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巫鸿 页数:386
Tag标签:无
前言
主编这套丛书的动机十分朴素。中国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艺术史,或者是中国学者的艺术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有全球艺术史的观念,作为具有长线文明史在中国地区所生成的艺术历程,自然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这份遗产的认识与理解不仅需要中国地区的现代学者的建设性的工作,同时也需要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学者的建设性工作。多元化的建设性工作更为重要。实际上,关于中国艺术史最有效的研究性写作既有中文形式,也有英文形式,甚至日文、俄文、法文、德文、朝鲜文等文字形式。不同地区的文化经验和立场对中国艺术史的解读又构成了新的文化遗产。有关中国艺术史的知识与方法的进展得益于艺术史学者的研究与著述。20世纪完成了中国艺术史学的基本建构。这项建构应该体现在美术考古研究、卷轴画研究、传统绘画理论研究和鉴定研究上。当然,综合性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学、文学史等学科的建构也为中国艺术史的进展提供了互动性的平台和动力。西方的中国艺术史学把汉学与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大陆的中国艺术史学曾经尝试过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分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经验。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多元方法对艺术史的研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选择一些重要的艺术史研究著作,并不是所有的成果与方法处在当今的学术前沿。有些研究的确是近几年推出的重要成果,有些则曾经是当时的前沿性的研究,构成我们现在的知识基础,在当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与方法。
内容概要
这部文集和《礼仪中的美术》都由三联书店出版,但涵盖的历史时期和讨论的美术作品则有早晚和性质的不同。 前者有着比较明确的历史框架和内容的凝聚感,本集则以概念和方法为主导,所关注的是这些概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阐释历史现象,披露历史逻辑中的潜力。 总的说来,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开阔美术史研究的思维,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从这个角度看,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开放性的:其目的不在于达到某个铁定的结论,而是希望引出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1989)获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il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被《选择》(Choice)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Art Forum)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M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ring,1996)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巫鸿近年来致力于提高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交流。策划的大型展览包括:《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Transience: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1998,美国),《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Exhibiting Experimentai Art in China,2000,美国),《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Between Past and Future:New Chinese Photography and Wdeo from China,2004,美国,英国,德国),以及《“美”的协商》(About Beauty,2005,德国)等,并撰写和编辑有关专著。
巫鸿还致力于教育事业,所培养的学生现在在哈佛、耶鲁、匹兹堡、奥伯林、加州、肯州和夏威夷大学等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书籍目录
上编 时空的形象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2008) “复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复古的语境 对往昔的“历史化” “意图”的模式 尾声:复古和历史叙事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2007)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和枯树:怀古的诗画 迹:景中痕 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方式的物质性和历史性(2003) 两种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属性 碑帖鉴定 时间的纪念碑:巨形计时器、鼓楼和自鸣钟楼(2003) 传统中国的计时与报时 北京的钟、鼓楼 尾声:西式钟楼 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中国艺术中“仙山”的开创 仙山绘画及其发展 仙山在中国绘画中的“个性化” 黄山摄影中编 观念的再现 东亚墓葬艺术反思:一个有关方法论的提案(2006) 引言 空间性 物质性 时间性 结论 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2006)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三种典型中国艺术传统(2003)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1995) 空间,场所 界框,图饰 表面,媒材 正面,背面 图像空间,转喻(metonymic) 诗意空间,隐喻(metaphor) 视觉叙事,窥视 超级图画(meta-picture) 幻象,幻觉艺术,幻化 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1997) 想象之建筑:曹雪芹太虚幻境中的“十二钗” 十二美人的图像志:人物、道具、组合、活动、观众、幻视 帝国的女性空间: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及圆明园《园景十二咏》 下编 图像的释读 重访《女史箴图》:图像、叙事、风格、时代(2003) 图像志、图像学(iconography/iconology) 风格、手法(style/technique) 年代 屏风入画:中国美术中的三种“画中画”(1996) 范式之一:叙事性手卷画中的屏风 范式之二:《重屏图》和图画幻象 范式之三:山水画屏和心象 终曲:素屏 关于绘画的绘画:闵齐假《西厢记》插图的启示(1996) 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变装肖像”(1995)跋 绘画的“历史物质性”(2004)文章出处
章节摘录
插图:这里我将不再重复这些学者的发现和讨论,但希望强调早期仿古性器物的两种主要语境(context)。这两种情境的重要性在三代时期就已显现,在中国进入秦汉帝国时代之后则变得更为明显。复古的语境复古的第一种语境是礼仪。到现在为止,所有考古发现的“古风”商周青铜礼器都出于墓葬。墓葬中的铜礼器很可能首先是为了宗庙祭祀而制作的,我们还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驱使商周贵族将这些器具与其他随葬品一同与逝者下葬。根据林巳奈夫的假设,这是因为死者的灵魂在地下世界中仍需要崇拜他们的祖先,为了完成这些想象性的活动,随葬铜器把礼仪用具(ritual paraphernalia)的功能永恒化了。根据这个逻辑,墓葬中的仿古铜器有可能是为了祭祀远古的先祖。虽然这个假设仍需要更直接的证明,大量考古发现确定从西周晚期开始,特别是在东周时期,大量仿古性器物是专为葬礼特制的“明器”。正像罗泰在《再造往昔》中的文章所证明,这些专用于陪葬的“明器”——包括表现古代器物风格特征的微型礼器,用不同材质相对忠实地复制的某种特殊青铜礼器,以及对源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礼器的充满想象性的重制——常常模仿或影射早已过时的器形。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这些被考古学家称为“古式”的器皿常在墓葬中与“今式”器皿并置以突出其仿古特征。例如天马一曲村晋侯墓群中的62号墓、93号墓都各自有一套常规礼器和一套微型的仿古风格礼器。湖北境内的包山2号楚墓(公元前4世纪晚期)葬有一套“古式”鼎和一套“今式”鼎。其他墓葬中还发现常规的铜器与模仿古铜器的陶器组成对应的一套。虽然这些例子似乎并不遵循固定的模式,但它们都显示出相似的意图——用相异的器形及装饰在墓葬中标识出“过去”与“现在”两种不同的时间性。复古性礼器的第二个语境是收藏。作为唯一在发掘前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葬,安阳妇好墓的发现使学者得以将中国的古董收藏史推至公元前13世纪。这个墓葬所出土的755件玉饰不仅包括当时的玉器,还有来源不一的史前玉器藏品。
编辑推荐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开放的艺术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