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师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熊亮  页数:72  字数:7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金刚师的讲堂开课啦:金刚师问了第一个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风水火石、毛虫叶子二回答,答案就变得无穷多……这是一堂人生课,你的答案呢?

作者简介

熊亮创作年表
大师绘本系列(2004)
变形记(2004-2005)
绘本中国系列(2007)
雪人三部曲(2007)
心灵成长绘本名家名著绘本(2008)
彩绘本中国传统节日故事(2008)
情韵中国图画书(2008)
中国经典故事系列(2009)
野孩子图画书(2009)
中国故事集(2009)
宠物总动员(2010)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刚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金刚师,独居山。振杖,引风走雷,咒物,物即能言。”
      这是一个有几分玄妙与艰涩的开头,与其说是一道帷幕,不如说是古旧的纸屏风,透过它,似乎能看到隐隐的人形与物影,飘摇来去。方寸之间,是武陵人的世外桃源,是费长房的壶里乾坤,也是金刚师一个人的山林,一个人的剧场。
      熊亮老师在豆瓣答《十问<金刚师>》,说故事的主角是由孩子扮演。但我想,“孩子”二字不仅仅指年龄,更是一种心灵状态。这本书采用了右翻的设计,文字与图画完全分离的排版方式,无论是图画的对页,还是文字的对页,都有大量的留白。对于当代中国读者来说略感生涩和疏离的阅读体验,不仅将阅读节奏调整得恰到好处,还营造了更为悠长、寥廓的时空感。第一个画面,抱杖独坐于天地之间的金刚师是孤单的,“物”与“我”都在静止的状态。
      “他就坐在那儿,天天想。”但这并不是一个寂寞的故事。孤单是一种状态,寂寞则是一种心境。于是第二个画面中的物开始表现出更多的生命力,并且出现了火。如果你注意到,其实第一个画面是比较写实的,用了细腻的笔触表现金刚师与他周围的物,金刚师有真人的肌肤,虫子和叶子也更接近现实中的虫子和叶子;第二个画面开始变得抽象,这也许意味着主角开始进入自己的内心,增加的东西除了火之外,还有一本书。书可以代表进入自己内心的通道,也可以象征层层重叠的世界,《金刚师》的哲学意味就在于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而且每一次阅读都会发现新的东西。
      用雷做上课铃,于是所有的物都活了,风是班长,大家来坐好。从这里开始,《金刚师》既是一个简单而充满童趣的故事,又是一个内心反省与修炼的寓言。每次把书拿给朋友看,都能听到预期中的笑声,因为那些场景让人想起天真的小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着种种出现人意料的反应。但与此同时,这些花与木、火与水、虫与叶、风与石,何尝不是一个人内心终生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方方面面?太极生两仪,于是有金刚师和他的木杖;两仪生四象,于是有风,有雷;四象生八卦,于是有花的生长、木的付出、火的扩张、水的内省、虫的蜕变、叶的消耗、风的空灵、石的拙朴;而蜉蝣是另一层面的存在,它提醒生命本身的短暂。
      也许这一切解释都是多余的,你心中也有你的金刚师,他告诉你完全不同的话。你听不见我的金刚师,你的金刚师也不对我言语。但一千个金刚师的一千场演出之后,那句告别的台词永远是一样的:“因为你们都不知道,所以要学习嘛。”
      不知道什么?不知道故事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吗?或者他其实想说的是“你们都不知‘道’”呢?
      于是金刚师挥一挥木杖,一切又“变回原状”。真的是原状吗?毛虫已长成蝴蝶,叶完成了它生命传递的使命;水无所谓变与不变,但它表达过了;风无所谓在与不在,但它吹过了。一个人的内心终究起了变化,而世界也将因之改变一点点。
      最后一个画面又回到现实,金刚师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但是他站着,也许还长高了。
  •   在这个满目博眼球的世界里,作者显然是抛开了很多。如金刚师提出的问题,各种事物给我们的回答,人生不正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么?非常喜欢太耐人寻味。
  •   故事简单,寓意深刻
  •   喜欢!没的说!
  •   老师的好书
  •   孩子小现在可能还理解不了
  •   向熊老师致敬~
  •   很像是哲理绘本
  •   感觉三联书社就是有品位,这一系列非常清爽,适合喜欢简单生活的懒人看,大量的留白,大智若愚的线条,中国味十足,又感觉很有新意,属于突破之作,故事情节还是一贯的弱项,希望有所加强,我的最爱除了白还是白,哈哈。
  •   有趣不滥俗、不倾倒概念,故事简明却含哲理。有意境是值得收藏!
  •   用一个接一个的提问与回答,翻页一扇一阖像呼吸。深入到万物的灵魂里去,呈现的无限多的可能性。
  •   我很喜欢的绘本画家,大智慧都隐藏在小故事里
  •   就是太贵了,为什么总出精装
  •   关注佛教 自然关注了这本书 以为是本佛教经典解释之类的书 后来发现不是 而是本小孩子般的童话书 但又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得到的童话书 因为是作者很认真的构思 很认真的着墨 而来的 我们读起来自然也没那么轻易看得明白 但是 用心 总是能够些收获的 例如 至少 我知道了 不在乎的风才最自在
  •   怎么说呢?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书城.书非常的精致!书皮是布做的!就打开看看,非常的吸引人~一看就爱上了.虽然很薄 但是喜欢的书是不分价钱不分薄厚的.买回来果然没有后悔@!
  •   小小绘本蕴含无穷哲理,欣赏原创!
  •   这一次确实并非我想购买的书。我是被封面吸引了才买的但是看了内容有一大篇一大篇的空白。的确留白也是绘画语言,可是内容感觉讲得太含糊,哎!看来以后还是要看看才敢购买绘本啊。这本明显不是给小孩子看的书。大人也未必能看懂。
  •   画面有些粗糙。。。内容页一般吧。。。
  •   还是喜欢【兔儿爷】的画风,这次的画风太学员派了,就艺术水准而言是很高。就图画书而言我觉得完败。因为小孩根本不感兴趣,灰暗,压抑,晦涩,隐喻,这不是给小孩看的书,是给艺术家看的。纸的质量不错,里面仅有人物的头套形象是估计作者儿子(可能是,没有查证)画的,个人觉得不太喜欢。
  •   内容不错,但稍贵了点
  •   很薄的一本书,画风也不是我喜欢的,就像水墨版的简笔画,真搞不懂为什么要卖这么贵,个人觉得很不值啊! 也搞不清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心疼……
  •   我是看到别人买了这本书,很好,想自己也买一本。谁知给我的是一本又脏又旧的,很不高兴
  •   出版社有哪个闲心 多出半点儿好东西 谢谢、、、、、、
  •     纸上戏剧:金刚师&梅雨怪
      
