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 J.H.伯恩斯 主编 页数:1073 译者:程志敏,陈敬贤,徐昕,郑兴凤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上世纪初,中国学人曾提出中国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说法,但他们当时似乎没有想过,西方史何尝不是层累地造成的?究其原因,当时的中国人之所以提出这一“层累说”,其实是认为中国史多是迷信、神话、错误,同时又道听途说以为西方史体现了科学、理性、真理。用顾颉刚的话说,由于胡适博士“带了西洋的史学方法回来”,使他们那一代学人顿悟中国的古书多是“伪书”,而中国的古史也就是用“伪书”伪造出来的“伪史”。当时的人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胡博士等带回来的所谓西洋史学是否同样可能是由“西洋伪书”伪造成的“西洋伪史”?不太夸张地说,近百年来中国人之阅读西方,有一种病态心理,因为这种阅读方式首先把中国当成病灶,而把西方则当成了药铺,阅读西方因此成了到西方去收罗专治中国病的药方药丸,“留学”号称是要到西方去寻找真理来批判中国的错误。以这种病夫心态和病夫头脑去看西方,首先造就的是中国的病态知识分子,其次形成的是中国的种种病态言论和病态学术,其特点是一方面不断把西方学术浅薄化、工具化、万金油化,而另一方面则又不断把中国文明简单化、歪曲化、妖魔化。这种病态阅读西方的习性,方是现代中国种种问题的真正病灶之一。
内容概要
中世纪一直被认为是黑暗的渊薮,人们很难想象这一“愚昧”时代里还有什么思想方面的积极贡献。而这部篇幅庞大、涵盖面广、涉及人物众多的书,挖掘了那一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思想史,让中世纪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在学术界引起颇为强烈的反响,并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著作。
作者简介
译者:程志敏 陈敬贤 徐昕 等 编者:(英国)J.H.伯因斯 丛书主编:甘阳 刘小枫
书籍目录
上册 缩略表 导论 第一编 基础 第一章 基督教教义 第二章 希腊罗马政治理论 第三章 罗马法 第二编 拜占庭 第四章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思想 第三编 开端:约350~750年 第五章 导言:西部 第六章 拉丁教父 第七章 蛮族王国 第四编 形成:约750—1150年 第八章 导言:西欧政治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 政府、法律和社会 第十章 王权与帝国 第十一章 教会和教皇制度 第十二章 12世纪时期的复兴下册 第五编 发展:约1150—1450年 第十三章 导言:政治、制度和理念 第十四章 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 第十五章 法律 Ⅰ 法律、立法权威及政治理论,1150—1300 Ⅱ 法律、统治权及社团理论,1300—1450 第十六章 政府 第十七章 共同体 Ⅰ 共同体、协商和代议 Ⅱ 教会议会运动 第十八章 个体与社会 第十九章 财产与贫穷 结论 中世纪作家小传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中世纪研究的危险
章节摘录
早期基督教徒把他们所依附的教会,理解为构成了一个声称作为子民来侍奉上帝的团体,该团体倾心于拿撒勒的耶稣(Jeausof Nazareth),把他看作信徒对上帝的子女关系之楷模。这个团体最初在结构和观念上全然是犹太教,被圣保罗(St Paul)转变成-个四面延伸的团队。在使徒的信念中,上帝通过弥赛亚耶稣和他的社团,最终透露他的永恒计划:即号召所有民族和所有条件下的男男女女信仰并尊奉一位“主”(Master),“主”执行并体现上帝对他已经堕落的造物的救恩之爱。在那些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的流散犹太人(Jew of the Dispersion)领导下,异教徒任务(Gentile missio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把教会从一个在帝国中一般说来只能逆来顺受的少数民族,变成了已然有望问鼎的部族宗教,即便当时的基督教教会与政府的国家宗教背道而驰。罗马人相信,他们的帝国不仅是他们自己的神明所赐予的,而且也是被征服民族的神明赐予的,因此可以接受这后一种神祗。马加比(Maccabaean)拒绝被同化,这让犹太人在希腊一罗马社会中受到了尊重却没受到喜爱。犹太人在其“尽管非常世俗、却终归是祖传”(切尔苏斯[Celsus]语)的敬拜活动中不受干扰。但基督教徒划分家族以及从所有民族和阶层征兵的做法也让人忧心忡忡;混淆奴隶和自由人;在社会中平等对待“兄弟姐妹”(《加拉太书》3章28节;《歌罗西书》3章11节);尤其拒绝把神圣的荣誉授予皇帝,或拒绝凭他的守护神来发誓。 公元64年在尼禄(Nero)治下的罗马,基督教徒被当作了一场灾难性火灾的替罪羊,并当作罪犯而受到烙刑。很明显,基督教徒在社会中已经不受欢迎。在此后的两个半世纪里,他们周期性地受到各种程度的骚扰,其范围从地方骚乱到官方监管下努力把他们找出来予以消灭。