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是个替死鬼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咏鹏  页数:261  
Tag标签:无  

前言

迷瘴中的一线阳光文/田松在金庸《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页,郭靖问成吉思汗: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郭靖一下子问到了人生的终极问题。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拼命挣钱,买房买车、电脑升级、手机换代,都是为了什么?我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一个有志青年忙忙碌碌,奋斗半生,终于房子有了,车有了,后半生的保障也有了,想要停下来,享受生活,却已经体力衰竭,油尽灯枯了。几年以前,曾有朋友催我写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她觉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快乐了。我说,因为我们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因为我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于是我们把钱当作了方向,当作了意义。不单每一个个人,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也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理想。于是把GDP作为终极目标,砍林筑坝,挖山填湖,以举国之人力物力,谋求数字的提高。起初,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在终日的奔波中,我们反而失去了生活本身。GDP在不断攀升,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紧张。我们有了更多的物质,但是并没有进入更好的社会。看着我六年级的女儿,我常常想,她们有手机、有网络游戏的童年,真的就比我的童年更加幸福吗?咏鹏这部书是谈教育的,也是谈人生的。咏鹏是一位自由教师,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没有离开过清华园。在世俗世界的轨道上,一个清华硕士应该有很好的前景,不过咏鹏却离开了体制,也放弃了白领的职位,享受起闲散的生活来。他只是在离家不远的教学培训机构,教一教小学奥数、中学物理。虽然无房无车,但生活清静,并且富于闲暇,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教书,对他而已,也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从中获得了丰富的乐趣。于是有了这本书。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在我看来,中小学教育相当于对一个民族的大脑进行格式化,安装缺省配置,并预装基本内容。我们的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式、基本审美情趣、基本价值观和基本意识形态,都是在中小学阶段被我们的老师和学校灌输到大脑中去的。但是,中小学教育又不仅仅是中小学教育的问题,它只是社会问题文明问题的必然结果。直到今天,中国知识分子仍然生活在鸦片战争的阴影之下,“落后就要挨打”的符咒贴在整个民族的后背上;所以我们要赶超,我们要竞争。我们跟在西方后面跑得太久了。我们努力做一个好选手,一心期待着西方裁判发放的奖牌。我们没有了作为一个民族的自己的理想,我们轻易地把自己民族的传统从中小学课本中删去;我们没有了自己对文明的理解,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方向,我们只是跟在人家的后面跑;于是我们把一切都变成了体育,按照人家的规则,玩人家的游戏,最后为了获得人家的奖牌而欢呼,而窃喜。教育也变成了体育,所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把学校按照体育队模式训练,参加各种排名,自欺欺人地与人家比论文发表数量,比SCI,比博士产出量。一个民族几代学生,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了英语上;大家感到的自豪的是,在北京某大学的会议室用英语讨论英美学者提出的问题;所谓与国际接轨,大概是想把北京大学办成哈佛大学北京分院。我们不再承担思考人类前途的使命,我们不再承担为整个民族寻找方向的使命。大学如此,中小学亦然。我常常激愤地认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不是教育,而是犯罪。其罪有三:摧残了孩子们的身体;败坏了孩子们的道德;伤害了孩子们的智力。很多家长都接受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劝告,学校也常常用这句话作为催促孩子和家长的马刺。于是,孩子们一进幼儿园,就开始了看不到头儿的奔跑。学校不是童年的乐园,而是你死我活的角斗场。现在中小学生之中,睡眠不足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在成长发育阶段长期睡眠不足,我们怎么能指望,我们会有健康的下一代?我相信,很多“心”的问题,其实是“身”的问题的外化。长期睡眠不足的这一代,到了四十以后,必将大规模地出现早衰的现象,一想到这种前景,我就感到痛心,同时也有种天方夜谭的荒谬感。教育的目的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不是让孩子的潜能得以生长;而是让孩子们能够考出更多的分数。题海战术把知识与孩子个体的生命体验剥离开来,变成了机械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占有了孩子们的大脑和时间,使他们无暇关注社会现实,无暇学习活的知识,所以我相信,如果把现在的作业砍掉三分之二,孩子们会更加聪明。与此同时,孩子们学会了制度性地说谎。我们中小学作文不是教孩子们怎样用母语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怎样写出来一个符合高分标准的作文。乃至在高校里,教授们没有思维的乐趣,所教授所研究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毫不关联,似乎也是常态。从中小学教育起,我们的知识就已经只是背诵的对象了。从少时背得高分而不知所背者为何,到当教授时发表SCI论文而不知所论者与世界有何关联,实在是一脉相承,水到渠成。最可怕的是,资本的力量侵蚀到每一个角落,学校本身成了一个利益群体,这个群体采用了一套奇怪的考核机制,使一个国家一代一代的孩子深受其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种意识形态,更加自然地模造再下一代。关于中小学教育,我们反思得已经太多。但是,在整个文明的大趋势之下,这些反思大多无济于事,相反,就像政府调控的房价一样,越调越高。这部分是因为,教育是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指望教育能够脱离社会而独立发生大的变化。然而,我仍然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看一看这本书,我们的孩子能看一看这本书,也希望我们的中小学老师以及教育管理者能够看一看这本书。家长不要光看孩子的分数,更要让孩子的人格有完整的成长;孩子能够体会到在背诵之外,还有更美好的知识;老师们能够对惯常的教学法有所调整……在这部书里,咏鹏从教育谈到了人生,谈到了对于幸福的理解,也谈到了每一个个人的责任。我非常赞成。无论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自己,总还是有选择的可能性,哪怕一点点。作为学校的主政领导,我们不可能改变当下中国的整体教育格局,但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总可以尽量为孩子的身心成长给予相对宽松丰沃的环境,让孩子们蒙受的伤害小一些;作为老师,尽管不能改变社会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小环境,但是对自己班级的环境总是能有一定的主导力量;作为家长,如果能够认清当下工业文明体系的问题,尽可能成为孩子的保护伞而不是恶劣教育的帮凶,则会让孩子更加幸福,也会给孩子以更好的未来;当然,最关键的是孩子们自己。我一向认为,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之下,依然能够保持身心无恙,健康成长,那不是这种教育的成功,而是孩子们抵抗这种教育的成功。比如韩寒。咏鹏书中也有类似的案例。有个小男孩,常常主动地拒绝题海作业,认为那没有意思,而家长也相对宽容,相信自己的孩子。我实在是觉得,这个孩子会成长得更加健康。即使在世俗的功利的意义上,这个有主见的孩子也会得到更大的成功。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于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人以其一生在回答这个问题。而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常常在于,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当年的回答是错误的。多年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了我对发展、进步这些好词儿的质疑。出乎我的意外,这篇文章被收入到一个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咏鹏对这句话也很喜欢,特意用来作为他全书的结尾。这也让我颇感荣幸。所以我很想在这里再说一遍: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2010年5月4日北京 向阳小院【作者自序】忙、累、麻烦,是这个时代的招牌关键字。生活里大的小的、老的新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已经喊了很多年,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看样子是解决了,仔细想想才知道只是改头换面之后东山再起;还有很多渐渐没人提了,却已经成为了我们习惯的一部分,融入了生活常态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我们怎么好像离悠闲自在的日子越来越远了呢?孩子们也是一样,只是毫无怨言,因为他们尚没有足够的过去可供比较。如果我从小就在教室里长大,又如何去评价外面的世界?可是,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是说“你们真幸福”、“你们可赶上好时候了”、“我当年要是有这么好的条件,早就……”的时候,他们好生纳闷,“我就真的这么差劲么?坐拥一切却还在不断给大人制造烦恼?”其实,对于大人们来说,反思这一切所需要的素材已经足够了。几十年的经历、环境的变化、身边的故事、世界上的新闻、科学的发展、长期存在的痼疾……只要我们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排除铺天盖地的广告干扰,安安静静地想一想,就不难理出端倪。我的家乡就是清华园。我从很小就觉得本次投胎转世十分幸运:属龙是种恩赐、文革刚好结束、清华是片圣土、父母境界颇高。带着这份运气,加上后来的“√形反转 ”,我得以足不出大院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时代。当大学同学们纷纷嘲笑我人生乏味之时,我反正认定仅凭步行和骑车就可以完成全部学业是件莫大的幸事,它不知帮我省下了多少麻烦。没有政治运动的干扰,没有每日奔波的劳顿,更没有背井离乡的冲击,我得以心无旁骛地守望着家乡的土地,感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当然,省下的大把心思和时间也不是都用来发呆了,它也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感受过绿茵场上的酣畅淋漓和命悬一线;我体验过对局室里机关算尽之后的眩晕和满足感;在电脑面前,我曾是办公室里一干同事的救命稻草;而吉他更是我几乎每日都要拥入怀中的亲密爱人。人类确实创造了太多魅力无穷的东西,而每个领域里的高端人士也都可以用他的感悟去解释全世界。我很喜欢这种充满立体感的生活,它给我带来了充实和多角度的思考方式,尽情地诠释着做人的乐趣。但很奇怪,尽管世间的美好如此之多,然而滚滚人流却似乎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走,所到之处,一片狼藉。随着岁月的流逝,在纵线上,我的家乡累积了足够的变化;在横向上,各个领域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我的外甥女整整小我二十岁,正期待着复制我的求学之路。但几年下来,我在她的生活里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值得我羡慕的地方,是我太自恋还是事实就是如此?现在我是个自由教师,对于像我这样口才、心理素质都不太理想的人来说,要做好这份工作还是很劳神的。我的第一节课要追溯到十几年以前,那是在农大附中的一个古典吉他初级班。很大的阶梯教室,前排坐了大约20个学生,我的老师坐在最后,和他们一起直勾勾地看着我。此次实战颇具旱地拔葱的性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演练,之前的凭空臆想毫无作用,一踏上讲台,我就觉得灵魂出窍,一直飘在空中。这课讲得可谓味同嚼蜡,包括我的老师在内,所有听众都始终面无表情。好在乐器课有一个好处,课堂上有较多的练习时间,既可以一对一地沟通,也方便掌控进度,任务总算是勉强完成。虽然有点不堪回首,但这一步现在看来对我何其重要。毕业之后,做了几年白领,每天八个小时应付领导安排的任务实在有点浪费生命的感觉,还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来不及做呢,而我却不得不在这疯狂的产销链条上体验着人性的扭曲。相比之下,当老师就不太一样,尽管也有领导、也要营销,但我主要的工作还是在课堂之上和学生们之间的自由交流。虽然自由教师是个大方向,但突然教上奥数并非早有打算。除了吉他,我一直是很想教物理的。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里,物理几乎可以容下所有的话题,我很希望能够把我的观念和方法带给学生。而奥数则一直在这个社会上广受争议,从我听说这个词开始,它似乎就带着七成贬意。事实上,我也非常不乐于看到那么多小学生到了节假日还要辛苦地拥入培训机构的教室。但面对机会,我想来想去,还是说服了自己。一来,这世界上真正有意义、为人类造福的事情全面地想想其实并不好找;二来,既然奥数已是社会现实,总是有人在做这件事,那么也许换了我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收获;三来,虽然我更想教物理,但中学的课门槛更高,我也需要这个体验生活、证明自己的机会。在随后的教师生涯中,我收获很大。从二年级到九年级,我认识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看上去我是在课堂上不断引导他们思考,而实际上他们对我的功效也是一样。对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课外辅导班都是压力之下无奈的选择。但这压力是从哪儿来的?通常无奈的选择背后总有更加恐怖的推手。他们的心思、喜怒和生存状态让我了解到,我外甥女的生活虽然没法跟我小时候比,但还是相当不错。她父母由于后知后觉,一直没让她上太多课。最后小升初的择校过程虽然有点狼狈,总算有惊无险。这几年,围绕奥数的质疑和争吵越来越激烈了,这现象说严重点,其实有点搞笑。这就好比一个人枪下做鬼,而法官只是愤怒地把这支枪砸烂,然后得意地宣布结案。这样的宣判已经在不同领域重复过很多次了,而欢呼声却一次比一次来得大。这种忙碌和盲目本身就是寻找持枪凶手的重要线索。如果问题在奥数身上,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中仍不得解放?如果问题在奥数身上,为什么那么多不学奥数的孩子眼中更不见灵光?正如前面所讲,每个领域的高端人士都可以用这个领域的视角去解释全世界。对于数学和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更是如此。如果说奥数更多地是在引起我的思考,物理则为我提供了充分的理据。初中的课外班讲的是课内的内容,为了避免简单重复,我找来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这不仅充实了我的课堂,也让我大学里印象中的那些连篇累牍的字母和微积分算式有了鲜活的生命力。除此之外,我还由衷地感觉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再有魅力,在精密、绝美的大自然面前也是何等的粗陋。其实从西方科学的角度,一个多世纪前的物理定律就已经可以充分解释我们今天的各种困局和危机,而且并不高深,中学生就完全可以理解。平常,西方科学和东方智慧看上去总有那么多格格不入之处,其实从本质上它们早已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只不过这些年拽着我们拼命向前的从来就不是科学、也不是智慧,而是金钱。小沈阳有句名言,“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年轻”。听上去有点道理,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怀旧的气氛在日趋现代化的今天变得如此浓烈。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怀旧的真正原因,能够明白自己今天为什么如此疲惫,能够知道脚下的路胜算几何,那就离真正的从容、快乐不远了。

