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读本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文言读本》是《开明文言读本》的改编本。《开明文言读本》出版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因为现在还缺少性质相同的书可以用来代替,我们应出版社的要求,把它改编重印。所说改编,主要是删去若干篇课文,把原来的三册合并成一册。原先有一篇“编辑例言”说明编辑的宗旨和方针,节引如下:我们编辑这套读本,有两点基本认识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第一,我们认为,作为一般人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文言已经逐渐让位给语体,而且这个转变不久即将完成。因此.现代的青年若是还有学习文言的需要,那就只是因为有时候要阅读文言的书籍:或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历史,或是为了欣赏过去的文学。写作文言的能力决不会再是一般人所必须具备的了。第二,我们认为,在名副其实的文言跟现代口语之间已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学习文言的时候应该多少采取一点学习外国语的态度和方法,一切从根本上做起,处处注意它跟现代口语的同异……这两点决定了我们的选材和编制。我们把纯文艺作品的百分比减低,大部分选文都是广义的实用文。我们不避“割裂”的嫌疑,要在大部书里摘录许多篇章;我们情愿冒“杂乱”的讥诮,要陈列许多不合古文家义法的作品。我们既不打算提供模范文给读者模仿,而阅读从前的书籍又的确会遇到这各种风格的文字,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办?……对上面的话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文言作为通用的书面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要求学习文言时注意辨别它跟现代语的异同,是为了防止用现代的字义和句法去读古书,误解古书文义,也是为了纠正在语体文中滥用文言词语的不良风气。《开明文言读本》原来计划编成六册一套,供高中三年教学之用,但是只编了三册,没有完成计划。第一、二册课文的排列按内容深浅,不依时代先后。第三册里选用的课文,除诗歌外,都是宋朝以后的作品,宋朝以前的只选了一篇。

内容概要

  这书是《开明文言读本》的改编本。《开明文言读本》成书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由朱自清、叶圣陶和吕叔湘三位先生合编。《开明文言读本》是当年开明书店汇集一些名家编印的系列国文教材中的一种,原计划出六册,实际只出了三册。1978年,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删去《开明文言读本》中若干篇课文,将原来的三册合并成一册,即为《文言读本》。  《中学图书馆文库:文言读本》的编纂仍沿用《开明文言读本》的体例。开篇是长达三万字的《导言》,分别谈了“文言的性质”、“语音”、“词汇”、“语法”、“虚字”五个方面的问题,扼要地概述了文言的性质和古汉语的基础知识,对近二百个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包括代词、介词、连词、语助词、副词等,按它们的意义分别举例说明,可供学生翻检。

书籍目录

导言一 文言的性质二 语音三 词汇四 语法五 虚字课文一 为学 彭端淑二 蹙盗 何景明三 喻言【一】 韩非四 喻言【二】 百喻经五 游子吟 孟郊六 王蓝田 刘义庆七 桃花源记 陶潜八 口技 林嗣环九 核工记 宋起凤十 越谣歌十一 邹忌 战国策十二 綦崇礼 洪迈十三 图画 蔡元培十四 装饰 蔡元培十五 陌上桑十六 瑁璃缾 洪迈十七 书蒲永昇画后 苏轼十八 痴华矍题记 鲁迅十九 英文汉诂叙 严复二十 无家别 杜甫二十一 岳阳楼记 范仲淹二十二 书博鸡者事 高启二十三 促织 蒲松龄二十四 夏珪秋霖图 李葆恂二十五 缭绫 白居易二十六 训俭示康 司马光二十七 天工开物【选录】 宋应星二十八 吴船录【节录】 范成大二十九 绝句十八首三十 梦溪笔谈【选录】 沈括三十一 论变盐法事宜状 韩愈三十二 律诗八首

