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与宫闱佳丽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作者:傅汉思  页数:475  译者:王蓓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在不同的主题和文体标题下分门别类地为106首中国诗歌提供了新的英译与解释,并且分析了中国诗歌结构中的某些常见现象。不过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诗歌的通论,寻求此方面著作的读者可以去阅读已面世的几本优秀书籍,如刘若愚(Liu,James Jo-yn)的《中国诗艺》(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葛瑞汉(A.C.Graham)的《晚唐诗选》(Poems pfthe Late T’ang)以及华兹生(Burton Watson)的《中国抒情诗风》(Chinese Lyridsm)。我的这本书的意向读者是那些对中国诗歌感兴趣的人。它面向从未学过汉语的人,处于学习过程中的人,以及正在为这项学习是否值得付诸努力而犹豫不决的人。但是那些已然掌握了汉语的读者,包括中国诗歌方面的专家,(我希望)也会通过阅读找到本书更多的意义。  笔者阐释诗作时采取的是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观点,并在适当程度上关照到中国文学传统以及中国人研究诗歌的传统方法。  被选为阐释对象的106首诗作的时间跨度从大约公元前十世纪延伸至公元十四世纪,不过诗作的选择并不是为了将其作为该时间段内具有代表性的横截面,其实,这种选择更多地是出于个人偏好,而其形成出于我试图使之经过翻译仍然明晰易懂和赏心悦目之目的。

内容概要

美国汉学家对中国诗歌的全面而详尽的分析介绍。在不同的主题和文体标题下,分门别类地为106首中国诗歌提供了新的英译和解释,并分析了中国诗歌结构中的某些常见现象。作者选取了106首诗歌,跨度从大约从公元前10世纪延伸到14世纪。在阐释这些诗歌的时候,作者采取了西方文学批评的观点,并适当地关照中国文学传统以及中国人研究诗歌的传统,如《诗经》中“野有死麕”一诗,他对郑玄的注解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以欧洲文学作品予以说明,为我们认识中国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学习英文翻译提供了范文。

作者简介

傅汉思,著名的中国文学专家,2003年辞世,享年86岁。他曾在耶鲁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学系任教长达26年。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人与自然 第二章 拟人化  第三章 处于和他人关系之中的人 第四章 回忆与反思  第五章 爱情诗 第六章 孤独的女子  第七章 叙事歌谣  第八章 离别  第九章 对历史的思考  第十章 往昔:传说与讽刺  第十一章 平行与对偶 第十二章 特殊的平行现象  第十三章 一篇早期的赋:《七发》    附录1:诗歌形式  附录2:历史与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  参考文献术语索引