      绘本作家熊亮的最新作品《金刚师》和《梅雨怪》,有一个共同的系列名:纸上剧场。
      “纸上剧场”可以被认作是熊亮创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是为了孩子创作,之后,则要开始为成年人创作绘本,给0-99岁的人创作绘本。
      采用“纸上戏剧”作为系列名,是因为现有的两本《金刚师》和《梅雨怪》都呈现了与之前的创作十分不同的风格:完全不同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不同的用笔、不同的视角。
      
      相比之下,《金刚师》和《梅雨怪》,一动一静,一火一水,但两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通过类似于剧场的形式,探究了我们的内心,探究了无法以肉眼观察,但却密布在这世界上的联系。
      《金刚师》更像一个开放的小剧场,各个角色在这个空旷的剧场中,各说各话,吵吵嚷嚷地表达自己对于“学习的目的”的看法,故事的结尾却在在吵吵嚷嚷之中归于一片沉寂……
      《梅雨怪》则更类似于只有旁白的记录片,缓慢的描述性的旁边,细细地展现了在一个一年四季不停下着大雨的地方,一只叫做梅雨怪的怪物的生活,它的生活远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无趣,梅雨怪会告诉你: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
      
      “纸上剧场”在有限的纸上空间里,展现了最大的绘本的叙事可能性,《金刚师》和《梅雨怪》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呢?你可以认为就在这方寸的纸面上,也可以认为这是我们整个人生的写照,当然,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内心……
      
      欢迎进入“纸上剧场”,坐在观众席上,欣赏《金刚师》和《梅雨怪》给你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金刚师:深山里的人生课堂
      