章节摘录

一 文言的性质一 一篇文章,是用语体写的还是用文言写的,大致一看就能分别,虽然不是没有在界限上的例子。文言和语体的区别,若是我们要找一个简单的标准,可以说:能用耳朵听得懂的是语体,非用眼睛看不能懂的是文言。文言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人说文言就是古代口语的记录,有人说只是一种人为的笔语,是历代文人的集体努力的产物。这两种说法可以说是都对都不对,因为“文言”这个名称包括许多不同时代和不同式样的文章。在时间上,从甲骨文字到现在有三千多年;在风格上,有极其典雅奥僻的,也有非常浅近通俗的。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没有口语作根底的笔语,文言不会完全是人为的东西。可是文言也不大像曾经是某一时代的口语的如实的记录,如现代的剧作家和小说家的若干篇章之为现代口语的如实的记录。在各式各样的文言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来称之为“正统文言”,这就是见之于晚周两汉的哲学家和历史家的著作以及唐宋以来模仿他们的所谓古文家的文章的。这一路的文言在当初大概跟口语相去不太远,还在听得懂的范围之内。可是口语是不断地在变化的,一个人的一生几十年里头也许觉察不出,可是经过三五百年,积小变为大变,这前后两个时代的人说的话就会到了不能互相了解的程度。笔语呢,假如是大体上跟着口语走的,那么也会变得很厉害。可是如果后一代的人竭力模仿前一代的文章,那么也许变得很少,虽然绝对不变是办不到的。正统文言就是这样形成的。除了正统文言,我们一方面有比它更古奥,更富有方言色彩的甲骨文、金文和《尚书》里的文章,又有比它后起的,更多一番雕琢,离开同时代的口语更远的辞赋、骈文之类。另一方面也有或多或少地容纳口语成分的通俗文言,如一部分书信、官文书、笔记小说、翻译文章之类。唐朝以后又渐渐地有更接近口语的文体出现,如有些诗和词,许多和尚和道学家的语录。到了宋朝的平话小说,那简直就是语体了。元明以来的戏曲,曲文本身是一种文言和语体混杂的很特别的文体,可是说白部分是相当纯粹的语体。这些个语体文章一向不受文学家的重视,只当作一种游戏笔墨,一直到了三十年前的新文学运动起来,才由附庸变为大国,逐渐替代了文言,作为一般应用的文体。二为什么别的民族很少有类似我们的“文言”的呢?原来文言的形成并非完全,甚至并非主要的由于中国读书人的崇古的心理,而另有一个物质的基础——汉字。假如用的是标音的文字,笔语就不能不跟着口语走。汉字有一个特点,各时代的人可以按各时代的读音去读同一个字。譬如耳朵,古代人管它叫,现代人管它叫爸,倘若就照这个样子写成字,现代的人学习古代的文字是相当困难的。可是当初写成个“耳”字,尽管古代人读,现代人却不妨读吾,让它代表口语里的,那么现代入学习古代的文字就并不太难了。当然,写成“耳朵”,现代人更容易明白。可是人是有惰性的,多写一个字多一分麻烦(而且当初也许曾经有过这个字究竟该怎么写的问题),一个“耳”字能对付也就算了。“耳”这个字是难易适得其中的例子。一方面有用“目”代表或的例子,古今全无联系,可是另一方面也有“牛”、“马”、“鱼”等等古今完全相通的例子。

编辑推荐

《文言读本》: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言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7条)

 
 

