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毁灭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罗伯特·贝文  页数:284  译者:魏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和阅读的书。作者列举丁大量鲜活实例来说明,战争中对建筑的毁灭,不仅是出于军事目的,而且是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的破坏。尽管这种事例古已有之,但是20世纪的军事技术发展以及全球性的国家、民族矛盾加剧,使得报复性的行动愈演愈烈,造成的毁灭程度也比从前严重和彻底得多,全世界的文化遗产都面临炮火的威胁,如果再不引起足够警惕,人类很可能会毁灭自己所有的文明记忆。可以说,本书描述的是发生在现实世界的《阿凡达》,却不一定有那么完美的结局。它令人不禁思考:究竟一个什么样的文明才是值得我们去建设、拥有、珍惜、保护并与他人共享的?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伯特·贝文(Robert Bevan)曾任《建筑设计》编辑,叙事明快有力、令人信服。译者魏欣出身英语文学和公共政策专业,现居美国。

书籍目录

引言:建筑与记忆的敌人文化清洗:谁还记得那些亚美尼亚人?恐吓:信念、信息与宣传征服与革命隔离墙与邻居:隔离的破坏性铭记并警惕1:重建与纪念铭记并警惕2:保护与迫害注释(引用文献)

章节摘录

  东方研究院的院长兹拉塔尔(Behjia Zlatar)说,对国家图书馆的袭击明摆着就是要“消灭人们共同的记忆,这是有蓄谋的。我的住所靠近东方研究院大楼,我与救火队进行了交谈。塞族使用的是制导导弹可以击毁金属制的箱子。有几发导弹是顺着大楼成一线的同时发射的,然后又向大楼四周发射导弹以阻止救火队救火。在国家图书馆发生的情况是一样的……馆内收藏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明确显示了萨拉热窝不是像卡拉季奇所说的是一座塞族城市。贝尔格莱德的史料编纂工作一直企图表现历史上波黑是塞族的领土。过去一直有人试图虚构波黑历史,现在也是如此”。  凯特·阿迪(Kate Adie)是当时英国广播公司在波黑的战地记者,据报道她也卷入了这次文化清洗。阿迪和许多记者住在萨拉热窝的假日酒店。由于对塞族好像对准酒店不断进行轰炸感到忍无可忍,阿迪气愤地冲到山坡上的塞族阵地质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塞族士兵显然向她道了歉,并解释了他们实际的目标是酒店对面的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新古典主义四角形大厦里收藏了各种文化起源的藏品,罗马的考古遗迹、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的民间艺术、自然历史和波黑特有的手工雕刻的墓碑等。馆中的藏品反映了南斯拉夫多民族共存的特征。按照萨拉热窝人的说法,塞族对博物馆反复进行炮击,直到一位在佩尔(Pale)的塞族将军下令停止炮击,因为博物馆里还收藏了塞族的文物。无论是那位将军还是阿迪都起了一定作用,因为博物馆遭到的破坏并不致命。我到博物馆去参观时,在进口处的大理石大厅里还有空的展柜和未清除的瓦砾。

编辑推荐

  人类世界的现实性和可靠性主要是建立在如下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周围的建筑物将比建造它们的活动存在得更为长久。  ——汉娜·阿伦特  也许在古桥被毁的形象里我们看到自己生命的终结。我们都知道人总是会死的,预知自己的生命都有终结的一天。摧毁一个文明的一座纪念性建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初人们修建集优美与典雅于一身的古桥就是要超越我们的生命,这是——种要留住永恒的企图。占桥超越了我们个人的命运。一个死去的妇女是我们当中的一个,但古桥是我们大家永远存在的象征。  ——克罗地亚作家斯拉文卡·德拉库利奇在1993年11月9日克罗地亚炮兵摧毁了修建于16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莫斯塔尔古桥后说  城里到处都飘着还在燃烧着的软软的一页一页灰色的灰烬,像脏乎乎的黑色的雪。抓到一页灰烬,你还能感到它的温热,一时间你还可以看到奇怪的黑灰色底片一样的书页上的一部分文字,直到温热渐渐散去,书页在你的手中化为乌有。  ——1992年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在塞尔维亚人烧毁了波黑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后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忆的毁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很多象征民族文化的建筑遭到战火焚毁,从古至今,这样的现象从未停止,实在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   以前在书店看到就很想买了,虽然还没看完,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会引人思考的书
  •   记录了战争对建筑艺术的毁灭性打击
  •   对于建筑我也不太懂,同学说喜欢
  •   刚买来还没看哈不过我很喜欢建筑类的书这本书会是我的珍藏
  •   帮朋友买的,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过看评论应该值得一读
  •   很不错哦,了解建筑历史
  •   详尽而不累赘的事实陈述,另眼看世界和那些战争
  •   读的过程比较艰涩,但是很嗨皮,我很久不读这种严肃的书了。现在读来,有种头脑接受操练的感觉。
  •   作者真应该到中国来走一走。
  •   书的感觉也不错,准备看
  •   这本书真的不错,新的视角。
  •   有些东西 已然看不到实物 但是 文字 至少让我们不遗忘!
  •   战争是记忆消失的敌人
  •   有启发。看了几页大概明白作者想说什么。对建筑师也算是其中一个理解角度吧。
  •   还不错的书,可以一看
  •   巴尔干泥潭、以巴死结,真不知道除了互相伤害之外,人们还可以做什么。
  •   发人深省,对当下,对过往,也对未来,提出了相当震撼的呼喊。
  •   但是作者颠来倒去翻腾那点儿我们一点儿也不熟悉的中东历史,将巴以冲突如何摧毁建筑,我就想问,你想说个啥?能把大意点明后反复出现或者逐章演绎深化不?叨叨叨,叨叨叨,没主题。
  •   偏重近代战争历史,二战提的最多
  •   先说一下书吧,在箱子没全打开的时候,我从背面看到这么书的后面,还以为是笨就书呢。等箱子打来后看到前面才感觉心情好点。但愿内容能让我满意。其实,书是新书。就是黑色的封皮,边上有点白了。可能是放久了原因吧。
  •   还没开始看,很喜欢这本书。
  •     作者最大的缺憾是没来中国。没看到一个个货真价实的牛棚是怎么改造成的,一座座古建是怎么被推倒铲平还被拍下来的,北京的城墙是怎么改成地铁的,以及北京大片的胡同是怎么被推土机改建成金融街写字楼高档住宅的。
      
