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傅雷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前言
年来国人治西洋美术者日众,顾了解西洋美术之理论及历史者寥寥。好骛新奇之徒,惑于“现代”之为美名也,竞竞以“立体”“达达”“表现”诸派相标榜,沾沾以肖似某家某师自喜。肤浅庸俗之流,徒知悦目为美,工细为上,则又奉官学派为典型:坐井观天,莫此为甚!然而趋时守旧之途虽殊,其昧于历史因果,缺乏研究精神,拘囚于形式,竞竞于模仿则一也。慨自“五四”以降,为学之态度随世风而日趋浇薄:投机取巧,习为故常;奸黠之辈且有以学术为猎取功名利禄之具者;相形之下,则前之拘于形式,忠于模仿之学者犹不失为谨愿。呜呼!若是而欲望学术昌明,不将令人与河清无日之叹乎? 某也至愚,尝以为研究西洋美术,乃借触类旁通之功为创造中国新艺术之准备,而非即创造本身之谓也;而研究又非以五色纷披之彩笔曲肖马蒂斯、塞尚为能事也。夫一国艺术之产生,必时代、环境、传统演化,迫之产生,犹一国动植物之生长,必土质、气候、温度、雨量,使其生长。拉斐尔之生于文艺复兴期之意大利,莫里哀之生于十七世纪之法兰西,亦犹橙橘橄林之遍于南国,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也。陶潜不生于西域,但丁不生于中土,形格势禁,事理、环境、民族性之所不容也。此研究西洋艺术所不可不知者一。 至欲撷取外来艺术之精英而融为己有,则必经时势之推移,思想之酝酿,而在心理上又必经直觉、理解、憬悟、贯通诸程序,方能衷心有所真感。观夫马奈、凡·高之于日本版画,高更之于黑人艺术,盖无不由斯途以臻于创造新艺之境。此研究西洋艺术所不可不知者二。 今也东西艺术,技术形式既不同,所启发之境界复大异,所表白之心灵情操,又有民族性之差别为其基础。可见所谓融合中西艺术之口号,未免言之过早,盖今之艺人,犹沦于中西文化冲突后之漩涡中不能自拔,调和云何哉?矧吾人之于西方艺术,迄今犹未臻理解透辟之域,遑言创造乎? 然而今日之言调和东西艺术者,提倡古典或现代化者,固比比皆是,是一知半解,不假深思之过耳。世惟有学殖湛深之土方能知学问之无穷而常惴惴默默,惧一言之失有损乎学术尊严,亦惟有此惴惴默默之辈,方能孜孜石乞石乞,树百年之基。某不敏,何敢以此自许?特念古人三年之病必求七年之艾之训,故愿执斩荆棘,辟草莽之役,为艺界同仁尽些微之力耳。是编之成,即本斯义。编分二十讲,所述皆名家杰构,凡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美术诸门,遍尝一脔。间亦论及作家之人品学问,欲以表显艺人之操守与修养也;亦有涉及时代与环境,明艺术发生之因果也,历史叙述,理论阐发,兼顾并重,示研究工作之重要也。
内容概要
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自198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以来,一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艺术普及读物。这部讲稿饱含傅雷对美的见解与热情,也表达他对中国之新艺术的殷切期待。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家及其名作展开,细述了这样一种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在傅雷的引领下,读者被带往几个世纪前的翡冷翠、罗马、荷兰、英国、法国……走近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感受杰出作品里蕴藏的精妙的造型语言、细微的情绪色彩,以及它们带给后世观者的心灵震动。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书籍目录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与傅雷先生序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人品与学问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西斯廷礼拜堂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两》第九讲 拉斐尔(上)《美丽的女园丁》与《西斯廷圣母》第十讲 拉斐尔(中)梵蒂冈宫壁画——《圣体争辩》第十一讲 拉斐尔(下)毡幕图稿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教堂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第十五讲 鲁本斯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西班牙一定画像第十七讲 普桑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勃罗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编校后记全书所述主要美术家及名作简列
章节摘录
梅迪契祖孙并创办大学,兴立图书馆,搜罗古代著作的手写本。大学里除了翡冷翠当地的博学鸿儒之外,并罗致欧洲各国的学者。他们讨论一切政治、哲学、宗教等等问题。 这时候,人们的心扉正大开着,受着各种情感的刺激,呼吸着新鲜的学术空气:听完了柏拉图学会的渊博精湛的演讲,就去听安东尼的热烈的说教。他们并不觉得思想上有何冲突,只是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此外,整个社会正度着最幸福的岁月。宴会、节庆、跳舞、狂欢,到处是美妙的音乐与歌曲。 这种生活丰富的社会,自然给予艺术以一种新材料,特殊的而又多方面的材料。人文主义者用古代的目光去观察自然,这已经是颇为复杂的思想了,而画家们更用人文主义者的目光去观照一切。 艺术家一方面追求理想的美,一方面又要忠于现实;理想的美,因为他们用人文主义的目光观照自然,他们的心目中从未忘掉古代;忠于现实,因为自乔托以来,一直努力于形式之完美。 这错综变化、气象万千的艺术,给予我们以最复杂最细致最轻灵的心底颤动,与十八世纪的格鲁克(Gluck)及莫扎特(Mozart)的音乐感觉相仿佛。 波提切利即是这种艺术的最高的代表。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会予我们以一组形象的联想。例如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悲壮的人物,伦勃朗(Rembrandt)的深沉幽怨的脸容,华托的绮丽风流的景色等等,都和作者的名字同时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波提切利亦是属于这一类的画家。
编辑推荐
绘画之有热情的流露,生活的自白,与神明之皈依者,自乔托始。实在,这热情的流嚣,生命的自白,与神明之皈依.就是文艺复兴绘画所共有的精神。然而今日之言调和东西艺术者,提倡古典或现代化者,固比比皆是,是一知半解,不假深思之过耳,世惟有学殖湛深之士方能知学问之无穷而常惴惴默默,惧一言之失有损学术尊严。亦惟有此惴惴默默之辈,方能孜孜矻矻,树百年之基。 ——傅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