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汤一介 赵建永 编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汤用彤学记》收录了对汤用彤先生的为人处事和思想的评论文章,收录有忆锡予、深切怀念汤锡予先生、汤用彤先生的一些微言大义、忆在昆明从汤用彤先生受教的日子等。
书籍目录
序/汤一介
诸家杂忆
我所遇最通达中国哲学的中国人/白璧德
最有权威之作/胡适
研究中国思想史必读之书/容媛
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新指针/贺麟
人生的意义/何兆武
学以美身的人师/萧萐父
忆锡予/钱穆
深切怀念汤锡予先生/张岱年
回忆汤用彤先生/季羡林
汤用彤先生的一些微言大义/韩镜清
忆在昆明从汤用彤先生受教的日子/冯契
汤用彤先生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任继愈
魏晋玄学中的“有无”之辩/汪子嵩
——读《汤用彤全集》
谈汤用彤/王元化
汤用彤先生散忆/邓艾民
西哲东渐的宗师/杨祖陶
——汤用彤先生追忆
昌明国粹 融化新知/汤一介
——纪念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不激不随 至博至大/汤一介、孙尚扬
——汤用彤与北大
汤先生教我们如何思考/张岂之
忆从汤用彤先生学西方哲学/张岂之
吴宓与汤用彤/吴学昭
汤用彤与《学衡》杂志/乐黛云
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乐黛云
佛光版《汤用彤全集》序二/?田茂雄
忆在汤老身边学习的岁月/许抗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治学精神及其两篇逸稿/石峻
汤用彤对印度哲学研究的贡献/黄心川、宫静
本体论玄学之发现/孔繁
“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讨论”/楼宇烈
——读汤老两篇旧文
汤用彤先生对印度佛教思想的研究/武维琴
大师风范 学者胸怀/蒙培元
——写在《汤用彤全集》出版后
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牟钟鉴
——重新认识汤用彤先生的一篇书跋
国故与新知的称星/王守常、钱文忠
《汤用彤全集》第七卷《读?札记》与“《隋唐佛教史》”/钱文忠
附录
汤用彤先生治学语录/赵建永 整理
汤用彤已刊论著系年/赵建永 辑录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所以先生对哲学家关于方法的观点和所使用的方法特别重视;在讲到任何一个哲学家时,不管他是理性派还是经验派,开章明义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方法”。先生本人非常重视分析,也长于分析,在这一点上可谓得了西方哲学的真髓,正是这种“分析的头脑”,使他区别于和优越于同时代的其他一些学者。如先生在进入笛卡尔哲学之前,就以题名为“心理学的分析”的一章,对笛卡尔所使用的思想、感性、想象等心理学的名称进行分析,以一方面辨明它们在笛卡尔哲学中与现代的不同的意义,另一方面揭示它们在其哲学中的多种用法和含义。而在讲了笛卡尔关于心灵和物质的观点之后,在进入其心物关系学说之前,先生来了一个总结,指出笛卡尔哲学整个为二元论所笼罩,并从其心物二元的总根子里分析出了心物关系上的六种二元对立(外物与心理,观念与心理,感性、想象与观念,灵魂与生命,意志与纯粹思维,物质与运动等)。再次,先生在讲授中对哲学家的某种根本的观点或原则,总要作一种客观的质疑,其形式或者是摆出哲学史上对其提出的批评或反对意见,或是通过先生自己的分析指出其理论上的困难。一般说来,他只是客观地陈述其疑点或问题,而不对其是非做主观的判决。先生的这种态度也许是来自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解,因为没有一种哲学的原则或根本观点能免于批评和反对,但同时这种规律性本身,正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又是驳不倒的、永恒的,并活生生地保持在现代的哲学里。同时,先生的这种态度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理论思维兴趣的空间。在“哲学概论”讲授大纲中,先生的这种客观质疑方法表现得尤为突出和频繁。如“真误”这一章列举出了西方哲学史中关于真理标准的四种学说——相对说(即符合说)、自明说、实用说和贯通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汤用彤先生身上,镕铸今古、会通中西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研读造诣很高,对汉译佛典以及僧传又都进行过深刻彻底的探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数家珍。又远涉重洋,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习梵文,攻读西方和印度哲学。再济之以个人天资与勤奋,他之所以成为国学大师,岂偶然哉!汤先生的人品也是他的弟子们学习的榜样。他淳直、朴素、不为物累;待人宽厚、处事公正。蔼然仁者,即之也温。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师。 ——季羡林汤先生的治学,既广博又精专,细心的读者从中可以得到文章以外的收获。汤先生的学术著作,受到同行的尊重,有人惊叹其渊博,有人心折其谨严,有人欣赏其考订精审,不论从哪一方面接触汤先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认为他的著作使人信得过,好像和一个纯朴忠厚的长者交朋友,使人对他信赖。 ——任继愈
编辑推荐
《汤用彤学记》:汤用彤生平和学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