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吕正惠 页数:419
Tag标签:无
前言
两年前,经由贺照田等朋友的努力,三联书店愿意为我出版一本台湾文学的批评文集,我为此应该感到高兴。但实际上我一直迟疑不决,提不起劲来编这样一本书。我怀疑大陆读者是否需要这一本书,怀疑大陆读者是否能理解我所讲的话。我觉得,如果一本书不是真的“必要”出版,还是不出较好。我不是怀疑大陆读者的理解力,我是怀疑我的文章所具有的明显的时间、空间因素(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台湾)是否能引发大陆读者的兴趣。我在写这些文章时,所预设的对象只限于当时的台湾读者,它在流通上的不利之处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这篇序里,我想谈一下本书的写作背景与写作动机,以便让大陆读者了解他面对的是怎样一本书。我希望大陆读者先读这篇序,再决定要不要买(或看)这本书。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书呆子,是台湾联考制度下的“好学生”。我唯一的反叛姿态是,在考大学时选择了文史,当时的好学生很少人这样做(他们选择理工或医科)。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并立志要当一个古典学者。从大学到博士,我读了十三年。我跟一般中文系训练出来的人有一个差别,我还私下读当代文学、西方文学和中国现代史等等杂书(台湾一般中文系出身的人大半只读古籍及相关著作)。我读大学的时候,台湾还处于国民党体制下的戒严时期,像我这样不问世事,只知道读书的人都知道,不要谈政治,因为你会不小心触到禁区,不小心被打报告(你不知同学之中的哪个人是这一个人),不小心被捕、送到绿岛(政治犯关押地)。我大二时就听说,我喜欢的一个小说家陈映真被捕了,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哪一年才能出来。
内容概要
作者考察了战后六十年来台湾的各种文学思潮——现代主义、乡土文学、“台湾文学论”、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社会与政治文化背景;以文学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对陈映真、白先勇、李昂、朱天心等代表性作家及作品进行了细致而中肯的分析与解读;更重要的,作者还与战后台湾的各种文学与社会思潮展开对话与论战,如国民党的“现代中国史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无根性和对西方的依附,及台独派的文学论,从而以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及台湾文学观念自身的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吕正惠,一九四八年生,台湾嘉义人。先后任台湾清华大学与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治唐诗与台湾现代文学。台湾文学的论文选集《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北京三联书店即将出版。除了看杂书,主要的嗜好是听西洋古典音乐。
书籍目录
序辑一 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 五十年代的现代诗运动 青春期的压抑与“自我”的挫伤——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思 七八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与变迁——政治、社会及思想背景的探讨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 八十年代台湾小说的主流 乡土文学中的“乡土” 世纪末期台湾后现代思潮种种面相 台湾文学的语言问题——方言和普通话的辩证关系辑二 方思初探——其渊源及其诗中的“自我” 黄舂明的困境——乡下人到城市以后怎么办? 王文兴的悲剧——生错了地方,还是受错了教育? 台北人“传奇” 从山村小镇到华盛顿大楼——陈映真的历程及其矛盾 附陈映真与鲁迅 荒谬的滑稽戏——王祯和的人生图像 自卑、自怜与自负——七等生“现象” 吴晟诗中的自我与乡土 论四位外省籍小说家:白先勇、刘大任、张大春与朱天心辑三 五十年代的林海音 八十年代台湾闺秀文学的社会问题 性与现代社会——李昂小说中的“性”主题 诞迷园》的两性关系与台湾企业主的真貌 不由自主的小说家——评朱天心的两本小说集 三毛之死——台湾女性问题省思的一个起点辑四 国民党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中国新文学传统与现代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台湾文学“主体性”平议 台湾文学观念的发展 战后台湾社会与台湾文学附录 我的“接近中国”之路——三十年后反思“乡土文学”运动
章节摘录
这种情形更容易引发青年男女对爱情产生种种幻想,除非他们已到了不得不接受“介绍”的年龄,他们通常热切企盼着爱情的到来。高中、大学阶段的年轻人还非常纯真,他们不会了解到社会因素和自由恋爱多少还有一点矛盾。当他们进到大学里,日日地期盼爱情的来到,而爱情总还不来时,他们会日渐相信“缘分未到”。“缘分”是他们的解毒剂,也是他们的希望。在两性之中,女孩子对“缘分”的依赖要比男孩子来得强烈,甚至可以说,“缘分”几乎是女孩子的爱情哲学。一般而言,女孩子“受害”于自由恋爱的程度要比男孩子大得多。在传统社会里,男女虽然不平等,但婚姻同是经由父母指定,男女双方自主的机会也就大致相等。但到了自由恋爱的阶段就不一样了。在现代社会里,不管表面上多么提倡男女平等,会主动去追男孩子的女孩子相信还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几乎只有被动拒绝的权利,而没有主动选择的机会。现代的女孩子,既没有父母保护、没有父母代为择婿,又必须暴露在自由恋爱的“市场”上,把自己大半的命运交给男孩子去掌握,除了认命地接受“缘分”哲学,又能给她们什么安慰呢?日积月累,多少“纯情”的少女日夜盼望爱情的来到。对于这些人,社会既无法伸出援手,似乎只好以“纯情”的小说来暂时缓和她们热切的心。有一个梦,至少总比没有梦好,这或许是现代闺秀文学所以值得存在的理由吧。以上是从爱情的“难得”来分析,当代闺秀文学所以成为爱情的“代替品”的原因。这是‘隋”的层次。其次还有“性”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闺秀文学以视而不见的方式把问题轻轻扫开。步入青春期的男女,对性的兴趣决不下于对情的关怀。然而,在我们的社会里,性的禁忌还是非常的大,不但很少有人愿意正面去谈,甚至很少有人愿意正面去想。还好,传统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只要男子到了二十岁左右,女子到了十八岁左右,就让他们结婚。问题逼到眼前,立刻去办,这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这是古人的智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应该说,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台湾知识分子完全置大陆于度外时,我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完成了对自己的改造——我从“中华民国”的一个小知识分子转换身份成为一个全中国的小知识分子。这一点我有点自豪,并为此感到幸福。 ——吕正惠,《我的“接近中国”之路》因为历史的原因,当代大陆知识界(特别是文艺界)一直往文学(或学术)和政治脱钩的方向前进,不少人甚至认为应该完全斩断两者的关系。大陆学者多半向往某种“主体性”和“独立性”,我完全可以理解这种心情。但我觉得,让文学或学术不要和某种政治趋向紧密结合,并不等于文学或学术可以不用“关心”现实,可以完全“纯化”。这两者之间应该有所区别。大陆研究台湾文学的学者我大半认识,好几位还有深交。但一般而言,我和他们的关怀点似乎总有一些距离。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密切交流,但我总有一种淡淡的寂寞感。我热爱大陆,交了许许多多的大陆朋友,可我还是有一种边缘人的感觉,不是地域上的,而是见解上的不像在台湾那么苦涩,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似乎我是站在近距离旁观我的朋友们在谈他们的看法。 ——吕正惠,本书序言
编辑推荐
《战后台湾文学经验》:现代主义在台湾七八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与变迁世纪末台湾后现代思潮种种面相台北人“传奇”荒谬的滑稽戏性与现代社会不由自主的小说家国民党与五四新文化传统战后台湾社会与台湾文学我的“接近中国”之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