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刘小枫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于1951年间写下七万字长函《论六经》,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并恳代陈毛公赐览”。《论六经》集中呈现了熊十力对儒家经典的革命性阐释,也体现了熊十力一生对共和主义始终不渝的关切。通过释读这篇长函,结合熊十力在1949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集《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本稿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
作者简介
刘小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近年主要致力于古典诗学,宗教学、西方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圣灵降临的叙事》、《刺猬的温顺》。《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儒教与民族国家》、《重启古典诗学》,《施特劳斯的路标》等等。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走向新共和
二 发孔子微言
三 革命与唯识
四 革命与心性
五 有道与极权
六 心体与自由
七 圣人与独裁
八 天人共和国
九 颠覆天下篇
余绪
附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二十年前,我们这一代人创办“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时,秉承的也是这种从大文明格局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视野。这套新编“文化:中国与世界”论丛,仍然承继这种从文明格局看中国与世界的视野。我们以为,这种文明论的立场今天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加迫切了,因为全球化绝不意味着将消解所有历史文明之间的差异,绝不意味着走向无分殊的全球一体化文明,恰恰相反,全球化的过程实际更加突出了不同人民的“文明属性”。正是在全球化加速的时候,有关文明、文化、民族、族群等的讨论日益成为全球各地最突出的共同话题,既有所谓“文明冲突论”的出场,更有种种“文明对话论”的主张。而晚近以来“软实力”概念的普遍流行,更使世界各国都已日益明确地把文明潜力和文化创造力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说到底,真正的大国崛起,必然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崛起;只有具备深厚文明潜力的国家才有作为大国崛起的资格和条件。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曾经预言:人文社会科学的21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世纪。
编辑推荐
《共和与经纶:熊十力辨正》是“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