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容闳 页数:122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钞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作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6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技文化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计划出版约1000种,分辑出版。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出版四辑,每辑约100种,分精平装两类。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将“中国文库”第五辑作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辑推出,主要收选民国时期原创性人文社科类名著。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基础,并邀约其他数十家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立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扬光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内容概要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西学东渐记》是容闳的一部代表作著作,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公认的重要地位。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六十多年以“西学东渐”之志,寻“维新中国”之路,却屡遭曲折磨难的生命历程。《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西学东渐记》源自作者予1909年在美国推出的英文自传《My
Life in China &
America》,它后由徐凤石、恽铁樵等于1915年翻译成中文,并命名为《西学东渐记》。《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西学东渐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最新出版。
作者简介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书籍目录
容闳与“西学东渐”
自序
第一章 幼稚时代
第二章 小学时代
第三章 初游美国
第四章 中学时代
第五章 大学时代
第六章 学成归国
第七章 入世谋生
第八章 经商之阅历
第九章 产茶区域之初次调查
第十章 太平军中之访察
第十一章 对于太平军战争之观感
第十二章 太平县产茶地之旅行
第十三章 与曾文正之谈话
第十四章 购办机器
第十五章 第二次归国
第十六章 予之教育计划
第十七章 经理留学事务所
第十八章 秘鲁华工之调查
第十九章 留学事务所之终局
第二十章 北京之行与悼亡
第二十一章 末次之归国
第二十二章 戊戌政变
附 吐依曲尔氏之演讲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幼稚时代 1828年11月17日,予生于彼多罗岛(Pedro Island)之南屏镇。镇距澳门西南可四英里。澳门,葡萄牙殖民地也。岛与澳门间,有海峡广半英里许。予第三,有一兄一姊一弟。今兄弟若姊俱已谢世,惟予仅存(按先生于1912年逝世,著书时为1900年)。(容氏著书时为1909年。圆括弧内按语为原译所加,悉仍其旧。) 1834年,伦敦妇女会议在远东提倡女学。英教士古特拉富之夫人(Mrs.Gutzlaff)遂于是时莅澳,初设一塾,专授女生。未几复设附塾,兼收男生。其司事某君,予同里而父执也,常为予父母道古夫人设塾授徒事。其后予得入塾肄业,此君与有力焉。惟是时中国为纯粹之旧世界,仕进显达,赖八股为敲门砖,予兄方在旧塾读书,而父母独命予人西塾,此则百思不得其故。意者通商而后,所谓洋务渐趋重要,吾父母欲先着人鞭,冀儿子能出人头地,得一翻译或洋务委员之优缺乎?至于予后来所成之事业,似为时世所趋,或非予父母所及料也。 1835年,随父至澳门,入古夫人所设西塾,予见西国妇女始此——时才七龄。当时情形深印脑中,今虽事隔数十年,犹能记忆。古夫人躯干修长,体态合度,貌秀而有威,眼碧色,深陷眶中,唇薄颐方,眉浓发厚,望而知为果毅明决之女丈夫。时方盛夏,衣裳全白,飘飘若仙,两袖圆博如球,为当年时制。夫人御此服饰,乃益形其修伟。予睹状,殊惊愕,依吾父肘下,逡巡不前。虽夫人和颜悦色,终惴惴也。我生之初,足迹不出里巷,骤易处境,自非童稚所堪。迨后思家之念稍杀,外界接触渐习,乃觉古夫人者和蔼仁厚,视之若母矣。予于学生中齿最稚,乃益邀夫人怜悯,人塾后即命居女院中,不与男童杂处,盖特别优待也。 予儿时颇顽劣,第一年人塾时曾逃学,其事至今不忘。古夫人之居予于女院,本为优遇,予不知其用意。男生等皆居楼下层,能作户外运动。而予与诸女生,则禁锢于三层楼上,惟以露台为游戏场。以为有所厚薄,心不能甘。常课余潜至楼下,与男生嬉。