内容概要

作者咏鹏出生在北京清华园——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在这座园子里。现在,他是一位“自由教师”——在社会辅导班任教的老师。他教小学生奥数、中学生物理、大学生吉他。作为一个跨学科,跨年级的自由人,咏鹏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    书中,咏鹏和读者分享他教课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他所看到的孩子们课内外的生活,社会与家庭的较量,环境和性格的纠缠。他教过的学生,比和他教龄相同的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多得多。因此,当他分析我们的初、中等教育时,就比一般的研究者有更多的调查样本,而且这些样本都是生动而近在咫尺的,更真实可信,更反映教育的现实。

作者简介

咏鹏,生于七十年代的清华土著 
从幼儿园至研究生  足不出院接受了二十二年一站式教育服务
经过三年朝九晚五的消磨  本着“若为自由故,什么都可抛”的精神  决意重新找回渐行渐远的生活情趣
崇尚淳朴自然,爱好繁多
曾或仍从事的行当包括

书籍目录

序言  迷瘴中的一线阳光 田松自序引子  魔鬼寒假第一部分  孩子们这样活着  面具  一次三小时  小安的留言  我学故我在  服权不服理  二十年的轨迹第二部分  越发展越疲惫?  欲罢考而不能  智商的拉扯  祝你健康快乐  钱是科学家  压力在盘升  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国情与体制  幸福与进取心  教育的使命第三部分  从熵出发,享受学习  科技,让成长更艰难  种豆得瓜  老师好  开场白  菠萝的故事  情绪决定效率  好奇心与想象力  题烂见真知  选择之祸  思路与计算  我的√形反转  数字迷局  物理悟理结束语  烦恼与未来致谢

章节摘录

如果一个居民小区的业主抱怨空气质量不好,那物业能做什么呢?在满小区喷洒空气清新剂吗?这只会更糟。他可能得去找附近的工厂,可能得通报市政府,甚至关注一下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    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的问题看上去很大,但跟其他的领域相比,很难评价哪个更糟或者更好。奥数班更是这个越转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疯狂社会里一个非常正常的小局部,和周围的一切相辅相成。    要分析奥数的事儿,不说到这儿就不是我的观点,如果仅仅归咎于压力大,那还是跟没说一样,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孩子压力大,谁是罪魁祸首?公立学校要看成绩、主管机构左右为难、公司企业必须生存、家长老师身不由己,我们其实都是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就如同压力的传递,批评别人往往就是批评自己。如果这条绳上所有的蚂蚱过得都挺难受,那怪谁都不合适,一定是绳子出了问题。    看上去很美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建设成果和发明创造。前天解决了一个拥堵路口、昨天消灭了一个污染源、今天理顺了一个办事流程、明天堵住了一个软件漏洞,成绩是明摆着的,可是这些事儿怎么总也干不完?而且,要解决、要消灭、要理顺、要堵住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多了。我们如今太忙了,有的时候问题出现了,顾不上回想曾经的乐观。其实,只要我们暂时撇下充斥耳目的新闻,看着我们身边不断增加的各种新鲜玩意儿,翻翻它们粉墨登场时带给人们的美好憧憬,这如同悖论般的现象比比皆是。    当手机出现的时候,人们看到了挣脱束缚的希望,再也不必天天去办公室了。后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办公室。    电冰箱的任务是保鲜。但现在,如果你家的电冰箱利用得很充分,那么你一定经常吃不太新鲜的东西。如果利用得不充分,那么它在白白消耗电力。    今天,数码相机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了,跟它相比,传统相机简直太拙劣了,三十几张的胶卷够干什么的,而且还不方便修改和传播。但这只是最初的印象。相机的进化让我们郊游时盯着相机的时间比看美景的时间还长,快速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厚的说明书需要不断花精力去学习。拍照时的草率使照片数量急剧增加,之后是软件、电脑屏幕和硬盘的更新换代,以及坐在电脑前长时间的筛选。最终,你维护了一个不断扩容的大型图片库,而其中的绝大多数照片这辈子都难有机会再看一眼。与此同时,一家人闲暇时围坐在一起看相册的天伦之乐已永远消失。    看看一百多年前的杂志上对汽车的描述,你可能会笑掉大牙:“普及汽车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这对于汽车在我们今后生活中将要起的作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轻型橡胶轮胎汽车行驶起来快速无声,使街道保持干净、无尘和无味,由此减少一大批由现代大都市生活引起的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和神经过敏的患者。” 今天,即便是酷爱驾驶的人恐怕也不能认同这些观点了。一旦拥有了汽车,看似效率附体,但是这样一个大件会极大地冲击原有的生活节奏,带来各种未知的麻烦和风险。你必须定期缴纳各种费用、加油并经常关注油价、留意天气适时清洗维护、关注路况和限行信息等等。此外,路上的搏斗、找车位、拥堵和事故让你丧失自由、气急败坏。运动的减少让你必须再找时间锻炼或者付出健康的代价。更严重的是,为了不让每月多出的费用降低生活质量,你必须更努力地工作挣钱。    别总觉得一百年前的人有多么愚昧,现如今不也有人在大肆宣扬高速铁路是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吗?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这些东西最初所象征的都是如出一辙的轻松自由,但人们的憧憬却一次次落空。当然,它们一定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给你带来莫大的方便,但整体的负面效果却在劫难逃。只要观察得够全面,随便找个东西都可以讲出类似的故事。人们一向认为,这些东西身上的缺点的确存在,但它是发展中的问题,一定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得到解决。我有一次下课之后和一个忙碌的教务聊到这个话题,她显然也是这么乐观:“你想想,将来要是发明出什么都会干的万能机器人,我不就轻松了吗?”会有这样的机器人吗?不会!即便有,人也只会比现在更忙、更累、蓝领工作更多。这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社会学预测,而是一个严谨的、物理学上的坚定回答。    熵增加原理    熵的概念,我是在大一的工程化学课上第一次接触到的,当时由于过于注重公式计算,我对它的含义完全没弄明白。在随后的普通物理课上原样又学了一次,留下的印象还是一堆乱码。直到后来成为了一个还算有点上进心的老师,才终于通过一些可爱的科普书和纪录片对它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一个盒子中间有个挡板,左边有空气,右边没有。将挡板撤掉,空气就会自发地均匀散布到整个盒子之中。空气从聚在一头,到扩散到整个空间,它的无序性增加了,也就是熵增加了。其实基本道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著名的熵增加原理,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1]。看上去很学术,但它描述的就是上面这个显而易见的事情。对于原文我们可以不必过于关注,只需要从几个方面了解它的意义就行了。    还是回到盒子里的空气吧,它已经均匀分布在整个盒子之中了,也就是说处于最无序的状态。这时候要想让空气重新回到半个盒子的样子,仅仅放回挡板是不行的,必须用活塞使劲从一边推到中间,这就是做功。单看盒子里的空气,熵减少了,但空气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不是孤立系统,如果把做功者也考虑进去,总熵一定还是在增加。    熵增加原理还有一些推论或者说其他的表述方式,比如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能量总是从可用的形式转化为不可用的形式。举个例子,我如果使劲搓手,手会被搓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为我通过搓手做功将动能完全转化为了热能。但倒过来,我却无法利用这些热能去做功驱动我的双手运动相同的次数,像倒放电影一样回到最初的状态。原过程是熵增加的,要想回去则熵必须减少,所以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做功所导致的能量转换一定是有熵增加的,再回去看看刚才的盒子,当空气被推回半个盒子的状态时,做功者熵的增加比空气熵的减少幅度要大,因此整体而言熵还是在增加,而且比做功者什么都不干要增加得快得多。    既然说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不能不提更著名的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制造出永动机从而获得永久的安逸。能凭空创造能量的就是第一类永动机,它因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无法实现。能让能量转着圈循环利用的就是第二类永动机,它因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而成为泡影。    由此,现实世界的运行可以简单概括为从能量的可用性到无序的熵的转化。这话其实很好理解,我们把石油、煤这些东西挖出来烧掉,这个过程中,能量虽然没有减少却从可用的状态转化为不可用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用能量就还得再去挖。而更糟糕的是,与此同时,世界的无序性增加了。    现实意义    熵增加?和前面讨论的内容有关系吗?别忘了,如果把化学、生物什么的都算作是广义的物理的话,生活里包括工作、学习在内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物理过程,这些屹立不倒的物理定律每天都在被无数次验证着。如果我们能以熵增加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世界,那么在最初的惊讶之余,几乎所有的困惑和危机都有了答案。    在生活中,熵增加原理所带来的结果看上去有点残酷。概括来说,就是你越是想让一个地方有序,就越是会导致总体的更加无序。你付出的努力越多,使用的技术越高级,所导致的总体无序程度就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让人眉开眼笑的大金条吧,12.5公斤一个。金条成份单一、形状规则,这就是有序,它是人类通过做功让相对无序的矿石有序化而提炼出来的。根据熵增加原理,总体效果应该是更无序化,这12.5公斤是有序了,无序的是什么呢?12.5公斤的金子是从几百吨矿石中提炼的,除了这微不足道的十几公斤以外,其余的都变成了有很大毒性的废弃物。而且,根据熵增加原理,这些废料会不断扩散,威胁周围的生态系统。    在环境治理中,如果要把一处脏乱差的地方收拾干净,就需要把垃圾收集起来运到其他地方。垃圾的总量并没有减少,而垃圾的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源产生污染,运得越远代价就越大。收集、运输垃圾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工具也需要制造,制造的过程虽然没有炼金子费劲,但还是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几十倍于成品的废弃物。当然,工具是重复使用的,后一种代价会均摊到每一次使用的过程中。垃圾的各种处理方法也是类似的过程,所以别指望垃圾从你面前移走后就会就此消失,等外面没地方了它就会重新堆回我们的面前。    回到家庭生活中,我要把衣服弄干净,就衣服这个局部来说,它有序了,获得了熵减少。如果是用洗衣机完成这件事情,现在我们看看代价:①一次性代价:洗衣机消耗了小半度电,根据煤电的效率,这相当于燃烧了近一斤煤并排放了上千升二氧化碳;洗涤剂中的化学品伙同污渍一起进入了水循环;衣服本身的磨损等等。②均摊代价:洗衣机、衣架、洗涤剂等用品需要生产和包装;未来这些物品废弃后都会成为垃圾;水、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等。相比之下,拿大棒子在小溪边捶打所带来的熵增加可谓九牛一毛。也就是说,我用的洗衣方式越高级,所导致的整体无序就越严重。不光是洗衣机,所有标志着我们的生活在进步的家用电器,其总体结果都是如此,越高级对环境的伤害越大。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把一个地方弄干净一定会导致另外一个地方变脏,而且从总体来看一定比操作之前要更脏。那人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局部暂时的效率、光鲜就在自己眼前,而污染和各种代价可以说是由全社会、全人类共同承担的。而地球很大、人类很多,通常人们无法在自己周围的整洁高级和世界上某地的落后肮脏之间建立起什么必然的联系。    在这些过程中,可不能误认为收获都是自己的,代价都在别人身上。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上游,又是下游,都会感受到整体环境的恶化和工作量的增加。所以,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并不矛盾。更复杂的技术、更大的能源需求、更繁重的垃圾处理工作,这些都不光是别人的事儿,我们每个人在别人眼里都是别人。    疲惫之源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我们当然累坏了。这就好比一条蛇要追自己的尾巴,追得越努力目标就跑得越快,目标跑得越快就越需要追得努力,最终累垮在地。蛇追尾巴,看上去十分可笑,但人追逐有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场游戏。    人们越是想让一切井井有条、越是发明高级的效率化身、越是追求光鲜的物质生活,就越是在疯狂的制造无序。其结果就是社会的整体工作量与日俱增,而环境却越来越恶劣。看上去那些先进玩意儿都在给创造方便、节省时间,但我们省下来的时间远远不够替它们料理后事。前面已经举过数码相机、汽车的例子,那些都还只是对个人这个小局部的影响,在整体上远远不是它们所制造的全部麻烦,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自己的疲惫和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万能的机器人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因为它不是动画片里可以无视物理定律的机器猫。精密本身就是一种代价,要制造和维护万能机器人意味着学不完的专业知识、复杂的制造工具工艺、大量特殊材料的开采和提炼等等等等,每一个过程都在增加全社会的工作量,并有大量的污染和垃圾喷涌而出。先不说它的贡献,只要它能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和废料处理干净就已经是伟大的第二类永动机了。再从经济现实来说,一个人得挣多少钱才能买得起这样的机器人?如果它真的把所有工作都干了,你又是怎么挣来钱的?别的地方也都是这样的机器人吗?不会是幻想着只有自己像康夫 一样独享这样的小神仙吧。    由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归根结底都是广义的物理过程,所以这个故事可以套用在任何地方。例如在社会生活中,规章制度越多、越细致入微,它就越是会拘泥于局部利益,而带来整体的巨大耗损,这就是法律法规上的熵增加。在购物上,琳琅满目意味着挑选、犹豫的时间大幅增加,但不同商品的本质区别完全无法得知,最终的取舍将只好交给广告、价格、包装这些非核心信息上,反而大大增加了购物的盲目性。在交通方面,有人说当年即便是皇上从天津回北京也得走一整天,今天半小时就到了。这太片面了,皇上可不是家住天津却天天跑北京去上班。交通工具的提速缩短了某个具体行程的时间,但整体上它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使绝大多数人在平常日子里的生活效率直线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工具的进步创造了无序的传媒,海量无序的信息将我们包裹得严严实实,夺走了我们感受生活的时间,甚至使我们丧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结果,人们越是劳累,就越是想努力挣钱以挣脱这一切,幻想着有朝一日变身为媒体上那些令人羡慕的角色。所有企业都加大了营销力度,广告充斥而来,进一步煽动着每个人的物欲。无数高级物品以轻松为卖点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家里的科技含量越高,越是需要无微不至的技术支持。要么自己好好研究,要么花时间跟商家周旋。随着人们越来越忙,一次性用品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垃圾的疯狂产生。给这些垃圾找地方反过来又成了整个社会的艰巨任务。在这个压力不断盘升的商业链条里,我们都是始作俑者,也都是受害者。    而孩子降生其间,当然会被拽进来。无序信息的包裹让他们对生活、对科学缺少淳朴直接的理解;丰足的物品扰乱了脑子里的头绪;大人们越来越忙,考试必然走向机械化。那些高级物件所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果让家长惶惶不可终日,带着孩子左避右闪,再加上由于脱离生活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商业的渗透和对未来的恐惧,都促使他们更多地走进教室,但结果又是更远地走出生活,开始了下一轮恶性循环。如果这种经济模式、这种消费主义、这种对科技盲目崇拜的思想不扭转,在这个过程中找出任何一个群体、单位、或个人作为替罪羊并加以制裁都会增加熵,并带来更大的混乱。

