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怪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熊亮  页数:84  字数:6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梅雨怪说,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
  梅雨怪住的地方终年大雨不停,梅雨怪的衣带常年哒哒,梅雨怪的朋友们……
  可梅雨怪的生活仍充满了乐趣。
  当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样子,你会选择作梅雨怪吗?
  这是一本听得见密雨声的书。

作者简介

  熊亮创作年表
  大师绘本系列(2004)
  变形记(2004-2005)
  绘本中国系列(2007)
  雪人三部曲(2007)
  心灵成长绘本名家名著绘本(2008)
  彩绘本中国传统节日故事(2008)
  情韵中国图画书(2008)
  中国经典故事系列(2009)
  野孩子图画书(2009)
  中国故事集(2009)
  宠物总动员(2010)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

编辑推荐

《纸上剧场:梅雨怪》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梅雨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8条)

 
 

  •   梅雨怪说.对不能改变的是,我从来不抱怨
    梅雨怪住的地方终年大雨不停 梅雨怪的衣服常年湿哒哒 梅雨怪的朋友们...
    可梅雨怪的生活仍然充满了乐趣
    当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样子.你会选择做梅雨怪吗?

    这是一本听得见密雨声的书、
    值得!
  •   这是一本听得见密雨声的书。
      在世界各地的文学中,雨都象征着悲伤与忧愁。而江南的梅雨,“雨丝密得像抹布,一秒钟也不曾停过”,给人带来的纠结感,恰如《诗经》中所说的“如匪浣衣”。在读过三次之前,你不会体验到,《梅雨怪》是孤单中有热闹,与《金刚师》那热闹中的孤单恰恰相反。
      翻开书,第一张图就是连天接地的大雨,黏稠与绵密得成了黑色,雨中还隐隐有着怪异的人形。梅雨怪打着伞,独自坐在山头,远处是城市的高楼。这雨是来自城市的污染与诱惑吗?小小的梅雨怪,面无表情。
      雨下啊,下啊,到处都是又湿又黏。“衣服没有一次晒干过,套鞋里没有一天不灌满水。”小青蛙就比较幸福,因为它们不用打理衣服。可是梅雨怪坚持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每天冲澡、洗衣服、叠被子,晚上套鞋要倒过来挂好。雨还是下啊,下啊,一直下了十二个月。雨的空隙中写着节气名称的小字,巧妙地用空间表示了时间。梅雨怪呢,身上长满了蘑菇、木耳、青苔……
      用“困境”来形容这样的生活,应该不过分吧?如果你曾经守着一份毫无创造性而又收入微薄的职位,如果你曾经怀揣梦想却只能面对无聊的现实,如果你曾经失去过赖以谋生的工作,如果你曾经在大城市中流离转徙……当然一本书不是只有这样简单的解释,但如果你经历过上面说的这些,你会更容易知道“大雨山”在哪里,它在生活中,又在生活的边缘,它无处不在。
      但你能否像梅雨怪一样说:“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他细细摘下身上的所有植物和菌类,“洗干净,煮了一锅热汤。”
      蚂蚁来了,甲虫来了,鼻涕虫和蜗牛也来了,蟋蟀来了,西瓜虫来了,青蛙和鸭子们也来了,还有一条大鳄鱼,静静地爬过来。也许梅雨怪想告诉我们:将困境中的经验与朋友们分享,它就变成了收获。也许他想说的是:当你以为自己身处困境中时,你的朋友没有忘记,并且仍然在意你。无论如何,此时依然阴霾的画面,因为那一群群小动物的到来,充斥了一团热闹与和气。
      打着伞散散步,站在梅雨怪头上的小虫子们是可爱的细节;去看看不愿出门的小兔子,生活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大雨还是下啊,下啊,密得发黑,“每天如此。”可是,再翻过一页,忽然——
      大大的太阳,金黄色的,带一点点温暖的橙红,占据了半个画面,梅雨怪和所有的小动物都仰头看着,天地间如此清爽。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时候。
      大家一起来晒太阳,晒所有能晒的东西,调皮的蜥蜴、开心的青蛙、活泼的小虫、慵懒的鳄鱼,全都在太阳底下,舒舒服服。到了晚上,金刚师抱着他的琴,大家一起看月亮,吃晚饭。金刚师最喜欢的红辣椒,像弯弯的红嘴巴,笑嘻嘻的,真是个好日子啊。
      “哈,又下雨了!”像梅雨怪摘菜和洗菜一样,“细细地”读这本书吧。当“雨永远不会叫人厌倦,所有的时间都是为了等着看它落下”,当点缀了孤单日子的青苔可以做成美味,当朋友们会来拜访,当太阳与月亮终将出现在天空,困境也就不再是困境,而是淡泊的生活,是独特的财富,是温暖的坚持,是给自己与别人准备的,一锅热热的汤。
  •   看熊亮的画画,我会想起《山海经》,画面人物在童稚的“怪异”中,有一种原始的“隐”者味道。从熊亮的笔墨和文字意趣看,他显然是法自然、法传统水墨精神的。写意、灵动、冥想入定而又童趣泛起。 这次看《梅雨怪》里的那场雨,还让我想起神奇的拉美大地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那场大雨。