章节摘录

  在起始的六行诗中,个人的方面并未出现。叙述者爬上山坡,客观地观察着作为汉朝皇帝的东都的洛阳的废墟。(评论者们将废墟的形成归咎于军阀董卓在公元190年对洛阳的洗劫,这种分析比较合理。)废墟在中西方都是鲜明突出的诗学意象,其原因正是在于它将过去与现在相连:它们是往昔辉煌的具体可见的遗存,历经岁月和人类的蹂躏摧残而惨遭破坏(或许在某些人眼里破坏也具有美感)。  在诗歌的第二部分(第7行直至结尾),个人因素的参与取代了客观的超脱。降临在城市身上的命运此时也被视作叙述者私人的不幸。现在与过去的差别是惊人的:曾经熟悉的一切现在都变得如此陌生。旧物要么不复存在,要么变化过大以至于无法辨认。通过第7和第8行的巧妙处理,“旧一新”对比观念的语义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了“衰老一年轻”和“熟悉一陌生”这样相关的反义概念。在整个第二部分,包括结尾一联的高潮在内,对从往昔到今日之变化的客观和主观审视始终交织在一起,正如国家的悲剧与个人的伤悲已经融为一体。  诗作的两个部分紧密结合(例如第3行与第13行的结构就平行对应),但除了上文已讨论过的第二部分加入了的主观方面的因素之外,二者在其他好几个方面也相互区别。第一部分强调的是高度而第二部分着重于平面。第一部分在首行中就使用了一个表示向上动作的动词“登”,第6行也有一个这样的动词(“上”),另外此部分中还出现了许多表示高度的名词。(但并没有表示高度的形容词。)第二部分中的平面延伸至方圆千里,其中唯一垂直向上的现象是作为人类居住标志的烟,而这里烟的缺失就显得尤为突出。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在不同的主题和文体标题下分门类地为106首中国诗歌提供了新的英译与解释,并且分析了中国诗歌结构中的某些常见现象。  我的这本书的意向读者是那些对中国诗歌感兴趣的人。它面向从未学过汉语的人,处于学习过程的人,以及正在为这项学习是否值得付诸努力而犹豫不决的人。但是那些已然掌握了汉语的读者,包括中国诗歌方面的专家,(我希望)也会通过阅读找到本书更多的意义。  ——傅汉思  傅汉思教授无疑是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  他的《梅花与宫闱佳丽:中国诗选译随谈》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我在耶鲁大学教的很多课上都使用了这本书。  ——孙康宜  小妹妹张充和是在北京大学跟外国老师傅汉思相爱。傅汉思是德裔美国人。沈从文家也在北京,张充和在北京大学,星期六就到姐姐家里去,她的老师也到沈从文家里。傅汉思研究中国汉代的赋,把汉赋翻译成英文,翻得好极了。他是研究古代希腊文的,在北京大学教希腊文。张充和与傅汉思二人后来发生恋爱,他们结婚很简单,结了婚很快到美国去了。  ——《周有光百岁口述》  听说她(张充和)的德国夫婿傅汉思也是十分用功的学者。老太太在耶鲁教授书法和昆曲,傅汉思这位汉学家是耶鲁东方语言所所长。张伟华写过一篇《曲终韵自存》说,傅汉思精通多种语言,教古希腊罗马文,一口汉语极流利,在家里跟张充和全说国语。  ——董桥  《香港苹果日报》2009年5月10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梅花与宫闱佳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书名带着异国风味,是否心理暗示?因事先知道作者系老外。不完全如此。从我的阅读经验来看,中国人通常不习惯以“宫闱”与“佳丽”连用,更少见以花与佳人的组合作书名。这个感觉颇香艳的书名,内容来得严肃,标准的而且很见功力的学术著作。

    虽然这么说,但万万不必因此吓住,事实上这本书很好看,而且因为是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诗词,很有些超出我们的常理和惯性之处。从选材看,书中大概有接近一半的诗词是我不熟悉甚至从未读过(惭愧惭愧),大量在中国脍炙人口的诗词倒不见踪影,到底是研究方向还是外国人的偏好使然?我感觉还是后者起主要作用。

    列在书的第一首诗《梅花赋》也就是本书名的直接源头,就是我从未读过的。根据中国诗词的分类,这一首体裁上当属“赋”。在对这首赋的介绍中,作者说诗赋予梅花与宫闱佳丽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朝着各个方向展现魅力,“都显示出一种卖弄风情的姿态”。这种说法真是特别新奇有趣。再往下分析,就有深刻的哲学意味了,作者说梅花与宫闱佳丽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美的转瞬即逝。而在对下一首《诗经——野有死麇》的解释就更超出我们的理解,说“猎人追逐(有时是猎杀)鹿的行为等同于男人追求(有时是强奸)女子”。有意思的是这样一种文学模式普遍地存在世界各民族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传统中,为此,列举了英国民谣《三只乌鸦》和德国民谣《夜猎者》。

    这些地方成为本书的最大魅力,让我不断地停下来,重新咀嚼咀嚼老祖宗留给咱们的诗词曲赋,仿若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尽管作者声称本书是写给从未学过汉语、正处于学习过程或犹豫要不要学的人,但我强烈推荐中国的诗词爱好者们来读一读,一定会有特别的发现。

