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充和 作,白谦慎 编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前言
《张充和诗书画选》即将问世,我承命写序,既兴奋,又惶悚。兴奋,因为这无疑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一件大事;惶悚,因为我实在不配写序。我说“不配”,并不是顺手拈来的一句客套话,我的理由是很充足的。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eliteculture”)是在“士”的手上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在艺术方面,它集中地体现在诗、书、画三种形式之中。这是艺坛的共识,至少唐代已然,所以“郑虔三绝”的佳话流传至今。我对这三种艺术的爱重虽不在人后,却对其中任何一门都没有下过切实的功夫。我偶然写诗,但属于胡钉铰派;偶然弄墨,则只能称之为涂鸦。从专业观点说,我绝对没有为本书写序的资格,自不在话下。然则我为什么竟知其不可而为之呢?是亦有说。宇文迪《庾信集序》云:余与子山夙期款密,情均缟纾,契比金兰,欲余制序,聊命翰札,幸无愧色。宇文迪虽贵为亲王,且有文章行世,但以文学造诣言,自远不足以望庾子山之项背。然以两人交谊深厚之故,卒制序而无愧色。有此例在前,我才敢大胆地接受了写序的任务。
内容概要
今年97岁高龄的旅美著名艺术家张充和女士,在中国传统诗词、书画、昆曲、音乐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诣,是中国文人文化在当代的杰出代表之一。本书收录了她自选诗词二十首,书法作品二十余件,绘画作品十余件,是目前国内出版的一部最为全面地展示她的艺术成就的书籍。由白谦慎先生撰写的作品说明,不但对她的艺术作了精到的分析,还描述了一些她的生活和创作具体情境的细节,对读者了解张充和与她的艺术都甚有助益。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书籍目录
序张充和的生平与艺术诗 题蒋风白《寻梅图》、题蒋风白《双鱼图》 寻幽 题陶光《独往集》(三首选二) 结缡二十年赠汉思(二十首选五) 和嘉莹女士 贺郑泉伯九十诞辰 题凤凰沈从文墓 和伉烈先生《秋兴》(八首选二) 题谷翁九曲屏杜鹃书 小楷《白石词》 小楷《淮海词》 行书陈与义临江仙词“高咏楚辞”、行书陈与义临江仙词“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临虞世南《破邪论》序 唏周集 云龙佛堂即事 小园即事 隶书对联 临苏轼《黄州寒食帖》 玉骨冰魂 耶鲁大学梅花展图录参考书目 自书诗词扇面 古色今香 昆曲工尺谱(节选) 小楷《白石词》条幅 《沈从文别集》题签 临《书谱》第一百通(节选) 小楷《道德经》册页(节选)画 仕女图 青绿山水 蛇图 五毒图 沙漠小景 兰花 墨竹 山水 梅花 山水 梅花 山水 山水、诗词册页 张充和自用印选附录 从洗砚说起——纪念沈尹默师 《仕女图》始末编者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当时觉两老辩论比上课更有意思,因为可得到双重的意见同知识。回城后尹师转来乔老为我刻“充和”二字,在一方红透的寿山石上,尹师又在盒上题“华阳丹篆充和藏”。可惜1965年去威斯康辛大学上课,归途中失去箱子,包括此章在内。重庆城中日机轰炸频仍,时考选委员会在歌乐山,尹师长兄士远先生主其事,所以尹师在歌乐山盖了几间屋子。我有一副对联,下款书“三十一年五月十四日于歌乐山静石湾之鉴斋”。又一册页上写“石田小筑”,是知鉴斋是斋名,石田小筑是整个住宅。小筑中住着刚从沦陷区北平到的兼士先生,兼士先生是尹师三弟,也是我北京大学老师。另有新婚不久的金南萱夫妇,金的丈夫姓周,如果我没记错,还有一对双生婴孩。当然南萱是小筑中主妇,雇了工人烧洗。我由青木关去,比重庆近一半路,可以当日来回,亦常在小筑中午餐。尹师不食猪肉同猪油,只几样蔬菜豆腐,间有鸡鱼类。他最喜吃四川汤圆,一口一个,吃时又兴奋,又愉快。