  •   不知道北方的孩子能不能理解梅雨
  •   画风超脱,一眼就能识别的独到。散淡天真的梅雨怪,看似不经意的日常累积起令人动容的力量。
  •   灰白黑三色的主色调,淡淡阴郁的味道,大大的哲学在里面,更象适合成人阅读的绘本。孩子读还是有点深。
  •   这本晦涩阴暗风格的绘本,展示了在亘古绵长的时间里与周遭世界相濡以沫的生命之旅。
  •   这个书……虽然是给孩子看的,没几个字的小故事,可是我也爱看,因为画的很美
  •   安静的故事,必须要沉下心来看,和内心对话。很美。
  •   当当包装仔细,书没有什么损坏。这本书一直想了很久,最近和2一起买了下来,值得一看。
  •   很棒的传统和现代风格
  •   不错的书,包装很好
  •   书和想象的有些不同 但还是很喜欢内容的 值得收藏
  •   一本可以反复翻阅的书,不同心情下看是不同的感受,很喜欢。
  •   还不错,有新的请提醒
  •   给女儿买的,她喜欢就好。
  •   很治愈的一本书 看完之后心里很舒服 喜欢
  •   非常好的一本书,传递正能量~
  •   从第一次看到就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他写进了我的心里 刻在灵魂里
  •   看似不经意、抽离、散淡、有时会让人云里雾里。但一个接一个坚定不移堆起来,那么最终会成为令人动容的力量。
  •   不太适合小孩读,年轻人读起来还不错
  •   梅雨怪是个男孩儿,作者用水墨画表达了这个男孩的生活,有点寂寞,有点淡淡的忧伤,搭配的简单的文字宛若诗歌,如果你很感性的话,一定会看到书中那个布满雨的美丽的世界。
  •   画风有点奈良式的不懂 。。。梅雨怪
  •   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正在努力当中,希望书本会给我启示和力量。
  •   喜欢熊亮这种中国式画风,故事也很好,一下子买了两本送给朋友。困境是锅热热的汤,朋友是与同喝一锅汤的人。
  •   比金刚师好看,可以说是熊亮的代表作
  •   蛮有趣,小书一本
  •   太短了。。。故事情节还不错,赞扬了乐观向上的精神。。。给小孩子看还不错
  •   通篇只有几页。。。后悔了。。。我以为是一个个的小故事,结果只有画,。,,灰蒙蒙的一片。。。不喜欢。。。
  •   艺术家得东西未必适应每一个孩子,但是画面对于我而言很喜欢。
  •   就童话境界而言还是可以,有动物有昆虫,还可以聚餐。跟之前买的几本书一样,自已觉得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内容较为简单,收藏价值不高。
  •   内容太少,价钱订得高了
  •   讲大道理,其实小朋友对讲大道理没啥兴趣, 这本书就是大人觉得不错有道理小孩子觉得没啥好, 颜色都是黑蒙蒙的,暗调子. 不喜欢
  •   内容不错,但价格稍显贵
  •   和金刚师差不多,不是我喜欢的画风,很薄,搞不懂为什么卖这么贵…… 作者要表达什么实在参透不出来…… 各位慎买啊!个人觉得很不值!
  •   内容太少、、、、、、、、、、、、、、、、、
  •   人的惯性思维,希望花了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买到写得很深刻、字很多的书。20几块钱慢慢翻看10分钟就没有了,按照惯性思考会很不划算。可是在这个什么都快,很么都逻辑紧密,让人紧张焦虑的时代,我们也需要像《梅雨怪》这样安静的作品,翻看一点也不累,只是淡淡的、悄悄的就回到自然的状态。不要笑话绘本简单、浅显,我们正在缺失这份简单明了的纯粹。
  •   绘本很精美,不是很多页一下就能翻完,梅雨怪啊,我真心喜欢不抱怨的人,如果能改变就改变,不能改变就不要抱怨,苦中也是有乐趣的,看完梅雨怪的几天后朋友正好因为一件事向我抱怨,我就和他讲了梅雨怪里的道理,然后她就消停了~抱怨不仅坏了自己的生活也打扰到了他人,梅雨怪,我想让更多的人都懂得。
  •   书的质感和印刷很好,熊亮是很能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绘画的,灵动捉摸不定的风格很让人动容。支持国内插图作者!
  •   小忧郁,重口味小清新
  •   很新很新,看起来不错的样子。哈哈。
  •   我买过的最坑爹的绘本 ,没有之一。也许我不欣赏这种画风,有点偏见,但是那里体现出是水墨中国风神马的啊....总之 ,不值呀~
  •   很喜欢这个故事,是一个可以讲给从6岁到60岁的人听的故事。让我想起小王子。
  •   太骗人了!那么贵,没几个字,绘本画得那么难看还恶心!那几页大雨神马玩意,傻子也能画出来。千万别买,谁买谁上当,除非是用来装逼!
  •   表示孩子不屑看此书。
  •   看到封面还以为是天野喜孝的那种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翻开一看...........确实风格很独特啊(郁闷)。其实这是素描本吧喂!内容蛮囧的,反正不适合我啦,看起来蛮像儿童读物的。
  •   虽然不喜欢虫子和下雨,但我喜欢梅雨怪
  •   页数太少,贵,性价比低。属于小众喜爱的文艺作品。
  •   书面无损伤,正版,很好
  •     差点就被蛊惑了…既不清新也不诗意更不浪漫,这不仅仅是个黑暗的故事,还是个很重口味的故事。当各种虫子从梅雨怪身上爬出来时,我瞬间悚然了…密集症者慎入啊,怕虫子的人这本书也肯定不会合你心意啊,另外梅雨怪最后把红辣椒放嘴上做了一个诡异的微笑,我觉得作者本意是想让它装可爱的,但是效果很惊悚很可怕好不好……
  •     文:司南(http://site.douban.com/109395/)
      