编辑推荐

《奥数是个替死鬼:别让一代更比一代累》:孩子们的痛苦不是源于某个课外班、某个考试,或者某个局部政策。他们身上所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愈演愈烈的忙乱状态。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2010的2010次方天之后是星期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奥数是个替死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8条)

 
 

  •   咏鹏的这本书,吸引人看,打开书读起来觉得都有道理,合起书回想起来却有些茫乱,整本书弥漫着发散性思维。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就是熵增加原理:你越是想让一个地方有序,就越会导致总体的更加无序。源于此,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很推崇,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伟大而早熟的文化,讲究整体、继承、模糊、内敛,倡导的是真正可持续的、合乎自然法则的低熵生活。作者倡导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反对盲目的追求进步、发展,中年的我对此很有共鸣,但要想将此精神深入骨髓,还需要努力。
    奥数是贯穿全书的主题,也是我最初关注此书的原因。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作者对孩子讲解奥数知识的方法。如对π的引入、对图形面积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好老师好在哪里,提醒自己要警惕学校的差老师对孩子思维的伤害。
    不是学生不应该学奥数,而是不应该用题海战术打疲劳战,不应该用单调教条的方法死记硬背,若能用形象生动的教具和方法帮孩子理解和思考,奥数不是坏事。学习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掌握世界的运行规律,培养锻炼思维能力。
    庆幸通过孩子努力学习奥数还有机会享受身边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尽管价格不菲,庆幸自己还负担得起,否则,自己望洋兴叹,会多么无奈。
    现摘录书中的部分言论,供以后快速回味和思考:
    要承认生物的多样性,允许孩子在特点、兴趣、开悟时间、思考方式、智力上的区别。
    学习需要快乐和放松,需要没有压力的思考空间,需要多方面的生活体验,上课就像吃饭,需要消化,需要消耗,岂能一刻不停?
    始终把孩子当做心智健全的大人,发自内心的认为他们很辛苦,给孩子宽容,让孩子玩乐,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生活的意义。
    阅读、与朋友交谈,以及进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些能够促进有效率有意义的交流的活动,才真正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快乐来源于心理平衡、被人理解、安全感和成就感。若能认识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快乐指数一定会增加许多。
    无论正当与否,周围的一切都在想方设法勾起我们某个方面的欲望,以便从中挣钱。
    越是追求局部利益,越是会带来整体的损失。使用的手段越先进、工具越高级,就越是会强化局部利益,加大整体的混乱。
    生活的压力来自全社会对一个虚幻目标的盲目追求。跟钱相比,时间才是真正稀缺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去用心感受的美不计其数。
    在人生之中,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儿就是最大的进取心。我们为什么非得发展不可呢?
    最需要防范的,就是孩子失去辨别是非、判断美丑的能力。
    孩子需要交流、理解、探索、放松和主见。
    身教重于言传。
    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学术上的完美,而是交流中的真诚。
    少则得,多则惑。
  •   标题本应是读咏鹏的《奥数是个替死鬼》有感,但归根到底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熵增和人类生活状态的关系,书名很容易造成广大读者的误解,因为这不是一部讲数学的书。

    暑假两个月,这本书就放在我枕边,作为睡前的消遣读物。作者咏鹏是个清华土著,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毕业都就读于清华园,他的文笔对读者而言还是有消遣价值的,所以我也乐得一字一句的慢慢品味。然而读到“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这一章,接触了熵增这个概念时,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了,他为我们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其境界之高,值得地球上所有人学习,这本书从闲聊开始,一直上升到人类最本质的问题,对整个地球有着非凡的意义,我怎能不为之感动!
    详见****://blog.sina*******/s/blog_5474dee50102drn8.html
  •   我一直坚信奥数的学习会让孩子越来越聪明,能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并不是很多家长眼里的洪水猛兽。

    所以在孩子的奥数学习上,我很赞同咏鹏老师观点。奥数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功力的应试教育。正如书名,“奥数只是个替身鬼。”

    书的内容跟书名一样风趣,看得出作者是个有智慧的年轻人,谢谢他写出了一些教育的诟病,呵呵,希望教育部的官员们能看到这本书,让我们都能停下来为孩子的以来好好考虑考虑。
  •   作者不只是在说奥数的事,全书的中心在一个熵字,低熵是作者创导的生活方式,低熵也是为类比较理想的生活方式,希望关注的人多一些低熵的生活才有可能来到我们的生活中,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是理想国中的生活,人类也许在灭亡的时候才会想到假如有低熵的生活......,生活越是现代化就越是高熵生活,而高熵生活是会循环的,恶性的循环,周而复使,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这么说也许太悲观了,但是我们的周围哪有没有压力的人呢?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再在的孩子真是可怜,从2-3岁就被放进了幼儿园,玩这件事真的就远离了他们的童年,然后是小学学大学工作买房结婚生孩子,看着就心痛
  •   作者很客观并且比较深入地谈到中国教育的现状,奥数只是一个说事的引子,语言诙谐,时不时会让人发笑,尽管字体较小还是觉得看得不累,很多观念值得深思,孩子们这样活着的描述真是相当地到位,"闲暇、玩伴、自然环境、好奇心。。。。。。他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童年生活的核心元素。他们这样活着,活得很被动。拽着他们前进的是标准化的学习、或忙碌或心焦的家长,以及虎视眈眈的各路商家。",何为优秀?更是入木三分,“就算你的奖状证书多得抱不动,有时候还是抵不过权钱的力量”如此类型的语言很多,作者是个很敢说的主,呵呵。这是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是一本有争议的书,痴迷奥数的人会来板砖,毕竟呐喊的力量是微弱的,孩子的前途是现实的,所以我建议这部分人更应该仔细看这本书。“家长疑惑怎么孩子一到你们这里就感觉压力这么大呢?”“不给压力怎么能挤钱呢”,对目前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算是一针见血了。人感觉是一本有思想,有深度的书,不一定很专业但够味。
  •   有人说奥数锻炼思维,有人说奥数是应试教育的变态产物,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是奥数老师,站在他的角度看待奥数,很客观很真实。推荐。
  •   学校的老师急功近利的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学生成绩作为老师加薪的评定标准是非常错误的,特别是私立学校和北京知名的中小学校这种现象尤甚。“学生减负”的呼声虽然很高,但是父母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而不惜陪上金钱和时间带孩子奔波于各个培训班之间。以至于社会上现在出现了众多的各类培训班,也大都以“利”字当头,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把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商业化”了,感觉很可怕很可悲。
    佩服作者的直言不讳。感谢作者的直言不讳。
    当今社会让孩子有个平和的心态,好的性格,强大的抗压能力,比拥有双百的成绩更重要,更实用。
  •   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作者对孩子学习的观点,主张要孩子自己喜欢,自己主动,奥数只是其中的一个道具。不能不说这本书主要是题目比较吸引人。
  •   本打算不让儿子学奥数的,现在看来世上的东西存在即合理,关键看用它的人是否头脑清醒。可惜我儿子没碰上象作者一般的老师。此书改变了我的一些固有思维,挺有意思的。
  •   朋友推荐的,朋友是个“读书破万卷”的人,因此豪不犹豫买来看了。不仅仅是奥数,这本书让我们反思身边的社会现象,也许只有返璞归真,我们才能拯救自己......
  •   这本书讲了一个补课老师对补课学生的观察,很深刻,对于正在参加奥数学习孩子的家长值得一看,看看自己的孩子算在哪一类里,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奥数。
  •   这本书值得孩子的家长反思!总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其实只是因为他们的童年和我们不一样之前也坚持认为很多东西,包括奥数、语言、音乐等等都是对孩子的折磨。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明白,折磨孩子的不是奥数也不是其实,是父母的态度。建议父母们都能看看。
  •   奥数其实人人都可以玩,那只是数学智力游戏,可惜一班水平不等,学习能力不等,如果几乎人人参加同班奥数,还要跟着同步进行...... 于是大家都怪上了奥数。如果大多数只是作为课外娱乐,我觉得奥数还是人人可学人人可玩的
  •   看了这书,对孩子的数学思维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作者是个聪明的、有思想的好老师。我喜欢他,哈哈。
    文中将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分析解说,虽然有些过于啰嗦,但还是能有一定的收获。
    这书值得购买
  •   在当当下订单的同时,在天涯看了一部分。作者语言很流畅,文字看着很舒服。
    看这本书主要是想换个角度看孩子,也从作者处学点儿教育孩子的经验。
    自己孩子还小,但是看着周围孩子已经很心疼了。一个家庭很难对抗整个教育体系,那就尽可能给孩子多一些空间,少一点儿要求;尽可能让孩子拥有适应严酷环境,并活得快乐的能力。
  •   奥数冲刺
  •   此书甚好!胜在真诚!虽然组织得不是很清晰,但看得出作者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一腔真诚!

    家长们要从书中所反映出的现实吸取教训,考虑一下怎样才是对我们的孩子最有益的教育!
  •   作者对目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反省,相当有见地。如果能有更多的老师、教育管理者能够看到这本书,并对惯常的教学法有所调整,善莫大焉!
  •   好书,强烈推荐!
    作者对时下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发人深省。非常受益!
  •   感觉触动很大,感觉作者是个好老师,也是个有良知的好人。
    在教育大潮中,为我们这些困惑于奥数教育的家长,提供了深刻的思考、真正育人的思路。
  •   作者是真正爱孩子的人,懂孩子的人,并有智慧引导孩子,影响孩子的人。书写的很实在,也很实用。虽然没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方法,但是他对学习的态度,对问题的理解,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通过学习,我们要得到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个有主见的头脑。
  •   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很值得家长思索,其实真正对于教育迷失方向的正是家长
  •   读的时候很沉重
    读完了很轻松

    一本好书
    让我们理性批判看科技的发展,反思数学 ,反思现代科学,反思先进的高科技。

    抽丝剥茧,去伪存真。
  •   不当对教育有启发,对生活的认识都会转变
  •   对当下教育环境的分析很独到。
  •   看了书的前半部分还行, 写的都是平常作者的亲身经历. 可是后面感觉有点不知所云,草草收尾!