      金刚师一个人住在山里。他有你我都没有的法力,他爱思考,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所以,他要上课。
      给谁上课不成问题——虽然山上没有一个人,不过,把学生变出来就行了。
      石头草虫、山风水火,对于“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它们的态度可是千差万别,争先恐后、躲躲闪闪、满不在乎,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还有一个同学,它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
      闹哄哄的课堂嘎然而止。
      熊亮新作《金刚师》,从头到尾都热热闹闹上演着大戏,让你感觉到人生的荒诞,想想又深刻无比。
      每个人都可以在熊亮新作《金刚师》中找到自己,曾经的、未来的,一个碎片,或者全部。这是深山中的课堂,其实也是我们内心的课堂,是人生的课堂。
      
      
      
  •     拿到书是很精美的纸张,虽然字很少,空白很多,将书页一点点地铺展开来,将书捧读在手,似乎欣赏着一帧帧壁画,水火风雷花虫叶石,在阅读的视线里刹那鲜活起来。
      金刚师,独居山,振杖,呼风引雷,咒物,物即能言。一瞬间让大自然如附体般的有了思维,似简洁却意蕴无穷的画面,演化出蜚短流长的讨论,大自然与天地的玄妙更像是有所安排,隐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顺着图画能触摸到的是绵延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悠长而富有诗意的气息,从金刚师独居的山上出发,会听到振聋发聩的雷声,会看到水火的各种形态,会观察到生物的生长死灭,会理解许多不同答案的生命意义,会与作者一起陷入对学习的思考,至于课上所讨论的“学习的目的”,金刚师已经让大家的回答来形容了自己的困惑,也预言了结局。金刚师虽然法力无边,我想金刚师最后自己也没有一个贴切的答案,但他也没有选择完全的判定,而是让大家用自己的灵魂通过一次流浪来作答。最后有一种恍若拉弦欲射的张力,金刚师留给读者的背影贴切地画下了一个流星坠落的句点。这一堂课过去,大家再次恢复常态,曾经的领悟也许已经牢记,也许已经遗忘了吧。
      我觉得蜉蝣的答案应该是很好的,它的答案是:我学到了……不要浪费时间啊。说完它就死了……蜉蝣生命最短暂,上天总是只给蜉蝣一点点的时间,但也意味着它用来领悟所花的时间也会最短。不管怎样再迷茫的我们最终都会领悟的,所以还是不必担心吧。正听的一首熊宝贝乐团的《萤火》,似乎与这主题有些联系,我就一并把歌词附上吧。
      
      上帝给我一些时间 让我温热 让我感觉 让我渴望这世界 美丽而悠远
      
      上帝给我一些时间 让我呼吸 让我沉淀 看看这宽阔世界 美好而残缺
      
      我因而明白 这人生短暂 如萤火闪闪 徒劳而无害
  •     第一问
      课为人有不知,不知者有二,欲知与应知,应知则传其道,欲知则解其惑。
      独居山,即无人,山石树木水火鸟虫本无所谓不知,何以有课?
      第二问
      假面为谁?
      伪装
      长者伪装成孩子?
      孩子伪装成主角?
      求知者伪装成授知者?
      距离感
      剧场与观众的距离?
      师者与学生的距离?
      故事与演员的距离?
      第三问
      金刚师是谁?
      达摩与和风佛陀的交集?
      http://www.jingjuchansi.com/uploads/allimg/090831/2022424407-0.jpg
      第四问
      韵文与拟声词各是谁念出?
      起首小序,歌谣平仄,一丝古风与传奇味道
      入正篇,撒白话,拟声词遍地,如孤独的孩童自个弄戏
      第五问
      有声音的画面是否还需要有声音的文字?
      横划跨页的禅杖、漫卷出画的烈火、氤氲全篇的水汽,足以使视觉里带出了声音、温度与湿度,因此过场文字里除名词与动词外,其他是否已多余?
      第六问
      水墨还是彩墨?
      以火的塑造为例,在墨与色的关系上,是否离水墨交融的中国传统笔法不近、离日本人演绎出的版画式彩线分离的味道不远?
      第七问
      师承有谁?
      禅僧画?罗聘?鸟羽僧正?
      罗聘画:http://www.cqjljy.com.cn/jxyjx/xkjx/yuwen/xuexi/3-1/NO.17-20/20%20yfmyzwdh/images/hkyhq.jpg
      http://img25.artxun.com/sdd/oldimg/752b/752bc38e851f151a85c560a01a81ef37.jpg
      鸟羽僧正画:http://www.desi9n.cn/attachments/month_0806/i2008617141315.jpg
      第八问
      明快的行文与异端的视觉不怕冲突?
      幻化拟人的器物形象是否与日本物怪画有所联系?一如格林兄弟将恐怖的传说熬制成温馨的童话?
      http://japan.park.org/Japan/CSK/hyakki/obake100/obake/turezure/naka/kurayaro.gif
      鞍野郎
      http://japan.park.org/Japan/CSK/hyakki/obake100/obake/turezure/ue/honekara.gif
      骨伞
      http://japan.park.org/Japan/CSK/hyakki/obake100/obake/turezure/naka/hahakigami.gif
      箒神
      以上选自日本1784年《百鬼徒然袋 卷之上》
      第九问
      书的方向感在哪?
      右翻的装帧与直排的文字、富于手感的封面和内页纸张,在当下大陆的绘本设计中做足了应有味道,唯一直觉上的不适,是这种来自西方的接近正方的开本规格似乎与中式装帧固有的方向感存在内在的抵触,以至于摩玩几天还会在一瞥眼间觉得封面是封底。
      第十问
      如何向人推荐?
      讲了一个因为思考,生命与时间起了冲突的故事?
      
