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汎森  页数:385  字数:280000  译者:王晓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正文共有六部分:
  第一章,《傅斯年的早年生活》,介绍傅斯年的成长历程,包括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及其与新潮社、五四运动的关系,这些为他日后学术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新历史学派的形成》,介绍傅斯年在伦敦和柏林的学习,实证主义、自然科学、心理分析及比较语言学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回国后,傅斯年建立了史语所,集中了一批中国学术的精英,如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展开学术研究工作,史语所成为傅斯年们的舞台??;
  第三章,《走向中国文明多元起源论: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上个世纪史学家们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讨,傅斯年打破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单一体系,形成新的多元文明起源论,代表著作是《夷夏东西说》(1935年),并重新描绘出古代历史的画卷。王先生检讨了傅斯年的理论的价值、影响及值得商榷之处;
  第四章,《反内省的道德哲学》,作者结合了当时的时代思潮,精辟地分析了知识分子群体的矛盾心态,指出傅斯年在反对传统的道德内省哲学时与清代考据派学者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他又以西方思想、方法为参照系和武器,对中国的内省的道德传统进行驳斥。傅斯年集中地对“性”、“命”、“令”、“心”这几个关键概念作了详细的辨证,写成《性命古训辨证》(1940年);
  第五章《五四精神的重负》,在这一章中,作者认为中日战争爆发后民族主义兴起、专制政治下民主与独裁辩论的高涨、以及本位文化的鼓吹,都使五四的个人主义、反传统、倡导纯学术等成为一种负担,并阐述这种转变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傅及其同时代人所受的影响;
  第六章,《中央集权的统治与一个五四青年的晚年》,傅斯年曾将蒋介石看作最有能力的中国领导人,但是蒋介石的独裁使他感到失望、不满,因此他对蒋的态度是复杂的。作者指出傅斯年晚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已经渐渐缓解了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之间的张力。
  此外,另有《引言:傅斯年与1895年后的知识思潮》、《结语: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书前附有傅斯年年表,书后附有两篇短文,一篇是傅斯年讽刺顾颉刚推翻中国古代史真实性的方法论的小说片段,另一篇是傅与当时的国民党参谋长陈布雷关于蒋介石的为人的谈话——这两篇短文再次为书的标题作下注释:历史与政治同傅斯年的一生化不开的干戈。

作者简介

  王汎森,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及学术史;
曾获国立台湾大学学士、硕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师从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鸣 谢
缩略语
导 论 1895年后的思潮与傅斯年.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知识界的地位
第一章 傅斯年的早年
 家乡:濒于崩溃边缘的旧社会
 傅斯年的成长历程
 北大岁月
 傅斯年和《新潮》
 作为五四游行示威主将的傅斯年
 年轻的叛逆者
 作为文化批判者的傅斯年
 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传统学术的再评估
 创造一个“社会”
 “一团矛盾”
第二章 新历史学派的形塑
 在伦敦和柏林的学习
 傅斯年与史语所
 史语所的眼界和目标
 史语所的工作
第三章 走向中国文明多元起源论:中国古史的学说
 中国古史起源多元论
 重建中国古代史
 傅斯年学说的影响
第四章 反内省的道德哲学
 反内省传统的出现
 古代道德哲学的去伦理化
 终结内省的道德传统
第五章 五四精神的负担
 历史与政治
 《东北史纲》
 文化认同的需求
 爱国主义与反传统
 政治选择
第六章 一个五四青年的晚年
 政府不端行为的批判者
 对民族往昔的两难心理 
 平抑昆明学生运动
 惩治汉奸
 “清流”
 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台湾和台大一寻找道德之源 
 “归骨于田横之岛”
结语 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
附录一 攻击顾颉刚的小说片段
附录二 傅斯年与陈布雷笔谈记录
参考书目
附论六篇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胡适与傅斯年
 伯希和与傅斯年
 傅斯年与陈寅恪
 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
 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
 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全集》总目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一、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相似之处
      
      傅斯年生于1896年,胡适生于1891年,二者相差不了几岁,二人在学术上有互相影响的关系,在私人关系上其实还可能含有相似身世上的互相认同,这种认同也可能影响到了二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学术经历。
      
      在身世上,二人均是幼年丧父(傅斯年9岁丧父,胡适则是4岁左右),由母亲抚养长大。在当时,孤儿寡母,几乎完全要靠亲属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在这期间由于缺少父亲这一形象的引导作用,缺乏了对象征着传统道德父亲的仿效行为,也就无法体会到道德的约束力的正向价值,而只会有一种被束缚感觉。胡适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曾讲道自己因顶撞母亲而使母亲极为伤心,在这个回忆中,征服胡适的是情感的力量而非理性的规范,这无疑可能会滋生另一种情况,即当顶撞对象和自己无情感关联时,“顶撞”这种无礼行为也不会得到修正。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在傅斯年的身上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但从生活的艰辛的角度来讲,他的周围肯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不然他在对自己家庭的追述时,就不会非常简略,这背后除了王汎森先生所列的“耻辱说”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可能——在傅父去世之后,他们母子所遭遇的世态炎凉极有可能在傅斯年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极为不快的印迹,故而在追述家世时,他于有意无意之间不愿过多提及这段往事。如果上述的推测能够成立,我们也就可以给后来傅斯年否定传统道中家庭伦理文化等行为找到一点心理上的依据。而且这也极可能是傅斯年弃黄侃而转投胡适门下的原因。
      
      而且在否定了传统的道德之后的留学生涯中,傅斯年极有可能试图找到一种既能否定道德,又能有所建树的理论,在这面上,他极有可能不完全地接纳了英国的功利主义的思想,因为功利思想最初的建立也是建立在反道德和建立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的,虽然两种道德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相对而言,胡适则是从美国引进了自由主义。
      