    总的来说, 还行!
  •   毫无疑义。
    早就学过热力学第二定律,居然没想到可以如此解释这个社会。作者指出才恍悟。
    强力推荐。
  •   这本书很不错,读了之后,让我们对以往的行为进行回顾时有了明晰的判断,对未来怎样真确引导孩子,怎样不人云亦云,如何看清事情的本质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作者实在用心良苦,将此书推荐给广大的家长和学生。
  •   这本书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对课外班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尤其象作者谈到自己的根号反转,很能鼓励孩子。
  •   家长教育工作者都该看看这本书,分析得很透.
  •   我的儿子刚刚上小班,他们班里已经有孩子在外面上各种各样的课程了,而且老师也是不停的推荐我们上这个上那个,都被我拒绝,当时拒绝的理由是孩子还太小,看完这本书,我的理由变成了,我不想孩子过早的走上标准化大生产路,在他还未能够独立思考、未能够辨别是非美丑之前,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去规避标准化,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   绝对OK,
    推荐给30至40岁阶段人群阅读。
    还没做爹妈可以看到自己童年影子,
    已为人父母的可以给自己的孩子选择另外一条出路。
  •   里面观点,我基本上都认同,最重要的是,作者始终怀着一颗对小孩子真诚的心来看待问题的。
  •   很少写评论,但看完这本书后,有点儿急不可待地想推荐给大家,值得每个人一看,大环境可能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可以从我们自身的小环境开始!!
  •   真的很适合家长看,修正一下被学校和应试逼迫的心情及情绪。让孩子快乐些吧。
  •   youhenduo好经验
  •   还行 有点意思
  •   书很好,很方便,很快捷。
  •   很喜欢,老师给推荐的
  •   喜欢的一本书,我一共看了3遍
  •   很喜欢这本书,对家长的心态有好处。反复读了三遍!
  •   剖析地蛮有道理的,就是啰嗦了点,呵呵
  •   非常值得一看,很有收获
  •   理念很不错
  •   含金量高的一本书
  •   很好的 我读了俩遍
  •   推荐所有的家长都读读!从中还可以了解如何学好数学,不看会后悔的!
  •   深受启发,好书
  •   自己看了又看的书,还推荐给了同事看,终于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奥数了!
  •   读了,受益匪浅,庆幸自己是个清醒的家长。。。
  •   写得很风趣另外由于是亲生经历所以案例也非常鲜活,很值得一读
  •   相对来讲,这本书我算看得比较快的(许多书都暂时成了我的“烂尾工程”)。一边看,一边感慨:对于课外班的学生来说,能够碰到作者这样优秀的老师,那也真得烧高香了。
    看了之后,我向一位相好的同事谈及这本书(她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她拿回去很快阅读完毕,欲归还我,又想再仔细看看里面的部分段落,说是关于物理的一些文字。我当然不急用,嘱她慢慢看。希望她女儿高考非常成功。儿女考试的成功,是我们这些当家长的近期目标啊。
    奥数,很早以前就被人热烈地关注了,我也自然听说了。关于奥数的种种,一直以来,总是不绝于耳。可是,只有当我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才开始真正思量它。因为另外一位相好同事的女儿正好和我儿子同龄,她对当下的情形又比较了解,她决定暂时不让女儿学奥数,我就亦步亦趋了。
    儿子学校里已经有相当于奥数的课外班或者兴趣班了,儿子对数学的兴趣也日益增长。那么,或许可以一试:我的儿子,可能不是作者所忧虑的那种只是为了家长才去上课的孩子。下半年试试看吧。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 8:40
  •   作者是清华土著,有教奥数和物理的经历,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需求,非常客观的评价了奥数对当前教育的影响,对准备上奥数和正在上奥数的学生家长会有极大帮助。
  •   作者是一位有良知有理想的教师,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对现代中国教育状况的见解,并将其与中国社会对比,从而让我们明白了孩子们学习压力的日益增大,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愈来愈忙乱的状态。电脑、电视、苹果、信息时代、掌上学习机、电子书。。。。。。这些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吗?还是浪费人力物力效果不如从前的“折腾”呢?引起我深深的反思。

    另外,作者还例举了大量他在教学中碰到的事情,淘气的学生捣乱课堂秩序,聪明好学的学生令他兴致高昂,日复一日的奥数培训班让他都不堪重负,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本集思想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好书,大家兴许可以从一位奥数教师身上找到更好的学习道路,更好的教育方法,更好的看待社会的角度。其实奥数不应该称为众矢之的的摧残学生的靶子,试想如果明天开始一把火撤销所有的奥数课程,孩子们就能解脱了吗?

    推荐给大家,希望这些感言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次写评,如履薄冰。若不满意的话请包涵则个。

    还有,本书的装帧不是非常精美,否则就不会相较于其他书这么便宜了。我想大家如果不能认同作者的话损失也不会太大。
  •   看到天涯上的部分节选觉得很好,主要是想了解现在的奥数班是个以状态,拿到书后发现很有意思,作者其实是通过奥数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一些感悟,还不错
  •   作者曾经辅导过奥数,有很多经验以及思考,这些思考是发自近距离地观察和设身处地地同情心的角度发出的,有一定深度,挺有参考价值。
  •   看到这本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书名给误导了,但是看过之后,觉得这本书买得很值,让孩子休息一下吧,给他们一些时间,别凭空把大人的想法加给他们,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可能更好。
  •   值得阅读的一本好书,为孩子选则老师有一定启发。
  •   别用大人的错误观念功利心去强迫孩子们受累。。。
  •   书得质量不错,内容丰富
  •   简单的包装,没有腰封的书,我喜欢!内容也不错。
  •   据说不错。兼听则明。
  •   看了才明白一点点。不了解才会有偏见。
  •   刚刚收到,应该不错,期待
  •   读完了书,和看到书名时候的感觉一样,作者的个人感受。对问题分析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经验之谈,不深入。但这不能强求作者,因为很多的教育问题确实无法深入下去。对于家有学龄儿童、有不满于教育现状的家长来说,可以读读。书读起来轻松,也很有趣。或许是因为能在作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家长可以读一读
  •   十分的引人入胜。从一开始读,就放不下了……非常难得的、耐读的好书!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思想,透过幽默风趣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娓娓道出……敏锐的视角,诚实真挚的表达,以及那些打动人心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受益匪浅啊!我幸福吗?我为什么活着?我们要怎样对待世界、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为人父母者、热爱生活者一定要读,必有所获!
  •   我是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孩子也在学奥数。这本书给我一些新的想法,不会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注重她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的将来也看得更开阔一些。
  •   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可以育人的老师!这本书无论是给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上了很好的一课
  •   文笔流畅,很容易就进去了。里面说的都是很现实的小学生的生活。有孩子的应该看看,没孩子的全当一乐也是不错的一本书。
  •   感觉很不错。作者把原汁原味的教学经历写出来,很让人受启发
  •   作为孩子的家长,只要在国内学校就读,“培优”就概莫能外。我们往往会“自觉”、“习惯”地被用分数来衡量孩子所学的东西,嘴上可以不在乎,但孩子的接受程度真的跟自己的预期有差距,又要加码去填鸭......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孩子是否是主动在学。家长把各种期望、焦虑一股脑加在了孩子的身上,明明知道这样不对,但就是刹不住车,“不敢”贸然拿孩子的升学前途去抗衡这些“... 阅读更多
  •   好书!写得很有道理。时不时地会拿出来翻阅一下。
  •   中国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   本以为这本书只是一本教育书籍,但作者的笔触使作为80后的我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感触颇多。
  •   好书,一口气看完的。
  •     这本书主要不仅仅是批判教育制度,而是广而化之谈到了其他的东西,在作者看来,似乎现代生活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谈到的一点是熵增。越高级的东西就要消耗越多的熵,因此使用越高级的东西就越糟糕。
      
      而在作者看来,我们的生活也是熵增的必然结果。压力越来越大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原因,而教育压力只是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带来的压力转接。
      
      书中谈到了很多东西,教育问题什么的。有一点是高效率的教育必然是在好奇心中,在快乐中得到的,这一点深表赞同。然后是说到底是不是压力过大什么的,不应该看课程的多少,而是更应该看学习的快不快乐,有没有质量。
      
      同时,秉承着作者的一贯观点,他认为计算机等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这点其实我不太赞同,同时需要考虑的另一点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作者提出的缺乏交流的问题,当然,缺乏有质量的交流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过有质量的交流到哪里都是少的,不过互联网上问题可能更加大些罢了。若是说孩童们分辨有质量的交流的能力较为欠缺,这个说法倒是或许值得赞同。
      
      当然,这种交流在作者看来,是熵增,确实也没错。
      
      总而言之,超出我的预期。
      
      PS:关于古代哲学,譬如道德经,所谓微言大义,有些东西哪些是老子想到的,有些是附会上去的,这个还真难说。
      
      另外,与世无争真的可能吗?在这个繁华喧嚣而又孤独的世界里头?全球化已经带来了各色各样的东西。而且经济学家还在说人口红利,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代价。
      