      这是一本听得见密雨声的书。
      在世界各地的文学中,雨都象征着悲伤与忧愁。而江南的梅雨,“雨丝密得像抹布,一秒钟也不曾停过”,给人带来的纠结感,恰如《诗经》中所说的“如匪浣衣”。在读过三次之前,你不会体验到,《梅雨怪》是孤单中有热闹,与《金刚师》那热闹中的孤单恰恰相反。
      翻开书,第一张图就是连天接地的大雨,黏稠与绵密得成了黑色,雨中还隐隐有着怪异的人形。梅雨怪打着伞,独自坐在山头,远处是城市的高楼。这雨是来自城市的污染与诱惑吗?小小的梅雨怪,面无表情。
      雨下啊,下啊,到处都是又湿又黏。“衣服没有一次晒干过,套鞋里没有一天不灌满水。”小青蛙就比较幸福,因为它们不用打理衣服。可是梅雨怪坚持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每天冲澡、洗衣服、叠被子,晚上套鞋要倒过来挂好。雨还是下啊,下啊,一直下了十二个月。雨的空隙中写着节气名称的小字,巧妙地用空间表示了时间。梅雨怪呢,身上长满了蘑菇、木耳、青苔……
      用“困境”来形容这样的生活,应该不过分吧?如果你曾经守着一份毫无创造性而又收入微薄的职位,如果你曾经怀揣梦想却只能面对无聊的现实,如果你曾经失去过赖以谋生的工作,如果你曾经在大城市中流离转徙……当然一本书不是只有这样简单的解释,但如果你经历过上面说的这些,你会更容易知道“大雨山”在哪里,它在生活中,又在生活的边缘,它无处不在。
      但你能否像梅雨怪一样说:“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他细细摘下身上的所有植物和菌类,“洗干净,煮了一锅热汤。”
      蚂蚁来了,甲虫来了,鼻涕虫和蜗牛也来了,蟋蟀来了,西瓜虫来了,青蛙和鸭子们也来了,还有一条大鳄鱼,静静地爬过来。也许梅雨怪想告诉我们:将困境中的经验与朋友们分享,它就变成了收获。也许他想说的是:当你以为自己身处困境中时,你的朋友没有忘记,并且仍然在意你。无论如何,此时依然阴霾的画面,因为那一群群小动物的到来,充斥了一团热闹与和气。
      打着伞散散步,站在梅雨怪头上的小虫子们是可爱的细节;去看看不愿出门的小兔子,生活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大雨还是下啊,下啊,密得发黑,“每天如此。”可是,再翻过一页,忽然——
      大大的太阳,金黄色的,带一点点温暖的橙红,占据了半个画面,梅雨怪和所有的小动物都仰头看着,天地间如此清爽。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时候。
      大家一起来晒太阳,晒所有能晒的东西,调皮的蜥蜴、开心的青蛙、活泼的小虫、慵懒的鳄鱼,全都在太阳底下,舒舒服服。到了晚上,梅雨怪抱着他的琴,大家一起看月亮,吃晚饭。梅雨怪最喜欢的红辣椒,像弯弯的红嘴巴,笑嘻嘻的,真是个好日子啊。
      “哈,又下雨了!”像梅雨怪摘菜和洗菜一样,“细细地”读这本书吧。当“雨永远不会叫人厌倦,所有的时间都是为了等着看它落下”,当点缀了孤单日子的青苔可以做成美味,当朋友们会来拜访,当太阳与月亮终将出现在天空,困境也就不再是困境,而是淡泊的生活,是独特的财富,是温暖的坚持,是给自己与别人准备的,一锅热热的汤。
      