      
      
      
      
  •       谢谢你让我免费得到这个机会。http://www.douban.com/online/10767816/
        
        第三次看这本书然后终于可以讲话了。
        1.关于文字(字字如金啊,这就是我对于好绘本的信任,所以这里的字我都要认真的认识。)
        【金刚】方言,某些昆虫(如苍蝇)的蛹。
        【金刚】佛教称佛得侍从力士因拿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
        【师】传授知识 另外一种解释 军队
        想起:刘瑜还是王小波说的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刚刚开始时很困惑为什么叫金刚师啊,诺,查完字典就明白了。
        想:刚开始会想到电影金刚,其实到现在还没看。但是就想起韩寒博客中提到过大意是不要觉得坐在你身边陪你看《金刚》的人比金刚差。要珍惜陪在你身边看的这个人儿啊。
         金刚师是什么呢?就是那个拿着木棍的人。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痛苦,然后几天脑袋里都会模糊着这个概念,觉得有些害怕,恐慌。没有答案。然后今 天再仔细看这书的时候到现在还是没有答案。但已没有之前那么恐惧了。
        
        在边差字典识字的时候就会突然冒出我的答案。
        金刚师说“我想明白了”在查明白这个词时,我突然【悟】1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自己清楚明白认识(字典【认识】能够确 定某一人或某一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2.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忽然悟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有时候不知道的时候就先去做,做那具体的一件事,也许就会在做的时候突然明白。
        
        然后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金刚师啊你只说花啊什么她们的答案,那你说说你的答案啊。为什么你不说你的答案 呢。然后就在今天再花一个下午认真看的时候,忽然明白了【悟】2金刚师说学习的目的就是给人上课。还有后面看完那 些花啊木头啊等等的回答也是金刚师给我的答案啊。恩。
        
        【玩】上课之前先回答,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1.看书前回答
        2看完后再回答:
        @让我自己清楚明白认识(【认识】能够确定某一人或某一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解疑
        
        不同的答案很重要而且好玩。可惜我看之前只觉得这问题让我痛苦,而没有想到答案。
        
        书中给出的答案:
        花儿:我要学习开放!要开得最美,最美•••
        木头:有用
        火:没有目的,就是烧啊烧啊。
        水:自处,平息,激情,冷静
        叶子:我学会了很多•••
        虫子:“不是我干的”
        风:"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石头:不想
        蜉蝣:时间可贵。
        