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如下的信念中,即他们无视神明的存在以及清空庙宇,应对歉收或内战或其他某种不可控的灾难负责。基督教徒因为有受迫害的经验,在对待政府的态度上便产生了一种人格分裂(schizophrenia),这种分裂症可以被视作人们对所有政府权威的矛盾情绪极其尖锐的表现,可谓“人同此心”。一方面,社会中某个阶层或集团以政府权威为手段,用大多数人所不喜欢的方式来统治大众;另一方面,政府又能惠赐秩序与正义,还有中央控制下的国防、垃圾处理、公共健康(澡堂和厕所)以及道路。古代的邮政服务只能由政府使用。在一组早期基督教文献中,迫害性的政府似乎正是魔鬼的工具,是吮吸圣人鲜血的巴比伦绯衣妇(《启示录》第17章)。而且,基督教徒从-开始就有一种激进二元论的强烈感受,这种二元论一边是上帝的子民,一边是“世界”,宇宙(kosmos)或世代(saeculum),后者的主要事情无非是权力、荣誉、性爱和财富。基督教徒尖锐地意识到,任何一大宗钱都不可能完全叫做干净的;意识到贪婪是无止境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几乎不可抗拒),因为水涨船高;意识到在人性中,生理欲望与人的更高或更心理性的报复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冲突,全身心献身于上帝,就必然会受感召而过独身生活;尤为重要的是,基督教徒意识到权力有多缺乏检验和限制,拥有权力的人就有多腐败,而荣誉又滋生可笑的虚荣心和骄傲。“八福词”(the Beatitudes)与社会所认可的价值可谓格格不入,在这些价值中,通过斗争得来的权力寻求的是统治、舒适、快乐和威望之类的利益。另一方面,“主”又命令基督教徒遵守合法政府的要求:“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圣保罗吩咐他的会众为那些当权者祈祷,他让罗马的基督教徒(他们在这方面显然很敏感)相信,“那些权力都是上帝颁授的”。
后记
在文艺复兴“启蒙”(enlightened)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世纪”一直被视为“黑暗”的渊薮。在这个神权一统天下的“愚昧”时代中,人们很难想象其中会有什么积极的东西,也无法想象中世纪的人在理智上究竟有什么贡献——而中世纪绝大部分时间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按照基督教教义进行统治,似乎更谈不上什么政治理论了。对“中世纪”这个漫长而黑暗的时代进行任何方面的研究,都意味着是一种冒险。但精神世界中历来也不乏喜欢冒险的人,《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的编者及其撰稿人就是这样一些敢于冒险的人(随之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的那些门外汉,更是甘冒奇险的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中世纪政治思想”这个东西本身究竟存不存在都还很成问题,甚至已经被人否定掉了,那么对它的任何研究当然就很成问题了(见该书编者所写的“导论”开头处)。在中世纪研究这个领域里,的确存在着很多危险。首要的危险是现代观念的干扰,或者反过来说,现代人研究中世纪,必然会从已经获得的各种现代观念出发,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或现代仍然还在使用而其含义已发生巨大变化的观念,先入为主地处理中世纪的材料(比如用“封建主义”概括一切,取代“庄园主义”),因此在研究中既有扭曲中世纪思想的危险,很可能会陷入“黑暗论”的成见中。另一方面,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赞誉中世纪,在“中世纪一现代”势不两立的对抗中,则同样会对现代人赖以生存的时代精神带来危险。就中世纪的学术生产来说,“黑暗论”本身就是一种势力强大的威胁。其次,“中世纪”时间跨度大,年代相对久远,研究者在材料的搜集和解读方面也会遇到很大的危险。那个时代的学者还没有系统地讨论和研究政治科学的意识,因此,很多材料的“身份”也显得模糊不清:很难说某人的某篇著作究竟属于什么领域、具有什么性质。中世纪有些学者尽管对政治问题有所涉猎,但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当他们被后世发现并奉为政治思想泰斗时,又已经和中世纪不大沾边了:大名鼎鼎的马西利乌斯(Marsilius of.Padua,约1275-1342年)就是这样一位让后世学者颇觉尴尬的人,《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花了很大篇幅来谈论这位十分重要的学者,但马西利乌斯的著作在他死后一百多年已值中古和现代之交的“大公议会运动”时才得到传播,在这个意义上,马西利乌斯的“中世纪”归属的确还有些疑问。因此,要在零散且似是而非的文献中去构建一个“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大厦,难度的确太大。
编辑推荐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套装上下册)》:西学源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