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史黛西.比勒 页数:442 译者:张艳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近代,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群,就是留学生。这是一个仍在继续扩充、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又不时存在一些争议的群体。有些人对其特别欣赏,另一些人则稍带不满,还有更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恐怕尚未关注及此。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首先是规模大,其次是如潮水般波涛汹涌,至少有三四次所谓的高潮:甲午战争后蜂拥去日本是第一次,抗战后到美国的人数也不少,中共执掌政权后还有两次大规模的留学潮——五十年代(以下非特别注明,皆指二十世纪)留学苏联和东欧及“改革开放”后留学美国、日本和欧洲(后者迄今仍在延续,规模似也有增无减)。这又提示出第三个特点,即留学往往受到官方鼓励,其行为超越于政权的转换。要了勰这不同的留学大潮,及此中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最好还是从其历史语境和发展进程中去认识。 从文化中心到称弟子国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雅俗皆知的“唐僧取经”故事那一时段到天竺学佛,到外国去学习的实在不多,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并不充分。我们的历史记载和历史记忆中,倒是多少有些外来的学习者。唯对后者也不特别鼓励。中国传统行为准则的一个要点,即(《礼记》所谓“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要别人先表示了“向学”的愿望且肯拜师,然后才鼓励教诲之。主动向人输出知识,即是“好为人师”,这样的行为是不被提倡的。 这一准则也延伸到中外关系之上。以前国人自以为居天下之中,是谓中国。中国与周边甚至更远的“四裔”,共同构建着“天下”的完整。
内容概要
本书从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渡重洋开始叙述,梳理井勾勒出了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历史过程。作者把这一历程划分为三波留学潮,关注的主体主要聚焦于1909年至1930年代抵达美国的“第二渡留学生群体”,尾声部分则回顾了中美两国在1978年签署跨文化教育协议之后出现的“第三渡”留学大潮。从书中可以看到,一百多年米,三代中国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及付出的代价。
作者简介
史黛西·比勒,又名珍·史黛西·比勒,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学者,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中美民间交流,特别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史以及在美华人、留学生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史,并在这一领域发表许多专题文章;作者现任密西根州大社区志愿者国际交流计划(CVIP)主任
书籍目录
序言 罗志田 开篇 为将来培养栋梁 中国留美教育事业,1872-1881 第一章 恶有恶报?中国和美国,1880-1910 第二章 培训学生去美国清华,1911-1928 第三章 从上海启程 第四章 负笈异乡 第五章 民主实验 第六章 学生使者 第七章 回家之路 第八章 关闭通往西方的桥梁 第九章 英雄无用武之地 尾声 继续追求现代化 留美中国学生,1978-2002 附录一 大事年表附录二 1914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分布情况附录三 1854-1953年中国留学生赴美进入大专院校前的中国学籍附录四 1854-1953年授予中国学生学位最多的美国大专院校附录五 《外国人讨论中国时切勿犯的错误》(转载自中国上海出版的《米兰德评论》)附录六 《关于中国和美国的“真相”》附录七 《驴子回乡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恶有恶报?中国和美国,1880—1910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看外国人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把他们当上等人供着,要么把他们当怪物踩在脚底下。他们从来没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 ——鲁迅 让中国人去美国比铁杵磨成针还难……对我来说,一个基督教国家能这样不友好地对待中国学生实在是很奇怪。 ——费起鹤 慈禧太后正在播下仇恨的种子,而她是否会在北京遭到报应,实在是让人怀疑……突然之间,中国在与所有的强国为敌,但却没有一个强国为她调停,而中国自己也在跟慈禧太后及其党羽的决策进行斗争。 ——《华北日报》,1900年6月19日 费起鹤:基督教青年会驻北京的副秘书长 1879年,费起鹤出生于通州(北京东北部12英里)的一个中国基督教家庭。1898年,他从潞河书院(这所学校受到美国传教会的部分赞助)毕业后,去北京西南部山西省太谷县的一所教会学校教书。在学校放假期间,他往西南走了六十多英里,去看望他在汾州(人口大约五万)的姐姐。她把他介绍给了她的传教士朋友查尔斯·普莱斯和伊娃.普莱斯(Charlesand Eva Price),他们是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Ohio)的毕业生,1889年来到中国参与欧柏林传教事业,这也是美国传教会事业的一部分。费起鹤在太谷县被指责说对他的学生太严厉了,于是他就搬到汾州教书。他从传教士那里继续学习英语,因为他早年的教育主要强调中国经典、《圣经》和西方知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