      
      
      二、与王国维之间的异同
      
      在中国古史起源多元论上,傅斯年和王国维的学术有着相似之处,但很少人注意到,傅斯年在确定史语所的研究方法上,其实也可能和王国维的观点有一些内在的联系。王国维在进入清华大学任国学院导师之后,他的讲义(后来出版时名为《古史新证》)中就提到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其中“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就强调了地下的新材料对建立史学的作用。而傅斯年无疑是变王国维的“幸于……”为主动去寻找证据,进而重建历史。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尝试。
      
      之所以,傅斯年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恐怕是在经历了与胡适、顾颉刚、陈寅恪的接触后,他发现在这些领域中,自己与其步他人后尘,不如以更大的气魄以科学的方法开创一种新的局面。但以史语所这样的机构来说,田野工作、考古发掘、外出采集等行为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为这个缘故,傅斯年不得不依附于相应的政府机构,这也就束缚住了傅斯年的学术发展的独立性。
      
      
      
      三、来自陈寅恪的影响
      
      傅斯年在出国留学之前曾打算攻读硕士学位,但后改变了初衷,不再致力于取得行为以至于让胡适非常失望。这里的缘由,恐怕是受陈寅恪的影响。陈寅恪在欧洲求学多年,最后也没有取得一个学位,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这似乎是比较奇怪的事情,但如果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看陈先生的做法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其行为背后对“君子不器”的追求!西方的学位大多属于专门之学,而非博通之学,所以与其拿的一个学位受到一定师承的限制,不如博览各家取其精华,以便融汇贯通自称一派。陈先生的这种思想,无疑对傅斯年与青年时代即为学生领袖的广阔视野相契合。也就是说,傅斯年在于陈寅恪的交往中,无形地接受了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精髓,这也为后来傅斯年重新接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埋下了种子。
      
      他晚年否定自己年轻时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一方面得益于他离开了封闭的学术领域而进入实际社会活动的经历,另一方面恐怕也得益于他旧学功底。而后者为他提供了对传统文化重新理解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他比胡适更有优势。
      
      
      纵观傅斯年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到,那一代学人对振兴国家的热诚,然而因为在热诚的背后缺乏了一些必要的冷静和清醒,枉走了许多的道路,而这个过程也在稍后的殷海光的经历中有所体现。
  •   这是一本大家之作,余英时的学生王汎森先生的作品,英文原著的中文译本。作者最后对傅斯年的总结是: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
  •   傅斯年:在大陆长久被有意无意忽视的中国文化、学术史的重要人物,集学术、组织、鉴赏力与霸气于一身
  •   那个时代的文人,通过这本书鲜活地展现给大家这段傅斯年“历史”
  •   了解傅斯年了解历史
  •   傅斯年这个人,我很久以来都想了解他,可惜好久都没有关于他的书。近年来关于他的书才多起来。这本虽然不是作者的心力之作。但对了解他还是不错的。
  •   一直很喜欢“先生'这个称呼,加之今天”老师“已经被叫烂了,全无了那份发自内心的尊敬;反观,当今之老师有几人当得起”先生”之谓!傅斯年这个名字太熟悉了,但详细的就不太了解了,所以补补课。
  •   与此前出版得有关傅斯年研究的著作相比,有新意。
  •   傅斯年在近代史上的功绩值得深思。
  •   书挺好。我喜欢傅斯年这样的人物!
  •   中文版的。很值得阅读,王汎森老师的文笔和思想也很有启发性
  •   作者联系傅的生平,但又不是仅仅对傅生平的概括,而是结合自己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时代的分析。推荐大家都去看看
  •   王汎森,大笔。
  •   书的学术与思想深度没得说,值得一看!
  •   在历史长河中浏览反思
  •   看到了蛮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呢
  •   很羡慕王先生能掌握那么一手材料。
  •   这本书为我展示了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我认为这本书是写传记的一个模范
  •   6年前第一次当当买书,之后去了其他阵营。这次收到李总的明信片,感受到了当当的回归。
  •   写地很不错
  •   有点小贵。能便宜些就好了
  •   当当赶紧返券!!!
  •   BU CUOBUCUO BUCUO
  •   好!没解了 !
  •   傅斯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代思想人物,其学术思想很有影响,一生经历无奈与坚持,让立志认真治学的中国人多有感慨。建议大家读一读本书。
  •   王院士的博士论文,写得又是傅斯年所以买来翻一下。
  •   鼓吹火烧赵家楼、痛殴章某人,呵呵。
    晚年抢运学人、打造台大相当有功~
  •   从一个个体了解一个时代,一段历史
  •   怀着对傅先生的敬仰之情读了此书,更加钦佩他
  •   王凡森的博士论文,终于出了中文版本。此前看了几次英文版,感觉不错,分析比较到位。这本中文版,还只看了一半,感觉翻译还可以,后面涉及的一些敏感话题还没看到,不知会是什么翻译或是否有删节。
  •   和陈寅恪同时代的大师,一定要顶
  •   很喜欢这类读物~~~透过迷雾看历史~~~
  •   作者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学术性很强,可读性一般。
  •   或限於版權,至今沒有看到羅志田等論文出版,待時機成熟,羅大師等海歸都不妨將其好書引進奉獻於國人。
  •   千回百折才买到这本书,确实不错
  •   这不是一本傅斯年的传记,主要介绍了傅斯年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当时思想界、学术界的影响。文笔流畅,十分好读,是具有叙事色彩的学术著作。
  •   相当出色的研究
  •   很有深度的传记
  •   台学者的思考
  •   朋友推荐的 傅斯年传记
  •   老师推荐,很好的
  •   人物研究
  •   傅大胖子的一生!
  •   王汎森的博士论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