      这或许又会是一个我忘记名字的谜题,人们都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却基于某些原因会继续这样下去。
  •     作者在该书中通过对“学习奥数”这个在中国很极端的现象反思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感觉前半部分分析很精彩,中间部分思维过于发散,观点也比较感性化,最后部分的回归主题比较到位。总之应该算一本很值得阅读和反思的书。
  •     一本好书总能启发人思考,而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样一本优秀的书,他让我能有机会回头看自己这二十年短暂的生命都经历了些什么。
      20年前的1990年,动荡刚刚平静的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县城,父亲是平凡的职工,母亲是个体户,他们都是善良辛勤的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
      母亲说我小时候比别的小孩混,也就是懂事晚,特别喜欢哭,而且哭起来就特惨烈。她说我会趁他们不在趴在马桶沿用牙刷蘸着里面的水刷牙,哈哈哈。他们还说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扮女孩,喜欢穿姐姐的花裙子,喜欢把妈妈的丝巾绑在腰上对着镜子照半天。他们还说我小时候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孩,也非常喜欢笑。
      那时候,包青天在内地很火,才上幼儿园的我在偶然的机会就喜欢上了里面的展昭,从家里不知道什么角落找来了粉笔,然后就在客厅的水泥地板开始画展昭,然后发展到了见到什么好看的东西就有用笔表现他们的欲望,这样,被家里人发现了绘画特长,送到了县城里有名的老师那里开始学画画,学国画毛笔字一直到邻近小学毕业,然后又开始学习素描水彩到邻近初中毕业。
      我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男孩,但是在我的小伙伴里面我又显得特别突兀,我比别人瘦弱,皮肤很白,举止说话都有些女气,从小学到初中“假女生”“乖乖女”这样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潜在伤害无穷的绰号不断加诸我身。我通常是一个人上学放学,少数的一些和我做过朋友的人也只是不排斥女气的男孩或者和我有某些相同爱好罢了,其实我一直缺乏某种归属感,这个感觉是直到我懂事之后才发觉的。
      小学的一到三年级,过的超级快,几乎什么记忆都没留下,只有三年级的记忆最深刻,那时候因为我们学校的人数过多,所以我们一些同学被分配到了邻近的一个小学读三年级,三年级都发生了哪些事呢,先声明一下三年级是1999年,那也是充满了变化的一年啊。我现在只能记得这样几件事:
      一,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女老师,一个有些严厉的中年妇女,我那时最爱的是语文,特别爱在课上发言,但我很不擅长思考数学问题,平时的正式作业我总是不交,周末的作业我总是无法完全完成,因此,我经常在大家都回家后被数学老师留在她办公室外面补作业,那时候,老师的办公室也是她的宿舍,因此到了吃饭时间,里面散发出了炒菜的香味,我就拿起笔边撑住下巴,边想象着妈妈做的饭菜,因为我也饿了,其他小朋友都回家吃饭了,我却只能一个人呆在学校,抬头是快要天黑的天空,想到这里我有点伤心,但很快思维又转移到了本子上,打算赶快做完这该死的题目好回家,那时的我真的很皮,被老师这样留了好多次,现在想想也佩服老师的耐心...数学老师通过这样让我留校补作业,几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因为我不完成数学作业打我,还有她本身丑陋的长相,让我直到现在在接受数学知识时都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更让我坚信这辈子不会喜欢上数学这种可怕的东西。
      二,这一年学校举办了一次活动,我在一个巨长的画布上留下了自己的画作,给活动添了彩,给老师争了脸,给班级争了光;后来学校又组织了一次野炊,我成为了少数几个被选中参加的人,玩得很开心,吃得很开心,和同学们用带去的吃的用的把野炊地点污染了个遍,没被选中的同学都去县城旁边的一个体育场放风筝,那样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有点小贪心,也想去放风筝,但是野炊更有吸引力。这是为数不多的快乐记忆。
      三,这个小学并不大,但有个占学校面积一半的操场,操场旁边有个组合式滑梯,就是那种集滑梯,脚踩的转轮,秋千于一体的设施,藏在一棵高大的桐树下,我喜欢在课间十分钟坐在秋千上,观察着操场上同学们嬉戏,看着远方的天空,在傍晚时看着太阳西斜(因为操场对着西面),反正就是喜欢那种感觉,这种时候自己觉得最放松。
      三年级的时候还在学国画,每周周末都会去,背上自己的“小画箱”,小画箱是一个漂亮又坚固的饼干盒,老妈当着我的面用剪刀嚓嚓嚓加工了几下,就能装下我的毛笔和砚台和颜料盒,墨汁盒了,系绳是我最喜欢的柠檬黄色,后来,时间久了,漂亮的饼干盒上面沾满了墨汁和颜料,但我却更喜欢它了。
      无忧无虑的就到了四年级,回到了当初的小学,重新分了班,我和班长坐在了一起,一个成熟懂事的小女孩,有着一般人没有的魄力。仍旧的,我因为写字漂亮受到语文老师也就是班主任的青睐,我成绩平平,却也不差,从这时起,我莫名其妙的又被发掘出了办板报的才能,因为又能写又能画...先是被班主任认可,到后来全校闻名,别的年级的老师都来找我给他们出板报,那确实是个公务繁忙的年份。有一个班主任我印象很深,很漂亮,对我很好,她当时正怀孕,专门来看我画画,还给我带来了苹果让我吃,不过我照着家里人教的,很礼貌的拒绝了,可是心里很高兴,因为别的老师不会给我任何报酬,甚至没有谢谢,我自己的班主任也一样。所以我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女老师。
      四年级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五年级时还是照旧,只是我开始成绩下滑了,我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对画画到了痴迷的程度,课本上全部是我的涂鸦(除了数学书异常干净,你们懂得),上课时老师在讲课,我则神游千里之外,把想到的,看到的都画在了课本上,手举炸药包的董存瑞被我画成了诡异的外星人;课后练习中“读一读”“想一想”的那个半身小人,被我添上了全裸的下半身,后来被班级同学传阅,成为了他们的性启蒙之一;凡是空白的地方都被我画上了最喜欢的水冰月;甚至每个页码处都有一个相似的图案,就是我在电视上看到别人画的翻页动画后自己的尝试,不过只是火柴人走路之类的简单动画。我疯狂着迷于画画和各类课外活动,超级擅长踢毽子,可以一次踢一两百下;收集各类卡片,贴画,胶贴画,零用钱全败到上面了;开始接触电脑游戏,这得说明一下,我家98年买了电脑,那是互联网极不发达,我都是玩一些单机游戏,所以基本上早期的精品单机游戏我都玩过,还在电脑上画画,把windows中的画图系统掌握到了精通,光用鼠标就能很稳的画一些图画。
      六年级终于来了,这年我12岁,传说12岁是人一生中生命力里最强的时候,或许是真的,我继续着上面提到的那些活动,不过变本加厉了,课本全部被我画成了涂鸦书,数学书这次也没能幸免了,看来我潜意识里要表达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收集卡片方面收集齐了当时非常火热的水浒卡片,一百零八张一张不落,我后来粗算了一笔账,我最起码花掉了累积五百多块,这在我那个年龄可不是小数目;踢毽子就更夸张,班里有另一个男生也踢的超级好,因为他经常踢足球嘛,技术好,班上的男生最后分成了两个集团,一方支持他,另一方是我的粉,在一个大活动时间我们两大阵营在操场上开始了决战,最后我和他每人一个助威团,真是精彩,我们两都肩负着身后几十人得期望和自身的荣辱兴衰,都拼尽全力去踢,最后记不清谁赢了,只记得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哈哈哈,后来,我发现我其实一直暗恋着那个男生。
      六年级就是2002年,这一年F4红遍了大江南北,残破不堪的桌椅被女生们沾满了他们的贴画,现在想来巨好笑的一件事就是,传闻他们解散的消息那天,好多女生都在早读时趴在桌子上哭,班主任以为是集体感冒。我对这个组合真没感觉,但是那时候很喜欢那首流星雨,觉得它触动了自己身上的浪漫细胞,还有言承旭那两块胸肌也让我痴迷很久。
      我就是一个很会玩很爱玩的学生,没办法,骨子里的,那时流行编手链,有各种材料的,塑料的细管,尼龙绳,我学的快,编的也好,一些班里的男生都有意无意的对这样的我表现出排斥,女生却对我喜爱有加,都喜欢买了原料来让我编,所以那时总有女生和一些爱臭美的男生来找我,公务再次繁忙,人缘也爆棚,后来,又出名了,我们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也是个臭美的怪蜀黍,一次上课讲完课大家在做练习时专门跑到我旁边让我也给他编一个杯子罩,结果全班同学都在看,我一下子不知所措了,因为我对此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印象,经常取笑学习不好的同学,当时有个经常不作数学作业的女同学,他特别喜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这个女生,一次竟然对这个同学说出了女流氓女骗子这样的话,而且用了调侃的语气,惹得哄堂大笑,我深知这种伤害对当事人有多深,所以当时没能跟其他同学轻松的笑出来。最后,我拒绝了给他编什么狗屁杯子罩,我说我是一个男生,我不愿意弄那种女生喜欢的玩意,的确,自那以后,我就真的没有再碰过那些了。
      六年级时,早恋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班上男生女生不经常见到一起玩的了,男生打球时开始出现女生坐在远处指指点点,一会发出一阵哄笑,我更多时候是一个旁观者,既不会去打球,更不会前卫的跟女生坐到一起对男生指指点点,哈哈哈哈,我就像一个中间人,夹在中间,而且我很透明,男生对我不打球不踢球感到很骚瑞,女生对我总在他们身边踱步更加骚瑞,这个时候,我有了最初的那种缺少归属感的感觉。
      噢,对了,关于性,这个时候,已经在我们身上启蒙了,发生了这样几件事:
      一,我的死党明某天早读神秘兮兮的把我叫到男生厕所要看我的jj,他也给我看了他的,我对他的行为不解,他说看我开始发育了没,我不耐烦的说还没呢,你看,还白白的,汗,现在想起来都很汗。后来,他来我家玩,玩的过了火,要把我压在床上看我的jj硬了没,结果他说完这话我就紧张的硬了,他扑到我身上时立刻就感到我下身的变化,结果赶快抽回了身,结果大家都尴尬了...
      二,还是和死党明,地点在教室,他和我开玩笑说敢不敢看后面一个女生的胸部,真够猥琐的(那个女生那天穿了一个吊带小背心),但我当时真的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好玩和逞强,就做了,而且做了一个朝里面看的夸张眼神,其实我什么都没看到,但是效果到了,那就是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几个比较“成熟”的男生笑的特别厉害,还说我好厉害,那个女生,竟然也没有觉得丢脸,只是很害羞,而且骂了我流氓,估计她跟我一样,懂得也不多。
      三,当时班里有一个男生貌似开始发育了,汗一下,挺早熟的,六年级啊,就开始有了肌肉的线条,特喜欢穿一个牛仔裤,总是绷得紧紧的,前面突出特别明显,腿浑圆浑圆的,看起来特别有力量,那时不知道什么是性感,只知道自己喜欢偷偷看他,他长得一般,但是身材在我们这群尚未发育的正太中真的很好,我就这样偷看了他一个学期,后来他转走了,我也没得看了...
      六年级也是我学国画的尾声了,我画了数不尽的的画,用掉了好厚一沓宣纸,参加了很多比赛,拿了很多奖,但冥冥中我跟国画的缘分也告一段落了,原因是家里人觉得我应该去学点素描,这是家里人帮我做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于是我收起心爱的狼毫羊毫毛笔,用别扭的姿势拿起铅笔,开始在一张硬硬的素描纸上描起密致的线条,可我始终无法完全喜欢素描,虽然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天份成为了老师的最得意门生。
      六年级暑假是我过的最快乐最充实的,具体的都忘了,不过很快乐,有这点就够了。暑假快结束时,突然发现自己看不清东西,然后,悲催的开始,戴上了眼镜,唉,不堪回首。
      升入初一后,进班成绩是全班六十多名,总共七十多人,语文89,数学六十多,老妈的一个同学是这所初中的化学老师,她担忧地对老妈说,你这个当妈的还不担心啊,看你儿子进班的成绩,简直太差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老妈真的超级伟大,她肯定暗地里着急,但没有给我太大压力,没让我上一些什么魔鬼补习班神马的,仍然让我画着我爱的画,而我,这时,遇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女生,她学习非常好,每次都是班级第一,长得也很好看,气质既有女生柔的一面却又有几分泼辣的特质,非常聪明,写的字也超级好看,在我眼里臻于完美的一个人,她就是我的转折点。
      一次考试结束后,看着自己仍旧毫无起色的成绩,我燃起了一种强烈的想和她一样出色的欲望,然后我也开始啃书本,开始我完全没有任何方法,因为我之前的学习都是喜欢什么吸收什么,而且我这种方法显然没办法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我就开始学她,她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她买什么参考书我也悄悄买,而且我还要买她没有的书来做题,这样,很神奇的,初一期末考试,我一跃成为了全班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理科很好的男生,而她,掉到了第四名,我初尝了成功的喜悦,再次快乐的度过了初一暑假;到了初二我如法炮制,但是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无法复制出前面的成功了,她开始很少和我接触,同时这种死啃书的方法也让我越来越力不从心,我不得不自己钻研学习方法了,可是,这个女生终究还是更厉害,最好的一次我低她两分屈居第二,其余都是千年老二,每次都差十几分,也由此,她在我心中成了越来越神的人。
      这一年,是零三年,家里人看到我既忙学习还要忙画画,于是老妈让我选一个放弃,专心从事一项,并作为以后发展方向,我当时仍然不懂事,最后在老妈的诱导下放弃了学画,暂时放下了我心爱的画笔,从此,我最爱的一项爱好退出了生活的舞台,从此,我除了学习终日无所事事,像是心里缺了一块,本来朋友就少,活动也少,繁重的学习压力,为了保持尖子生的名次,我一次次克制自己,一次次封闭自己,一次次勉励自己,我亲手扼杀掉了从前活泼机敏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敏感且略显阴郁的青年...
      我一直保持着拔尖的成绩,直到初三毕业,中考考到了高中的火箭班,全是我们那里的尖子生,我也再次遇到了那个我敬佩的女生。火箭班里全是强人,他们各自要不是有一套特别有效率的学习方法,要不就是有着异常灵活的头脑,可我呢,我什么都没有,而且我进班的名词也不是很靠前,老师对前面的同学青睐有加,瞧瞧,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们五十多人都是拔尖的学生,但是到了一起,还是tmd要分个你前我后......写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没有意思了,是的,原因很明显,我升入高中以后,绝少自由自在的活动,绝少自由发展,全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我最美好的少年时光就这样毁了,还亲手为自己锻造了“钢铁般”的性格,其实我不是坚强了,只是越来越绝望和冷漠了。
      火箭班的学生都非常有心计,平时打打闹闹,一团和气,一旦涉及分数和考试就绝不含糊,个个训练有素,高一期中考试就有人英语和数学考出140多分,这个人就是我们班的第一名,现在在清华念书,一个质朴却又极其早熟的女生,戴着六百多度的酒瓶底眼镜,家里环境不好,父母亲都有病,学习超级刻苦,每次都是第一,而且把第二名远远抛在后面,话不多,但说话总是铿锵有力,我想我是喜欢她的,和她的接触不多,她很忙,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善良很好的人,但是她显然承载了太多与年龄不符的东西,我可以断定她其实活得很累,但她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包容着一切,所以,我同样敬重她,但是,但是,我真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在小小的年纪承受这些,太残酷,我真的不明白。
      我当时真的适应不了火箭班的学生激烈竞争,但是我的英语很争气,每次也很高,班主任是英语老师,他没有把我淘汰掉,所谓淘汰,就是把跟不上的人下放到次一级的班级,这更残酷,唉,省略一千字的对现状的感慨。就这样,到了下学期,我亲爱的父亲因为癌症匆匆去世了,我当时才十五岁,我流了很多泪,夜深人静时在被窝里因为思念父亲抽泣过,当着姐姐的面嚎啕大哭过,可是,高大的父亲躺在那里是无法再醒来了,那是我最黑暗的一段日子,我再也无心学习,强撑着在班里的排名,郁闷之极冲动的去剃了生平第一个光头,结果只能带帽子,被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讥讽,我当时就差没冲上去把那个老女人的臭嘴撕烂了。后来疯狂喜欢上了听音乐,每天的休息时间就是插上耳机一个人静静的听音乐,音乐给我带来了新的感觉,让我忘掉一些事情。
      过了些日子,班上一个男生渐渐显得和其他人不同,总会时不时朝我这里看,只要我也无意中看到他,他就会赶快把头转回去,装作专心的做事。他长的其实很好看,浓眉大眼,爱笑,牙齿整齐洁白,身材也不错,略比我矮一截(我那时一米七左右,已经是个半小伙了),可我当时无心欣赏,任凭他暗送秋波,哈哈,他很勇敢,一次我和他迎面走着,交错的一瞬间他很快的挽了一下我的胳膊,还看了我一眼,我当时很傻,竟然没明白他的意思,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很后悔,因为我后来很少主动接触他,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发现自己其实暗中也已经喜欢上他了,我凭什么敢这么确定?因为所有关于他的一切我都特别清楚,他穿着那件水蓝贴身短袖的迷人样子我一辈子不会忘,他宽宽的背,健康的肤色,阳光的微笑,我好想他,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方,在哪里上学...他是我第一个真正喜欢过的人...
      后来的后来,我们搬家了,闲言碎语什么的是能杀死人的,而且母亲想给我换一个环境,所以我们搬到了西安,开始了我崭新的高二生活,旧的一切被我抛在脑后,新的环境,新的同学老师,我开始习惯普通话,不再讲那土得掉渣却亲切无比的方言。就像涅槃一样,我经历了某种意义上的重生,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自然也不必说,保持在了年级前五,一直到整个高中结束,最后考大学。
      回头看看,这么多年,一百年算的话(当然我不觉得自己能活那么长),已经是五分之一了,虽说真正的人生才刚向我敞开大门,可是在这过去的二十年我却已经经历了人世冷暖,人事变迁。什么滋味都有:从心底里讲,我讨厌上学,或者说讨厌现在这种学习知识的方式,它让我麻木,让我冷漠,让我势利自私,让我狭隘而不是包容,让我不经意间丧失了无数美好的事物,让我的性格发生了某种程度上永久性的损伤,我不敢保证这一生是否还能重回当初快乐活泼的本性,反正我持悲剧性的观点;我又从畸形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同时意识到很多优点没有丢掉,爱心,善意,清晰的思考,爱憎分明的秉性,我生长在一个有爱的家,一个温暖的家,这些是植根于我骨子里的东西,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予我的满足感,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分享的快乐,简单生活的意义......真的很多,无法一一列举,有大有小,有明显有细微,他们都融进了二十岁的永恒光阴里。
      今天,在我即将跨入21岁的今天,我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北方城市上着所谓的“211”“985”的大学,我放弃了所有的一切打拼到了这里,可是,我却开始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来这里,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老妈说:以后毕业了可以在银行工作,你这个专业刚好对口;继父说:好好学习,毕业后我们部门里也是缺人的;亲爱的老姐说:好好念,以后多好的~我曾经稀里糊涂的放弃了我最爱的画画,为了家人的期望和一些不明原因卖了命地学习,现在我厌倦了,真的厌倦了,我厌倦了上课学那些毫无用处的“知识”,我真的讨厌这样奔命,我的亲人们觉得我前途一片光明,我却刚好相反,我想要干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也不小了,我也不是高中那个叛逆的毛头小子了,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所以,我的生活又要发生一些变化了,我要离开,去找回一些散失已久的东西,一些珍贵的东西,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我要找回真正的自己,我要卸下那层自制的虚伪面具,我要找回生活,是的,生活,我竟然已经不知生活是何滋味了,我麻木了这么久,真可怕。
      曾经我很烦老师在提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会引用的一句话,相信每个人都知道,我很惭愧,我没读过这本名著,甚至连作者的名字都要回想半天,但我却记住了这句名言,我只希望在我老去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真的要加油了。
      