      2011.05.03.于素衣轩
  •     人的惯性思维,希望花了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买到写得很深刻、字很多的书。30几块钱慢慢翻看10分钟就没有了,按照惯性思考会很不划算。可是在这个什么都快,什么都逻辑紧密,让人紧张焦虑的时代,我们也需要像《梅雨怪》这样安静的作品,翻看一点也不累,只是淡淡的、悄悄的就回到自然的状态。不要笑话绘本简单、浅显,我们正在缺失这份简单明了的纯粹。
      
      
      
      
      
      
      
  •     我个人十分喜欢梅雨怪和动物伙伴们一起晒太阳和吃晚餐的两个跨页,可以看出作者必定是个富有幽默感和极具童真的人。仰卧着的大白鹅、堆叠着爬梯子的甲虫、排排坐等吃饭的小动物们等等,都让人忍俊不禁,仿佛回到了轻松快乐的童年时代。自小生活在南国的我,对于梅雨季节那湿嗒嗒、黏糊糊、霉点斑斑、蛙声处处的日子,实在倍感亲切。
       by 卓晓璐
  •      作者:維小詞
      
      大雨山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下雨。
      
      大雨山的一切是灰色的。天空是浅灰色的,略微发白;树是灰中带点绿;石头是深灰色的,暗暗发黑。大雨山里的人也只穿灰色的布衫,撑灰色的伞,穿灰色的雨鞋。
      
      大雨山里的人是没有名字的。他们平时很少交谈,当需要别人帮助时,他们就会用住处来称呼对方,像“山脚下的”“第一个水塘边的”“山洞里的”“青苔坡上的”“森林口的”“石头房子里的”,还有一个“住在船上的”。大雨山里只有这七户人家。
      
      大雨山里的人从不大声说话,也不笑。每个人都慢悠悠地做自己的事情。没事做的时候,他们就会静静地坐在屋檐下,看着雨一丝一丝地落下,有时候他们可以这样坐着看雨一整天。所以,大雨山里总是很安静,只有雨落下的声音。
      
      大雨山里的人衣服总是湿嗒嗒的,被子总是潮乎乎的,雨鞋里常常灌满了水。时间长了,他们的头和肩膀上就会长出羊齿草,脚上会长出各种蘑菇,掌心里会钻出黑木耳,连牙缝里都生了青苔。他们讨厌自己的样子,也不想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所以他们从不照镜子,和别人说话也不看对方的眼睛。大雨山里的人喜欢低着头赶路、做事,或用灰色的大伞遮住面孔,谁也看不到谁的表情。
      
      只有“石头房子里的”和大雨山其他的人不一样。
      
      大雨山里,只有他们一家穿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雨鞋。每天早上他们都会把被子折成四方形,铺平床单;晚上回家会把雨鞋倒过来挂好,然后洗衣服(即使衣服永远晒不干。)最后冲个澡,干干净净地上床睡觉。
      
      石头房子里住着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一个9岁的儿子。爸爸的手非常巧。他不但用石头盖了房子,而且用石头做了家具:石头床、石头沙发、儿子的石头书桌、妈妈的石头梳妆台,还做了一个石头烤箱。妈妈的厨艺非常好。她总能将大雨山里的梅干菜,酸豆角,沤冬瓜,蘑菇水和臭泥螺变成上等的美味。儿子喜欢画画和交朋友。
      
      儿子有一把灰色大伞,看起来很普通,但撑开后,一抬头就会看见一片蓝天,和几朵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正中央还有一轮大大的红太阳。大雨山里的人没见过蓝天白云红太阳,这是儿子照着图画书里的世界画出来的,他一直想着:“如果有一天,太阳出来了,不知有多好。”
      
      儿子有很多朋友,爱打哈欠的小蜗牛,吵死人的蟋蟀一家,说话拖长腔的鼻涕虫,还有患了多动症的小青蛙。儿子一直想和萤火虫做朋友,但大雨山里没有会飞的动物,雨下得太密了,动物的翅膀被雨打湿就再也飞不动了。儿子看书上说:萤火虫尾巴会发出淡黄色的光,那是月亮的颜色。他就想:“那么很多萤火虫聚在一起是不是就能变成一轮月亮呢?”
      