      最后深切地歌颂一下狗官,式微属鸡67。
  •     - 由於自己對書中提到的蠻多戰爭及力史認識有限, 導致讀來力不從心, 殊甚可惜。書中提到的歷史背景包括, 巴爾幹半島的紛爭, 德國二戰,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印度與巴基斯坦等。
      
      - 話雖如此, 但作者用甚多方幅去記錄戰爭對建築帶來的破壞, 已甚少從社會或文化的角度去描寫當中對人們的意義, 與我買這本書時的期望有些落差, 也是令我讀來沒有很大興趣的原因。
      
      - 書中描述戰爭時軍隊總喜歡破壞具文化象徵意義的建築物, 儘管他們並沒有軍事上的重要性, 是有意從文化意義上摧毀敵人的士氣, 這在二戰時德國及盟軍的互炸猶為明顯。
      
      - 戰爭中毁滅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 亦有清洗別的種族/文化的意圖。確實, 種族滅殺除了可以透過對個體進行以外, 針對建築物則某程度上是從根本的去將歷史抺走。
      
      - 透過建築物, 不管是圍牆, 還是殖民區, 當權著可以分化社會、帶來恐怖。柏林圍牆、以色列在西岸的那片殖民地, 都是充滿這些意義的建築。
      
      - 書中最後的兩個章節, 討論建築物的重建、保護及修復。如果戰爭屬於歷史的話, 那麼在戰爭過後, 一個社會應該如何理解被破壞的建築物? 又或在推翻一政權後, 又該當如何處理曾經那麼活生生、又好像非鏟平不可的建築?
      
      - 這些問題, 不止是對戰爭過後的國家或社會才有意思, 而對我們今天的中國, 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拆遷、重建, 看來更是迫在眼前的問題。
  •     书评人 沈东  刊于 2011年02月19日《新京报》
      
      
        人总是会死的,艺术的生命要比人类持久。譬如,建筑师的寿命往往要比建筑短暂,在英国剑桥大学那种地方,动辄你就会靠在一面活了800年的墙上,但是从无限的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有烟消云散的一天。命运让建筑有不同的消亡方式,其中有一种是“战争”。
      
        美国一位建筑类杂志的编辑罗伯特·贝文选取了大量的实际例子,考察战争对建筑的毁灭。如你所知,战争背后总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底因,而在战争中与建筑一起遭到毁灭的,还有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集体记忆。
      
        希特勒曾经说:“今天谁还会谈起亚美尼亚人大屠杀?”这是因为,与大屠杀同时发生的是,有系统地消除亚美尼亚人的文化记忆,其中就包括让他们的建筑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记得八国联军和南京大屠杀,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圆明园遗址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关。对历史上的暴行施以视觉上的留存,是最有效的记忆方式。
      
        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流传甚广: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992年,塞尔维亚人烧毁波黑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城里到处都飘着孩子燃烧着的软软的一页一页灰色的灰烬,像脏乎乎的黑色的雪。抓到一页灰烬,你还能感到它的温热,一时间你还可以看到奇怪的黑灰色底片一样的书页上的一部分文字,直到温热渐渐散去,书页在你手中化为乌有......”几乎能触摸到那种欲哭无泪的悲哀。
      
        但是,也有一种建筑的毁灭,是自由、友爱以及隔膜的消除,最著名的就是柏林墙。柏林墙的建立是一种可怕的蛮行,当年为了修建它还在柏林的中心地带开出了一条50多米宽的空地,把城市野蛮地一份为二。虽然,1990年6月30日才是正式拆除柏林墙的起点,但自从1989年开放边境检查站以来,柏林人就纷纷爬上墙顶,载歌载舞,东敲西打地拆掉了一部分柏林墙,人们称它为丑陋的建筑,认为它记录了一段罪恶的历史。
      
        而历史有时候会沿着意想不到的路径前进,留下来的一段柏林墙成为艺术家表达自由向往的区域并不奇怪,最有趣的事情是柏林墙成了被贩卖的小商品,即便是在中国,我也在很多人的家中看到过柏林墙碎块,沉重的一段历史以无伤大雅的小摆设的形式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贝文记载的建筑还有很多:从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将阿兹特克城市夷为平地,到二战对德累斯顿和东京的地毯式轰炸,以及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事,伊拉克清真寺破碎的外砖,9·11世贸大厦的坍倒......
      