又见彼等皆许自由出门,散步街市,而予等犹无此权利,心益不平。乃时时潜出至埠头,见小舟舣集,忽发异想,思假此逃出藩笼,以复我自由之旧。同院女生,年事皆长于予。中有数人,因禁闭过严,亦久蛰思启,故于予之计划,深表同情。既得同志六人,胆益壮。定计予先至埠头,雇定盖篷小船,乘间脱逃。翌晨早餐后,古夫人方就膳,予等七人遂于此时潜行出校,匆匆登舟,向对岸进发。对岸为彼多罗岛,予家在也。谓同伴六;人先至予家小住,然后分别还乡。在予固自以为计出万全,不谓渡江未半,追者踵至。来船极速,转瞬且及。予乃惶急,促舟子努力前进,许渡登彼岸时酬以重金。但予舟只二橹,来舟则四橹。舟子知势力悬殊,见来舟手巾一挥,即戢耳听命,而予等七人束手受缚矣。放豚入笠,乃施惩戒。古夫人旋命予等排列成行,巡行全校。且于晚课后,课堂中设一长桌,命七人立其上一小时。予立中央,左右各三人,头戴尖顶纸帽,胸前悬一方牌大书“逃徒”,不啻越狱罪囚也。予受此惩创,羞愧无地。而古夫人意犹未足,故将果饼橙子等分给他生剥食,使予等馋涎欲流,绝不一顾。苦乐相形,难堪滋甚,古夫人洵恶作剧哉! 古夫人所设塾,本专教女生。其附设男塾,不过为玛礼逊学校(Morrison school)之预备耳。玛礼逊学校发起于1835年,至1839年成立。未成立时,以生徒附属古夫人塾中,酌拨该校经费,以资补助。是予本玛礼逊校学生而寄生于此者。忆予初人塾时,塾中男生,合予共二人耳。后此塾逐渐扩张,规画益宏。夫人乃邀其侄女派克司女士(Miss Parkes)姊妹二人,来华襄助。派女士之兄海雷派克司(Mr.Harry Parkes),即1864年主张第二次之鸦片战争者,因其于此事著异常劳绩,故英皇锡以勋爵云。[原文义为:海雷派克司实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发动者,因其于此事卓著劳绩,故于1864年得授勋爵。]予于此短期内,得亲炙于派克司女士二人,亦幸事也。 其后此塾因故停办,予等遂亦星散。古夫人携盲女三人赴美,此三女乃经予教以凸字读书之法。及予辍教时,彼等已自能诵习《圣经》及《天路历程》二书矣。派克司姊妹则一嫁陆克哈医士(Dr.William Lockhart),一嫁麦克来穿教士(Rev.MacClatchy),仍受伦敦传道会之委任,在中国服务甚久云。 予既还家,从事汉文。迨1840年夏秋之交,方鸦片战争剧烈时,适予父逝世,身后萧条,家无担石。予等兄弟姊妹四人,三人年齿稍长,能博微资。予兄业渔,予姊躬操井臼,予亦来往于本乡及邻镇之间贩卖糖果,兢兢业业,不敢视为儿戏。每日清晨三时即起,至晚上六时始归,日获银币二角五分,悉以奉母。所得无多,仅仅小补。家中搘拄,惟长兄是赖耳。予母得予等臂助,尚能勉强度日。如是者五阅月,而严冬忽至,店铺咸停制糖果。予乃不得已而改业,随老农后,芸草阡陌间[原文义为:随获者之后而拾其落穗]。予姊恒与予偕。相传古有卢斯(Ruth)者,割禾无所获,遇波亚士(Boaz,亦人名)时时周给之,予惜无此佳遇。幸予粗通西文,窘迫时竟赖以解厄。予之能读写英文,农人本不之知。予姊告之,乃忽动其好奇心,招予至前,日:“孺子,试作红毛人之语。”予初忸怩不能出口,后予姊从旁怂恿。谓:“汝试为之。彼农或有以犒汝。”农人欣然日:“老夫生平从未闻洋话。孺子能言者,吾将以禾一巨捆酬汝劳,重至汝不能负也。”予闻此重赏,胆立壮,乃为之背诵二十六字母。农人闻所未闻,咸惊奇诧异。予为此第一次演说时,稻田中之泥水深且没胫。演说既毕,获奖禾数捆,予与予姊果不能负,乃速返家邀人同往荷归。予之拉杂英文,早年时即著此奇效,是则始愿所不及。时予年十二岁,即古时卢斯之获六斛,其成绩亦不予过矣。 刈禾时期甚短,无他事足述。其后有一比邻,向在天主教士某处,为印刷书报工人。适由澳门请假归,偶与予母言教士欲雇用童子折叠书页,仅识英字母及号码无误即得,程度不必过高。予母告以此事予能为之,乃请其介绍于教士。条约既定,别母赴澳门就新事,月获工资四元五角,以一元五角付膳宿费,余三元按月汇寄堂上。然予亦不遽因此致富。可四阅月,忽有梦想不到之人来函招予,而上帝又似命予速往勿失时机者。函盖来自霍白生医生(Dr.Hobson),医生亦传道者,其所主任之医院,距予执业之印刷所仅一英里。予在古夫人西塾时数见之,故稔识其人。此次见招,初不解其故,以为霍氏欲予从其学医也。继乃知古夫人赴美时,其临别之末一语,即托予于霍白生,谓必访得予所在,俟玛礼逊学校开课时送予人校云。霍氏负此宿诺,无日或忘。盖觅予不得,已数月于兹。相见时霍氏谓予:“玛礼逊学校已开课,汝亟归家请命,必先得若母允汝人塾,然后舍去汝业,来此伴余数月,使予得熟知汝之为人,乃可介绍汝于该校教习也。”时予母方深资予助,闻言意颇不乐;然卒亦从予请,命予往澳门辞别天主教教士。该教士虽沉静缄默,四月之中从未与予交一语,然亦未尝吹毛求疵,故予去时颇觉恋恋。 P2-5
编辑推荐
《西学东渐记》为容闳晚年用英文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书中回顾了容氏一生以“西学东渐”之志,寻“维新中国”之路,却屡遭曲折磨难的生命历程,饱含着他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忧心瞩望。作者纵横四海,遭遇众多世界大事,对祖国的忠诚却始终不渝,加之其在西学东渐与维新自强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触目所在,都是中国近代变革的丰富细节,《西学东渐记》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名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