      
      
  •      科学之至美在于能够完全帖服地化入人文。
       低熵,一个比低碳更生涩,更玄乎,也更纯粹的物理名词,却道出了易经顺应自然的古训。
       就在我数学差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下午,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数学老师课后补习的邀请。如今想来也算可以释然,不用再纠结自己的科学智商是不是跟阿甘半斤八两的难题,也不禁有些怀恋那个惊鸿一瞥,胸口得一勇字的小自我。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f1c7f0100kwb1.html
      
      《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原稿
      
      现在的生活真是很躁乱,各行各业都工作得越来越勉强、越来越不靠谱了。这次采访本是很愉快的,但定稿后几经交流和等待,最终在9月4日的报纸上,我还是很意外地看到了一份只剩后一小半的狂野删节版。心疼之余,只好把原文发在这里了。
      ---------------------
      
      Q:作为一个二十多年的清华土著,几乎没有离开过清华园,您对待这样看似单调的生活抱持什么样的心态?这样的生活对您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这个大城市里,清华园这样的地方很难得。小时候,这里自然环境很好,可以玩儿的地方非常多,树上有能吃的东西,还可偶见松鼠、刺猬这样的动物。大院儿里有很多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大人们来自祖国各地,多为豁达明理之人。从小到大经历的数十位老师,回想起来,他们绝大多数都充满着人性的光彩,把我自己塞进去恐怕很难跻身前一半。
      在这里长大肯定是不单调的,一方面它省了我很多时间和麻烦,可以去做喜欢的事情;另一方面,去过很多地方虽然也是一种丰富,但也有些东西是需要长时间沉淀体会才有的。这三十年,清华园里的变化不像门外的中关村那般剧烈,这里仍然很容易看到一些儿时的场景和熟悉的面孔。她给了我一种厚重的家乡感,这种感觉对我很重要。在这个居无定所、日新月异、走马观花、一次性用品泛滥的年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淡漠。
      
      Q:什么经历让你产生了写这本书的愿望?
      
      现在的孩子过得并不好,很辛苦,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在做老师之前,我首先看到的还是家乡里的一些变化,尽管跟外面相比这里的变化不算很大:孩子们在车来车往的小区喷泉水泥广场上踢球;小时候处处可以玩儿的空地基本上全变成了硬地停车位;清华附小已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与外界完全隔离;操场上的大树、野草和蚂蚱已被塑胶所取代;绿地看上去很多,但大多竖着牌子,只有割草机和喷药车可以进去;他们不再拥有一天四次的路上玩耍;手里还拖着行李箱般的书包……
      后来我当了老师,接触了很多中小学生。同时,每次碰到我的大学老师,他们也会跟我聊起这一届届学生的变化。这些感受很直接、也很宏观。应该会跟教育家和家长们的视角有所不同。
      当然,最终能够成书,还要特别感谢三联的文静女士,如果不是她的提议和鼓励,这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儿。
      
      Q:奥数是谁的替死鬼?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绝不是一本描述奥数有多好的书。批判奥数的人也都是心疼孩子的,的确很多孩子的日程表上已经几乎只有课程。但是,打个比方,这些课程只是他们小黑屋里仅剩的东西,而并非屋门上的大锁。这些东西以前就存在,只不过现在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更好的事情一件件消失之后,它才变得很显眼。我刚才已经列举了他们生活上的变化,加之充满竞争压力的环境,课外班的存在是有充分土壤的。
      要找门上的大锁,最重要的线索就是:不光是孩子变辛苦了,其实我们每个年龄段、每个行业的人几乎都是如此,这种压力是一定要传递的,他们不可能独自活在世外桃源。教育是个很被动的角色,在教育的范畴之内所进行的争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就好比我们不能抛开水、食物、空气、生活方式……去探讨一个人的健康问题。
      究其根本,我们对西方的科技、生活方式和发展轨迹的追逐太盲目了,这件事我在书里做了详细的探讨。我们跟在师父后面奋力地追,而且是一边帮师父背着食物,一边捡起他们扔到身后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们还在问:“你为什么跑得这么愉快?能否介绍点经验和技术?”即便如此轻装上阵,师父们也已经走过了拐点,这条路是难以为继的。而我们背着一堆大包袱,当然会把这个负面的大趋势充分放大。
      
      Q:你的意思是我们的教育本身没什么问题?
      
      当然不是。但决策之前我们应该知道两件事:第一,教育本身的样子是很被动的,学校教育的普及不过是近代的事,它本身就是一种工业化的需要,因为一个新生儿距离一个社会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遥远。第二,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紧密联系的,欧美的教育至今被我们视为楷模,但那是他们占据了更多资源的结果,整体上学不来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大思路是一致的,完全是盲目赛跑式的做法。如果大思路愿意调整,教育领域当然可以做出很多改变。
      比如文科方面,我们拥有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中华民族本应立足于自己,充满自信。我们不该轻易把自己的东西归为愚昧落后,并让几代学生把一大半的精力都花在学英语上。
      理科方面,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已经有充分的素材去和学生全面地探讨每一个科技成果,为什么越进步,麻烦越多?对于太阳、风、闪电、江河……我们应该首先以感恩之心去了解它们的运作之美,了解它们此时此刻对我们生存的重大意义,而不是光想着怎么发电。例如闪电在制造臭氧、在增肥土地,如果这些任务由人类接手,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教育应该让学生全面地看待世界,激发他们的情感,形成自己的主见,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煽动大家不计后果地往一个地方跑。
      
      Q:那在现有条件下,个人在教育上有什么努力的方向?
      
      我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个人看的,在这个充满商业煽动的社会里,提供一个也许能够让人放松下来的角度,幸福并不一定在众人所指的地方。
      对孩子,我们首先应该有更多的理解,衣食无忧的学习机是个很恐怖的身份。在家里,他们是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应该有充分的交流,有机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外,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物质和科技产品对他们的影响。我很幸运,高中时电脑才开始出现,大学时手机才偶见人用,毕业后空调才渐渐普及。这些东西对大人都堪称双刃剑,在商业的炒作下,它们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被大大低估了。有的学生适合他生存的温度区间已经很窄,有的想坚持十分钟不看手机都很难。
      课堂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还在生活的每个点滴之中。就拿洋快餐来说,营养如何我不知道,但每顿饭扔掉那么多纸盒杯子,在情感教育上无疑是个大损失。
      教育受到社会大方向的左右,同时也是每个人的心态凝聚而成。我们现在往往是批评、争吵得太多,从我做起的太少。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没有必要总想着去改变孩子身边每一个人,如果有心,我们都可以让自己成为孩子最信任、最愿意模仿的人。
  •     在万圣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题目吸引住了,“奥数”在我“前半生”的学习生涯里面,肯定算是“关键词”。打开书发现作者还是生于七十年代的清华土著,更是感兴趣,于是买回家细细端详。
      
      很佩服这位师兄生动活现的描述,和深刻到位的观点。书中许多事情让我感到那么熟悉而感慨颇多。回想自己也是在海淀学院圈子里面长大,上小学中学大学都是用走的最多用上个破自行车,童年疯玩的小公园,现在去时,沟沟壑壑都已经填平,土坡石山已经铲平,怪树小河沟都已消失,剩下的只有一马平川的石砖地面,还有上面突兀整齐的植物,小孩们被大人们领着木讷的在树荫下发愣。放学后、周末的小公园也很少有孩子们的身影,校园前面拥挤的小汽车成为孩子们提前的避风港,前段时间校园的凶案让学校更有理由监管住孩子。安全与自由是个永恒的矛盾体。足球也是小时候我们不知回家时的理由,现在我还坚持每周去清华踢一次球,但是发现周末的中小学的操场空荡荡的,要么是设施超好的(如我的母校)被铁丝网罩住让后锁死,要么就压根没有人,孩子们不喜欢足球了吗,电视台的英超、德甲、中超不是还那么红红火火吗,但据调查,收视的小球迷明显在下降。清华的学习多是平淡枯燥的,记得当时能让我激动一下的就是吕建强老师在蒙民伟楼的两门音乐课了。
      
      回到这本书,书评我肯定是没办法和作者夫人那篇相比较了。但是还是想写一下,主要是把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摘一下,加深记忆。
      
      习惯的力量
      人类是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孩子在接受越来越多课时,晚上、周末被填满的时候,在我们惊讶于一堂课三个小时却没有任何怨言时,孩子的天性其实已经改变了,就像作者说的,他们的心情和能量已经在教室里进行了重新的布局分配。而作者又立刻引申到成年人,距离上班地点越来越远,地铁开通的欢心不已。。。当时间被占据,活得越来越累,人们却忘了问一下自己这是为什么,合理而正常的生活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学习型条件反射式的斯金纳箱理论被应验。
      