曾对我说,“人都说糯米食品不易消化,可是汤圆到我胃中就化了。”午饭后有时休息只片刻,有时坐下又写字。我问累不累,他说“手同臂不知累,脑子累就不能写了”。那时教育部成立礼乐馆,知我常去尹师处,要我转问是否他肯做礼乐馆长。他说“我现在是闲中,忙惯了,不想在忙中偷闲了。你问问旭初看看,他是肯做的”。时旭初先生生病在床,我一问就成。以后他做了馆长,公余之暇,也是吟诗作画。在歌乐山住的还有徐道邻,更是常客,虽腿有小毛病,也一站几个钟头看尹师写字。一次我见地上一张霉而破的字,踹成纸饼,是尹师不要的,我捡起放在防空袋中,道邻向我顽皮地微哂,以手说“怎么不告而取呢?”我亦报之以鬼脸,意思说“人弃我取不为偷”。我收藏尹师片纸只字,但有几张好字,被师友们抢的抢,占的占(托裱时,把尹师字裱在他画册上,占为己有),我以为楚弓楚得,只要爱收藏就好。如今是人与字俱亡了。
后记
本书缘起于2004年秋季在北京和苏州举办的“张充和书画展”。在北京展览的开幕式上,三联书店的张琳女士向我提出了出版本书的愿望。从最初提出计划,选作品、拍照、撰写作品文字说明,到编辑、设计、出版,前后历时近六年。本书的顺利完成,首先应该感谢充和,是她的杰出艺术给了我们这个欣赏和学习的珍贵机会。数十年来,充和作过无数的诗书画,很多作品她自己都没有保存。二十首诗词由充和在箧中找到的存稿中自选,书画则由我从目前能见到的作品中选择,遗珠之憾在所难免。2004年的“张充和书画展”由华人德、王如骏、唐吟方和我共同筹办。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苏州的中国戏曲博物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们为展览的成功举行,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和的一些友人慷慨解囊赞助展览。黄苗子先生、郁风女士、密密·盖茨女士(M rs_Mimi G.Gates)自始至终对展览予以关心。充和在国内的亲属、我在北京和苏州的朋友,也都以不同的方式给予展览以支持帮助。而没有那次展览,就不会有这本书。本书所收充和的作品均由柯尚先生(Mr.Sean Kernan)拍摄,他的鼎力相助,保证了本书的质量。余英时先生为本书题耑并撰写了长序,对充和的艺术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极大地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分量。董桥先生为本书撰写了优美的推荐语。张琳女士不但最先提出编辑本书的计划,并且亲自担任编辑,为本书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蔡立国先生为本书作了简洁而雅致的设计。吴礼刘先生也曾为本书的编辑提供帮助。我在撰写作品文字说明时,参考了互联网上发表的充和一些友人的生平资料。特此说明。值此《张充和诗书画选》出版之际,谨向所有给予本书的编辑和出版以帮助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张充和诗书画选》:一洼砚田磨透历代书艺的风雨归路,一管彩笔蘸遍梦里山河的苍茫烟水,张充和先生是华夏传统文人精致文化最后一幅动人的刺绣:绵密的锦心经天纬地织满个人多少悲欣,家国多少阴睛。蓦然回首,灯火阑珊,这部《张充和诗书画选》已然伫立在历史微茫的月色下,博大如山,柔情似水:她牵挂的又何啻落花时节几个江南旧相识?充和早年是在古典教育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她在不知不觉中直接体现了中国艺术一以通驭专一的独特精神。充和的能事虽多,所精诸艺却非各不相关。以《张充和诗书画选》而言,诗、书、画[三绝]然已融合为一,并且在同一风格的笼罩之下,展现出艺术创作的鲜明个性。这便是庄子所谓[道通为二或孔子所谓三口道]以贯之一。充和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早已融化为一体。就这一方面而言,她在今天无疑是岿然独存的鲁殿灵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