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三聯書店 作者:乐黛云主编,[法]李比雄主编,钱林森执行主编 页数:4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跨文化对话》丛书由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与欧洲跨文化研究院等机构的中外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其宗旨在于打破学科和文化的单一性,从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等各方面促进中外思想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关注国内外文化热点和国际社会重大问题,同时推出中西方知识精英和一线思想家的最新成果。当今跨文化现象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但作为大型、高端和权威的丛书,《跨文化对话》当属开拓首创者,已经走在中西方跨文化对话的时代前沿。 本辑以乐黛云与杜维明的访谈开篇,首先讨论了“是多元现代性,还是现代性又多元发展”的问题,杜维明教授认为,应该是西方“一根而发”,而“在地生根”,形成了多元的现代性。本辑的主打栏目是生态文明,七篇文章分别从美学、符号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讨论了当代生态文明各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为了让过量生产和能源消耗的机器减速,文明的政治必将成为唯一的出路;提出了,“生态整体主义”与“环境主义”的区分等等问题。
书籍目录
卷首语主题访谈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一元现代性有多元发展?生态文明新?考 试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 诗人与自然之死——关于梭罗与陶渊明的比较研究 从“全球符号学”到“灾难符号学” 从人物异同论看朱熹的生态观 生态文明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视角的人文社科研究之关键问题 全球范围内的美国环境想象——生态全球主义者的反应专论 文明的政治 [附]《文明的政治》译后记跨学科研讨 纵观西方科学发展:一个传统,两次革命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 陈方正 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 [附]对金观涛就《继承与叛逆》所作评论的回应对话顾彬 作家的语言、声音及其他:访谈顾彬 漫议顾彬方法论研究 文化相异性个案研究的多重空间 数字化人文研究的个案方法古典新读 学者的使命——赞美费希特“大丈夫的思想方式” “和而不同”新义:一个传统观念的莱维纳斯(Levinas)式解读 荷马史诗的传统与独创——评口头程式理论 陈戎女(北语比较文学教授) 奥列金的《圣经》解释中的意义观 自觉·绝望·忍受——关于《哈姆雷特》一段台词的阐释 圆桌笔谈: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主持人语 “双边文学关系”的研究范式问题——兼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主体立场及方法刍议 为了一种新实证主义 应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提倡“比较语义学”的方法 文学交流史中翻译之位相 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话语权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展开的两个问题说东道西 中国瓷偶与龙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兼论文化差异及对“它者”的审美 域外奇书——内扎米?阿鲁兹依的《四类英才》漫议 第二轴心时代的福?书——《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信息窗 赵白生教授在哈佛发表主题演讲——“世界文学”的中国模式 山东尼山会议探讨儒家思想的意义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在大阪成立 比较人文研究中心成立 第五届“中国文学人类学年会”即将召开
章节摘录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现代性的多元发展 杜维明 乐黛云 为了纪念《跨文化对话》创刊十周年,同时也作为下一个十年的开端,北京大学的乐黛云对哈佛大学的杜维明进行了一次有关现代性及其未来发展的访谈和对话,主要围绕“现代性本身是多元的,还是现代性就是现代性,只是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发展?”。也就是说。现代性是否有其核心价值?只有具备这一核心价值的才能称为现代性? 这一核心价值又是什么? 乐:在《跨文化对话》这本刊物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现代性。我们在今年的南京会议上也讨论过,但没有一致的结论,仍然存在着疑问:现代性是一个复数概念,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现代性呢,还是一个单数概念,只有一个现代性,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述和发展?现代性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呢,还是它本身就是多元的?换句话说,现代性有没有质的规定性,有没有它的核心价值?若有,这个核心价值是什么?如果不承载这样的核心价值,是不是就不成其为现代性?另一种说法是现代性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欧洲的现代性与美国的现代性尚且不同,亚洲的现代性与非洲的现代性就更不同了!我们在南京跟法国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并未得到明确的结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