      儿子脑袋里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他经常对他的朋友说这些想法,可它们总不在意,小蜗牛只顾自己打着一个哈欠一个哈欠,蟋蟀一家总在吵架,鼻涕虫说一句话之前要先“啊——”个半天,小青蛙就甭提了,一句话还没说完,它已经跳着走掉啦。
      
      大雨山的第三个池塘里长满了荷叶,它们只长叶子不开花。这里的荷叶虽然是灰绿色的,但长得肥厚宽大,一个大人站上去都没事儿。儿子和他的朋友们经常在这片荷叶丛里捉迷藏,跳房子。玩累了,他们会坐在一片荷叶下面看着雨丝落下。“下雨真好啊!”儿子伸出手,雨一滴一滴地跳进他的掌心里。他又仰起脸深深地嗅着空气中泥土的芳香,“雨落在地上时溅起的泥土味儿是我最喜欢的味道啦!”儿子对他的朋友们说,看上去却像在自言自语。
      
      大雨山没有钟表提醒人们什么时候起床、吃饭、睡觉,但是有雨在。每家门口放一口大缸,雨滴答滴答地把大缸蓄满,一天就过去了。当缸里的水满得哗啦啦流出来的时候,大雨山的人侧耳一听,哗啦啦——“哦,该起床了。”他们就慢慢地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石头房子里的”妈妈很聪明,每次儿子去第三个池塘玩的时候,她担心儿子忘记回家吃饭,就对儿子说:“当最大的荷叶里落满了雨水,荷叶的头就会歪向一边,哗地一下雨水就流进池塘。这时你就该回家吃午饭了,当第二次雨从大荷叶里哗地一下流向池塘时,你就该回家吃晚饭了。”
      
      “哗!”最大的荷叶头一歪,雨水全流进了池塘。儿子从荷叶底下钻出来,推醒昏昏欲睡的,劝住争吵不休的,打断一直“啊”个没完的,再对远处跳个不停的喊着:“回——家——喽——”他们跳下荷叶,来到岸上,咕叽咕叽踩着烂泥往石头房子走去。
      
      石头房子上有一个大大的烟囱,这时候正呼呼冒着白色的烟,远望去,好像灰色雨幕上的一块白补丁。每家上空都有一块白补丁,每家的白补丁都不一样。在大雨山没有太阳和北极星指引方向,但大雨山的人们都知道:朝着白补丁的方向走,总会找到回家的路。
      
      “我们回来了!”
      
      儿子推开家门,看见妈妈正在细细地摘掌心里的黑木耳。
      
      “妈妈,我这里也有……”儿子也把手凑到妈妈跟前。
      
      “我们一会儿来采蘑菇吧。”妈妈的嗓音总是温柔得像细细的雨丝。
      
      “好啊!好啊!”儿子最喜欢和妈妈采蘑菇了,妈妈是个“蘑菇百科全书”,认得很多种不同的蘑菇。
      
      “这个是‘刷把’,它们长成一丛丛的,像刷锅的刷把。这种腿粗粗的是牛肝菌。哇,居然有这么珍贵的猴头菌!今晚就用它来炖排骨吧!”妈妈像发现了宝贝一样从儿子的脚上摘下了几朵猴头菌。
      
      摘完蘑菇,妈妈把它们和黑木耳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黑木耳用绿芥末拌一下,将蘑菇和排骨煮成一大锅浓香的汤。
      
      “开饭啦——”妈妈的声音一出,爸爸和儿子就开始洗手,摆碗筷。
      
      “窸窸窣窣”儿子的朋友们听到了也都从角落里出来,围坐在石头桌子前。大家唱起了“吃饭歌”——
      
      “一口饭,一口菜,大口大口嚼呦,嚼呦……”
      
      妈妈说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吃饭时一定要快乐。于是,她作了这首“吃饭歌”,教全家人唱。
      
