相互认识了,很凑巧,他们都生于1963年。三个老男人于是开始谋划:既然三个人来自三地,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大为不同,如果选择一些共同的日常词汇或话题,三个人各写一篇文章,一定很有意思。单独看某一个人的文章可能觉不出什么,如果三篇对照起来看,可能意义就不一样了。
本书精选华人社会五十年来三十个日常生活词汇以各自差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写出共同话题下三人的切身故事,于互相对照中道出半个世纪两岸三地的沧桑变化。
作者简介
杨照,本名李明骏,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现为台湾《新新闻》周报总主笔,“博
理基金会”副执行长,还担任了台湾News98电台“一点照新闻”和BRAVO FM91.3“阅读音乐”节目主持人。
著有《吹萨克斯风的革命者》等中长篇小说多部,《流离观点》等文学文化评论集多部。
马家辉,台湾大学心理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社会学博士。现为香
港《明报》世纪副刊创意策划,亦为电视及电台节目主持人。著有《女儿情》等多部作品。
胡洪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1992年至今供职于深圳媒体机构。现任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著有《微尘与暗香》等书话集多部,主编《1978-2008私人阅读史》等图书多部。
书籍目录
一 台湾
杨 照 梦里不知身是客
马家辉第一次冒险接触
胡洪侠玉米地里的台湾
二 香港
杨 照有“咸湿片”风光的香港
马家辉当“港仔。变成了“港佬”
胡洪侠通往香港之路
三 大陆
杨 照只存在于地图上的美好大陆
马家辉慢慢地,我蹲下来了……
胡洪侠我在这头,大陆在哪头?
四 耶稣
杨 照 竟然“蒋公”是耶稣信徒!
马家辉傻佬正传,在街头
胡洪侠 我与你相逢不相识
五 孔子
杨 照 我的第一部电影剧本
马家辉 我和孔子的私密时光
胡洪侠 孔子的模样
六 火车
杨 照 幻梦的夜班车
马家辉 在英国火车站门前想见香港
胡洪侠 从此生活有了远方
七 飞机
杨 照 没有花环,也没有哭哭啼啼
马家辉 飞机,和我的第一次
胡洪侠 飞机在梦想之外
八 春游
杨 照 成形中的青春欲望
马家辉 在郊外烤肉时遇上黑帮飞仔
胡洪侠 无名的春天
九世界读书日
杨 照 开启阅读历程的一本参考书
马家辉救书记
胡洪侠这一天的日记
十 初恋
杨 照 恶作剧与暴力中的青春真情
马家辉 我的六岁的小女孩
胡洪侠 到底什么才是初恋?
十一母亲节
杨 照 那个母亲节的前一天
马家辉 不打麻将,要干啥?
胡洪侠 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
十二 电车
杨 照 搭地铁进城,进了中国城
马家辉迷情电车
胡洪侠 电车上的心情
十三 男厕所
杨 照 烟味弥漫的那间厕所
马家辉 他们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
胡洪侠 神秘的调令
十四 女同学
杨 照 宿舍无缘的女同学们
马家辉 粽子,以及温柔,还有暴烈
胡洪侠 “你知道我说的是谁。
十五 琼瑶
杨 照 仿佛出自琼瑶小说的人生瞬间
……
十六 历史课本
十七 单车
十八 女老师
十九 搬家
二十 收音机
二十一 求职
二十二 报纸
二十三 爸爸
二十四 驾照
二十五 足球
二十六 三毛
二十七 大学
二十八 中秋
二十九 生日那一天
三十 鲁迅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但是我们知道台湾。太熟悉了,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熟悉了。村里的墙上,凡是平整些的,都是要用白石灰之类刷上标语的。处处写,年年写,内容也常常换,但有一句话总会有,那就是“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常常在这个口号下讨论,比如都说台湾是个海岛,岛是什么样子?海到底有多大,怎么可能盛得下祖国的宝岛?台湾既然需要解放,那里的人生活应该比我们还苦吧。那个爱撒谎的小子还常常表情凝重地说:“长大要去当兵,去解放他们。”所以玉米地里他喊“台湾”时,我们觉得他肯定是想当兵想疯了。既然“一定要解放台湾”,那台湾一定是在很远的地方;如果在玉米地里,我们早顺手解放了,还用得着那小子去当兵?那小子见没人理他,就跑到了我们这边来,手里晃着一张纸。“你们看看,”他问,一国民’后面这个字念什么?”我自以为认字多,先把那纸片抢了过来。原来那并不是普通的纸,而是一张很难撕坏的塑料纸,有两张一块钱人民币大小,正反两面有文字,有图片,还是彩色的。天!这是国民党的东西啊。那小子不认识的那个字,我也没学过,但看起来很像个“党”字啊,只是比我们认识的“党”多了个“黑”而已。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动传单吧。我拿在手上,念不敢念,扔不敢扔,不知所措。那小子说:“念念!怕什么,回家谁要给大人说这事谁是狗。”现在我已记不清楚传单上准确的内容了,模糊记得有国民党党旗,有一帮“国军”在一架飞机旁边笑,有写给“共军兄弟”的话,还有联系方式等等。那小子一听,来了精神:“你在这里别动。你们几个,散开,继续找,这还了得,反动传单啊!谁扔这里的?咱们村有特务!一会儿回这儿集合。”我坐在地上,忐忑不安地等,只听见几个人玉米地里唰唰唰一阵乱跑。
编辑推荐
《对照记@1963》编辑推荐:三人三地三《对照记@1963》,对比对照对流年——大陆、台湾、香港,三个六零后同代男,三十个日常词汇,说着故事,串起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