        人类的文明记忆承载在这一栋栋建筑之中,可是却又毁于自己之手。究竟什么样的文明才值得我们去建设、拥有、珍惜?贝文没有给出答案,却向每一个人都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      2011年3月3日刊于《时代周报》第119期文化版
      
       建筑往往在无形之中被政治化,它能够被赋予一种文化价值、政治意义等,就连一个小小的居民区,也可使居住其中的人拥有身份认同感。而在战争之中,从当年的弓箭石斧到如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破坏建筑一直是敌对行动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建筑的破坏,往往是政治上绝对必要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军事需要。
      
       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战争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以不同手段持续进行的政治斗争。”建筑本身其实并无政治意义,被政治化了的是它们被建造、被喜爱和被摧毁的原因和方式。伴随着对建筑的毁灭,往往同时也进行着针对建筑物的另一场战争—毁灭敌对国的文化作品,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征服、恐吓、分割或彻底清除。其目的并非出于打败敌对的军队,而是以其他方式进行种族清洗或种族灭绝,还可以从战胜者的角度重新书写历史以巩固征服的胜利成果,重塑历史的神话。
      
       建筑物被其日常承载的功能、在城市风景中的地位和外在形式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每一种作用都可以唤起记忆,它可以勾起对过往的怀想,形成一种特殊的依恋感,并拥有一种归属感。当人们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对一个人来说就意味着从熟悉的环境所唤起的记忆中被流放并迷失方向,威胁着人们丧失集体身份认同,丧失它们身份认同的稳定持续性。在城邦国家时代直至主权国家时代,围城和正面交战时战争冲突中常见的特征—城市本身就成为了战争的目标,因为它是政治、经济和宗教的认同感的所在地。在大革命时代,理性替代迷信,平等替代神权,大小宗教都被剥夺神权而关闭,贵族官邸、城堡和修道院都被烧毁,市民冲击和烧毁巴士底狱,都是对王权象征的打击。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写道:“消灭一个民族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有关这个民族的记忆。”在“水晶之夜”的行动中,对犹太人的破坏行动并非以犹太人为目标,而是以代表犹太人存在的商业和标志性建筑为主要目标。它主要是使第三帝国实现去犹太化,制造一个没有以建筑形式作为文化记录的民族,使得那些创造和保护文化记录的人们以及证明他们存在的历史、身份的延续和承载记忆的代表建筑逐渐消失。种族清洗辅以文化清洗政策可以使前者的效果永久化和对一个地方和建筑环境的依附,它旨在抹去对方的历史存在和当代生活记录,消除所有让被驱逐的人们想重返故土的理由,或者彻底清除曾经在当地存在过的所有证据。
      
       在意识形态驱使下进行的建筑摧毁行动还可以与制造恐怖或进行报复的要求结合起来。但发动建筑摧毁行动时,等于在向外界宣传—试图反抗,不仅导致反抗者性命不保,还会给家庭、城市甚至整个文化带来毁灭。在建筑被摧毁的同时,能够对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可以导致精神崩溃。所以,必须一定程度上地对建筑进行炮轰。城市的毁灭,可以说是对城里的居民和城市内在的结构组成进行蓄意打击,旨在消灭通过交流产生和分享文化的城市所包含的公民价值。在城市的毁灭中,不仅是对其中有代表性社区的单个建筑进行进攻,而且是要以多种族共同分享的空间、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为目标。
      
       在有象征性建筑物被拆除之后,后代往往希望能够得到重建,希望借此将被粗暴撕裂的伤口固定下来,或者将原来的生活线条重新编织起来,以恢复以前的生活,也为保存共同记忆提供了新的参照物。但是重建真的可以回归到从前的建筑物所具有的意义吗?在发生了通过消灭物质文化而进行的强迫忘却之下,重建的过程往往具有欺骗性,重建的建筑真的可以表达真相吗?如果说书写历史是胜利者的特权,那么成功地重新书写历史也是胜利者的特权。重建建筑都有一种庸俗和造假的气质。因为重建的历史看似是对过去的真实记载,实际上却不真实,重建的过程中,会根据建筑被毁后的风俗习惯和官方的历史记录植入错误的记忆,建筑的形式也往往被权势集团所左右,这其实是以建筑形式表达的历史记录来强迫性地压抑记忆。但是如果这些建筑不被重建,在娱乐化的生活中,记忆又会被轻而易举地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建筑保护好,不轻易对建筑物开枪放炮。
      
  •   讲得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