      唱完歌,大家低下头开始认真地吃自己碗里的东西,爸爸端起碗,咕噜咕噜就喝光了一大碗汤;妈妈被绿芥末惹哭了;儿子每夹起一个蘑菇就说叫着它的名字说:“乔巴菌,我要吃你喽!”小蜗牛不打哈欠了;蟋蟀一家也不忙着吵架了;鼻涕虫终于痛快地说了一句:“好好吃啊——”小青蛙围着布兜坐得老老实实。
      
      “吃饭真是一天中最好的事情!”儿子在心里这样想着。
      
      吃完饭,爸爸在房子中间生了一盆火,大家围坐在火盆旁边。爸爸给每个人冲了一杯浓浓的热巧克力,上面撒着香香的肉桂粉和辣椒末。
      
      大家边喝巧克力边聊天。妈妈用手指梳理着儿子头上的羊齿草,“该修剪了啊,这么长了……”
      
      “妈妈的也很长了,可以编辫子啦!”儿子摸着妈妈垂在肩上的草叶说。
      
      喝完热巧克力,他们开始互相修剪头上的羊齿草。
      
      儿子把爸爸的头变成了乱乱的野草地,羊齿草被剪得有高有矮。
      
      爸爸给妈妈编了一条绿色的麻花辫,绿辫子柔柔地垂在妈妈的背上。
      
      妈妈仔细地给儿子剪了个绿色的小平头,短短的绿草茬儿摸上去扎扎的。
      
      修剪完羊齿草,儿子提着一个大大的篮子来到山脚下。
      
      “鱼婆婆,你在家吗?”
      
      儿子从不用住处来称呼其他人,他给大雨山里的每个人都起了名字。“山脚下的”,儿子叫她“鱼婆婆”。鱼婆婆是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婆婆,拄着一根有她两倍高的木拐杖,拐杖上面长满了青苔。因为她的嘴大大的,扁扁的,嘴角一直向下垂着,看上去很像鲶鱼的嘴巴,所以,儿子就叫她鱼婆婆。
      
      儿子敲完门后,赶紧把耳朵贴在门上听着,“咚,咚,咚”,听到这拐杖敲地的咚咚声,他咧开嘴笑了,这是鱼婆婆要出现的声音。
      
      “我妈妈煮的汤,给您喝。”儿子拿出装汤的石碗递给鱼婆婆。
      
      “好——谢谢你,‘石头房子里的’。”鱼婆婆慢吞吞地说着,慢吞吞地接过碗,又拄着拐杖慢吞吞地转身进屋了。
      
      “这碗要送给大水怪叔叔。”儿子看看篮子里的另一个石碗,自言自语道。
      
      “大水怪”就是人们口中“住在船上的”。他是一个身材高大、性格怪异的年轻人,一直住在船上,从不上岸。平时他就划着船在大雨山的九个池塘里来回穿梭。
      
      大水怪有个不爱洗澡的坏毛病。每天傍晚,他的船都会停在第七个池塘,然后他“扑通”一声,扎个猛子跳下池塘,游一大圈后就回船睡觉。
      
      有一次,儿子正在第七个池塘边玩。“住在船上的”“哗”一下从水里钻出来,头上的羊齿草全贴在脸上,身上沾满了塘底的黑色烂泥,那怪模样可把儿子吓了个半死。从此,儿子就叫他“大水怪”了。
      
      儿子找了很久,终于在第六个池塘找到“大水怪”的船。
      
      “大水怪叔叔,大水怪叔叔——”儿子对着船大声喊着。
      
      半天也不见“大水怪”出来,儿子想:“是不是睡着了呢?还是在池塘底玩呢?”
      
      儿子没法将船拉到岸边,只好把汤送到船上去。他在岸上找到一根长满青苔的长竹竿。他握住竹竿的一头,用另一头挑起篮子,然后慢慢地移动竹竿,直到篮子稳稳地落在甲板上。
      
      “大功告成!”儿子满意地笑了,拍拍手上的青苔,撑起伞,朝白补丁下的石头房子走去。
      
      “雨敲着荷叶沙里格沙,绿色小帽珍珠儿挂,我的脚丫叭里格叭,小雨点我要捉住它。哎哎咳咳踩雨呀,哎哎咳咳踩雨呀,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闯进了一幅雨的图画。”
      
      儿子唱着他最喜欢的《踩雨歌》,踩着叽里噗鲁的烂泥散着步回家。
      
      大雨山还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下雨。
      
      真主说:每一滴雨都写有世人的名字,经过世间辗转,最终变成每个人杯中的水。每个人身上的衣衫,眼前的食物,出生的地方都带有上天缜密的旨意,并不是出于偶然。不管在外面的世界还是大雨山,当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样子,你所能做的不是抱怨,只有接受,并且感谢。
      