        金刚师:你们都不知道所以需要学习。
        【下课】上课时间结束。(突然觉得下课是什么意思啊,然后查字典,查完我就笑了。)
        #############################################################################
        二。看图。
        图1.看图才发现没有页码。
        图2.第二幅比第一幅多了一本书啊。
        图3.其他东西表情都很疑惑就是金刚师是在笑呢。
        图4.叶子和虫是风的眼睛。----?
        图5.上课时的样子真好玩,真实多态。学习时就是要这样放松才好玩嘛。那个叶子说虫咬它。我笑了。我就觉得上课时就是要随意要真实啊。
        这幅图让我想起罗素先生的话“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图6.为什么只有花和木头啊。
        后来发现原来是按照排队的顺序花先开始然后是木头。恩。
        图7.木头:有3只眼睛4只手脑袋上还有10来个东西。
        一把斧头。很奇怪。认真看还发现木头有时候是2个眼睛有时候3个有时候4个---是要强调眼睛的重要吧。那谁说的重要的不是很多美而是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罗曼罗兰说的?我忘了。 后来金刚师出现的时候都带着那朵花儿。----想要告诉我什么呢?我还不知道。---是要对我说开得最美很重要?
        
        看图1和图最后
        1锅和虫子没有了。
        2木杖上的虫子和叶子落下了。虫子不见了,飞了?叶子枯了。
        3.师父由坐着变成站着准备行走。
        4.花的姿态没有变。其他的都变了。虽然还是静的。石头都挪了一个位置呢。
        5水和蜉蝣回答时金刚师在还都带着花儿。
        
        #############################################################################
        图和文字结合
        【悟】刚刚还在想为什么说有用时要用木头不用石头或者花之类的呢。看见蜉蝣说时间可贵时。然后蜉蝣的解释是:一 种昆虫,若从生活在水中1--6年;成虫有翅俩对。常在水面飞行,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种类很多。 看到寿命几小时。突然心里一颤。几个小时•••立马觉得时间好可贵。那时还没有仔细看书。所以就在这刻顿悟到熊 亮大师是很细心的在用每个物体形象的来解释他觉得重要的几个词。
        
        把物体拟人化,把人物化。是曾经看到的句子不小心就留在心里了,这里又想起这句话。这样就能加深对那词的理解啊 。还有对于时间我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是:仔细的盯着沙漏,你就会突然被震撼到时间就是这么流走了。这就是时间具 体的形象啊。
        
        =========================================================================
        关上自己的笔记和书,问问自己我读这本书读到了什么
        1.虫子和叶子。让我很好奇。叶子是说无条件给予?虫子是说吸收获得化蛹成蝶,会吃掉其他东西的什么。
        2.金刚师为什么要带面具啊,还有总是拿着杖。
        3.很多页都有椅子啊
        4。水:我有个梦想就是去看海,静静的什么都不干的一直就那么坐着。好久好久 的坐着。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想 法。而现在我知道在我实现这个梦想的看着海的时候一定会想到水说的那几句:自处,激情,平静,平息。也许那个时候会对这几个词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吧。
        5.好像有了自己的一个看绘本的方法:查字典识字,认真看图。
        6.我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绘本,这里的每幅图每个词都是深思后的精华啊。想起一本书《小的是美好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1942/ 简单。我真想有一天我也能这么简单,不用用这么大段的文字来表达我想表达的。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想到独易洞说的“乐趣在生活在”多简单多深刻啊。我用一句话来总 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啊!我的大脑又便秘了。茫茫然又是茫茫然啊。
        7.完成了这篇书评。
        8.反正心情变好了
        9.【深刻】只看一本书,虽然读了一些书,但总觉得一本书都没有读。
        10.看完书去上厕所时路过一些花花草草,我突然就自言自语,花啊,我想和你说说话。然后我就傻笑。
        11.为什么封面用那火呢?-----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好吧,此刻我终于有几个字来总结“学习的目的”了:寻找,探索,时常需要被拯救。
        =======================
        题外话:
        1.看完正好有个小朋友过来,然后我说来给你看看这本书。然后他就坐那看,我又加了一句:你能和我聊聊看完后的感 受吗?他说我不知道。好吧,我太可恶了居然打扰他看书。我吃饭去了。回来的时候书放在书桌上,他玩儿去了吧。我 觉得至少给他看到这本书我就很高兴。
        2.和刘聊QQ时我说看到这本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很痛苦,她说你只要把痛苦说明白了,你的书评就搞定了。我顿悟 是啊,可是我还说不清楚痛苦,所以我就这么长篇的评论。
        3.第一天收到书的时候好激动都舍不得看。因为是第一次免费得到了一本喜欢的绘本,而且还是好绘本啊。“不会让你 失望的”是啊。真是一本好书啊。虽然刚刚开始我是想看《梅雨怪》的。
        4.金刚师父啊你那一挥杖好帅啊。
      