    特别还想说一说本书的作者——傅汉思。光提这名字,真是陌生得很呐,可要说起其夫人那就眼熟了——张充和女士,曾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大家闺秀的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四。张充和在北大读书期间,爱上了德国籍教授傅汉思,结婚后夫唱妇随,一起往耶鲁大学执教。傅汉思对妻子的感情仅以“爱”来形容还不够,几乎称得上是“崇拜”,在他眼里张充和就是“中华文明最美好精致部分的活生生的化身。”
  •   很多汉学家热爱中国文化,大都娶一个中国女人作老婆。是热爱中国女人,顺便爱上了中国文化,还是反之呢?傅汉思娶的四张充和——沈从文的小姨子。此书涉及中国诗歌的译介与阐释。
  •   很好,听喜欢的
  •   傅汉思一生著述颇丰,钟情汉文化的研究,且娶了被董桥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张充和为妻,称许其妻张充和“是中国文化最精致的部分”。这部书从梅花说起,涉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值得一读。若是精通英文的朋友,读其英文原著,应该更好些。
  •   还未开始看
    觉得这样的书等我英语到达一定水平才有资本阅读
  •   另一种角度就解读 受教了、
  •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写的书?可真难为美国人了。搞不明白哪来这么多吃里爬外的烂香蕉给这么一本烂书捧场!包括我自己
  •   难为这本书能出版,烂死了,还什么知名学者
  •     最近不知怎么开始对古诗词的英文翻译感兴趣了,还是叙事诗,比如长歌行,木兰辞,的翻译直接些,其它的意境太深了,确实不好翻哪。
      
      木兰辞的英文版觉得Han H. Frankel(傅汉思)的最好。豆油manaen的主页上有译文 http://www.douban.com/note/120082102/
      百度百科说这个英文版被用作 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的官方翻译,看来我得再看一遍电影找一找。
      
      翻译的怎么好,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八卦才是。
      
      傅汉思,出生于德国柏林,1935年19岁时举家搬迁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读古典语言文学专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西班牙语硕士学位和罗曼语博士学位。 二战后,受胡适邀请,傅汉思来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得以与冯至、沈从文、金隄等中国文化名人交往,并结识了沈从文的小姨、他未来的妻子张充和。1948年两人成婚,1949年他携妻子一同回到美国,改而研究汉学,并先后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担教。1961年,他来到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任职,而妻子张充和则在同校的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在此工作26年后,傅汉思于1987年71岁时退休。2003年,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县北黑文市去世。(citation from wikipidea)
      
      傅汉思介绍完了,下面介绍他老婆了。张充和出生在合肥一大户人家,怎么个大户?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其家共有姐妹四人,兄弟六人,姐妹四人号称合肥四姐妹,有点像宋氏三姐妹是吧,那是因为这四姐妹都有点名头啊。 大姐张元和,先生是顾传玠,顾传玠但年被誉为上海滩第一小生。49年后,二人迁往台湾,65年先生病逝后移居美国。 二姐张允和,先生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好像以前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名字,也让我想起前些天,1月13号,是周先生108岁寿辰,媒体首页上纷纷表示祝贺。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不愧为语言学家,这话说的很有意思。三姐,张兆和,先生沈从文,不用我打字了。轮到女主角了,在北大教授昆曲和书法的时候,嫁给了“老实,靠得住的”男猪脚傅汉思。
      
      据说,女主角当年考北大时,作文满分,不过数学零分,破格录取的啊。 才女啊,从照片看,虽是老年,但当年肯定也是美女,才女加美女,怎能缺少追求者。卞之琳,就是其中一个,“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这位卞先生写的。(参考 维基百科 和 百度百科)
      
  •     这本书从西方文化中习惯的分类学来读中国诗,可能我们会不太习惯,可,这也不错,不是吗?换个角度把我们已经熟悉的诗重新分析,看看不同的言论,也会有很不错的收获.
      书中选择的诗,大部分比较之白,可能更合适西方人的感情表达.从这本书中,可以发现生活在古代的中国人有比现在丰富和直率的感情,同时更加浪漫.
      想想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已错过多少重要的东西了.
  •     跟随傅汉思重读中国诗
      顾文豪
      刊于2010年6月17日《外滩画报》
      
      现代可还有古人称羡的“神仙眷侣”?如果有的话,傅汉思与张充和绝对当得起。一位终日亲昵翰墨昆曲,一位埋首中文旧典,目下无尘氛,耳旁乏杂音。比起较为人熟悉的张充和,傅汉思也许稍显陌生。好在刚刚出版的《梅花与宫闱佳丽》,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浸淫在中国文化中的德裔美国人对于汉文化的思慕之情是如何的深挚而婉曲。
        