  •   一直都很喜欢三联书店出版的书籍,总得感觉三联的书,封面非常隽永,雅致。这次三联的中学图书馆文库即是如此,其所出的第一套我基本上都购齐了,个别一两本是因为先前已经购买了的缘故。买了这么多的书,我现在已经成了新版本学的专家了,尤其对于系列丛书,因为常常在网上搜的原因,很是熟悉一些相当好的版本。以后大家有需求可以找我了,保证你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三联的这套“中学图书馆文库”就是其中之一,内容都出自名家、大家之手,32开本,精装封面,设计典雅。缺点不耐脏,价格较贵。
  •   文言读本不错,对学文言文很有帮助
  •   这本书便是《开明文言读本》的改版。作者是朱自清 叶圣陶 吕叔湘
  •   有趣的文言文读物。现在有些人畏惧甚至厌恶文言文,是因为读不懂。文言文的确有一定难度,但你如果掌握了,会发现文言比白话精妙。简洁、高雅,令人回味。此书选编的文章短小精悍,难度不大,读起来很有趣味。
  •   一本很平易的书,适合自学文言文,很系统的培训你的文言能力。
  •   给爸爸买的,说是留给家里宝贝以后做工具书的。
  •   给女儿买的书,选文别具匠心。
  •   这个系列的封面,太容易掉色了!三联,可以改进吗?
  •   现行的白话文不到100年的历史,而文言文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现存浩如烟海的典籍全部是用文言文书写和记载的,只掌握10,而丢弃290是不划算的,无论孩子们将来从事何种学科,具有一定的文言文是必须和必要的。看文言文的注释和翻译,很大程度上是拾人牙慧,是被别人过滤了的,原著的观点很可能会被翻译者所断章取义或加入自己的好恶,所以说让掌握文言文,让孩子们自己去了解和理解原文吧!好书尽在‘三联’。
  •   说的东西都比较透
  •   一直想看,终于入手了啊
  •   很经典的文言文学习教材,推荐初学者购买阅读
  •   不知对孩子的古文有帮助没有,还希望他能静下心来读读
  •   当下的语文辅导苏充斥着技巧,应试,没有真正去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而这本书却是一本真正地素质教育的好书。
  •   到货快,服务好!
  •   很怀念以前的教育,所以购买一本,聊以慰藉。
  •   很好,硬皮的,书中有文章,每篇文章后面还有注释,有讲解,有思考题,能让你将文章理解透。
  •   非常不错的书,孩子喜欢,挺有用的。
  •   真国学!
  •   买回来后翻看了一下,的确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   三巨头合作,学习中
  •   大家所编,语言精练,很有嚼头。
  •   老祖宗留下的文字应该传承。
  •   朱、叶、吕三大家唯一的合著本,好。
  •   好~快~值~
  •   大家风范,这本书作为文言读本很不错。硬皮品相有损。
  •   内容经典。书封壳坏了。
  •   送人用的,大概翻了下娓娓道来,令人兴趣横生。
  •   我买此书的目的就像是想学习一下古文,虽然高中是学过,但是学的稀里糊涂,现在想平时没事的时候学一学,帮助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我觉得就像学习英文一样,兴趣比较重要,工具也很重要。这本书就是通过很短小或者很经典的一些古文文章,来培养初学古文的人的兴趣,前面的虚词解释部分就像字典一样,有很详细的解释,随手可以翻阅查找。每篇文章后面还有问题帮助回顾,就像小学生学习课文一样,对我这个工作了的人也挺有帮助的。
  •   三联啊你为什么印成这么丑,这么好的书!!!
    三位大学者的入门学习之作,学古汉语,一定是从原典入手
  •   早就买了,一直没看,进来翻阅发现以前的人做学问很是严谨,确有大家风范,这本书作为文言读本很不错。
  •   封面和封底都很脏,让人失望。
  •   此书既不是启蒙用,也不是给专找偏门文章的人用,而是从一个完整、全面的角度来细读优美的文言文
  •   很好,帮朋友买的。。
  •   急用参考读本.足不出户能买到.
  •   这书是对初中和文言起步的极好资料,可以随时查阅。
  •   中国古典文化宝库,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大家之言,闲说语文。
  •   封面很脏 买了5本没有一本满意的
  •   商品本身没问题。封面有一点脏的感觉,我就用橡皮擦,结果……书皮被我擦白了。天哪……(有点强迫症的同学要有心理准备,书封面脏了最好别擦,我就是例子= =。)
  •   总体不错,就是书的封面有点脏
  •   书是新书,只是封面有点脏,看着不顺眼,不过内容很好。
  •   很好的工具书,闲时读读也不错。
  •   吕叔湘、叶圣陶、朱自清---这都是响当当的名家,那像现如今的“专家”啊。不错的小书。只是阅读上跟现在的习惯少有差异。好书一本。
  •   很好的江南古典!!古香古色的!!!
  •     按:今日帝都微雨,正是读书好时节。幸之大甚,于国图遇好书一册,曰《开明文言读本》,盖乃民国初年开明书店所印之大众读本之一。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组成的著作队伍之强大令人咋舌。全书包括理论和文选两部分,选材新颖,分析独到。慨然有民国气,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编书者于当时时代强烈的赤子之心。
      
      
      1.能用耳朵听得懂的是语体,非用眼睛看不能懂的是文言。(盖“语体”即指“白话”。)
      
      
      2.崇古也无非是惰性的一面。(论及文言发展与中国音文不一致原因,微吐槽我国民性,颇为中肯有趣。)
      
      
      3.李白诗一首: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4.“脸”原指“目下颊上”那一小块,今日之脸为古时之面。
      
      
      5.孟郊,字东野,唐湖州武康人,诗家。(“诗家”比“诗人”有感多了。)
      