      
      
      PS:灵感来源于熊亮的《梅雨怪》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95444/
      
  •      每次想念北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一个个黑匣子,里面的光影浮动,和那些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那是离我很近的剧场,我喜欢看着那些辛酸、泪水、笑脸在离我不到十米的地方,那真的是很动人的风景。
       但我没想到,还有比这更近的剧场,而且可以放进我的大包里,跟着我到处游荡。
       《梅雨怪》里面的两句话我很喜欢:“所有的时间都是为了等着看它落下。”“纸上剧场”。阅读它的过程,就如那细细的梅雨,所有的时间都在等着打开那无边的雨幕,去听一听那些不抱怨的故事。
       于是那用水墨貌似漫不经心涂鸦的整个页面,一直贯穿在整个绘本里,它就如一场大戏中每场的序幕,在为每个情节起承转合。这本因是让人窒息的无边细雨,但却能听见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对不能改变的事情,我从来不抱怨。”黑匣子顿时明亮起来,犹如黑暗中打来的一束追光,温暖而不刺眼。我羡慕这样窒息中却如此平静温和地想要改变一切的心境。
       ”床铺没一个角落不是湿嗒嗒,身上每一个地方不是潮黏黏”,“湿嗒嗒”“潮黏黏”是打开这本书时扑面而来的气息,如果你在三月的南方待过,你会更加感同身受。连画家的笔触,都似乎想黏在一块,那些墨汁似乎也不怎么愿意分开,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坐在这个剧场里的人听得见雨声。
       尽管梅雨弥漫了90%的页面,但我还是喜欢最后光明敞亮的结尾,尽管它只能拥有1%的时空,但对内心明亮的人们来说,那已足够。
  •     看熊亮的画画,我会想起《山海经》,画面人物在童稚的“怪异”中,有一种原始的“隐”者味道。从熊亮的笔墨和文字意趣看,他显然是法自然、法传统水墨精神的。写意、灵动、冥想入定而又童趣泛起。
      
      这次看《梅雨怪》里的那场雨,还让我想起神奇的拉美大地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那场大雨。大雨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无休无止,绵绵如静,静如孤独。熊亮的雨没有马尔克斯的雨那样具有繁殖和增密、疯狂和疲惫的气息,毕竟马尔克斯的是“魔幻”,而熊亮的是“童话”。但二者对雨的时间的痴迷可以说是共通的。
      
      马尔克斯让他小说中那些人物等待了四年多,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最可能伴随的就是变老的感觉,不过梅雨怪没闲着,变不老。我想起大雨中的那句话,“在跟无所事事进行斗争的人当中,奥雷连诺第二是最顽强的一个”;看了《梅雨怪》,我心里笑道,“好吧,梅雨怪,你也算一个。”梅雨怪的“顽强”从故事开始的那一句话,“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就开始了。其实,这句话一点也不让人欣赏——即便看完梅雨怪的故事。
      
      雨的时间,持续的,就成了雨的国、雨的城、雨的乡。梅雨怪将雨的时间变成雨的空间,雨的时间从来没有改变他在这个空间的习惯:“每天干干净净冲个澡,洗衣服,叠成四方折好被头,每晚记得把鞋套倒过来挂好”;还包括每天的散步,拜访不出门的朋友。
      
      而雨还给他带来了一顿味道鲜美的盛宴,实则是一场童趣和想象的泛滥。梅雨怪脚上长蘑菇、掌心冒木耳、牙缝里生青苔……最后……他成了雨中的“稻草人”。画面幽默、风趣。童话的韵味就在于想象的无限可能性,故事的继续是,“稻草人”梅雨怪接着用这些雨给他的礼物,煮了一锅热汤,还招呼朋友们来:青蛙、蚂蚁、甲虫、鼻涕虫、蜗牛,甚至大鳄鱼……梅雨怪的世界既大又小,这时才觉出作者站在画面后面的开心笑意。而这一切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那场大雨的世界何其相像:“如果三天不擦一次油,齿轮之间也会开出花朵;锦缎绣品的丝绒也会生锈;湿衣服也会长出番红花颜色的水草。空气充满了水分,鱼儿可以经过敞开的房门钻进屋子,穿过房间,游出窗子……”“魔幻”和“童话”世界的想象如此同构,也算心理趣事一桩。只是,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世界里,大雨搅乱了一切,而在梅雨怪这里一切变得那么富有秩序而有趣。
      