      《梅花》的副标题是“中国诗选译随谈”,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写给那些对中国诗感兴趣的人的书,这当中既包括熟知中国诗与中国文学的学者、读者,也包括那些“从未学过汉语的人,处于学习过程中的人,以及正在为这项学习是否值得付诸努力而犹豫不决的人”,而这种取向也使得这本书如《礼记》所言“大叩大鸣,小叩小鸣”,端看你自身学殖如何,对中国文学的虔敬之心又如何。
      既为“琐谈”,全书也就不以文学史的路数来析解中国诗,而是以“人与自然”“、拟人化”、“回忆与反思”、“孤独的女子”等13 个话题来呈示中国诗的诗艺、诗情与其中透露出来的智慧。这种方式和角度,未必如宏文大著般写得深,却颇能写得准。
        
      这种“准”,首先是对于诗歌本身的解读深入细致,进而能与古人结心。譬如开首一章,作者选取的是萧纲的长赋《梅花赋》,除了为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诗作而进行的韵脚分析,傅汉思敏感地注意到了赋中反复出现的词“金”、“四”、“心”、“影”等,这些词的重复使用而形成的互相联系,使得梅花和宫闱佳丽两个形象的蕴意都更加深远,而这是“一种间接迂回的诗学手法”。惯常的思维都会认为中国作者写物是为了写人,物只是人的意识的投射和倒影,但傅汉思从梅花和宫闱佳丽的并置描写中看出萧纲并无主次之分,对两者的描绘是为了体现同一个主题,即“美的转瞬即逝”。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人从来不好以抽象观念表达,而更偏重“形容具体实在的形象”。同时,“一对”而非“一个”的安排,更会使“一场戏剧性的遭遇成为可能”,以形成“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表现手法”,让两个形象彼此朝着对方接近,此时的梅花就“扮演了树与女人的双重角色”。这种解读的角度和方式颇能跳出习见的解诗滥情空言之窠臼,入理而明晰。再如他解读张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他从第一句中描写距离却用了“故”字,第二句衡量时间的流逝偏以表示空间的形容词“深”起始,看出“空间与时间的并置出现了两次,并且相互对仗、相互交错”,而最后两句虽无逐字对仗,但细看全诗,四句诗竟出现四个数字,前两句数目很大,后两句又很小。这种数量的强调以及大小的变化意在呈示这样一种效果,“当日积月累而来的大量悲苦之情却只能展现出其中极小的一部分时,令人惊叹的效果就被制造出来了”。这样婉曲而知心的解读,同样也令我惊叹不已。
        
      我们也许会从上述两例中,看出傅汉思对于中国诗的厘析其实依凭的是西方文学批评的视角。全书大量中西文学的异同比较,也使得此书不啻为比较文学的杰作。但最需注意的是,这种比较并不只满足于说明文学现象在中西文学中的存在情况。其实总喜欢说西人有之我亦有之,多少还带着一点“五四”以来的文化自卑情结。文学不是百货,不必家家相同。当人们遗憾中国出不了莎士比亚,西人并不会领情,他们从不叫嚷没出过杜甫、司马迁。傅汉思毋宁更倾向于将各自的文学个例提升到原型的抽象层次,旨在最终建立起一套为中国文学所特有的原型母题。这些母题或与西方文学类似,但更多的是完全不或者不很类似。这也许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而所谓的求同到头来也不过是面上相同而已。
        
      如果我们从原型母题的角度来理解整本著作,也就看出所谓的13 个主题也并不简单是中国诗的13 个方面,而更可说是中西文学常见的原型母题,其中蕴含着文学最普遍的观念。人们通过对这些观念的延展或悖逆,来说明自己的观念。而历代文人对母题的不断深入深化,又反过来使其变得更丰盈。
  •   噢噢噢噢噢噢这八卦!!!!!
  •   正想买本来读读,翻译得如何?
    好像这是傅汉思的第一本中译本吧
  •   该著恐怕也启发了他学生宇文的汉诗研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