      无奈的父母
      都说减负,一位有着同情心的父母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累的抬不起头也会生出恻隐之心,但是在充满压力、没有安全感的世界里,又被竞争力、进取心、成功论、发展、机会等关键词的刺激下,岂能允许孩子有一丝怠慢和松懈。社会上总在报道那些神通的经历,往往都有一个全职陪伴的父亲或母亲,这种成功的样板将被迅速的传播和复制。
      
      不思考的孩子
      我觉得现在孩子在学龄前个个都是小精豆,现在的营养都较原来明显提高,而且社会相对也更“复杂”,孩子于是也普遍早熟,尤其媒体的泛滥、资讯的爆炸,许多孩子都表现的伶牙俐齿尖酸刻薄。但是到了上学后,又常见许多木讷的孩子,不免想到,这是威权造就的恶果,就像作者说的,孩子在训斥与奖励下懂得的却是不可理喻的生存之道:屈从于强权或被利益所驱使。而思考在这时消失了,只是浑浑噩噩的跟随我们设定的每一步。我想这样的童年实际上是被剥夺的,因为他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快乐,而从另一种角度看,这样也延长了童年的时间,因为当人被训练的只能听从他人,他将无法成熟长大。
      
      奥数是个替罪羊
      奥数总在风口浪尖上,原来我的童年也是一直被它“毒害”着的,每周末父母都拉着我在不同奥数班之间赶场。对于我来讲,公平的说,我那个时候很喜欢数学,或者说很喜欢做题、参见竞赛,因为从中我能得到骄傲、自尊、满足、荣誉、乐趣。一个奥数反对者一定觉得那是增加学生负担,应该严令禁止,但是我那时确实不认为是负担,因为它是我能够炫耀的本钱,我想那些做不出题的“笨”学生应该才觉得是负担。因为奥数我能够一路在最好的学校和班级晃荡,最后也混进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毕业工作。如果是负担我觉得应该是美好的负担。按照我的经历,奥数简直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但是我现在只能说庆幸有这条路,但是不喜欢这条路,因为他没有让我真正理解数学,进而喜欢上数学,我当时接受的只是“数学题目训练”,而不是“数学训练”。就是说奥数是我们在竞争的大旗下创造出的一个工具,跟“奥语文”、“奥音乐”、“奥美术”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代,奥数自然成为最有名的替罪羊了。
      
      降低智商的杀手
      电视的危害已经有无数人说过了,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我觉得是解读电视的最好读本。手机短信浪费生命,手机广告说的“沟通自由”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限制自由”这也成为我们的共识。电脑以及网络的问题我觉得要分开来看,确实电脑聊天工具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视频等等的方便正在消耗人的时间和意志,取代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以及使人异化加剧,但是网络的信息共享使得沟通没有局限和限制,从而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公平与自由”在虚拟世界中达到,于是它也被当成我们这个时代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面对这些“杀手”,我想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孩子过早的接触到了它们,而且已成为所谓“电视、手机、网络”的一代,这也许是技术进步不可避免的后果,而如何规避不好的结果,就像作者说的,用最健康的方式与孩子进行自由交流,不要因为自己忙的原因而让孩子除了上课的填鸭后就只剩在这些“杀手”中选择,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激发独立的思考和自由意志,这需要每个父母谨记。
      ps. 如果父母能找到想咏老师这样的课外奥数辅导老师,也不妨把孩子交给他,在打倒奥数前,如果没有找到快乐、健康的活动,就只能让咏老师们带走了:)
      
      熵
      这是我看到第二本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释我们周边的现象,来启示人们的思想,来预测未来的道路了。第一本书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19432/)
      而这本书是第二本。这本书的作者用熵的理论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如此疲惫,如此忙,我们的手段越先进、工具越高级只会让整体更混乱,而大人们越忙,孩子想保持轻松快乐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大链条已经形成,商业社会中针对孩子的经济怎能置身事外。作者也解释了在人类实际的时间尺度下,我们的熵减完全不能与我们的熵增相比,我们现在的挥霍将不出几代就将得到彻底报应。回到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这个拥有极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当几次革命撤掉了“问诸于心”的精神,又没有培养起西方普世的伦理价值,宗教的制约也无,而只是习得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展与消费的价值观,对科学盲目的崇拜,于是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比别人跑得更快、更功利、更野蛮、更不计后果。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却付出了自己环境和资源去追求高熵生活。这需要我们从上面的政府到下面的所有人民都能够有这种认识,于是我们开始用“可持续发展”这个词,但是这种盲目发展的惯性是不容易停止、调头的,只能靠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做起:就像作者说的,不要再讨论低碳生活,环保产业,不要赚了点钱就买车买房,不要受到街边和电视里广告的影响更换手机、电脑,哪怕是iphone1000也都是电子垃圾,不要… 至于政府的认识,我想经济发展压力、GDP的追求、商业持续刺激都是“调头”的阻力。教育问题只是一个局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静等大问题的解决再解决局部问题,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从小培养一种低熵生活,教与学都将快乐轻松。我想首先是将第二热力学定律从大学课本中下放下来,在第一堂物理课或自然课里就把它告诉给孩子。
  •      读这本书,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可以看到听到作者的心声。这是一个还没有孩子但是可以触摸到孩子心灵的老师,一个在闹市里行走却可以如鸟儿一样飞翔在喧嚣之上的心,是一个踏步原野上却已融入自然中与天地万物共呼吸的心。本来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类而已。一个研究自然科学的人,知之而敬之。多么的难得。欣赏这样的心灵,因为懂得自然,懂得科学,再懂得尊重,懂得尊重者,不会错的。
       听听他说的,好好对待我们的孩子,尊重即可。世界万物本没什么错,互相懂得尊重,不要摄取过分,我们的星球也许会更安然了。
  •      熵的观念。
        低碳生活是很美好的愿景,但不等于低熵。 低碳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追求下人类的一种弥补措施,而低熵确是从根本上指出高速科技直接的指向是只能是整个生态的必然无序。
        我们古代文明早已经对熵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近代中国在西方科技的厉炮前,要么灭种要么转型。是打不过啊,自信心都打没了。是打不过啊,我们根本就不习惯这样近身的肉搏。是打不过啊,那么,拜师吧,跟着别人的规则走,等着别人发奖牌。
       如果按照我们文明自有的轨迹发展,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很可能没有电话和电视以及网络,大家在捉摸心灵感应。
       拜高科技所赐,我们享受着一时千里的飞机速度,万里一刻的通讯速度,我们快了高了强了还要更快更高更强,却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幸福感顿失,苟延残喘。更可怕的是,只短短五十年,人类的活动消耗掉了地球五十亿年的一半积累。
        欧美的幸福生活是个美丽的大饼子挂在当下的国人眼前。要知道,欧美把自己90%的垃圾和工厂放到了亚洲,其中80%在中国。还是熵这个物理概念,有序是以更大的无序为代价的。我们13亿人口的大国,地球上还能找得到其他的替罪羊么。
        
        好了。写了半天好像和教育无关,其实这是本由教育发散又讲回教育的书。一句话,孩子们满满当当忙忙碌碌的学习生活,是一种高熵生活,是上游淤泥过来的无序,又会带来更多更深远的无序。
      
        这段日子忙,看得断断续续,但挡不住非常喜欢。书的封二我写四个字:字字玑珠。还是因为忙,书评就偷懒,摘封四编者摘取的我们当前的教育问题如下:
        1)有人给奥数列出了N条罪状,似乎没有奥数,孩子们就可以找回快乐童年了。这思路貌似简洁高效,不过,把周围那些呼吁的大烟囱都砸掉,能否一举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呢?
        2)报课外班的压力,即升学的压力,再往上是择校的压力。上了好中学才有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能够赚钱,有钱才能买车买房结婚生孩子,之后子女又要上学……好恐怖,今天的一个课外班竟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
        3)技术先进、资讯发达,这个时代看上去对孩子们的学习成长非常有利,但事实恰恰相反。而在他们困惑之余,更大的委屈还是来自大人们的不解:“你们现在条件那么好……”
        4)疲惫之余,偶人在给我们讲奋斗成功的故事,有人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人为我们勾画了无比美妙的明天。他们如此努力,却仍无法驱散熬不出头的感觉。
        5)当整个社会都忙得昏天黑地,每个行业里的大人们都殚精竭虑削尖脑袋的时候,孩子们岂能独守世外桃园?如果一条绳上所有的蚂蚱都过得挺难受的,怪哪只都不适合,一定是这绳子出了问题。
        6)通过学习,我们要获得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个有主见的头脑。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依赖它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财富故事中,抓住自己的生活。
  •     跟本书相关的一些书,列举和评论如下:
      
      1. 《无序的科学》。这是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本科普书。对”熵“这个概念,有非常整体、宏观的描述。而且充满趣味性。
      
      2.《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吗?》这是田松的杂文集,其中,对于地球的有限性、对于人的尊严、对于现代商业和科技的荒谬循环,有很深刻的剖析。浅显易懂,满怀深情。
      
      3. 《写给未出世的你》。法国科学家写给未来一代的,薄薄的一本小书,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生重要的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到底应该怎样有尊严的活着。这本书曾经深深地激励我,法国人心底深爱自由的精神,是这本书的核心。对于科学的能与不能,人的为与不为,作者提出了”伦理民主“这个议题,对我非常有启发,不过,相比较来说,我倒是更为悲观,人类的觉醒和相互牵制也是有限的,这恐怕不过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美好梦想而已。
      
      4. 《睡莲的方程式》,跟上本书是同一个作者,法国生物学家雅卡尔。这是他谈教育问题的专著,而且也是从数学课堂谈起的。从这本书,大致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奥数“这个东西是我国特有的,但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孩子的心灵、智商可能出现的危机,是各国相通的。
      
      5. 《万物简史》。这本书太有趣了!而且作者组织材料的能力真是超一流的。这样宏大又细微的议题,被作者组织的非常易读又引人入胜。读这本书能产生一种身在其中的感悟:生命的必然和偶然太神秘了。我们的生命险象环生,而又那样顽强!这本书,亦是加强我成为”非有神论者“的一本书。
      
      6. 爱因斯坦的若干引言。爱因斯坦关于宇宙、宗教、上帝,有若干精彩的话。这也印证,最伟大的科学家,应约等于先知和智者,绝不是技术狂人。
      
      7. 老子《道德经》。虽然我并不赞同简单 的将老子的话做那种类似”大爆炸”式的解读,也不赞同对很多话做一一对位的理解,不过老子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的科学观和自然观。很牛!
      
      
      
  •     对于《奥数是个替死鬼》,我发现,要写一篇完全客观的书评,是不可能的了。这么一想,反而轻松了,我就以作者妻子的身份,来写一篇最不客观的书评好了。
      
      说起来很奇怪,以世俗的标准,我的这位先生,不是公认的成功人士。我们没房没车,在城乡接合部租房,搭地铁要去脏乱差的车站,走过一票一票打工仔、小贩、黑车司机和贴小广告的男孩。以我的文艺的标准呢,我这位先生也不太像是我理想中的偶像,他并不是读书人,除了音乐方面的造诣比我深,电影、戏剧、文学、美术,似乎都并不能与我同乐。我还可以爆点料,其实他对历史和哲学,读的也非常有限。他也并不是愤青。也并不学术。
      
      基于这个原因,不论是对一般人还是对我的文青朋友抑或酒肉朋友,好像都很难解释我为什么会爱上这个人。他到底有什么特别?
      