      《梅雨怪》文图的叙述和搭配,有一种很好的节奏感和趣味。尤其那最后一个晴天和一个晴天的夜晚出现。欢快、明亮,带着童话节日的浓浓氛围,就像整个故事高潮的“狂欢节”。不过,“看见月亮,就知道一年过去了”,而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因为“哈,又下雨了! ”雨,永远不会叫人厌倦。所以这里,雨是什么?扪心自问去吧。
      
      这一切,让我想起了人类对雨的感情。就像在熊亮的这场雨里休息一年一样,雨,让我们坏到从心里发霉、脚趾长蘑菇的地方起,开始享有一片静谧的时光,拥有日常缺失的宁静的能力——一种真正孤独的能力,热爱自身与自身、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物的细微的、微小的关系。人们管这叫孤独,梅雨怪会说,这是“雨的时间”。
  •     纸上戏剧:金刚师&梅雨怪
        
        绘本作家熊亮的最新作品《金刚师》和《梅雨怪》,有一个共同的系列名:纸上剧场。
        “纸上剧场”可以被认作是熊亮创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是为了孩子创作,之后,则要开始为成年人创作绘本,给0-99岁的人创作绘本。
        采用“纸上戏剧”作为系列名,是因为现有的两本《金刚师》和《梅雨怪》都呈现了与之前的创作十分不同的风格:完全不同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不同的用笔、不同的视角。
        
        相比之下,《金刚师》和《梅雨怪》,一动一静,一火一水,但两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通过类似于剧场的形式,探究了我们的内心,探究了无法以肉眼观察,但却密布在这世界上的联系。
        《金刚师》更像一个开放的小剧场,各个角色在这个空旷的剧场中,各说各话,吵吵嚷嚷地表达自己对于“学习的目的”的看法,故事的结尾却在在吵吵嚷嚷之中归于一片沉寂……
        《梅雨怪》则更类似于只有旁白的记录片,缓慢的描述性的旁边,细细地展现了在一个一年四季不停下着大雨的地方,一只叫做梅雨怪的怪物的生活,它的生活远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无趣,梅雨怪会告诉你: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
        
        “纸上剧场”在有限的纸上空间里,展现了最大的绘本的叙事可能性,《金刚师》和《梅雨怪》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呢?你可以认为就在这方寸的纸面上,也可以认为这是我们整个人生的写照,当然,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内心……
        
        欢迎进入“纸上剧场”,坐在观众席上,欣赏《金刚师》和《梅雨怪》给你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梅雨怪:不抱怨的生活
      
      梅雨怪不像金刚师住的那么荒无人烟,它住在城郊的大雨山里。大雨山每天每夜下大雨,哗啦啦,哗啦啦,十二个月过去了,从惊蛰到秋分,从白露到冬至,哗啦啦。
      梅雨怪的生活艰苦?是艰苦,不过它懂得苦中作乐。它做好汤,喊朋友们回家吃饭……它还会换了衣服去散步,探望不愿出门的朋友们。
      梅雨怪的生活没盼头?不不,每年最后一天,还能晒太阳,然后来个月下聚餐,有梅雨怪最爱吃的红辣椒。
      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又下雨了……
      这是一本听得见密雨的书,从头到尾都是安静的,但安静的生活是充实的,苦中作乐的。其实这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且,更是一种现实。
      梅雨怪并没有叫你不抱怨,只是你看它的生活,它不抱怨,它过自己的生活。
      
  •   哈哈~~前天还和作者聊天呢~~
    熊亮老师做的绘本比较纯艺术吧~~
  •   啊,sorry啊,说他坏话了。。。。我本意是给和我一样胆小的人省钱的,免得他们买了不爱看。。。。但是。。。真心觉得。。。这本书。。。。无美感啊。。。
  •   哈哈~~好巧~~熊老师约好明天下午聊天~~
    其实这个可以聊的~~嗯~~他的书其实蛮耐看的~~只是没迎合口味~
  •   让他别恨我。。。。哈。。。。
    你们聊完能跟我讲一讲嘛,我还蛮想知道熊老师画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   嗯~好~
  •   呃,呃,呃。
  •   雨的时间,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
  •   雨,确实会给人安静的感觉。
  •   触碰了一下这本册子。已然知道自己以前只迷恋文字的书籍是多么狭隘和愚蠢。就是这种力量~喜欢~
  •   哈哈,你的回复虽然短,还是很强大。如果有空的话,欢迎多多分享阅读感受啊,
  •   可惜我目前收入囊中的文字书就够我看几个月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