  •   不管怎样再迷茫的我们最终都会领悟的,所以还是不必担心吧。
    ---------------------
    读到这里心头一暖
  •   回复:金刚师的评论
      第一问
      课为人有不知,不知者有二,欲知与应知,应知则传其道,欲知则解其惑。
      独居山,即无人,山石树木水火鸟虫本无所谓不知,何以有课?
    答:借喻不同物性,同一问题在不同事物中都是不同的,知觉造成世界甚至维度和时间等等。
    所以这个提问不为应知欲知,相反希望"更惑"。
    我会听那些我们认为玄谈甚至谬误的话,发现其中超乎理解又能再次理解的东西,因为约定俗成的正确认识通常是局限。一旦不再确信自己和眼见世界时,让头脑真正谦恭,思路才会打开,学得更多的可能性。所以金刚师说:不知道。
      第二问
      假面为谁?
      伪装
      长者伪装成孩子?
      孩子伪装成主角?
      求知者伪装成授知者?
    答:我的角色,戴了孩子设计的头套,再由孩子扮演。
      距离感
      剧场与观众的距离?
      师者与学生的距离?
      故事与演员的距离?
    答:说得好,人物扮演、照片和画交替、保持远视的中镜头,都是疏离感。
      第三问
      金刚师是谁?
      达摩与和风佛陀的交集?
      http://www.jingjuchansi.com/uploads/allimg/090831/2022424407-0.jpg
    答:没有交集,就是自己。
      第四问
      韵文与拟声词各是谁念出?
      起首小序,歌谣平仄,一丝古风与传奇味道
      入正篇,撒白话,拟声词遍地,如孤独的孩童自个弄戏
    答:我希望的叙事方式是,连孩子都能听懂,孩子的头脑不会有概念占据,所以尽量不用抽象词汇,韵文也是一句之后就够了,接下去是孩童语言。
      第五问
      有声音的画面是否还需要有声音的文字?
      横划跨页的禅杖、漫卷出画的烈火、氤氲全篇的水汽,足以使视觉里带出了声音、温度与湿度,因此过场文字里除名词与动词外,其他是否已多余?
    答:戏感,虽然是文字和绘画,我心里的图画书接近电影和戏剧。
      第六问
      水墨还是彩墨?
      以火的塑造为例,在墨与色的关系上,是否离水墨交融的中国传统笔法不近、离日本人演绎出的版画式彩线分离的味道不远?
    答:太多人问我是否受和风影响,其实没有,我最早喜欢的都是中国古典绘画,那时的画册什么样?印刷黑白色彩斑驳,像版画,找本八几年的画册看看就知。现在画册还原精美,反而缺味道。
    日本也是受中国影响,但形式更胜,内质却差得远。
    近人水墨粗俗,我从来不看,为更加避免受这些气质感染,只用熟宣,自然少了水墨交融。
      第七问
      师承有谁?
      禅僧画?罗聘?鸟羽僧正?
      罗聘画:http://www.cqjljy.com.cn/jxyjx/xkjx/yuwen/xuexi/3-1/NO.17-20/20%20yfmyzwdh/images/hkyhq.jpg
      http://img25.artxun.com/sdd/oldimg/752b/752bc38e851f151a85c560a01a81ef37.jpg
      鸟羽僧正画:http://www.desi9n.cn/attachments/month_0806/i2008617141315.jpg
    答:习过的有萧云丛,贯休(禅僧),张僧yao等。鸟羽僧正怎么见过,日本的真不多,中国味就是这样的,我们流失的多,所以都以为日式。
      第八问
      明快的行文与异端的视觉不怕冲突?
      幻化拟人的器物形象是否与日本物怪画有所联系?一如格林兄弟将恐怖的传说熬制成温馨的童话?
    之前一直做鬼戏剧,玄谈录等等,从小就看这些,不觉异端。
      http://japan.park.org/Japan/CSK/hyakki/obake100/obake/turezure/naka/kurayaro.gif
      鞍野郎
      http://japan.park.org/Japan/CSK/hyakki/obake100/obake/turezure/ue/honekara.gif
      骨伞
      http://japan.park.org/Japan/CSK/hyakki/obake100/obake/turezure/naka/hahakigami.gif
      箒神
      以上选自日本1784年《百鬼徒然袋 卷之上》
      第九问
      书的方向感在哪?
      右翻的装帧与直排的文字、富于手感的封面和内页纸张,在当下大陆的绘本设计中做足了应有味道,唯一直觉上的不适,是这种来自西方的接近正方的开本规格似乎与中式装帧固有的方向感存在内在的抵触,以至于摩玩几天还会在一瞥眼间觉得封面是封底。
    答:有些。
      第十问
      如何向人推荐?
      讲了一个因为思考,生命与时间起了冲突的故事?
    答:和故事一样,不从一个角度说事,所以不能一言诠释。
      喜欢一句话:写作虽美,莫如沉思。才写<金刚师>,想要的不是什么目的和知识,而是让了解更多的可能性,不陷入生命或生活的困限中。所以,首先要"不那么确信自己",这个书就是如此。
    每个人的自我认知都是偏差,每个人的世界认知都是局限,我就时刻觉得自己知道的都是错的,不过越错越感觉开心,一想到-----原来不是这样!真有狂喜。
    这本书只是前奏,下一本升级版画了一年多,借着 故事里的一封信,我会全盘托出狂想。
      