      有了这本书,我好像可以跟所有人说,看,这就是为什么。
      
      我常觉得,他是个非常冷静清醒的人。他的想法通常更直指本质。看到报纸、听说到某件事,往往他会更多想一步、甚至几步,把事情向本源更推进一些。这本书的产生,直接就是这种思维习惯的结果。
      
      从小处说,一语道破、令人恍然大悟的句子到处都是:
      
      “电脑其实就是一个干活特别快的弱智。”
      “折磨孩子的是人,不是题。"
      “信息时代,貌似对孩子的学习非常有利,但很可惜,身边喷涌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广告。”
      “钱是科学家。”
      财富貌似永远在增加,“但财富归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财富增加、科技发展,我们却离轻松快乐越来越远?
      这些问题,一层层剥开,一层层深入,那些往常用个什么借口就搪塞过去的问题,不准许你偷懒,必须再问下去,再思考下去。
      最后,不可避免的说到一个决定事物发展规律的终极原理。
      
      其实,我认为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熵增加原理”。“科技和物质解决的都是局部问题,但同时增加了整体的负担和工作量。我们越是想要追求有序,就越是会大量地制造无序,而这些无序又会成为巨大的工作量挡在我们追求有序的路上。”
      
      从这个原理反推回来,人们为了争夺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而发展出的这套商业社会规则,就很容易发现漏洞了。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追赶的执着,也可以放下了;而教育的目的,教育何以出问题的根源,也终于找到了比较原初的发端。
      
      一旦有这个终极原理在,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视角,就会不一样,就会比表面现象更看深一步。就不容易被蒙骗。就不容易平添烦恼。
      
      因为从写书开始我就一直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我有时候觉得这个过程,跟佛教里头破除无明,证得般若波罗密的过程有点像。从生活中的苦入手,一步步追问这些苦的来源。发现,向外的一味追求只能越追越黑暗、越来越苦。最后终于在一刻顿悟:这个世界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在佛教里是无常,在物理世界是熵增加原理这个自然法则。最后,结论也是相似的:你只能向你的内心去找寻答案,只有一念间的转换才能给自己带来自由。我从佛法书中学到这些解决根本问题的智慧,又从自然原理中去印证。学习的意义这一节里面,最后说:
      
      “(学习的第三个意义):赢取自由。……每个人不是没有转身的余地。拿一个小城市来说,一旦它放下了成为国际大都市的物欲目标,几乎马上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宜居之地。面对宝贵的生命,长短、贫贱,都没有自主来得重要。”
      
      人又何尝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转变就在一念之间。”
      
      当然,那种凡事多想一步的习惯,在生活中对我这个妻子来说,并不是永远都是优点呢。常常我兴高采烈地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忧心忡忡地告诉我,这件事至少有四个不好的后果,一、二、三、四……结论是,不如不做。抓狂啊!
      
      不过当然,只凭理性怎么能打动我这样一个热血充盈的人呢?其实,他最打动我的反而是他超级感性和细腻的一面。那种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同情,深入的去感受,平等的去相处。
      
      书中处处体现出的对孩子的理解和同情。现在的孩子当真是“条件好很多”吗?他们多数时候,又孤独、又委屈、又迷惑,服权不服理,在要么是训斥的暴力、要么是爱的暴力下屈服,也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们只要明白这些,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多。这并不需要是心理学家或者教育家才能体会,只需要平等地去关心孩子就可以了。可惜,真正的理解是那样难。
      
      同情不仅限于对人。他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他会满怀深情地给我讲述公交车的美好;他也会告诉我围棋盘上令他感动的高深。他也会久久地回味宇宙奥秘的纪录片,感受某种神秘的力量、让我们觉得渺小而恐惧。还有一次他跟我说,“我看到纪录片中动物奔跑的镜头,觉得很想哭。”还有一阵子,我们家里某种食品生了虫,我们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都不断从墙上捉到这种虫子,他说,“这种小虫的生命力还真是让我敬佩。”我们有了小奶糖这只猫以后,很多时候他抚摸着猫说话,从这只猫身上,常常能感觉到造物的神奇。他常跟我说,“人才是地球上的害虫。除了人,其他万事万物只让我感受到神奇和美好。”
      
      比如,在“菠萝的故事”这一节,从一个常见数列说起,他深入到一个大自然的最美的比例。我一直说,数学和诗比较近。其实,数学和音乐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建筑、和美术……都是如此。从一个数列,看到大自然的效率和美,而深深被打动。其实,最后那感动和敬畏不正是学习的意义吗?
      
      这事数学中的例子,在物理课上,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有天他跟我讲,“水”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存在。接着,给我讲了许多水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处处让人觉得水是那样充满柔情、充满对生命的珍视。
      
      说到环保和低碳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个人的小小努力对于整体是影响不大的,事实恐怕也确实如此。但实际上,对于“少占用资源”“减少消费”这件事,他总是有另外一层考虑,就是感情的因素。对他来说,任何一个小小的物件,使用过后都是有感情、有温度、有气质的。东西还能用却换新的,这是不可想象的,旧东西仅仅因为旧了就被丢弃太可怜了。所以,节约和减少消费,其实首先并不是低碳的要求,而是自己的一种感情需求。这些感情,在他的博文”内需杀手的盛宴“”新的旧手机“等里面,已经有体现。
      
      就这样,大到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水循环、动物迁徙,小到家里的一个锅把儿,一个旧枕头,一件已经快穿破的衣服,甚至家里墙角的虫子,他的感动常常给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种感性和细腻,加上他看到了终极原理而偏向于悲观的特性,再加上化解悲观的幽默,构成了这个人。记得很多年前,有一次不知说到什么事,我认真的对他说, “你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怔了一会儿,说,“啊,这可是对我的最高评价了。”过了一会儿,咽一下又说,“什么叫人文主义者啊。”
      
      这就是他。其实我要再爆一个料。书中引用的老子、庄子、孔子,很多都是我提供的思路。引用的《睡莲的方程式》《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等,也都是我买来读过,推荐给他的书。他不是学术青年,不是哲学青年,说不清什么叫人文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觉得他是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以上这些,大概就是我为什么爱这个男人的理由的千分之一了。
  •     作者在书中写了一个替死鬼,有写了手机,相机,网络,汽车,房屋等等该死的鬼,我们的现在的生活都被这些鬼缠着喘不过气来。而驱使这些替死鬼的背后推手就是经济利益的收益者, 奥数学校,手机相机厂家,汽车厂家,房地产老板。他们营造出一种气氛/环境,是升学的压力也好,对摄影技术和成像质量的追求,对手机,mp3,音响的高音质享受等等。而我们老百姓在这种气氛中就入了套。
      
      很佩服咏鹏能保持自己的简单的生活,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并且在"如梗在喉" 写出此处与我们分享。
      
  •      《奥数是个替死鬼——别让一代更比一代累》书中涉及到了人才是什么?自然说到诺贝尔奖。作者认为:诺贝尔奖是以物质作为诱饵,鼓励科研创新、发展生产力。是西方的思路和评判规则,我们为什么非得上赶着跟他们玩儿?我们的医学、文学,他们理解得了吗?我们为什么非得到别人眼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呢?
       对于作者的这些观点我分别阐述如下:
       一、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经济和文明程度都居世界之先,却为什么输了,科技太落后,所以才让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屈辱的近代史告诉我们,只搞经济,讲文明是不够的,科技落后就要挨打。既然诺贝尔奖是科研创新,发展生产力,我们当然要鼓励。
       二、游戏总是要有规则的,谁精通就由谁来定,这是公平的。不喜欢可以不玩,因为自己不行,就说游戏不好,这是不公道的。如果这样的话奥运会就不要参加了,国人也不必再为中国的足球不争气而捶胸顿足了。诺贝尔奖是西方的思路和评判规则,既然中国不想闭门锁国,要和世界接轨,那么就要遵循这个规则。如果有一天中国的科学技术可以引领世界了,再重新制定规则那就另说。
       三、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智慧的民族,文化早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已经证明。孔孟思想、唐诗宋词、《黄帝内经》到现在都无法超越,只有研究的份。我们应该自豪,不需要低调。应该传承发扬,不需要西方人指手划脚,走中国纯正的文化之路。自豪归自豪,但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要拿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来掩盖我们今天的不争气。
       那么,诺贝尔奖到底是争取还是放弃?本人认为该争取的争取,该放弃的放弃。
       自然科学无国界,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我们应该努力争取。
       我们民族的东西不需要西方人来认可,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比如:中医、文学、武术等,我们要坚决放弃。
      
  •      自己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品,平庸无为。在住房,教育、医疗的重压下过着吐血的生活。挣扎过,抗争过,不起作用,久而久之,得了迷茫症,随波逐流,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教育特有的生产流水线上打造,重蹈自己的覆辙。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书《奥数是个替死鬼——别让一代更比一代累》,乍看书名好像是讲数学的,一想学习脑子就累,再看副标题,有点兴趣,翻翻试试,也许能治我的病,没想到翻开此书就再了停不下来了。
       作者本身是奥数老师,书中涉及到的奥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奥数本身没有问题,而是以奥数为引线,串出教育、人生、幸福的问题。以奥数为窗口,展示一个百态的世间。
       为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我们好像离悠闲自在的日子越来越远了呢?为什么忙、累、烦,成为这个时代的招牌关键字了呢?当机器替我们洗好了衣服、冰箱减少了购物的次数、邮件即时到位、网购足不出户、地铁四通八达、一把遥控器让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怎么反而越来越宝贵?当生活中的一切都方便得唾手可得,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越来越少,可为什么学习的任务却越来越繁重,以至于大人们需要终身学习,孩子们必须天天上课?那么今天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种种追求到底违背了怎样的地律天条?
       生活中困惑我们的这些问题,在《奥数是个替死鬼 别让一代更比一代累》一书中一一可以找到答案。
       此书每一章节涉及的内容都让我感同身受,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海阔天空,山清水秀;生活中处处是风景,日日是春光。跌倒了可以休息一下,走不通了可以转个身,身后的路一定是通畅的,风景一定是美丽的。
       作者那精致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支柱与智慧,那诙谐的语言带给我们的是身心的轻松与喜悦,那独到见解是我们追逐幸福的引线。
       感谢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让我从迷茫的灵魂中苏醒,轻松享受自己的幸福人生。
      
  •     一直以来困惑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人却更忙碌了?
      大学容易上了,为什么学生却更累了?
      ......
      书中会为你揭开谜底,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出了种种社会问题。忙碌的人啊,为了孩子,为了明天,请停下来读读本书吧,它会给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保持清醒,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读了本书,你会对世界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本书,受益于这本书!
  •     本书可以说是作者身、心、灵细腻谱就的一首引导我们由社会表象看向其本质的耐人寻味的人性之曲。欣赏此书时,你可以从作者淳朴但丰富多采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中聆听到一种犀利视角下的别样弦音:
      那是与孩子们天生的自由性情格格不入的干扰污染了的快乐、苦恼、挣扎甚至屈服;
      是火树银花城市生活背后的叹息、落寞以至狰狞百态;
      更是哺育了这一切的大自然由默默抽泣到愤怒狂吼的垂死挣扎......
      而最后,沁入我们心脾的,继而撼动我们灵魂的是对“一切为了孩子”的困惑跟讽刺,对生活现状的深刻反思及究其本源的大彻大悟......
  •   看了~回头我也看看这本书吧。:)
  •   I was writing a server script while waiting for its output during a test-run, just happened to have come and checked this out. I went twice through the text to make sure I won't be too quick to have my conclusion. You have a grotesque name, and this comment of yours is nicely sophisticated.
    I neither have read the commented book, nor did I have my own opinion about the education, if that is pertinent. I love the part where you used '空虚' as one of the certain measurements. The way I understand is there are more things considered truly meaningful in those countries, while we have little, though in occasions say in the textbook we have many valued.
    I liked the Germany movies as well. One of those I remembered is Wave. Not being off the topic, in the movie, the mother said to the daughter who tried to stop the younger brother from smoking: 'Your brother will know the line himself'. It is more about being rational and reasonable in there, that you will say it makes sense.
    Am I close to the fact that your caring(worry?) about this little niece is originally triggered by your(our) witnessing of this disappoint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   《道德经》是一本物理书。
  •   一定要学习一下。
  •   这篇书评最有用
  •   你的文字很有趣。
  •   支持一下,我刚看完,希望这本书能够抛砖引玉,而且这块砖的质量还不错。
  •   前段时间从报纸上看到书评就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马上从网上买来,真的是一口气读完的,非常好非常好。你老公在书中提出的这个“熵增加原理”,我感觉真的很受用。因为我现在研究生毕业工作已经满三年了,工作上生活上积攒了很多的问题,一直在思考,却总是无法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一些可以继续让自己思考下去的点,真的很感谢作者。比如,作为一名老师,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功利心理普遍比较强,却很浮躁,无法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学习一些真正有益的知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再比如,作为一名剩女,相亲的过程中,自己可以不功利,却永远逃避不了别人的功利,爱情已经越来越飘渺,让人无法坚持,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追求。有些东西都是相通的,这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问题,从书中我觉得都找到了一些答案。呵呵,扯得有点远。
    还想请教一个问题,作者在书中两次提到了青岛,第一次好像是关于距离的一个数学题,他举了北京和青岛两地的距离;第二次好像和大海有关,具体记不清楚了。所以,潜意识里觉得他老婆好像是个青岛人来,在此求证一下,希望能得到回复啊~~
    再次感谢作者感谢出版社,让我们看到了如此优秀的同龄人的伟大的思想和经历。另外,今天看到这篇文章也非常激动,让人感觉很真实,网络很伟大。谢谢~~
  •   to 楼上,我是青岛人。呵呵。你也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