      
      6.选文《王蓝田》篇后“讨论与练习”问曰“一个人性子太急好不好?为什么?知道自己性急应该怎么样?跟性子急相反的是哪一种人?这样好不好?又该怎样办?”(已然是修身课了。)
      
      
      7.陶潜,字渊明,东晋末年人。为人恬退,不慕名,不慕利。一生穷困。喜欢喝酒跟作诗。他的诗风跟当时的一般诗人的风格全不相同,词语平淡,可是意味醇厚。历代有多少人学他,没有一个学得像的。(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段介绍陶渊明的文字。)
      
      
      8.《越谣歌》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9.蔡元培《装饰》:都市之装饰,如《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所以求均称而表庄严也。巴黎一市,揽森河左右,纬以长桥,界为驰道,间以广场,文以崇闳之建筑,疏以广大之园林,积渐布置,蔚成大观。而驰道之旁,荫以列树,芬以花塍;广场及公园之中,古木杂花,喷泉造像,分合错综,悉具意匠。是皆所以飨公众之美感,而非一人一家之所得而私也。(到底是前清翰林。)
      
      
      10.这篇乐府(《陌上桑》)很像现在北方的“大鼓书”或苏沪的“弹词”,说书人的唱词有时用自己叙说的口气,有时就用书中人物的口气。第一行“照我秦氏楼”等于说“照到咱们秦家的楼房”,把唱的人、听的人跟罗敷打成一片,觉得特别亲切。
      
      
      11.“采桑城南隅”是不是真的在城南?“东方千余骑”,是不是真的在东方?真的一千多个骑马的?(这怀疑精神。)
      
      
      12.小珰:小太监。珰是宫中太监的帽子上的饰物,金制,因此称太监为“珰”。(长见识。)
      
      
      13.杜工部《无家别》篇后“讨论与练习”问曰“全篇是作者自己的口气不是?”
      
      
      14.《岳阳楼记》讨论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向来被认为是作者的名言,即此可见作者是正统的儒家。现代的观念,个人包容在大群之中,个人跟大群息息相关,所以一切思虑行动都该以大群为前提,这跟作者“先忧后乐”的说法是同是异?
      
      
      15.高启《书博鸡者事》后讨论题:博鸡者干的使当时人很痛快。用现代的眼光看起来,他的行为有问题吗?(时刻不忘教化。类林纾译笔,往往擅改情节以免误导青年。一笑。)
      
      
      16.博鸡者和他的同伴天天在金陵市中游行,台臣就不好不理,什么缘故?(这是在鼓吹游行么...)
      
      
      17.《聊斋志异》谈狐说鬼与别的“志怪”小说不同,在于设想奇幻而不违人情,又常刻画世态以寄托讽刺。全书有很多篇脍炙人口,不为无因。但是作者喜欢在篇末用“异史氏曰”开头,发一通议论,大多数是画蛇添足。(文人好古,可以理解。亦有佳评,如《狼》篇。)
      
      
      18.乐天诗《缭绫》篇后讨论题:试指出篇中美妙的描写句。(美妙这个词真美妙。)
      
      
      19.宋应星《天工开物》:凡牛,中国惟水、黄两种。水牛力倍于黄,但畜水牛者,冬与土室御寒,夏与池塘浴水,畜养心计亦倍于黄牛也。凡牛春前力耕汗出,切记雨点,将雨则疾驰入室;候过谷雨,则任从风雨不惧也。篇后评价:说明文要写得好,必须对于所要说明的饰物先有清楚而周密的认识。假如作者没有在田间生活过,也没有跟农民详细讨论过,他准写不出这么一篇文字。读者的本乡若是位置在产稻区,就可以拿你自己的经验来跟这一篇里边所说的相印证。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是作者的观察错误呢,还是古今的情况有了改变?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摩诘此诗,颇堪玩味。)
      
      
      21.《渡汉江》诗“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多说宋之问所作,此本从李频。不知确否。)
      
      
      22.“杜甫,字子美,唐襄阳人。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一般认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又曰“李白,字太白,唐代大诗人,与杜甫齐名。”(崇杜抑李?)
      
      
      23.《梦溪笔谈》之“范文正荒政”一章,几乎就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嘛!“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此乃以工代赈之法。又假他人之手,不亦妙哉!)
      
      
      24.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艹,文革?!)
      
      
      THE END
  •   大抵是些书钞,批点不可谓过,只是不够切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