      
      
      
  •   期待狂想曲。
  •   “喜欢一句话:写作虽美,莫如沉思。才写<金刚师>,想要的不是什么目的和知识,而是让了解更多的可能性,不陷入生命或生活的困限中。所以,首先要"不那么确信自己",这个书就是如此。”
    +1
  •   排版啊排版啊~
  •   挤出时间非专业排版: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看到《金刚师》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痛苦,然后几天脑袋里都会模糊着这个概念,觉得有些害怕,恐慌。没有答案。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金刚师啊你只说花啊什么她们的答案,那你说说你的答案啊。为什么你不说你的答案呢。然后就在今天再花一个下午认真看的时候,忽然明白了。金刚师说学习的目的就是给人上课。还有后面看完那些花啊木头啊等等的回答也是金刚师给我的答案啊……
    金刚师让大家上课之前先回答,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看书前回答和看完后再回答答案也许就很不一样。不同的答案很重要而且好玩。可惜我看之前只觉得这问题让我痛苦,而没有想到答案。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
        花儿:我要学习开放!要开得最美,最美……
        木头:有用
        火:没有目的,就是烧啊烧啊。
        水:自处,平息,激情,冷静
        叶子:我学会了很多……
        虫子:“不是我干的”
        风: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石头:不想
        蜉蝣:时间可贵
        
        金刚师:你们都不知道所以需要学习。
    书中对“蜉蝣”做了一个解释是:一种昆虫,若虫生活在水中1--6年;成虫有翅两对。常在水面飞行,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种类很多。
    看到“寿命几小时”,我突然心里一颤。几个小时……立马觉得时间好可贵。熊亮老师是很细心地在用每个物体形象的来解释他觉得重要的几个词。有一本书里提到把物体拟人化,把人物化,这样就能加深对那词的理解。
    对于时间我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是:仔细盯着沙漏,你就会突然被震撼到——时间就是这么流走了。这就是时间具体的形象啊。
        
    水说要学会自处、平息、激情、冷静……我有个梦想就是去看海,静静地什么都不干,一直就那么坐着,好久好久地坐着。
    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现在我知道在我实现这个梦想的看着海的时候一定会想到水说的那几句:自处,激情,平静,平息。也许那个时候就对这几个词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了。
    现在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绘本了,这里的每幅图每个词都是深思后的精华啊。看完书去上厕所时路过一些花花草草,我突然就自言自语,花啊,我想和你说说话。然后我就傻笑。
    好吧,此刻我终于有几个字来总结“学习的目的”了:寻找,探索,时常需要被拯救。
       
  •   昨天我一同事看了《金刚师》然后我问他: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他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啊。这么简单还要问
  •   哈哈哈……也是回答之一~
  •   另外一个同事看完说:
    石头上开了朵花。
    那个面具是熊亮的儿子画的?
  •   熊亮的女儿做的头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